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33493200000014

第14章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文学嬗变(2)

首先,从摒弃唐宋文、崇尚魏晋文的趣味取向来看。章太炎曾指出:“夫李翱、韩愈,局促儒言之间,未能自遂。权德舆、吕温及宋司马光辈,略能推论成败而已。欧阳修、曾巩,好为大言,汗漫无以应敌,斯持论最短者也。若乃苏轼父子,则佞人之戋戋者。”章太炎:《国故论衡》,第84—85页。可以说自韩愈以下的唐宋八大家,都被他逐一严加针砭。在他这种文学思想的潜移默化下,钱玄同也提出:“应用文之弊,始于韩、柳,至八比之文兴,桐城之派倡,而文章一道,遂至混沌。”《钱玄同日记》第3册,1917年1月1日条,第1480—1481页。周作人更是明确表示:“八大家的古文在我感觉也是八股文的长亲”,周作人:《我的杂学》,《苦口甘口》,第59页。“我对于韩退之整个的觉得不喜欢,器识文章都无足取”。周作人:《厂甸之二》,《苦茶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而据其回忆,鲁迅也是“看重魏晋六朝的作品,过于唐宋,更不必说‘八大家’和桐城派了”,周作人:《鲁迅的文学修养》,《鲁迅的青年时代》,第55页。他“对于唐朝的‘韩文公’韩愈和宋朝的‘朱文公’朱熹这两个大人物,丝毫不感受其影响,……唐宋八大家不值得一看,‘桐城派’更不必提了”。周作人:《鲁迅与中学知识》,《鲁迅的青年时代》,第51页。确实,在章太炎的影响下,鲁迅对“清峻通脱、师心使气”的魏晋文章情有独钟。鲁迅喜好魏晋文章,或许还与幼时受到塾师熏陶有关。寿洙邻(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曾说,“镜吾公喜汉魏六朝古典文学,时时诵读”,鲁迅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见《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柳亚子等:《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1913至1935年,他倾其一生之力精心校勘了《嵇康集》,自己也从中得力不少。曹聚仁即评论鲁迅兄弟的散文深得魏晋神理,据说传至苏州,章太炎也颇为首肯。曹聚仁:《我和鲁迅》,《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第326页。刘半农还曾赠予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朋友们都认为写得很是恰当,他自己也不反对。孙伏园:《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孙伏园、许钦文等:《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此外,鲁迅对嵇康、阮籍等魏晋名士的真诚性情与不幸遭际也别有会心,“曾以孔融的态度和遭遇自喻”,冯雪峰:《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冯雪峰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并为后人留下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一不朽名篇。

其次,从对严复、林纾等人的态度来看。鲁迅早年在南京求学时,曾度过一段“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的日子。鲁迅:《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第296页。当时,他觉得严复“做”的《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并JK来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81页。此后有一个时期,严复“每译出一部书来,鲁迅一定设法买来”,“直到后来在东京,看见《民报》上章太炎先生的文章,说严几道的译文‘载飞载鸣’,不脱八股习气,这才恍然大悟,不再佩服了”。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第72页。鲁迅这时还给严复起了一个绰号,戏呼其为“载飞载鸣”,典即出自章太炎语。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陈漱渝主编:《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至于林纾的翻译,也曾经一度吸引了鲁迅与周作人的目光。周作人即曾回忆说:“我们对于林译小说有那么的热心,只要他印出一部,来到东京,便一定跑到神田的中国书林,去把它买来”。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第74页。但是在章太炎的影响下,他们终于改变了这一看法,“丙丁之际我们翻译小说《匈奴奇士录》等,还多用林琴南笔调,这时候就有点不满意,即严几道的文章也嫌它有八股气了”,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31页。“我从前翻译小说,很受林琴南先生的影响;一九〇六年住东京以后,听章太炎先生的讲论,又发生多少变化,一九〇九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正是那一时期的结果”。周作人:《〈点滴〉序》,《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由此可见,在章太炎的深刻影响下,章门弟子最终摒弃了严复、林纾等人的文风,转向欣赏章氏极力推崇的魏晋文体。当然,清末反感桐城派、推崇魏晋文的并不止章太炎,如谭嗣同即曾自述说:“嗣同少颇为桐城所震,刻意规之数年,久之以为似矣;出示人,亦以为似。诵书偶多,广识当世淹通专一之士,稍稍自惭,即又无以自达。或授以魏、晋间文,乃大喜,时时籀绎,益笃嗜之。”(《三十自纪》,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梁启超也说:“启超夙不喜桐城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练。”(《清代学术概论》,第77页)但是鲁迅等章门弟子在此方面的思想转变,无疑是受章太炎影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将这种主张带进了民初的北大文科,从而引发了一场与桐城派的激烈相争。

