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33399700000027

第27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1)

——《论语》中的成功学

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追求着各自所希望的成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希望成功,也没有人甘愿一辈子碌碌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力量可以影响、改变甚至是支配别人。

追求成功是为了让生命中充满色彩,可以更充实地走过这一路。成功是生命中一个遥遥无期的旅程,人总是从一个起点向着一个成功的终点,不断地找寻着答案,再不断地去追寻下一个终点,于是生命中就有了几多期许。而《论语》所提供给我们的,正是成功征途上的一盏明灯。

1.做自己的“伯乐”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有一次,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好呢?”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的政治态度问题。

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的“行藏”问题。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孔子另外还多次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所有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

问题在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理,但真正面对现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不仅用舍不由你,就是行藏也往往是你无可奈何的呀!而孔子对此的回答是倾向于“行”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哉!”卖出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方面,这一点跟“毛遂自荐”有点相似。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可以说,毛遂就做了一次自己的“伯乐”,让信陵君见识了他的才能。

毛遂原本是平原君的门客,由于秦王攻打赵国,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赵国挑选文武俱备的20个人一同前往,只挑选到19个人,毛遂自己推荐自己,说出自己的才能,那19个人都笑话他。到了楚国,请求楚国发兵支援,楚王犹豫不决。毛遂手按着剑到楚王面前,对楚王说:“秦国的白起,第一战就会夺大王的都城鄢郢,第二战会烧毁夷陵,第三战就会侮辱大王的先人,这是老百姓的耻辱,不仅楚国人会怨恨,也会给赵王蒙羞的。现在请求发兵抵抗秦国,实在是为楚国而非为了赵国。”楚王答应了,就与赵国在堂下歃血为盟。平原君回国后,对赵王说:“毛先生一到楚国,使赵国的名声重于九鼎。”于是将毛遂聘为客卿,带领赵国军队与楚国一起抵抗秦国,在邯郸将秦国军队打败,赵王封毛遂为上将。

毛遂可以说是一个善于发现自己的伯乐,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如果他不敢于向信陵君去推荐自己,在信陵君那么多的门客中,毛遂的才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信陵君也根本不可能发现他的才能。

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让别人发现你的才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孔子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孔子说的是“我待贾者也。”也就是说“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

一“求”一“待”,态度大有不同。

这里面的微妙区别,正如朱嘉在《论语集注》中引范氏的看法:

读书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官位罢了。读书久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来买一样。以伊尹、伯夷、姜太公等人为例,如果没有成汤、文王的任用,就是终身默默无闻也没有关系,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

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可以求做官,不可以去“跑官”——像后世有些人那样,一到“换届”的时候,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裙带,削尖脑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即便不能往上爬,起码也要保住现有官位不变。

以“毛遂自荐”的观点来看,“待贾而沽”而不“求善贾而沽”是不是有些迂腐了呢?

韩愈的《马说》一直被认为是识才、用才的经典。“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似有道理,其实,却不乏消极和宿命的思想。因为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千里马”,在等待“伯乐”发现的同时,完全可以成为自我推销的“伯乐”。

良马,不因有无伯乐而存在;人才,也不因有无知己而生灭。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固然容易引起伯乐的注意,往往令人羡慕;而深藏不露的智慧则更能带来成功,这需要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西班牙人把这种本领叫做“潜能”,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并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引起伯乐的慧眼识珠,从而推动命运的车轮转动,这就叫潜能。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总有人把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寄托在“伯乐”身上,心甘情愿作一个被人挑选的马,幻想着被“救世主”赏识。若一时怀才不遇,就灰心丧气,叹世上“伯乐”太少,抱怨终生,大志难酬,楚国大诗人屈原是典型的例子。然而,历史上却有更多的人,他们最初大多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孤独中探索,为将来大有作为蓄足势能,到需要之时,便水到渠成。君不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坎坷和曲折,甚至于灾难,对于“千里马”来说,只是考验,更应成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当然,那些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是幸运的,他们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伯乐识马”毕竟是有限的,也不常有。真正有才识的人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价值,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适时有效地推销自己。尤其是处在当今竞争的年代,方式灵活的选才有不少方式,如:公选制、自荐制、招标、招聘制、考试、考核制和试用、辞退制等,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对于“千里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何不转变理念,变崇拜“伯乐”、迷信“救世主”为锐意进取、积极参与,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尤其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上,我们要好好把握它,我们不应再坐等“伯乐”来识马了。

正是,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何况,如果人人都待贾而沽,我们今天那些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不就都白打了吗?

