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
33493200000038

第38章 晚年章太炎(5)

此外,鲁迅反对“古史辨派”,或许还与他们否定屈原其人其作有关。在中国古典诗人中,鲁迅对屈原可谓情有独钟,其挚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就专门写了《屈原与鲁迅》一节。鲁迅不仅能整首整段背诵屈原的诗篇,而且早在《摩罗诗力说》中,他就对屈原“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的精神表示赞赏。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第69页。1926年,他又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屈原与宋玉》中高度评价了屈原:“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第370页。在同年出版的《彷徨》扉页,他也引用《离骚》的诗句作为题辞:“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32年,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又再次引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另外,在他创作的50余首旧体诗中,也有近20首运用了《楚辞》笔法,譬如《湘灵歌》、《莲蓬人》、《祭书神文》、《送O、E、君携兰归国》、《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悼丁君》等诗篇,不但在遣词造句上用的是骚体语言,而且在意境上也与骚体十分接近,至于采用屈原语言的更不胜枚举,他对屈原其人其作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屈原恰是“古史辨派”所竭力否定的对象。最早提出“屈原并没有这个人”的是廖平(参见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4页),而他正是章太炎极力反对的今文家。1921年6月,胡适在一次演讲中便质疑:“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他认为唯一记载屈原事迹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并不可靠,“传说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会生在秦汉以前”,并进而断言:“依我看来,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他甚至还批评《天问》“文理不通,见解卑陋,全无文学价值,我们可断定此篇为后人杂凑起来的”。胡适:《读楚辞》,《胡适文存》二集,第65—67页。胡适这篇演讲经修改后,发表在1922年9月3日《读书杂志》第1期,由是在当时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否定屈原其人其作的潮流,随着对“疑古”的态度转变,胡适后来对屈原的观点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改变。1931年7月22日,顾颉刚介绍一个名叫丁迪豪的青年来向胡适求教,由于丁氏主张《离骚》是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后所作,胡适便不客气地教训他:“少年人千万不要做这种无从证实又无从否证的考据。既无从证实,则是非得失终不能得定论,至多有个‘彼善于此’而已。……此种工作既不能得训练,又不能做学问,毫无益处”,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6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1页。一些“古史辨派”人士进一步断言《离骚》是淮南王刘安所作,屈原的其他作品也多为汉人伪作。黄中模:《屈原问题论争史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9页。