三、章门弟子大举进入北大

1912年10月,北大校长严复因学校经费问题,与教育部数度冲突而宣布辞职,继任者为原工科学长何燏时。何氏上任之后不久,就开始与预科学长胡仁源(1914年底继任北大校长)一起大批引进章门弟子,以与桐城派相抗衡。缘此,沈兼士、朱希祖、马裕藻、钱玄同、黄侃等章门弟子互相引荐,陆续涌入北大。1916年底,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则更进一步扩张巩固了章门弟子在北大的势力与地位。

究其缘由,何燏时、胡仁源等人之所以积极引入章门弟子,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一,留日背景。何、胡二人均曾于清末留学日本,这使他们与多是科举出身的桐城派文人不免有些隔阂,而较倾向于有着相同留日经历的章门弟子。其二,故交旧识。胡仁源在上海时曾受教于章太炎,留日期间又与鲁迅等人来往。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26页。其三,浙籍乡谊。何、胡二人与章太炎及其多数弟子还有同乡之谊(都是浙江籍),其中胡仁源是吴兴人,与钱玄同、沈兼士等同籍。这在十分注重地缘关系的学界,无疑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当时舆论界就评论:“前清光、宣之际,便是福建派占势力时期。侯官严复,闽县林纾、陈衍等人,都是大学教师,讲的是桐城义法。自辛亥以后,闽派渐衰,浙江派代兴。”因明:《对北京大学的愤言》,《每周评论》1919年4月27日。

颇有意思的是,何燏时、胡仁源在1913年2月最先引进的沈尹默,其实并非章门弟子。据其自述,他在日本九个月即回国,并未从章太炎受业,但何、胡二氏以其弟沈兼士是章门弟子,推论他亦出自太炎门下。在此情形下,他“只好硬着头皮,挂了太炎先生门生的招牌到北京去了”。而他刚进北大,理科学长夏元瑮(曾与胡仁源同在上海受教于章太炎)便对许多人说:“现在好了,来了太炎先生的学生,三十岁,年纪轻。”其言下之意,是“对北大的那些老先生可以不理会了”。沈尹默:《我和北大》,《北大旧事》,第164—165页。

此后不久,朱希祖、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等章门弟子也纷纷应聘,陆续进入北大关于当时情形,沈尹默曾经回顾说:“太炎先生门下大批涌入北大以后,对严复手下的旧人则采取一致立场,认为那些老朽应当让位,大学堂的阵地应当由我们来占领。我当时也是如此想的”,“我虽然不是太炎弟子,但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沈尹默:《我和北大》,《北大旧事》,第166—167页。

四、骈散之争

当年就读于北大国文系的杨亮功后来曾回忆:“北大学术思想转变的中心是在文科,而文科的中国文学系又是新旧文学冲突之聚点”。杨亮功:《五年大学生活》,王世儒、闻笛编:《我与北大——“老北大”话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确实,在民初北大,围绕着国文课程讲授,章门弟子与桐城派展开了激烈纷争。这一方面体现在章门弟子纷纷秉其师承,新开设了不少“文字学”课程。这无疑是以朴学考据为武器,击中了桐城派“以空文号天下”的流弊,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第222页。如朱希祖便不时指斥桐城派文人为“空疏之士”,并讽刺他们与汉学为敌,是为了“掩其不知经术之耻”。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第1册,(台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440页。在文学思想上,朱希祖也倾向于魏晋六朝,朱偰曾回忆:“先君治文学史,特重魏晋六朝。”见《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期,1944年8月30日。

刘师培及其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札记》

另一方面,当时章门弟子与桐城派的分庭抗礼,还尤其明显表现在骈散之争上。所谓“骈散之争”,是指刘师培、黄侃等人极力表彰以《文选》为代表的六朝骈文,因而与素来推崇唐宋散文的桐城派发生了直接冲突。汪春泓曾在《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朴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载《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一文中,阐述了“骈散之争”的来龙去脉及其各自得失,可参阅。不过,本书思路与之有所不同。当时舆论界即曾介绍说:“刘、黄之学,以研究音韵、说文、训诂为一切学问之根,以综博考据讲究古代接迹汉代经史之轨,文章则重视八代而轻唐宋,目介甫、子瞻为浅陋寡学。其于清代所谓桐城派之古文家,则深致不满,谓彼辈学无所根,而徒近近于声调。更借文以载道之说,假义理为文章之面具,殊不值通人一笑。”《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具体说来,刘师培、黄侃等人对桐城派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此处采用了周勋初先生的观点,详参《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一文,收入其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批判“偏隘者流”及阴阳刚柔之说。刘师培曾说:“明代以降,士学空疏,以六朝之前为骈体,以昌黎诸辈为古文,文之体例莫复辩,而文之制作亦不复睹矣。近代文学之士,谓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于方、姚之文,奉为文章之正轨。由斯而上,则以经为文,以子史为文;由斯以降,则枵腹蔑古之徒,亦得以文章自耀,而文章之真源失矣。……无识者流,欲别骈文于古文之外,亦独何哉!”刘师培:《文章原始》,《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6页。而黄侃也对桐城派抬高韩愈等唐宋八大家的地位十分不满。他表示:“有人高谈宗派,垄断文林”,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07页。“谓文起于八代之衰,未免言之太过”,黄侃:《中国文学概谈》,转引自汪春泓:《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朴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一文。并批评“近世偏隘者流,竞称唐宋古文,而于前此之文,类多讥诮”。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64页。概言之,刘、黄二人认为桐城派仅推崇唐宋古文而否定六朝骈文,是一种“偏隘者流”的“蔑古”之举。

