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文艺美学
33488100000072

第72章 文艺美学解释与当代思想论争(8)

赵汀阳所指明的这种文艺美学解释的思想转向,陈述了一个基本的艺术事实:即文艺美学不能过于关注哲学的论证,更应回到艺术生活和艺术作品自身,这自然可以在艺术家那里获得回应,然而,诗学、美学乃至艺术学,都成了专门的理论性或历史性学科,这种转向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文艺美学思考,如何能够扎根于现代艺术的活生生的情境中,让我们的文艺美学本身能够充满生的气息。从艺术出发来形成新的文艺美学,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但我们依然离不开哲学的思考,没有哲学的思考,艺术分析就失去了力量。这就需要在东西方广阔的思想文化视野中,重新理解艺术、生命和存在的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完全抛开本位话语和中国哲学问题与西方人对话,仍不是理想的目标。西方哲学和美学把复杂的思想问题逻辑化、现象化,却依然不能真正解决世界和心灵的无序性、无限性和神秘性;只要这种无序、无限和神秘的领域存在,超验的思想领域就仍有他的思想地盘,形而上学的思维,也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克服。形而上学的大厦虽已推倒,但形而上学的地基上仍有可能重建新的哲学,这是赵汀阳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旧哲学的顽固性和强大性,绝不像新哲学家们那么乐观地认为是可以消解的。事实上,今天的人们对德里达和福柯的思想已不再产生兴趣,作为时尚性思想产品,不少人开始离弃它们。因此,在听到了这些新美学的号角时,对于传统的美学观念仍不能不加以深刻的研究,这些思想的成型,能够直接推动中国美学思想的现代发展。转向文明的诗性浪漫性,转向艺术现象与艺术存在的意义探索,这并不是崭新的美学思想道路,但是,这一转向的真正意义是:逃离意识形态美学解释的空洞性,逃避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分离趋向,转向对生命与存在的真正关注,这是文艺美学的古典传统,也是现代文艺美学应该坚守的真正价值信仰。

6.2.4.转向日常生活文化解释的时代意义

现代中国美学的真正解释学转向,通过许多人对“日常生活审美”和“审美文化”的探讨获得了充分的呈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对经典形态的尊重,而是彻底转向了对日常生活审美的解释,尽管这一领域没有重要的学术著作,但是,从事这一转向的学者和著作是最多的。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现代美学的解释学转向的最显著标志,事实上,它已构成了一股思想潮流。随着这种新美学观的建立,未来的中国美学,将会超越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学论争模式,使美学问题本身有了新的依托。许多问题在新的美学观念中已得到澄清,现代美学正不断地拓展“美学的边界”,使之能够与其他学科形成交流对话,从而使美学问题的解决有新的文化语境。美学的单一思维模式被瓦解,经典命题有了新的解释,跨文化的美学、无边界的美学、反价值形态的美学正在生成,这仿佛也是世界美学的现代趋势。

现代中国美学的传统价值阐释,与西方后现代美学的对话语境,是美学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向,由此看来,建构美学价值形态和反美学价值形态之间的对抗,暂时还不会有一个胜负评判,这种对抗,有可能激活现代美学的发展,推进美学的进步。唯有借助这种对抗,才能超越现代美学的虚假性价值形态构造,从而显示美学自身的创造性活力。美学转型是容易的,因为它只要有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引领即可,在当代语境中,从多语种的外国哲学美学思想或后现代主义思想文献中,不难找到这种美学解释学思想转型的动力,但是,美学的真正转型,应该是真理问题的进一步突显,应该是富有深度的经典性美学解释学著作的形成。

