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蒙蒙亮,苏珏就被贴身丫环喊了起来,因为才五岁,难免觉得困倦。苏珏迷迷糊糊地下了床,两个丫环给他穿上衣服,又拿来热面巾给他擦了脸,他这才清醒了一些,顺手接过丫环小红递过来的柳枝,蘸着青盐,在嘴里嚼了嚼,算是刷了牙。
前儿个,徐氏带他去了秦家那边,跟秦家说好了,要让苏珏去秦家的家学里面念书了。
苏珏三岁启蒙,如今已经虚岁六岁,徐氏已经教了他《千字文》、《诗经》、《道德经》还有《论语》和《庄子》。徐氏觉得苏珏实在是早慧,她自己终究还是女流,生怕胡乱教下去,反而毁了苏珏的天份,于是,便打算送苏珏去学堂,听那些饱学的夫子授课了。
苏家与诗礼之上乃是家学渊源,不过,毕竟这时候长辈都不在了,苏琅也在京城,因此,苏珏自然找不到什么指点的人。徐氏想了想,便选中了秦家的家学。毕竟,两家本身关系深厚,秦家也有几个孩子和苏珏年纪差不多,正好可以多多来往。而且,秦家家学离苏家城外的别院也近,不会让人太辛苦。
于是,苏珏今天开始便要去上学了。
匆匆吃了半碗牛乳粳米粥,还有两个梅花饼。文房四宝和书本都已经准备妥当,另外,丫环们还准备了一个食盒,让苏珏的书童侍墨一起带上,到了学堂,饿的时候也能有东西吃。
侍墨苦着一张脸,听着苏珏的大丫环小红和绿衣在那里不停地叮嘱,要他照顾好二郎,不能让二郎受了委屈,若是有人敢欺负二郎,那就如何如何云云。
侍墨提着沉重的食盒还有装着笔墨书本的小藤箱,额头上都沁出汗来,终于忍不住讨饶道:“小红姐姐,绿衣姐姐,我都明白啦,一定会好好伺候二郎,不会让二郎受了委屈的!”
“知道就好!要是敢躲懒,不说老太太,我就先揭了你的皮!”绿意犹不放心,又威胁道。
侍墨连连点头,生怕慢了一步,就被绿意那纤纤五指捏上他的耳朵。
总算准备妥当之后,苏珏和侍墨两人一起往学舍行去。
不过走了一刻钟不到,便到了秦家家学门口,这时候其实还挺早的,零零星星才来了八九个人。
“阿珏,听母亲说你也要来上学,我还不信呢,谁知真的来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看见苏珏,连忙跑过来,拉住了苏珏的手。这个男孩是秦家二房的少爷秦子恒,这一辈中排行第四,算起来,还是秦如烟的侄儿,比苏珏要小上一辈,不过,因为他年纪比苏珏还要大上近三岁,从来是不肯叫苏珏一声叔叔的,一直就阿珏阿珏的叫,大人们说了几次,也就放弃了。
“子恒!”苏珏脸上也露出一个笑容来。
秦子恒拉着苏珏在比较靠前的一张桌子上坐下,笑道:“以后你就跟我坐在一起好了!”
他大包大揽道:“在家学里,我和三哥两人最大,别人都得靠边站!”
他说的三哥是三房的嫡子秦子宁,只比他大四个多月,两人一直就是一起长大的,关系非常好。
“子宁还没来?”苏珏问道。
秦子恒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哥素来懒得读书,要不是家里看得紧,哪里肯过来啊!每天不磨蹭到最后,决计不肯动身的。其实我也不想过来,不过早几天听说你要来,我这些天天天早早过来,总算等到啦!”说着,脸上也露出了欢喜之色来。
苏珏说道:“那就多谢啦!”
正说话间,外面风风火火跑进来一个人,叫道:“小四你不厚道,怎么不告诉我阿珏今天要过来,要不是母亲提醒我,岂不是你趁机在背后说我坏话我都不知道么!”
来人正是秦子宁,他跑得很急,脸上汗都出来了,身后跟着的书童更是累得满头大汗,这会儿正扶着张桌子,大口喘着气。
苏珏赶紧道:“子宁,子恒可没说你什么坏话,正说你仗义呢!”
“真的吗?”秦子宁狐疑地看了一眼秦子恒,“既然阿珏这么说,那我就当是真的了!”
“自然是真的了!”秦子恒赶紧道,“三哥,我老四什么时候在背后编排人了!”
几个人笑闹了一番,家学里的学生也慢慢差不多到齐了。
“子恒,今天宋先生讲什么?”秦子宁在一边坐下,问道。
秦子恒说道:“这些天不一直在讲《礼记》吗,先生还说今天要抽查的!”
秦子宁哀号一声:“不会吧,这几天回去我压根没怎么看书,看样子,又要挨板子了!”
秦子恒同情地看了他一眼,自己这个三哥教他读书实在有些为难,不过,这事是逃不掉的,即使三哥将来打算从军,也是得先念书的。
秦子宁急急地拿出书来,紧张地翻着,指望能够在宋先生抽查前好歹记上几句,糊弄一下。
学堂里这会儿很多人要么在窃窃私语,要么也和秦子宁一样,在临阵磨枪。
没过多久,门口传来了轻咳声,苏珏抬头一看,是个容貌清癯的男子,看上去大概五十多岁的模样,留着三绺长须,一身褐色的儒衫,看着自有一番风骨。
秦子恒低声对苏珏道:“是宋先生。”
苏珏来之前已经听说过秦家家学里的几个先生,自然,这个宋先生也在其中,宋先生名讳上之下问,字宏成。他是明经科的进士,不过,因为出身贫寒,一直不得重用,后来还被人陷害,被夺了职,永不叙用。无奈之下,便只能给富户人家做西席维生,后来,便被秦家请来,在家学里教授一些经义。
宋先生虽说一直郁郁不得志,不过,终究还有着读书人的傲气,才学也好,在家学里很受尊重。
学堂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宋先生点点头,环视了一下周围,在看到苏珏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估计已经知道学堂来了新学生了。他看了苏珏两眼,也不多问,直接取出了书,说道:“上次讲了《礼记·礼运篇》,谁还记得讲了什么内容吗?”
下面一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