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洞察术
33527300000034

第34章 投资中的心理战术——是谁抢走了你的钱?(1)

最大笨蛋:如果你不知道谁是笨蛋,自己将成为笨蛋1593年,一位维也纳植物学教授带了一株郁金香回荷兰。此前,荷兰人从没见过这种土耳其人栽培的植物。没想到的是,荷兰人竟然对郁金香如痴如醉。教授认定可以凭此大赚一笔,于是便把郁金香的售价抬得很高。

一天深夜,一个窃贼破门而入,偷走了教授培育的全部郁金香球茎,并以很低的价格把球茎卖光了。就这样,在荷兰郁金香被种在了千家万户的花园里。

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的侵害,花瓣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块——有人把它形容成“火焰”。富有戏剧性的是,这种带病的郁金香成了珍品,以至于郁金香的球茎越古怪价格就越高。

于是,有人开始囤积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个快速致富的神话开始流传。贵族、农民、女仆、烟囱清扫工、洗衣老妇先后都被卷了进来,每一个被卷进来的人都相信会有更大的笨蛋愿出更高的价格从他(她)那儿买走病郁金香球茎。

1598年,最大的笨蛋终于出现了,持续了5年之久的郁金香狂热迎来了最悲惨的一幕,所有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很快跌到了一只洋葱头的售价。那些没有卖出的郁金香只能烂在花园里。对于那些囤积者来说,所有的财富顷刻间全都化为乌有。

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那是因为你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出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这就是马尔基尔归纳的“最大笨蛋理论”。

投机行为的关键就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也就是说要能够正确把握大众的心理倾向,期货、证券,甚至赌博都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不知道谁是笨蛋,那么你就是那个最大笨蛋。”赌博的时候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剩下的就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就如同你不知道某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会花20块钱去买一股呢?因为你预期会有人花更高的价格从你这儿把它买走。

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一位能够正确把握大众心理的“投机”高手。这位经济学家在剑桥大学任教期间,以几千英镑的积蓄开始进行国际外汇期货的投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了200万美元的资产。

在凯恩斯看来,市场是在大多数人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的。一个普通投资者是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去左右市场的。所以,普通投资者要做的就是踩准市场的节奏,了解大众投资者的下一步操作。

2008年,当中国的散户以为股市会在奥运会以后才向下跌落时,机构投资者已经早早抽身,因为他们早已经判断到散户会有这种心理,所以走在散户的前面卖出了股票,而剩下散户在暴跌的股市中挣扎。

由此看来,对于投机行为,只要我们正确把握了大众心理的倾向,踩准了市场的节奏,就能获利。否则,我们就会是那个最大的笨蛋。

从众陷阱:在他人投了资的地方投资,是不会发财的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投资理财,想融入集体或随大流的心态是非常普遍的。这种心态在告诉你,别想了,跟着大家做就行了。

股神巴菲特是全世界公认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故事像神话一样被传诵。从20世纪60年代廉价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巴菲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投资神话。他不仅避过了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的大崩溃,而且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仍然能跑赢大市。

有人计算过,如果在1956年,你的祖父母给你10000美元,并要求你和巴菲特共同投资,那就很有远见或者说你非常走运。因为你的资金会获得27000多倍的惊人回报,而同期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大约11倍。无怪乎有人把伯克希尔股票称为“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在美国,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位居时代华纳、花旗集团、美孚石油公司和维亚康姆公司之后。巴菲特能取得如此疯狂的成就,得益于他自己所信奉的圣经,也就是后来被全球各地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巴菲特定律,即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投资,是不会发财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1985年的年报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被允许进入天堂,但圣·彼得对他说:“你有资格住进来,但为石油大亨们保留的大院已经满员了,没办法把你放进去。”这位大亨想了一会儿后,请求对大院里的居住者说句话。

这对圣·彼得来说似乎没什么坏处,于是圣·彼得同意了大亨的请求。这位大亨拢起嘴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大院的门很快就打开了,里面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奔去。

圣·彼得非常惊讶,于是请这位大亨进入大院并要他自己照顾自己。大亨迟疑了一下说:“不,我认为我应该跟着那些人。这个谣言中可能会有一些真实的东西。”说完,他也朝地狱飞奔而去。

巴菲特在股票的选择上从来不人云亦云,他只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有经济特点的公司,而且一旦选中了就长期持有,轻易不会出售,根本不管短期内别人的评价。也许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很多人在从众效应面前却不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在我们以往的投资中,是不是也会犯和那位石油大亨相同的错误——一味盲目地从众呢?