转向日常审美生活,是现代美学最重要的转变,应该说,这一转变,是对僵化的美学思想的最大挑战。我们以往过分轻视日常生活,实际上,日常生活的审美揭示,是美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不错,真正的美学应该立基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审美文化理想最能体现美的自由本质,最能体现民族审美文化的本质。一切日常生活的审美文化,皆能体现美的自由本质,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不是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文化存在者对共同的审美理想维护的结果,特别是充满生命力量的传统审美文化理想的结果。在一切审美文化背后,都应该有一个“适度”的问题,“适度”,就是追求美的可持续发展;日常生活的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甚至可以说,物质生活的创造,就是为实践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审美价值理想。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是:在建筑上,要追求民族的美学风格,体现文化对美与信仰和生活的真正理解。建筑,总是与自然和谐一体,既有人的几何图形与色彩的理解,又有对文化的整体性美感的理解。所以,西方的建筑,与宗教信仰与个人自由有关,他们追求个人的独立空间,对美的共同理解,风格的一致性与协调性,在建筑文化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他们的建筑,注重整洁干净与色彩雅致,他们注重保护环境与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雅化的日常生活,生活充满了诗意和美丽。与之相关的,他们重视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艺术的建筑的自由美感,一切是如此和谐完美,人也相当克制适中,没有人比谁家的财富更多,但人们比谁的居所更美,他们用花草用色彩装饰生活的美,他们用音乐和草地广场来构想诗意的生活空间。

日常生活的审美,特别在音乐和舞蹈上体现出来,他们离不开音乐、阳光、沙滩,当然,他们极端崇拜科学技术的作用。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为了与音乐和阳光相伴,而且,将此视之为生活的根本目的。我们虽然也倡导“美是生活”,提倡审美要转向日常生活,但是,我们在传播真正的日常生活审美理念时,过于重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即通过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建造自己的诗意生活空间,但是,我们往往不在意别人的生活空间。人们通过炫耀自己的日常审美,显示个体的优越性,是为了显示个人的生命艺术创造力强于别人,而不是为了与邻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我们的建筑场所,不平等状况体现得特别明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狭小,我们往往不注意建筑的艺术形式美,也不注重建筑的环境美,而是一味地强调屋室的内部空间扩大。在建筑文化环境中,外在的空间极其狭小,没有公共自由空间,没有对自然的真正亲近,这实际上是不健康的日常审美文化,只是从表层上模仿发达国家的个体审美环境与私人空间的生活快乐,但没有考虑社区和公民的共同幸福。这说明,日常生活的审美,不能从根本上动摇真正的人所具有的正义自由理想。普世价值理想,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由于我们没有真正建立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伦理,没有真正实现仁慈和博爱原则,因而,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文化,依然在不平等的现实文化中前行。这样的日常生活,就不符合真正的自由原则,当然,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文化中,人们相当重视狂欢化原则。中国民间狂欢化原则与形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生命与美的理解,由于物质生活的不发达,我们的日常狂欢审美文化喜欢热闹,但不重视宁静与雅致。实际上,古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理想,是通过庭院式建筑得到了体现。美源于富裕,美源于清洁,美源于公正、平等与自由,只有富裕的生活才能创造真正的美,但我们未能解决全民富裕的问题,没有解决所有公民的平等自由问题,因而,在美的日常生活理解上就充满了不平等性。

我们对音乐的日常生活理解,则更狭隘,以为娱乐厅的自由演唱就是日常的音乐审美,其实,这只是日常音乐审美活动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应该是生活中到处充满音乐和歌声,是人们自觉地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去。在西方传统中,就是要让生活中的一切充满音乐体验。如果说人类对视觉的美的追求和理解体现到了建筑上去,那么,我们对听觉的美的理解,应该体现在音乐创造上来。我们的审美,喜欢构造狂欢效果,更多的是喜欢追求公开炫耀,结果,我们的个人日常生活审美文化常常干扰了他的日常生活审美。我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文化,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在城市生活中,许多人自己的审美表现,直接干扰了他人的审美生活,所以,转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文化,并没有错误,但是,由于我们文化中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与价值理想的缺乏,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反审美的危险,这是应该加以重视的。美学的现代思想转型,未必都是积极进步的,在世界范围内,只有那些积极张扬本民族的审美价值理想,优化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根本上建立平等自由正义仁爱的审美价值理想,才是我们的美学应该崇尚的现代思想目标。

