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学术研究之外,在政治思想与文化思想上,章门弟子也对章太炎多持异议。尤其是当章氏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546、545页。“好作不大高明的政治活动”周作人:《谢本师》,《语丝》第94期,1926年8月28日。,又参与复古投壶的闹剧,由是引起了章门弟子的普遍不满。钱玄同即曾致信胡适指出:“‘敝老师’底思想,的的确确够得上称为昏乱思想了。我以为他这种思想,其荒谬之程度远过于梁任公之《欧游心影录》。吾侪为世道人心计,不可不辨而辟之也。……我是时时刻刻希望你来打些思想界底防毒针和消毒针。”钱玄同:《致胡适》,《钱玄同文集》第6卷,第114页。鲁迅也批评章太炎“原是拉车前进的好身手,腿肚大,臂膊也粗,这回还是请他拉,拉还是拉,然而是拉车屁股向后,这里只好用古文,‘呜呼哀哉,尚飨’了”。鲁迅:《趋时和复古》,《鲁迅全集》第5卷,第536页。周作人的态度更是激烈,他先是在《思想界的倾向》一文中,针对章氏上海讲学表示:“对于太炎先生的学问,我是极尊重的,但我觉得他在现在只适用于专科的教授而不适于公众的讲演,否则容易变为复古运动的本营,即使他的本意并不如此。……太炎先生的讲学固然也是好事,但我却忧虑他的结果未必能于整理国故的前途有十分的助力,只落得培养多少复古的种子,未免是很可惜的。”周作人:《思想界的倾向》,《谈虎集》,第88—89页。此后,他更仿效当年章太炎对俞樾所为,发表《谢本师》一文宣称:“我相信我的师不当这样,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先生昔日曾作《谢本师》一文,对于俞曲园先生表示脱离,不意我现今亦不得不谢先生,殆非始料所及。”周作人:《谢本师》,《语丝》第94期,1926年8月28日。
总之,无论是从文学、小学、经学等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还是从政治与文化思想来看,章门弟子都没有完全墨守成规,而是独立思考,敢于突破师说的樊篱,从而形成了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师生关系。
曾“谢本师”的周作人
第四,形成了相互宽容和理解的师生关系。
在章太炎及其弟子的师生关系中,最值得今人深思的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宽容和理解。一方面,如果没有章太炎的鼓励,章门弟子或许难以在继承师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关于这一点,章氏晚年曾引戴震语提出,“大国手门下,只能出二国手;而二国手门下,却能出大国手”,并阐明:“大国手的门生,往往恪遵师意,不敢独立思考,学术怎会发展;二国手的门生,在老师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故往往青出于蓝,后来居上。”汤炳正:《忆太炎先生》,《追忆章太炎》,第459页。有鉴于此,他对弟子的创新总是持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朱希祖即曾说:“章先生之教弟子,以能有发明者为贵,不主墨守。”朱希祖:《文学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1期,1919年1月。具体说来,他曾褒奖黄侃“虽以师礼事余,转相发明者多矣”,章太炎:《题黄侃梦谒母坟图记后》,《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473页。言词中显然不无欣慰。而即使是弟子“背师”,章氏也十分宽容,如钱玄同虽“谈经多主今文,颇与先师相违,而先师不以为牾也”,《朱希祖日记》,1938年7月28日条,转引自朱元曙:《朱希祖与钱玄同》,《万象》2006年4月号。他虽然戏称钱玄同为“翼王”,却仍与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托之以编校《章氏丛书续编》的重任。甚至连曾经“谢本师”的周作人,他也既往不咎,不仅在1932年北游时一共赴宴照相,并为其书陶渊明《饮酒》条幅,《周作人日记》下册,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第240页。而且还在1933年修订《弟子录》时将其补入,充分反映了他宽容大度的胸襟。另外,章太炎对多持异议的鲁迅也并未淡漠,他在北游时的一次聚会上就问起:“豫才现在如何?”当有同门说起鲁迅现在上海,颇被一般人疑为左倾分子时,章氏随即解释说:“他一向研究俄国文学,这误会一定从俄国文学而起”,孙伏园:《惜别》,《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第68页。明显流露出一种关切之情。