无论是投资还是经管企业,我们都要避免从众的陷阱,找到自己的财富增长点。热门交易有可能会迅速变“冷”,相对的,冷门中也蕴含着机会。随大流、一窝蜂是到不了成功彼岸的;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只有摆脱从众效应的束缚,才能在投资事业上取得进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逆向运作: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为精明的投资者,是因为他往往能够在几乎整个华尔街仇恨或者漠视一个企业的时候,看到它所具有的潜力,购买它的股票。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教导他,投资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在投资态度上,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谨慎,做到永远不要亏损;二是在选股原则上,一定要保证股价明显要比内在价值低;三是在安全程度上,一定要有足够大的安全边际。

那么,在什么时候我们才有机会找到符合后面两条的股票呢?巴菲特认为,这个机会就出现在市场犯下愚蠢错误的时候。这就像在打桌球的时候,你要想取胜,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你正常发挥不犯错误;二是对手犯下愚蠢的错误,你有机会得分。

对这一点,巴菲特说:“你一生能够取得多大的投资业绩,一是取决于你倾注在投资中的努力与聪明才智,二是取决于股票市场所表现出的愚蠢程度。市场表现越愚蠢,善于捕捉机会的投资者盈利概率就越大。”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只雄狮,静静地趴在地上,关注着野牛群,等待其中的一头野牛犯下愚蠢的重大错误,离开牛群。换句话说,在股票市场中,巴菲特认为,人们最愚蠢的两种行为就是:过于恐惧和过于贪婪。

巴菲特说:“在投资世界,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会一次又一次突然爆发,这种现象永远存在。”也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中,恐惧和贪婪肯定会一再发生,当这两种行为发生时,肯定会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偏离。只是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以及发生时后果有多严重。

但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当别人过于贪婪时,市场会明显被过于高估,这个时候你要怀有一颗恐惧之心,不要轻易买入;当市场过于恐惧而过度打压股价时,会导致很多股票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别人都恐惧得不敢买入,这时你反而要大胆贪婪,逢低买入。

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我们只是设法在别人贪心的时候保持谨慎恐惧的态度,而在别人沮丧时贪婪。”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就要设法在所有的人都小心谨慎的时候勇往直前。

当巴菲特在20世纪80年代购买通用食品和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时候,整个华尔街都对此嗤之以鼻,都觉得这样的交易实在缺乏吸引力。在他们的眼里,通用食品是一个不怎么活跃、墨守成规的食品公司,而可口可乐公司给人的印象虽然安全稳健,但对机构投资者毫无吸引力。

在巴菲特收购了通用食品的股权之后,由于物价的回落引起成本降低和消费增加,使得该公司的盈余大幅提高。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美国一家香烟制造公司)1985年收购通用食品公司时,巴菲特的投资足足增长了3倍。而自伯克希尔1988—1989年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以来,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上涨了4倍之多。通过这些事例表明,巴菲特能够毫无畏惧地采取购买行动,这种魄力非常人所能比。

在其他的案例中,巴菲特也表现出即使在金融恐慌期间,也不怕作出重大购买决策的胆识。1973—1974年间是空头市场的最高点,巴菲特收购了华盛顿邮报公司,并在GEICO公司面临破产时,将它购买了下来。

他甚至在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拖欠大量债务时,大量购买它的债券。在1989年垃圾债券市场崩盘的时候,他却在该年年底大量购进美国一家极大的饼干制造公司的高值利率债券。