胡适

不难想见,胡适等人对屈原的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鲁迅的反感,由是影响到他对“古史辨派”的整体看法。与此相类似,庄子问题也是鲁迅与“古史辨派”产生分歧的一个焦点。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除了肯定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还高度评价了庄子:“言道术既有庄周之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轹诸子”。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第370页。他还说自己“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毒,时而很随便,时而很峻急。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第285页。并公开表示:“我们虽挂孔子的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鲁迅:《“论语一年”——借此又谈萧伯纳》,《鲁迅全集》第4卷,第570页。另外,他在撰文时对《庄子》中的寓言和词句也信手拈来,显得十分熟稔。关于这一点,详参郭沫若:《庄子与鲁迅》,《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尤为关键的是,鲁迅的这一思想实际源自于章太炎。在《民报》社讲学时期,章氏除讲解《说文》、《尔雅》、《楚辞》之外,还系统讲授了《庄子》,且次数最多。此据《朱希祖日记》载,参见朱元曙:《朱希祖与他的老师章太炎》,《万象》2006年12月号。另据刘文典回忆,直至武昌起义前,章太炎仍为众弟子讲解《庄子》,参见刘文典:《回忆章太炎先生》,《追忆章太炎》,第63页。这一时期,章氏还撰写了《齐物论释》、《庄子解故》等自谓“一字千金之著”,“使庄生五千言,字字可解”,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第322—323页。并说“若夫九流繁会,各于其党,命士哲人,莫若庄氏,……以视孔墨,犹尘垢也”,章太炎:《〈庄子解故〉前记》,《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254页。这明显是上述鲁迅之说的渊源。更有意思的是,章太炎1915年书赠鲁迅的条幅也直接录自《庄子·天运篇》,所谓“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却守神,以物为量”。详参杨燕丽:《章太炎书赠鲁迅的条幅》,《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9期。由此可见,正是在章太炎的影响下,鲁迅与庄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在“古史辨派”看来,《庄子》却并不见得有多高明。胡适在《庄子哲学浅释》一文中就解释说:“从来的人,只因把庄子的哲学看得太章太炎书赠鲁迅条幅神秘玄妙了,所以不能懂得庄子。依我个人看来,庄子的学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十分玄妙神秘之处。所以我这篇述庄子的文字便叫做‘浅释’,不但要用浅近的文字去讲庄子的哲学,并且要使人知道庄子的哲学只是粗浅的寻常道理。”胡适:《庄子哲学浅释》,《东方杂志》第15卷第11号,1918年11月15日。他并且对庄子的著作权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中内篇七篇,大致都可信,但有后人加入的话。外篇和杂篇便更靠不住了。……这二十六篇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九是假造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74—175页。关于胡适的庄子研究,详参李宝红:《胡适与庄子研究》,《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此后,顾颉刚也表示:“我觉得《庄子·内篇》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顾颉刚:《论〈竹柏山房丛书〉及〈庄子·内篇〉书》,《古史辨》第1册,第17—18页。“我的意思以为《庄子》是战国秦汉间‘论道之人’(‘道家’一名似出于汉人所撰)所作的单篇文字的总集”。顾颉刚:《答书》,《古史辨》第1册,第282页。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古史辨派”对《庄子》的这些非议显然引起了章太炎与鲁迅的注意。章氏在读了胡适寄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曾专门就庄子问题回函批评说,“接到《中国哲学史大纲》,尽有见解。但诸子学术,本不容易了然,总要看他宗旨所在,才得不错;如但看一句两句好处,这都是断章取义的所为,不尽关系他的本意。仍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并针对其中的误解指出:“却不是庄子的意。你要细看”。章太炎:《与胡适论庄子书》,《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255页。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胡适也接受了章太炎的意见,承认“《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是全书里最脆弱的一章,……这真是一个年轻人的谬妄议论”。见《〈中国古代哲学史〉台北版自记》,《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第4—5页。他甚至还曾对人说,“哲学,胡适之也配谈么?康、梁多少有些‘根’,胡适之,他连‘根’都没有”,周黎庵:《记章太炎及其轶事》,《追忆章太炎》,第570页。不满之情溢于言表。章氏对胡适的诸子学研究始终不满,或许与他欲全面颠覆其说有关。胡适最初涉足诸子学,即是以章氏“诸子出于王官说”为商榷对象。而鲁迅也提出:“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鹖冠子》书晚出,皆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庄子名周,宋之蒙人,盖稍后于孟子,尝为蒙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存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然《外篇》《杂篇》疑亦后人所加。……末有《天下》一篇(胡适谓非庄周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第364—365页。这一方面说明他了解胡适观点,另一方面则显示了其保留态度。也就是说,他虽注意到“《外篇》《杂篇》疑亦后人所加”这一信息,但仍认为《庄子》与《列子》、《鹖冠子》等伪书不同,不但庄周确有其人,而且“著书十余万言”,“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并非胡适等人所谓“只是粗浅的寻常道理”。

综上所述,鲁迅不满“古史辨派”的原因相当复杂,其中既掺杂有派系纷争的因素,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治学旨趣的不同而引起,同时还牵涉到一些具体学术观点的分歧,由是最终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余论师生关系与同门情谊

如前所述,章门弟子在文学革命、思想革命、语言文字改革、近代学术之建立等诸多方面,都对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究其根源,这显然与章太炎的深刻影响以及同门的互相促进密不可分。唯其如此,章太炎与弟子之间的师生关系和章门弟子内部的聚散离合,无疑更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本章即拟就此做一番论述。

一、章太炎和他的弟子们

1932年初,孙楷第在致陈垣函中,曾经试为蠡测品类国内学界名流,其中一类乃“渊源有自”,显指章门弟子,正所谓“关闽不同,扬刘异趣。都分门户,尽有师承”。孙楷第:《致陈垣》,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410页。关于此条系指章门弟子,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这一方面点出了章门弟子业有专攻、各有造诣,朱希祖在1936年7月20日《致潘景郑书》中便说:“吾侪仰承先师学业,不妨分道扬镳,各造其极”。引自朱偰:《先君朱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期,1944年8月30日。另一方面又阐明了他们继承师说、学有本源。这当然是一种精辟的见解,但历史地看来,章太炎与章门弟子之间的师生关系远较此论更为丰富,值得今人深刻总结。

