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33493200000030

第30章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学术转型(3)

不过,明清学者之推重史学,大多仍是从经史同源的角度去论证,这事实上并未改变经学独尊的局面。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便说:“治经断不敢驳经,而史则虽子长、孟坚,苟有所失,无妨箴而砭之”。同时,这种观点还进一步导致史学被纳入经学的思想轨道,依附于经学,康有为即宣称:“史学大半在证经,亦经学也。”康有为:《桂学答问》,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9页。对此,邓实在论述清代学术时就指出:“本朝学术,实以经学为最盛。其余诸学,皆由经学而出。”邓实:《国学今论》,《国粹学报》第1年第5号,1905年6月23日。陈寅恪则更严厉针砭说:“清代经学发展过甚,所以转致史学之不振也。”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0页。

到了20世纪初,在章太炎等人的倡导下,这种状况终于有了很大的改观,经史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史学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关于近代史学不断升格的过程及原因,详参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一文,收入其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章太炎声明,“经者古史,史即新经”,章太炎:《论读史之利益》,《章太炎讲演集》,第196页。“经学还是历史学的一种”,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爱国心发出来》,《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505页。“孔氏之教,本以历史为宗”,“经即最古之历史也”,《章太炎十次讲学记》,《申报》1922年6月18日。“《春秋》而上,则有六经,固孔氏历史之学也”,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第4卷,第371页。“吾人所共知之六经,如《尚书》、《春秋》,记事书,即历史也”,《章太炎讲学第四日记》,《申报》1922年4月23日。由此明确提出“夷六艺于古史”章太炎:《訄书重订本·清儒》,《章太炎全集》第3卷,第159页。的口号。他还说:“六经都是古史,……经外并没有史,经就是古人的史,史就是后世的经”,“直到近来,百年前有个章学诚,说‘六经皆史’,意见就说六经都是历史,这句话,真是拨云雾见青天!”章太炎:《论六经皆史》,《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26页。“‘六经皆史也’,这句话详细考察起来,实在很不错。……‘六经’无一非史,后人于史以外,别立为经,推尊过甚”。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第18—19页。至于“经”,章太炎也做出了新的诠释。他在1910年出版的《国故论衡》中就解释:“‘经’者,编丝缀属之称,异于百名以下用版者,亦犹浮屠书称‘修多罗’,‘修多罗’者,直译为‘线’,译义为‘经’。盖彼以贝叶成书,故用线连贯也;此以竹简成书,亦编丝缀属也。”章太炎:《国故论衡》,第53页。此后,他还一再强调说:“经字原意只是一经一纬的经,即是一根线,所谓经书只是一种线装书罢了。……可见‘经’不过是当代记述较多而常要翻阅的几部书罢了。非但没含宗教的意味,就是汉时训‘经’为‘常道’,也非本意”,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第4页。“经之训常,乃后起之义。……今人书册用纸,贯之以线。古代无纸,以青丝绳贯竹简为之。用绳贯穿,故谓之经。经者,今所谓线装书矣”。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第44页。概言之,在章太炎看来,“经”的最初含义只是指古书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并无任何神圣的意思。

在章太炎这种具有近代意义的经史观的推动之下,章门弟子也奋起打破经学的垄断,提倡史学的独立。沈兼士就对“终清之世,其学不出两部经解”的状况表示强烈不满,他说:“拿经来统制一切学问,……这就是一切学问不能独立自由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沈兼士:《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第372页。钱玄同也提出,“‘经’是什么?它是古代史料的一部分,有的是思想史料,有的是文学史料,有的是政治史料,有的是其他国故的史料”,钱玄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钱玄同文集》第4卷,第138页。主张一切以史学为依归。他并且表示:“说到我个人对于经学的态度,……我只不过是站在历史的立场上,来研究经的本来面目罢了。”任访秋:《钱玄同论》,《钱玄同印象》,第144页。

