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川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水陆码头的平乐镇曾经繁华无限。据说,当时的古镇有数道码头,码头内千帆如林,数条街道商贾云集,岸边茶楼酒肆,山歌绕梁;白沫江上商船竞流,穿梭如织;古驿道上摇铃声声,车马奔驰,如一幅活脱脱的川西“清明上河图”。
如今,逝去的岁月不动声色地带走了它昔日的繁华,却留下了有着特色民居建筑样式和街区风格的小镇。小镇的街多沿江而建,其格局多呈鱼骨状,长短不一、曲直有度。靠江一边,吊脚楼伸出长长的基柱,推窗便是清风习习的河水,而那让人拍案叫绝的千年古榕树群,也迫不及待地扑入眼帘,让你眼前一亮。
清秀高大的古榕树群,仿佛是上天的赐予。它们据说是唐宋时所植,屈指一数,已有1 000~1 500年历史。古树高耸入云,大多都有百米以上的高度。树冠很大,直径有20余米,如巨型伞盖。在炎炎夏日里,这些高大挺拔的古榕树浓荫匝地,为古镇的人们带来些许凉意;冬天,虽然百木早已枯凋,它们却依然是郁郁葱葱,为沉默的古镇注入了勃勃生机。
兴乐桥头的两棵黄角古树,树龄1 500年,树冠遮天蔽日,抬头望去两树的枝叶若绿云一样在天空聚拢。夏秋在树下喝茶聊天,神仙的生活也不过如此。脚下是澄清如练的白沫江,远望是清朝同治年间修筑的七孔乐善古石桥。
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属人行桥,后改建为公路桥。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
清风伴流水从桥下掠过,隐隐如吹箫奏笛。如果在清晨或黄昏,水面上的雾与民居的炊烟缭绕在一起,桥下石阶上再有几位红衫白褂洗衣劳作的少女,朦胧之间古镇便沉醉在一幅田园乡村诗画之中了。如果是雨季,古镇更是烟雨迷蒙,而雨过,阳光清亮洒满古镇,古镇会笑落在水中。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古榕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舒婷的那首《致橡树》中的诗句:“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或许爱上了足下的这片土地,来到古镇的人,总是流连忘返。
平乐镇盛产竹子,历史上这里曾是重要的造纸地,现在是著名的竹编生产地。森林、竹子覆盖面积约1 056万平方米,如果登高环视,漫山遍野是绵延起伏、逶迤苍莽的竹林。微风过时,翠竹翩翩起舞;狂风起时,宛若烟波浩渺的绿色海洋,汹涌澎湃。竹海枝繁叶茂,许许多多的竹子各呈风姿,千姿百态。它们或互抱成丛,如绿云坠地;或相依相扶,翠接云天;或纵横交错,形成翠玉般的迷宫。行走竹间,一泓清泉会与你撞个满怀,偶有一处大的潭水,清水上飘落微黄的竹叶,在幽微的光线下,如一幅空灵的水墨画,引人诗思萌发。
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山,离古镇4 000米。花楸山虽然不是花果山,没有美丽的水帘洞,却也是别有洞天。站在山顶极目四眺,只见远处层峦叠翠,走在山路上,只见两边树木葱茏,溪流淙淙,美不胜收。
走累了,可以去高山之巅被竹林掩映着的李家大院。在李家大院你可以品尝到清香甘爽、回味悠长的花楸贡茶。花楸贡均为手工精制而成。据史载,邛州知府刘建国携花楸茶叶入朝进贡,康熙在品评各地进贡茶叶后,赞誉花楸茶为“天下第一圃”,花楸贡茶由此而名闻天下。品味着岩谷山泉沏泡的花楸贡茶,听着远山时高时低的歌,看着檐上的野草和壁上的青苔,看着蓝天上的云舒云卷,现实沉重而枯燥的生活,在不经意间已渐行渐远,而心境,是那样的澄静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