2.进退成败都在自己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尚书·旅獒》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好比用土推山,只差一筐上而没有成功,前功尽弃,这是谁造成的?孔子回答说:是自己。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填平一块土地,虽然现在才倒一筐土下去,但如果我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最终大功告成,这是谁造成的?孔子回答:还是自己。

所以,进退成败都在自己,而不是像俚语说韩信的那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以韩信的事例来看。成,萧何只有举荐之功;败,萧何只有谋划之力。而无论举荐还是谋划都只是外在的因素,真正内在的决定因素还在于韩信自己。因此,严格说来,不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是“成也韩信,败也韩信”。推而广之,则是成也自己,败也自己。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把进退成败的原因推之于外在的因素,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着力把握自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当然不是说不要外部条件和环境,不讲机遇,而是说,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中国古代有一位智者,他以有先知能力而著称。有一天,两个年轻男子去找他。这两个人想愚弄这位智者,于是想出了下面这个点子:他们中的一个在右手里藏一只雏鸟,然后问这位智者:“智慧的人啊,我的右手有一只小鸟,请你告诉我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你想想,如果这位智者说:“鸟是活的”,那么拿着小鸟的人不经意地将手一握,把小鸟弄死,就会用这种方式来愚弄智者。如果他说:“鸟是死的”,那么这个人只需把手松开,小鸟就会振翅一飞。两个人认为他们万无一失,因为他们觉得问题只有这两种答案。

在他们确信自己的计划滴水不漏之后,就启程去了智者家,想跟他玩玩这个把戏。他们很快见到了智者,并提出了准备好的问题:“智慧的人啊,你认为我手里的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其中一人问道。老人久久地看着他们,微笑起来,回答说:“我告诉你,我的朋友,这只鸟是死是活完全取决于你的手!”

这个古老寓言说明了一个真理: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你的人生的好坏也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就是做决定的人。

所以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别人虽然可以影响你的人生选择,但却绝对无法决定你的人生走向,你的人生是由你自己驾驭的,人生的航舵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正是孔子在《子罕》篇里所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成败都靠自己。

另一方面,这里的“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也就是《中庸》里面所说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不怪靶子不正也罢,不怪比自己射技好的人也罢,总之都是要求从自身找原因。

俗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四川方言对那些不会怪自己而只会怪别人的行为更有生动的讽刺,叫做:“人穷怪屋基,屙屎不出怪茅厕(si)。”话虽然过于俚俗,但却合于圣人的雅意,那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有则小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不等、不靠、不要”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爹靠妈靠别人,那不是好汉”。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我们倡导的人生信条。

还是《国际歌》那几句唱得好: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对个人来说,也依然是如此:进退成败都在自己。

3.关键在于练好内功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不能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论语·宪问》)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句话又倒过来重复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论语·卫灵公》)

加上《学而》篇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说是翻来覆去地说到这个话题了。虽说《论语》是学生笔记,可能有重复之处,但既然已经过编辑整理,依然有这么多次出现,那就只有一种理解,就是孔老夫子的确反复多次强调过这个话题,给学生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重复出现也不嫌累赘,而予以保留。

问题在于,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这个话题呢?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竟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听来总让人感叹罢。或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与老子的另一句话原理相同。老子说:

“丗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忧患来自身体,连身体都忘了,还有什么麻烦呢?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也就是这个意思。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知道。假如他不知道,当然也就不会生气了。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

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

《庄子》上讲“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反而有种积极进取、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的意味。而孔子在《论语·学而》末篇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无疑是非常达观的,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

孔子以不知为乐,以无知为荣,正是他晚年成圣的真实写照。孔子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逾矩”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打破既有规矩。孔子这句话乍看似乎前后矛盾,细想原来就是以“无为”为“为”,以“无知”为“知”的另一种说法。

古希腊哲人皮浪说:

“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并不知道的东西。”

同样地,我们不能生活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诗意地栖居在此处。孔子说的君子“不知而不愠”包含一个重要启示:

我们不要在知识上满足自己,而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不会被“以有涯随无涯”的问题困扰。管它涯不涯,如果有条船,我就在水上睡觉。如果是在岸边,我就在石头上睡觉。

当然,孔子的这些话要是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哩。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

4.三思而后行想得太多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有人往往把“三思而行”作为孔子的教导,实在是张冠李戴,歪曲了圣人的意思。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导致后患。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翻来覆去,则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季文子遇事总要考虑三次以上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论语·公治长》)

忧郁的丹麦王子为报叔父的杀父娶母之仇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哈姆雷特式的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