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渐趋“显学”的民国学术史研究领域中,有论者也注意到章门弟子这一重要学术群体。如桑兵在《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一文中,即曾专辟“太炎门生”一节,予以了细致入微的人脉梳理。《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此后,他在《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一文中,又再一次运用其所擅长的“通语境以解文本”的方法,揭示出傅氏该《旨趣》之要义“是划分与太炎学派的界限”,并进而由此勾勒出了近代中国学术转承的大致脉络。《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而在《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一文中,他更是另辟蹊径地以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这一事件为楔子,对章氏与众弟子的关系变迁做了融会贯通的阐发。《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在此期间,章门弟子也吸引了一些台湾学者的研究目光,其中尤以陈以爱女士的研究最为充分。她在《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一书中,凭借广泛坚实的史料基础,对章门弟子主持的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做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研究。在该著第一章中,她开篇便交代了国学门的核心成员——章门弟子——是怎样在辛亥革命后陆续进入北大并成为30年代前北大文科主流势力的,其中不乏独到见解。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1999年版。另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此外,由于章门弟子与新文学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也曾经涉及于此。如陈方竞、刘中树撰写的《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一文,就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陈独秀、胡适的文学观只是新文学发生的“外源性”成分,而章门弟子的文学观则构成了新文学发生的“内源性”成分。《文艺研究》1999年第2期。相较于传统的说法,这一观点注重文学自身变革的内在理路,从而凸显了章门弟子的贡献,无疑是一种富有新意的创见。
同时还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学术界虽然较少有研究者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来加以专题研讨,但围绕其中个别人物的研究却早已展开,这尤其体现在关于周氏兄弟以及黄侃、钱玄同、吴承仕等人的研究上。鉴于周氏兄弟的长期繁荣已人所共知,故不再赘述,此处只简要介绍后几人的研究状况。
综观目前的黄侃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平与学术。如《量守庐学记——黄侃的生平和学术》一书,即基本上是由师友及弟子们的回忆文章汇编而成,撰者包括章太炎、汪东、黄焯、潘重规、范文澜、杨伯峻、程千帆、陆宗达、许嘉璐等人。这些文章大多根据各自的交往问学经历,从不同角度较为真实地记录了黄侃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学者们对其学术成就(尤指音韵学)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1995年,武汉大学召开了“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心议题就是黄侃的学术思想。详参严实:《95’黄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至于钱玄同,则因其文化思想个性鲜明,且与新文化运动联系密切,所以较早便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尤以杨天石的个案研究最为深入。他先后在《振兴中国文化的曲折寻求——论辛亥前后至“五四”时期的钱玄同》、收入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等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钱玄同与胡适》、收入李又宁编:《胡适与他的朋友》第一集,纽约天外出版社1990年版。《论钱玄同思想——以钱玄同未刊日记为主所作的研究》收入吕芳上等编:《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1999年版。等文中,运用鲁迅博物馆所藏的“钱玄同未刊日记”,对钱玄同的文化思想做出了深刻的剖析。此后,又有多位学者对钱玄同加以研究,并有多部专著陆续问世,诸如吴奔星《钱玄同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吴锐《钱玄同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刘贵福《钱玄同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年,导师杨天石。李可亭《钱玄同传》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由于作者学术背景各有侧重,这几部专著可谓各有千秋。相互参照来看,恰可为全面系统了解钱玄同提供不同层面的帮助。
此外,吴承仕晚年的思想转变显然也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有些论者即曾就此有过专门论述,如陆宗达《从旧经学到马列主义历史哲学的跃进》、收入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筹委会编:《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朱守芬《吴承仕和〈文史〉、〈盍旦〉》、《史林》1999年第4期。庄华峰《由旧经学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转变——吴承仕学术成就初探》《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等文。另如收入《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的一些文章,也有不少论及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朱希祖的研究近年来也逐渐铺陈开来。其哲孙朱元曙先生先后撰写了《国语运动中的朱希祖及章门弟子》、《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章门“五王”轶事》、《文汇报》2006年5月7日。