无独有偶,朱希祖在介绍章太炎史学思想时同样也说:“先师之意,以为古代史料,具于六经,六经皆史,故治经必以史学治之,此实先师之所以异乎前贤者。且推先师之意,即四部书籍,皆可以史视之,即亦皆可以史料视之,与鄙意实相同也。”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12月。他还曾表示自己治文字学与经学,亦皆以史学为出发点。朱希祖曾言“余之治文字学经学,皆以史学治之”,但不知为何,他同时又说这一方法“与师法皆异”,甚至说“余则独治史学,非传自师”。见《朱希祖日记》,1939年12月7日条,引自朱偰:《先君朱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期,1944年8月30日。由此出发,他还直接揭橥了捐除“经学”之名、“就各项学术分治”的口号,并且阐明:“经学之名,何以必须捐除呢?因为经之本义,是为丝编,本无出奇的意义。”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这明显与章太炎的观点如出一辙。此外,朱希祖还深感当时学界对“文学”的界定过于宽泛,“讲授历史,往往与文学不分,所谓‘文史’往往相提并论”,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朱希祖

自古以来,均混而为一;且往往以史学为文学之附属品。观近代史学名家章学诚尚著《文史通义》,其他可知。惟唐刘知几深恶文人作史,(期)史学脱离文学而独立,特著《史通》以表其义。兹故以《史通》20卷为讲演之书;而以《文史通义》为参考之书。”北京大学编:《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4—25年度),第2—3页,转引自刘龙心:《学科体制与近代中国史学的建立》一文,收入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页。刘文从学科体制角度详尽阐述了近代史学的独立化与科学化,极具启发意义。言词中充满了对史学独立的孜孜追求。

从学术界的反应来看,朱希祖“捐除经学之名”的口号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广泛共识。吕思勉在1921年就回应说:“窃谓以经学为一种学问,自此以后,必当就衰,且或并此学之名目,而亦可不立,……夫以经学为一种学科而治之,在今日诚为无谓,若如朱君之说,捐除经学之名,就各项学术分治,则此中正饶有开拓之地也。”吕思勉:《答程鹭于书》,《吕思勉遗文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更关键的是,章门弟子还在其主持的机构中贯彻了史学独立的思想。1917年,在蔡元培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大学以协助国史编纂为名,正式成立了中国史学门。1919年6月,章门弟子康心孚被推选为史学门首任主任。在其任内,他废门改系,将史学门改为更具有近代学科意义的史学系。同年11月,康心孚病逝,朱希祖接任史学系主任,此后历任该职十余年之久。在他的精心经营之下,北大史学系“在国内各大学中首创现代历史学系的课程和规模”,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第173页。由此“打定了史学独立的基础”。沈兼士:《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第372页。1929年1月,在朱希祖等人的发起下,中国史学会正式成立,他并且以最高票当选史学会首席委员,钱玄同、沈兼士等章门弟子也同时当选,朱偰:《先君逖先先生年谱》,《文史大家朱希祖》,第161页。这是中国历史学界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历史学会,几乎同时,以中央大学为主体,南京中国史学会也发起成立。关于中国史学会的发展历程,详参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从而在学科体制上标志着史学实现了真正的独立。

今天看来,章门弟子对传统经史观的颠覆以及在学科体制上的相关创设,不仅完全剥除了经学的神圣华衮,大大动摇了经学的地位,而且还最终宣告了经学的解体和史学的独立。时至1935年,陈寅恪即曾总结说:“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70页。

二、“现代之史学,已为科学的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转型除了实现史学的独立之外,还着重体现在史学的科学化上。在这一方面,章门弟子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曾经写道:清代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此后,他还多次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中重申:“清儒之治学,纯用归纳法,纯用科学精神”,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56页。“乾嘉间学者,实自成一种学风,和近世科学的研究法极相近,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科学的古典学派’”。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8页。客观说来,这种观点深刻揭示了史学科学化的内在根源,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但是从实际的情形来看,中国史学的科学化历程却是在20世纪前后,通过章太炎等人的大力提倡和实践才正式发端的,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开始引入西方近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作为晚清国粹派领袖,章太炎虽然反对盲目“欧化”,但并不排斥输入西学,他曾公开宣称,“五大洲之册籍,吾不能博发而扬诩之,吾则瞀矣”,章太炎:《译书公会叙》,《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45页。因此积极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科学,以传播西学为己任,并从中获益不少。梁启超便评价他“既亡命日本,涉猎西籍,以新知附益旧学,日益闳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6页,孙宝瑄也赞叹说:“太炎以新理言旧学,精矣!”孙宝暄:《忘山庐日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66页。章太炎自己亦表示“自从甲午以后,略看东西各国的书籍,才有学理收拾进来”,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讲演集》,第1页。并说:“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闲,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时有概述。”章太炎:《菿汉微言》,《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734页。另据宋教仁回忆,章太炎刚出狱到东京与他见面,“甫通姓名,即谈及哲学研究之法,询余日本现出之哲学书以何为最”。宋教仁:《我之历史》,《宋教仁集》下册,第619页。由此可见,章太炎的西学视野是相当开阔的。

