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只好一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就这样邓稼先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的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时刻,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实验效果。在这之后,他继续自己艰苦的科研工作,并且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试验成功。这同别国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1985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直肠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原子能之父——钱三强
中国核物理学家
钱三强(1913~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之父”,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
1913年10月16日钱三强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32年钱三强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钱三强来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所长的手下作一名助理员,从事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钱三强在法国
1937年钱三强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该实验室是居里夫人创建的,居里夫人逝世后,由锕的发现者德比爱纳教授任主任。但是实际上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主持,伊雷娜是钱三强的导师。1940年钱三强获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为了使钱三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伊雷娜让钱三强到其丈夫约里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的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在约里奥先生实验室工作,不仅向先生学到科学技术,还学到他的科学思想、科学道德。这使钱三强受益终生。
1945年,32岁的钱三强与何泽慧在法国结婚,已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这对夫妻很快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实验和研究。
他们经过了数万次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观察到了核物理实验室曾经见到过的那种核裂变现象,他们欣悦异常。
经过反复实验、观测、分析,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这是铀核的“三分裂”。
1947年3月,钱三强撰写的《论铀的三分裂机制》的科学论文在法国科学院的院报上发表了。丰富的实验数据,缜密的科学揭示,征服了众多西方核科学家。许多核物理科学家认为,这一伟大发现,将会把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一步。各国新闻记者纷至沓来,他们称钱三强和何泽慧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全心投入原子能事业
1948年,钱三强怀着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祖国。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他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本国核力量后,钱三强又成为规划的制定人。1958年,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
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
晚年的钱三强身体日衰,仍担任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他一直关心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强调不仅要服务于军用,还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终年79岁。
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钱三强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了这位科学泰斗的巨大贡献。
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中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元勋,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他在少年时代,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41年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邓稼先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邓稼先便毅然登轮回国,进入钱三强主持的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担任研究员,与于敏等人一道开创性地开展了对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8年10月,他和一大批科学家被调去研究原子弹。起初,他们准备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但不久,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作为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和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只好一面办起“原子理论扫盲班”,亲自讲课、辅导并组织翻译、学习外文资料,一面思考原子弹研制的主攻方向。就这样邓稼先率领着28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开始了向神秘的原子王国的艰难跋涉。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了的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时刻,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实验效果。在这之后,他继续自己艰苦的科研工作,并且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在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之后试验成功。这同别国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带病工作。1985年7月30日,邓稼先因直肠癌被强行安排住院治疗。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华裔科学家的骄傲——杨政宁、李政道
杨政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政宁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4年,杨振宁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1966年以后,杨振宁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1971年夏,杨振宁回国访问,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后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授予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振宁现居于北京清华大学,同时身兼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
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曾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5年,他转学到当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
1953年,李政道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两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十分关心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自1972年起多次回中国访问讲学。1980年以来,他发起组织美国几十所主要大学在中国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为培养中国青年物理学家作出了贡献。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他受聘为暨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