而另一方面,章门弟子同样也对章太炎抱有着一贯的尊敬和理解。如黄侃“于并世老宿多讥弹,惟于太炎先生,则始终服膺无间,有议及章先生者,先生必盛气争之,犹古道也”,汪辟疆:《悼黄季刚先生》,转引自许嘉璐:《黄侃先生的小学成就及治学精神》,《黄季刚先生诞生五十周年逝世一百周年纪念集》,第95页。大有以师门护法自居的气魄。而吴承仕晚年虽“再不以其业师章太炎的衣钵为满足”,吕振羽:《悼吴检斋先生》,《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第152页。却也公开撰文为章太炎辩护,强调其民族意识与一般复古论者不同,“对于语言文字学、经学、诸子学有绝大开发、绝大贡献的章太炎先生,本来是个精通佛学的绝对唯心论者,在他功成名立年将七十的晚年,自然而然地会走上那‘复古运动’的挣扎之途。从表面看来,似乎与现时的规复祀孔、整理祭田、提倡四维八德等是互相唱和着的,更使前进的青年们,对他发生了不快之感。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他的民族意识,是最敏感最坚固最彻底的;同时他那不屈不挠的节操,经过坐牢三年、软禁一年、绝食七日种种艰苦,到现在仍旧保持不变。由于前者,他认识抗战是民族解放的出路;由于后者,他认识当局某种借口是摧残救国运动的工具而敢于揭破他。”吴承仕:《特别再提出章太炎的救亡路线》,《吴承仕文录》,第166页。他还表示:“太炎先生对他的老师表示决裂,写过‘谢本师’。我的老师不同意我现在走的路,我不会做出他那样的表示。”张枬:《永难泯灭的记忆》,《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第81页。
至于当年曾公开“谢本师”的周作人,后来也不无歉意地承认此举“不免有点大不敬了。……与实在情形是不相符合的”。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册,第619页。而钱玄同尽管亦曾“背师”,却自始至终地都在日记中尊称章太炎为“章师”,体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敬仰。当章氏1932年北游时,他更是几乎全程陪同,担任讲演口译。对此,钱穆曾感叹说:“玄同在北方,早已改采今文家言,而对太炎守弟子礼犹谨如此。……要之,在当时北平新文化运动盛极风行之际,而此诸大师,犹亦拘守旧礼貌。”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182页。而当得知章氏病逝消息时,钱玄同又多次致信友人说,“噩耗传来,中心震悼,莫可言喻”,钱玄同:《致郑裕孚》,《钱玄同文集》第6卷,第271页。“噩耗传来,悲痛万分”,钱玄同:《致潘景郑》,《钱玄同文集》第6卷,第303页。哀痛之情溢于言表。关于钱玄同对章太炎的感情,周作人曾经评价说:“弟子们中自然当以黄季刚居首,太炎也很看重他,可是说到真是敬爱老师的还须以钱玄同为最,虽然太炎曾经戏称封他为翼王,因为他‘造过反’,即是反对古文与汉字。……可是他对于先生的尊敬三十年如一日,……爱真理时尽管造反,却仍是相当地爱吾师,这不是讲学问的人最好的态度么。”周作人:《章太炎的弟子》,《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第25页。今天看来,这番分析无疑是中肯的。
1932年章太炎北平讲学时在北大二院合影,前排左起:马裕藻、刘半农、章太炎、钱玄同、朱希祖。
此外,鲁迅对章太炎的尊重和理解更是为人们所耳熟能详。1933年,他在致曹聚仁信中就表示:“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如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矣。”鲁迅:《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2卷,第185页。1935年7月,他又在《名人与名言》一文中诚恳申明:“我很自歉这回时时涉及了太炎先生。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大约也无伤于先生的‘日月之明’的。”鲁迅:《名人和名言》,《鲁迅全集》第6卷,第364页。至1936年10月9日,他还抱病坚持写下了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指出章氏晚年“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第547页。对章太炎一生的革命事迹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另据冯雪峰回忆,鲁迅生前曾计划写一部关于四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第一代即是章太炎先生他们,其次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一代,第三是相当于例如瞿秋白等人的一代,最后是冯雪峰这一代。见《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片断回忆》,张新颖编:《鲁迅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1936年9月4日章门弟子在孔德学校为章太炎再开北平追悼会,左起:沈士远、沈兼士、朱希祖、马裕藻、许寿裳、周作人、钱玄同、刘文典。
综上所述,章太炎同章门弟子不仅形成了薪火相传的学术传承关系,而且在心灵上也达成了相互的理解和沟通,从而共同构筑起了近代中国知识界中最具魅力的师生关系。其中所深刻蕴含的诸多意味,直至今天仍让人回味无穷。
二、章门弟子的聚散离合