只注重放纵肉身,而不注重心灵的宁静与环境的幽静,这并不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全面理解。为何日常生活审美化,我们只是从肉身放纵的角度去理解?这可能与我们的文化经济发展现状有关,贫乏的经济生活使得精神生活追求显得奢侈,相反,肉身化的享受,能让贫穷的生活立即显示出幸福感与满足感。我们重视肉身化幸福的实在性和现实价值,却忽视乃至鄙薄精神生活信仰或自由理想追求的价值,所以,我们的审美文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显示出单一化思想取向,即只重视肉身的快乐,精神生活的自由价值被贬损。在革命的时代,我们贬低肉身幸福,尝受着生存的艰难与苦痛;在相对自由的时代,又只满足于肉身的享乐,生命的自由价值信仰被放逐。这是生命的两难,唯有把精神幸福与肉身幸福共同作为文明的自由价值追求,美才会在文明中闪光,这需要政治自由主义与宗教伦理主义思想及审美现实主义的共同支撑。

转向日常审美文化生活与转向民族历史文化生活,有着天然内在的联系,现代中国美学的真正转型,从实际生活意义上说,是转向文化自身,转向生命存在的现实文化语境,转向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的独特美学风貌的内在精神审视。它既有对外来的文化的认同,又有对新的文化时尚的追逐,既有对现代文化精神的追求,又有对古典文化的浓厚兴趣。现代中国美学的文化转向,或文艺美学的历史文化转型,是思想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人们在追求深厚的文化趣味的时候,必然转向古典文化,当人们追求全新文化时尚的时候,必然转向西方的文化。事实上,在以享乐为根本的文化时尚中,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学趣味越来越西方化。西方文化,以美学的方式侵入我们的生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在人们开始厌倦西方文化的美学时尚,日常生活美学,又面临着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对中国古老的思想历史文化的复活。不过,文艺美学的日常生活文化转向,虽然充满活力,但同时,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美学过于感官,缺乏深刻的思想支配。没有宗教与道德的调节,日常生活审美化,最终将会像洪水猛曽一样,冲垮我们的道德底线与文化生命底线,那将会是生命的巨大危机。就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的转向,我想说的是,我们既不能只停留在纯粹思想领域,通过美学思想价值形态的转换来完成美学的建设,也不能无原则地投身日常审美文化享受之中,寻求感性的彻底解放来达到生命欲望的满足。此时此刻,我们更希望建立文明的内在秩序,通过文明的内在秩序来构建文明生活的内在美,这才是根本性的文艺美学转型,即让美学回归民族文化生活的自由价值秩序的重建上来,让我们的文明生活真正发挥出美的思想力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文艺美学论争和现代文艺美学转型,才富有真正的生命文化意义。

实践美学与超越实践美学的意义

6.3.1.实践论与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美学中的地位

从词义上说,“实践美学”这一概念是不通的,“超越实践美学”,也只有在语义约定下才成立;从语法学意义上说,“实践”是动词,直接支配“美学”这个名词,就成了美学的实践活动。严格说来,“实践美学”应该是“实践论美学”。不过,我们在标新立异地提出实践论美学概念的同时,很少人认真地建构过实践论美学,虽然有人以实践论美学为题而著述,但系统地伸张实践论观念和美学思想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相当多的当代美学研究著作,重点还在于讨论实践美学的几个观点与立场,特别是有关李泽厚美学的讨论,未能对实践论美学的全部丰富内涵进行系统建构。

实践论思想的讨论,是现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现代中国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理论相结合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实践论思想的形成,既与马克思对实践的重视有关,也与中国传统的实学思想有关,所以,实践论哲学有其中西思想传统。具体说来,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规定:首先,实践论是与认识论相对的概念,即人从生产实践活动中获取了生活的经验,这些经验作用于人的认识,在人的认识的理性指导下,我们形成对客观事物规定的正确认识,反过来,认识直接指导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其次,实践论体现了鲜明的唯物主义思想色彩,强调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优先意义,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看作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目的,这与希腊意义上的“实践论”偏重于人的道德理性活动有着显著的区别。实践离不开人的生命活动或生存活动,从希腊意义上说,实践主要指人的道德理性活动,即在现实生活中,坚守实践理性的目标与原则,在美德伦理方面,表现人的正义、勇敢、忠诚、宽厚、仁慈、友爱等精神品质。从马克思哲学意义上说,实践主要是人的现实生命实践活动,既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又包括精神生产活动,通过人与自然和文化关系的建构,不断确证人的自我本质力量,使人的自由本质力量在创造性的生命对象化活动中得到确证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