第一,形成了一种特别深厚的师生情谊。

通观中国近代学术史,尽管不乏颇具影响力的一代宗师及其弟子,但大都难以企及章太炎与章门弟子之间充满魅力的师生关系。究其缘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早已超越了一般性的传道、授业、解惑关系,形成了一种特别深厚的师生情谊。

章太炎一生撰写了不少书札,其中有许多便是致诸位弟子的信函。从新近整理出版的《章太炎书信集》来看,收录最多的是《与吴承仕书》,达89通;《与钱玄同书》居第三位,达59通。章氏与弟子们联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些书信中,章太炎还经常询问或谈及其他弟子近况,如他在1910年10月3日致钱玄同信中就说,“季刚归蕲,足下与逖先辈,一时散尽,甚寂寂也”,章太炎:《与钱玄同》,《章太炎书信集》,第116页。毫不掩饰自己对弟子们的思念之情。

此外,章太炎与弟子们的关系也十分随和,从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鲁迅便形容:“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鲁迅:《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2卷,第185页。曹聚仁后来也说:“太炎先生对于弟子们的问学,态度非常谦和,和家人夫子一样说家常话,并不摆出什么大学者的架子”。见《关于章太炎先生的回忆》,《追忆章太炎》,第304页。周作人也回顾说:“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青年学生却是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般。”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上册,第252页。许寿裳更是细腻描绘道:“就是随便谈天,也复诙谐间作,妙语解颐。”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第24页。另据汪东回忆,章太炎还曾戏封得意弟子为“四王”,“先生晚年居吴,余寒暑假归,必侍侧。一日戏言:余门下当赐四王。问其人。曰:季刚尝节《老子》语‘天大,地大,道亦大’,丐余作书,是其所自命也,宜为天王。汝为东王。吴承仕为北王。钱玄同为翼王。余问:钱何以独为翼王?先生笑曰:以其尝造反耳。越半载,先生忽言:以朱逖先为西王。……一时诙嘲,思之腹痛!”汪东:《寄庵谈荟》,庄华峰编纂:《吴承仕研究资料集》,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294页。朱希祖也回忆说,“旭初言当日章师戏言,吾门四子:黄为天王,汪为东王,吴为北王,钱为翼王(以钱为畔师故称翼王)。既而余至南京就中央大学,章师又谓旭初曰:吾门四王当改定,去钱入朱云云。然以余前年所闻于季刚者则异是,见于余笔记中,即黄为天王,汪为东王,朱为西王,钱为南王(南王早卒,喻钱畔师),吴为北王也”,与上说可相互参看。见《朱希祖日记》,1939年12月7日条,引自朱偰:《先君朱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关于此事,可参阅朱元曙:《章门“五王”轶事》,《文汇报》2006年5月7日。显而易见,章太炎与其弟子的关系是相当融洽的,可谓介于师友之间。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章太炎还曾一再向学界推荐其弟子。1908年,他专门致函《国粹学报》说:“前此蕲州黄君名侃,曾以著撰亲致贵处。黄君学问精专,言必有中,每下一义,切理餍心,故为之介绍。愿贵报馆加以甄采,必能钩深致远,宣扬国光。……微显阐幽,存乎其人,愿诸君少注意焉。”章太炎:《与国粹学报》,《章太炎书信集》,第236页。1914年,他又在《题黄侃梦谒母坟图记后》中写道:“蕲州黄侃,少承父学,读书多神悟,尤善音韵,文辞澹雅,上法晋宋,虽以师礼事余,转相启发者多矣。……若其精通练要之学,幼眇安雅之辞,并世固难得其比。”章太炎:《题黄侃梦谒母坟图记后》,《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473页。由此可见,章氏出于对黄侃学识的特别欣赏,屡屡为之热心推介。但章氏对黄侃也有不满之处,如他曾言“季刚文章枯槁,大不类我”(朱希祖:《致潘景郑书》,引自朱偰:《先君朱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并有感于黄侃“身后著述无传,亦由闭距太严之过,真可为太息者也”(《与吴承仕》,《章太炎书信集》,第374页),从而批评说:“季刚则不著一字,失在太秘。世衰道微,有志者当以积厚流广,振起末俗,岂可独善而已”。见《与潘景郑》,同上,第9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