与章太炎同其弟子的师生关系交相辉映的,是章门弟子的同门情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章门弟子之所以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在于他们往往相互援引,进而声气相求,凝聚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不过令人颇感遗憾的是,他们内部也曾发生了一些分化,个中缘由相当复杂,值得深入探讨。鉴于已有论者对其中个别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予以研究,如罗慧生:《鲁迅与许寿裳——从一个侧面看鲁迅》,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彭定安、马蹄疾编著:《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孙郁:《鲁迅与周作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姜德明:《鲁迅与钱玄同》、《鲁迅与沈兼士》(分别载于《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3期、1984年第3期);散木:《鲁迅与吴承仕及其它》(《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1期);朱元曙:《朱希祖与钱玄同》、《朱希祖与马氏兄弟》、《朱希祖与周氏兄弟》、《朱希祖与沈氏兄弟》(分别载于《万象》2006年4月号、2008年10月号、2008年12月号、2009年2月号)等。本书拟从整体上着重讨论以下两点。
第一,浙籍弟子与非浙籍弟子的矛盾。
从总体上看,章门弟子存在着浙籍与非浙籍之分,其中除黄侃、汪东、吴承仕外,皆为浙籍,二者之间有着明显隔阂,如黄侃离开北大,即是“为同门者所挤”;马叙伦:《章太炎》,《追忆章太炎》,第27页。而当杨树达推荐吴承仕任教北大时,马幼渔也答曰:“专门在家著书之人,何必请之!”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第26页。双方矛盾之深由此可见一斑。究其根源,这大致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所造成。
首先,思想观点的分歧,这尤其以黄侃与钱玄同的截然异趣为代表。关于二人之间的矛盾,黎锦熙曾经分析说:“其远因实起于民七八年间的新文学运动”。黎锦熙:《钱玄同先生传》,《钱玄同印象》,第82页。关于此事原委,另可参阅《黄侃日记》,第767页。具体说来,黄侃当时经常在北大课堂上公开抨击钱玄同。参见罗家伦:《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5期。而作为回应,钱氏则批评黄侃的一首词“有点像‘遗老’的口吻”,钱玄同:《随感录五十五》,《钱玄同文集》第2卷,第24页。结果引起黄氏大怒,“骂为看词都看不通”。时至1932年章太炎北游时,二人更在章氏面前大吵一架,黄侃首先指责钱玄同说“你近来怎么不把音韵学的书好好地读,要弄什么注音字母,什么白话文”,钱氏登时大怒,拍案厉声道:“我就是要弄注音字,要弄白话文!混账!”于是双方大吵,以至于章氏不得不“疾出排解”,但是二人终于从此反目。黎锦熙:《钱玄同先生传》,《钱玄同印象》,第82页。由此可见,二人的矛盾实因思想歧异而起。黄侃曾说钱玄同在北大授课的文字学讲义乃窃取其笔记而成,这或许也是二人失和的原因之一。不过此公案究竟真相如何尚难判定,钱玄同曾对此不置可否,参阅周作人:《钱玄同的复古与反复古》,《钱玄同印象》,第23页。不过,钱玄同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则承认曾“假取其稿,移著是册”(《手录〈黄侃音学九种〉序》,《钱玄同文集》第4卷,第131页),不知这是否即是黄侃所指之事。与此相类似,周作人之所以不满黄侃,也与黄氏思想较倾向于守旧一派有关,他对黄侃所谓“八部书外皆狗屁”之说就极为反感,曾写道,“黄季刚是章太炎门下的大弟子,平日专攻击弄新文学的人们,所服膺的是八部古书,即是《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文选》是也”,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册,第380页。言词中显然充满了嘲讽之意。
此外,钱玄同与吴承仕之间在晚年也发生了一些矛盾,以致吴玉章在挽吴氏联中即曾说其“受同事排挤”。吴玉章:《挽联》,《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第1页。此事缘起于吴承仕在师大向来开设一门“三礼名物”,但到了1933年,作为师大国文系主任的钱玄同一定要将之废除。究其缘由,据黎锦熙猜测,“钱先生实在是不慊于吴先生之专据《三礼注疏》,不辨‘古文家’说之疑伪而一律认为真实”;黎锦熙:《钱玄同先生传》,《钱玄同印象》,第77页。同时还有一种可能,即因为吴承仕此时已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故引起钱玄同的不满,他在这一时期的日记中就指责吴氏“投机、腐化、恶化”。《钱玄同日记》第9册,1934年4月29日条,第5141页。而以上二说无论何种更为确切,都说明他们二人之间矛盾主要是由于思想观点的分歧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