与此同时,黄侃还严厉抨击了桐城派所提出的“阴阳刚柔”之说。所谓“阴阳刚柔”之说,最初为姚鼐首倡,此后曾国藩继起推衍其说,并著《文学四象》一书,将文学与阴阳刚柔相联系,由是成为了桐城派论文精义。姚永朴在讲授《文学研究法》时便说,“案文正既以四象申惜抱之意,尝选文以实之,而授其目于吴挚甫先生,其后挚翁刊示后进”,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刚柔、奇正二章,转引自周勋初:《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一文。俨然以该说传人自居。而在黄侃看来,此说“以为势有纡急,有刚柔,有阴阳向背,……为春温者,必不能为秋肃,近强阳者,必不能为惨阴”,未免过于“执一而不通”。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09页。他还讽劝说:“自唐而下,文人踊多,论文者至有标橥门法,自成部区,……夫阴阳刚柔之说,起承转合之谈,吾侪所以为难循,而或者方矜为胜义。夫饮食之道,求其可口,是故咸酸大苦,味异而皆容于舌函;文章之嗜好,亦类是矣,何必尽同?”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3页。

第二,反对“文以载道”,提倡自然为文。“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渊源更是久远。战国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便提出“文以明道”,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要求“文以载道”。不过,他们之所谓“道”与后世并不相同。而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则一方面明确表示“愈之志在古道”(《答陈生书》),另一方面又声明“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重答张籍书》),从而将“道”与儒家伦理道德相联系。此后,其弟子李汉更进一步将之概括为“文者,贯道之器也”(《昌黎先生集序》)。至宋代,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又揭橥了“文所以载道也”的旗帜(《通书·文辞》)。应说明的是,周敦颐此言其实是打破了文与道的平衡,反映了理学家重道轻文的立场。此后,桐城派更以传承韩愈所谓“道统”自任,将“文以载道”思想作为他们文学批评的主要标准之一。方苞所谓“义法”之说,其中“义”即“义理”,实际指的也就是这种“道”,亦即孔孟之道和儒家心性学说,当时便有人称赞他是“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王兆符:《望溪文集序》)。不难看出,桐城派的理想就是既继承唐宋古文传统,又宣扬宋明理学,他们也因此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青睐和支持。时至清末民初,林纾仍是“每译一书,辄‘因文见道’”。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9页。姚永朴在北大讲授《文学研究法》时,也将“文以载道”之说置于首要地位,在开篇《起原》、《根本》二篇中加以反复阐说,强调“是故为文章者,苟欲根本盛大,枝叶扶疏,首在于明道”。然而时过境迁,这种封建卫道言论最终遭到了黄侃的严厉批判。他在《文心雕龙·原道篇》札记中辨析说:

《序志》篇云:《文心》之作也,本乎道。案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由自然生,故篇中数言自然,……所谓道者,如此而已。此与后世言文以载道者截然不同。……夫堪舆之内,号物之数曰万,其条理纷纭,人鬓蚕丝,犹将不足仿佛,今置一理以为道,而曰文非此不可作。非独昧于语言之本,其亦胶滞而罕通矣。……使文章之事,愈瘠愈削,浸成为一种枯槁之形,而世之为文者,亦不复撢究学术,研寻真知,而惟此窾言之尚,然则阶之厉者,非文以载道之说而又谁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5—6页。

黄侃及其撰《文心雕龙札记》手稿

文如层层剥茧,切中肯綮,不仅抨击了桐城派“胶滞而罕通”之弊,而且还将刘勰提出的文章之“道”解释为自然之道,而非所谓孔孟之道,这无疑击中了“文以载道”之说的要害,彻底颠覆了桐城派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