章太炎在日本

具体说来,在历史研究方面,章太炎1893年撰写《膏兰室札记》时,就已经开始旁征博引西学书籍以诠释《管子》、《淮南》。1900年,他在《中国通史略例》中更系统提出:“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不逮者,外人言支那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也。亦有草昧初启,东西同状,文化既进,黄白殊形,必将比较同异,然后优劣自明,原委始见,是虽希腊、罗马、印度、西膜诸史,不得谓无与域中矣。若夫心理、社会、宗教各论,发明天则,烝人所同,于作史尤为要领。”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第3卷,第331页。在这里,他从中国历史研究着眼,第一次广泛地论述了西方近代考古学、比较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理论与方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其“于作史尤为要领”,这无疑标志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发端。

第二,主张历史研究必须讲求条理系统,使之成为一门社会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社会科学,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除了体现在是否运用了西方近代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之外,还反映在是否具有条理系统性。在中国传统史学中,虽也曾出现过一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鸿篇巨制,但总体来说仍以拘于史料考订的著述居多。这些考史著作固然包含了梁启超所谓的“科学精神”,却往往过于琐碎,“寻其枝叶,略其本根”,[清]段玉裁:《经韵楼集·博陵尹师所赐朱子小学恭跋》,《段玉裁遗书卷八》,(台北)大化书局1977年影印版,第14页。缺乏条理系统,不能总揽全局、贯通全史,更无法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此,章学诚即曾批评说:“整辑排比,谓之史纂;参互搜讨,谓之史考。皆非史学。”[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524页。凌廷堪也严厉针砭道:“搜断碑半通,刺佚书数简,为之考同异,校偏旁,而语以古今成败,若坐雰雺之中,此风会之所趋而学者之所蔽也。”[清]凌廷堪:《大梁与牛次原书》,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校礼堂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0页。

有鉴于此,章太炎积极主张吸收西方近代科学讲求条理系统的优长,以此来改变传统史学流于琐碎的弊端。他说:“学者第一要懂得大体”,章太炎:《研究中国文学的途径》,《章太炎讲演集》,第76页。“论史须明大体,不应琐屑以求”,章太炎:《论经史实录不应无故怀疑》,《章太炎讲演集》,第229页。“倘若琐碎地去求,就是白首穷经,也无补于事的”。章太炎:《论求学》,《章太炎讲演集》,第80页。因此,“所贵乎通史者,……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为主”,章太炎:《致梁启超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第167页。“必以古经说为客体,新思想为主观”,“熔冶哲理,以逐逐末之陋”。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哀清史·附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第3卷,第331、329页。他还分辩说,“史有三长,谓才、学、识。‘作史’者必兼具三事,‘考史’者只须一‘学’字耳。其难易不同”,章太炎:《与支伟成》,《章太炎书信集》,第828页。并且回顾自己最初“对于学问,总求精奥,后来觉得精奥也无甚用,就讲大体,对于前人所未发者,虽然也曾加以发明,但琐碎的是总不讲了”,“这样去讲求,就能得着系统。得了系统,就可以卸烦”。章太炎:《研究中国文学的途径》,《章太炎讲演集》,第75页。今天看来,章太炎这种对系统性的强调,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关于这一点,毛子水曾经盛赞说:“我们一大部分的‘国故学’,经过他的手里,才有现代科学的形式。”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