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吉安读水
33458800000019

第19章 青原山净居寺

净居寺掩映在一片参天古树之中,规模不大,名气却不小,曾列全国首批开放的四十个重点寺庙。

想那三十多所庙宇,现在一定是香火旺盛,进项高高。而我到净居寺,见到上香的人却极少,清净得就像走入一个真正的佛门净土。环顾四周的殿堂、廊柱,多见损坏与老旧,让人感觉这所名寺竟没有财力进行修复。

寺庙主人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告诉我说这怕是中国最穷简的庙宇了。其他地方很多的僧侣已经超出了他们所坚守的佛界信仰,不光寺院的收入,个人的收入也是很高了,这里的僧人生活却非常穷苦。寺院里几乎不收门票,即使收,也只收一元,算是个意思。香客少的原因,一是九点以前不接受任何人参观和拜佛,下午四点当准时关门,做佛事是僧人们的第一要事。

我来的时候已近四时,所以院子里才这么清静异常。

从寺庙的一侧去看七祖塔,一个年纪不小的僧人从一间房里出来,不仅衣衫陈旧,还趿着一双破了跟的鞋子。陪同的人说,有些僧侣受不了这样的清苦而换离了其他的寺院,但更多的崇拜者又慕名而来。净居寺一代代僧人传承着香火福音,使其钟声千年不绝,终成为青原派系,得到八方尊崇,其海外的信徒均尊青原山为祖庭,远涉千山万水来朝拜的人不计其数。据说历史上青原山就一直享有着较高的地位,早时的七祖行思圆寂后,唐玄宗还“敕赐建宏济禅师归真之塔”。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在净居寺下榻。了解了这些,使我越加对净居寺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与敬服感。

主人把我介绍给两个新来不久的年轻僧人,他们说,金钱为身外之物,不可以此俗物侵染佛念,净居寺是参禅言佛最让人敬仰的祖庭,所以他们不远千里从五台山而来。

这些僧人们不仅每日勤劳于佛事,洒扫庭院,而且还种有菜地,坚守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常规。

他们引我登上高高的大雄宝殿后边的藏书楼,楼上四周摆满了书柜,柜子里满是经书。有些经书带有深厚的哲理与感悟,这些经书便是僧人们长年累月的必读书。站在七祖塔所在的半山处往下看净居寺,大雄宝殿这个主殿三面环水,水流声淙淙相通,使这个佛界净地更显得明静透彻、涵义深广。

四时已到,看着那些急急地从四面进入佛殿的僧人,让人想这才是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尘埃所染的佛界圣地。俗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僧人们在这里读书能读出什么来呢?他们既不需要黄金屋,也不迷恋颜如玉。他们躬勤做事,认真奉读,只求心静如水,精神如烟。看他们住的斋房,清简一床铺,薄整一叠被,橱间的斋饭清汤寡水,怕一般凡人都受不了这等生活环境。按常人说法,人活一世,是要图享福的。这里的福在何处呢?俗界政务,勤奋几年,早晚要升一官半职,有房有车。即使民生大众,辛勤劳作,也会娶妻养子,快乐一家。

可这里每日晨钟暮鼓,享浴其中的是那份空静。有俗念的不要来,想饱肚囊的不要来,想图热闹的不要来。

木鱼声声响起,我该走了,不便打搅他们。从这里走出,似乎觉得自己的心境也清净了许多,比之他们来,我要显得俗气得多。

从寺中出来,看一道水在寺前流过,水中带着山中落叶、风中杂尘,也带走了一股的喧闹,直让人想起那座山和那个寺的名字,是如此的相携相照,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