对此,巴菲特说:“价格下跌有一个相同的原因,是因为投资者持悲观的态度,这种态度要么是针对整个市场,要么是针对特定的公司或产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希望能够从事商业活动,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的态度,而是由于这时候制造出来的价格我们比较喜欢,换句话说,理性投资者真正的敌人是乐观主义。”

萧伯纳写过这样一段话:“世故者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而特立独行者却坚持尝试要改变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所有的进步都仰赖后者来促成。”如果这样,巴菲特就应该归纳为“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名称效应:股票也要取个好名字

心理学家亚当·奥特尔和丹尼尔·奥本海默认为:人们更喜欢容易发音、语言流畅度高的名字和词组。在他们看来,人们对名字易记、易发音的公司和股票会表现出好感。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名或股票代码越好记好读,人们就越看好它,股票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为证实这种假设,研究人员虚构了一些股票代码,其中有些很好发音,另一些则相反。研究人员告诉实验对象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公司,并让他们对其业绩做出预测。结果很明显:人们不仅认为易发音的股票比不易发音的好,而且还认为前者会涨,后者会跌。

为验证这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可信度,奥特尔和奥本海默随机抽取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89支股票,这些股票于1990—2004年上市交易。他们对这些股票上市一天、一周、半年、一年的业绩做了分析,找出了业绩与名称流畅度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在前10个最易记的股票上投资1000美元,比在前10个最不易记的股票上投资收益要高,一年后收益多出333美元。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抽出750支股票,把它们按发音难易分类,结果收益情况与前一个实验一样。从这些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简洁”的影响力。

然而,人们常常只看重事物本身的影响力,忽略了名称的重要性。要知道,名称可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信息。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名字越简单易读,消费者、股民或决策人就越看好它。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字迹的易辨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信息的说服力:字写得越差越潦草,说服力就越低。因为读者会认为字迹难认的信息,可信度也必然难以让人认同。另外,过分复杂的语言收效也很不理想,因为听众理解起来困难,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就打了折扣。看来希望借助使用深奥词藻来显示自己博学多才的做法是不太明智的。

相对于烦琐复杂的东西来说,人们更喜欢简洁的事物。即使只是名字上的简洁,也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决策战略:要想投资有收益,就要做一个有准备的投资人一个年轻的猎人带着充足的弹药和擦得锃亮的猎枪去寻找猎物。虽然老猎手们都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但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

“废话!”他嚷道“,我到达那里需要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仿佛命运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他还没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以往在这种情景下,猎人们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毫无疑问,够他们吃上一个礼拜的。可是在他匆忙装子弹时,惊动了野鸭,它们一齐飞了起来,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徒劳地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结果连一只麻雀也没有找到。一桩不幸连着另一桩不幸: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猎人被淋成了“落汤鸡”,只得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家了。没错,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大家也许对证券界巨人巴菲特感到好奇,想知道他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是如何敏锐地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巴菲特曾经说过:“做一个有准备的投资人,而不是冲动的投资人。”其实,这句话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

巴菲特对那些想在股市中赚大钱的年轻人提出了这样的忠告:先准备好足够的会计知识,因为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商务语言,通过会计财务报表,你会发现企业的内部价值,而冲动的投资人看重的只是股票的外部价格;还有,不要急于购买某个公司的股票,在这之前应该多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虽然有时你不可能亲自去公司的总部考察,但你可以给他们打电话进行了解,并认真阅读他们公司的年报。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的年报让你看不明白,那么这家公司的诚信度就值得怀疑了,或者该公司在刻意掩藏什么信息,故意不让投资者明白。

很多人都在羡慕那些看上去似乎是一夜暴富的人,总感慨自己没有得到像他们那样的机会。可是,大家只看到了他们成功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在他们风光的背后,为达到目标所作的种种准备。

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剂;对于缺乏准备的人来说,却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剂,当你还沉浸在获得机会的兴奋之中时,它却给了你致命的一击。所以说,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

止损法则:投资要懂得及时控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