《朱希祖与钱玄同》、《万象》2006年4月号。《朱希祖与他的老师章太炎》、《万象》2006年12月号。《朱希祖与马氏兄弟》、《万象》2008年10月号。《朱希祖与周氏兄弟》、《万象》2008年12月号。《朱希祖与沈氏兄弟》《万象》2009年2月号。等文,对乃祖的师承及同门关系予以详细介绍,并披露了一些朱希祖未刊日记和手稿,为学界提供了不少珍贵史料。而周文玖、刘召兴、王爱卫等人则更注重发掘朱希祖的学术思想。周文玖发表了《朱希祖与中国史学》、《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朱希祖史学略论》、《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4期。《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朱希祖与中国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等文,刘召兴发表了《朱希祖与胡适》、《东方论坛》2006年第6期。《朱希祖与“史学二陈”》《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6期。等文,王爱卫发表了《朱希祖与〈明季史料题跋〉》、《华侨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朱希祖与章太炎》《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等文,以上诸文均对朱希祖的史学成就、治史思想及学术交往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刘召兴的硕士论文《朱希祖北京时期的学术与思想研究(1913-1932)》(北京大学历史系,2007年),当是近年来有关该时期朱希祖研究最为系统深入之作。
总之,近年来学术界对章门弟子已不乏论述,这些前人研究成果对本书的立意拟定和史料收集,无疑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与提示意义。不过综观目前研究状况,可以发现有两处明显不足:其一,如前所述,以往研究主要是以个人为研究对象,而将之作为一个群体从宏观层面上加以系统研究的成果则较为欠缺,尤其是结合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来考察这一群体的论述更不多见;其二,相较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时下学界对其他一些章门弟子的研究仍显薄弱,如关于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等人的研究几乎可谓付之阙如,亟待发掘。有鉴于此,本书拟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此做一番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有所裨益于该课题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三、资料与思路
由于章门弟子群星璀璨、名家云集,且各具擅长、涉猎广博,所以相关研究资料也较为繁杂。概括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公开性的论著。作为民国知识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文化群体,章门弟子经常就当时的一些重大思想论争,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往往包含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文化主张和学术见解,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此方面,关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黄侃都已有搜集较为齐全的多卷本全集或文集行世,如人民文学版《鲁迅全集》、河北教育版《周作人自编文集》、人大版《钱玄同文集》以及中华书局正在陆续推出的《黄侃文集》。而吴承仕、沈兼士、朱希祖等人的论著虽至今尚未悉数汇编,但也有部分已经整理出版,如《吴承仕文录》、《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朱希祖文存》。另外,研究者还可从相关报刊中细心钩稽出一些散见的史料,诸如《国粹学报》、《国故》、《国学季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华国》、《制言》、《文史杂志》等,均曾公开刊载过章门弟子的著述。
第二,较为私人化的资料。众所周知,在思想史研究领域中,除了公开发表的文章之外,研究对象的书信、日记等较为隐秘的资料也屡屡潜藏着一些未曾刊布的细节信息,这对深入了解相关史实的背景与过程显然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就章门弟子而言,在书信方面,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的书信集皆已整理出版,吴承仕与章太炎的通信在《章炳麟论学集》中也大略可见,而新近编成出版的《章太炎书信集》更是收入了章氏致其弟子的大量书札,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便利。至于日记方面,《鲁迅日记》的重要性已经为研究者广泛认同,而近年出版的《周作人日记》、《黄侃日记》、《钱玄同日记》以及未刊的“朱希祖日记”,则同样也隐含了许多值得发覆之处。
总之,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相当丰富。不过,正如梁启超所警示的,“资料少既苦其枯竭,苦其漏,资料多又苦其漫漶,苦其牴牾。加以知人论世,非灼有见其时代背景,则不能察其人在历史上所占地位为何等,然由今视昔,影像本已不真,据今日之环境及思想以推论昔人,尤最易陷于时代错误”。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01—402页。因此,本书将努力在充分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对各种史料予以审慎的爬梳和辨析,以免格义附会、厚诬前人。
至于本书的基本思路,在此也有必要做一些简要说明。本书的立意虽是旨在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来加以集中的考察,但并非就此即等同于诸多个人研究的简单相加,也不拟讨论他们每个人的全部思想,因为那样将不仅缺乏研究的可行性,而且也偏离了本课题的研究主旨。质言之,本书主要着眼于“章门弟子”这一群体内部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他们共同致力的学术文化事业以及由此提出的声气相求的理念主张。同时,考虑到本书的切入点是立足于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转型的关系,所以拟选取以下几个与此相关的方面予以着重论述。具体说来,这主要包括中西文化观演进、近代文学嬗变、伦理思想变迁、语言文字改革、近代学术转型等方面,本书的逻辑架构也围绕着这几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