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抱怨的心态
33527600000012

第12章 责任大于兴趣(2)

大多数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烦杂的、细小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一定能收到什么成果;但一旦这些事做不好、做坏了,就会使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拖垮了。对于一家大企业来说,生产链已经很完善,员工们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的往往不是灵感和创意,而是兢兢业业、有条不紊,把众多被细分的小事情做好、理顺。员工们不再有一人兼顾几个方面工作的机会,更多的是要持续反复地做细分和规范好了的某一部分工作。这样的企业是用组织、制度或文化来实现企业目标的——通过一套组织、程序来约束越轨行为,或者用文化(比如客户第一)内在地改变行动观念。

这样一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绩效就是一个紧盯目标下的简单重复过程。有位朋友在一家制丝厂工作,制丝是流水线作业,任何一个链条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艺。一个岗位一个人,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天面对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单调而又枯燥,平凡而又简单。但是有一句话对他触动很大,那就是:把平凡的事一千遍、一万遍地做好就是不平凡。不管什么事情,哪怕再小、再不起眼,哪怕再不需要什么技巧与能力,也要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做好,如随手关灯,写字楼灯管不亮在当日就换好,开会时将手机调成震动,总在约定客户见面5分钟前到达约定地点,等等。如果每天真能做到这些,这样的公司和这样的员工是非常了不起的。什么叫不简单?

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千百遍还能做得很好。什么叫不容易?不容易就是大家都认为非常容易的事情,你能认真地去做好它。话很朴实,却很深刻。

不管是对于公司,还是个人,最重要的是将重复的、简单的日常工作做精细、做专业,并恒久地坚持下去,做到位、做扎实。获得成功的人一定是犯错误最少的那个人。那么,什么叫恒久地做到位、做扎实呢?比如,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强和弱,不能仅以其一次能否举起200斤的杠铃来衡量。如果下定决心,很多人都可以举起200斤的杠铃。但是,要将一件简单的事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做好就不易了!

再比如,拿一根绣花针,没有人办不到,但是如果要求你以一个姿势拿着,走上几公里或者保持几个小时,那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最优秀的人就是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的人,最优秀的人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最优秀的人就是“为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不断地重复,最终使之成为现实”的人,这就是一个有成效的员工最不为人知、但却最重要的技能。而那些整天将意志、信念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纸上谈兵之徒。

他们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在逆境中退缩,他们谨小慎微而又游移不定。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取得成功——他们连取得成功最基本的健康心态都不具备!

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要成功其实不难,只要重复简单的事情,养成习惯,“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之变成现实。”这就是美国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对如何成功作出的最好回答。从细节、小事做起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企业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这是张瑞敏“不追求传奇”理念的直接表述。

他认为:“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就说明企业运行过程中时时处于正常状态。”

的确,当你走进偌大的海尔工业园,看不到激动人心的场面,听不到激动人心的声音,一切都是那样宁静、有序。在高效、系统、严密的生产环境中,每年数十亿的优质产品从这里流下生产线,走向大市场,又将利润返回到海尔大楼。对于海尔人来说,没有激动人心的大事发生,一切似乎都是小事,但生意是怎么得来的呢?

不过是细心一点,勤快一点,认真一点,精明一点,小事做好一点,等等。“一点”的事情很小,但随时随地地做好又很难。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小”为好,其结果是“善莫大焉”。“小事”就是细节,关注细节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和公司利益相关的人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所有员工在自己所履行的职责内,都应该认真做到客户无小事,公司无小事。客户的事情再小,也与客户是否对公司100%满意这种完美结局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个客户都希望员工重视他们的任何一件小事,任何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客户的不满,甚至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此,客户的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到位,大事也会随之完整。

东京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为客商购买车票,她常给德国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来往于东京、大阪之间的火车票。往返于东京、大阪几次之后,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巧合”:他每次去大阪时,座位总在右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在左窗边。于是,他询问小姐其中的缘故。

小姐笑答道:“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您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富士山的壮丽景色,所以我替您买了不同的车票。”

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细心事,使得那位德国经理十分感动。这种感动促使他把对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他认为,在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这家公司的职员都能够想得这么周到,那么,跟他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同样的道理,公司里也没有什么事情是小事,在这里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不合格的产品又会对客户、对公司产生不利的因素。

比如每次公司发出的通知,应用词准确,标点符号清楚,行文格式符合要求,沟通无障碍。写字楼卫生间无污染、无死角、无异味,卫生纸与洗手液不断档……在任何事情上,细节是手段、是过程、是投入,完美是结果、是结局,是目标的表现。

JohnRobert公司是美国顶尖美容院之一,作为公司总裁的约翰·蒂基利斯强调,公司的口号是:希望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加入我们公司是他们所做过的最好的决定之一。我们努力实现这些诺言。为了建立能够激发员工热情的企业文化,在员工被聘用之后,公司会尽快发出一张卡片,祝贺他们加入公司的队伍。

公司的人事助理还会给每位在职员工发送一份介绍新员工的语音邮件,并附上其照片和个人资料。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真正所谓的大事实在太少,比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福特牌小汽车,由上万个零件组成,这上万个零件又需要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

因此,多数人所做的工作还只是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他们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人类文化祖先老子,就一直告诫人们: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员工加藤信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次,加藤为了赶去上班,刷牙时急急忙忙,没想到牙龈出血。到了公司之后,加藤和几个要好的伙伴提及此事,并相约一同设法解决刷牙容易伤及牙龈的问题。他们想了不少解决刷牙造成牙龈出血的办法,如把牙刷毛改为柔软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热水把牙刷泡软;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等,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后来他们进一步仔细检查牙刷毛,在放大镜底下,发现刷毛顶端并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把它改成圆形的,伤及牙龈的棱角不就解决了吗!”于是他们开始着手改进牙刷毛的形状。经过实验取得成效后,加藤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变牙刷毛形状的建议。公司领导看后,也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建议,就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形。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在广告媒介的作用下,销路极好,销量直线上升,最后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的40%左右,加藤也由普通职员晋升为了科长,十几年后成为了公司董事长。

在一般人看来,牙刷不好用只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机遇也就从身边溜走了。而加藤不仅发现了这个小问题,而且对小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使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一定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做事情也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视工作为一种不得不接受的苦役,因而会缺乏工作热情。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并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把应该做的变成你喜欢做的一个人不在于他喜欢做什么,而在于学会喜欢正在做的事情。——丘吉尔

对工作抱有强烈的责任心、追求工作职业化能让一个人更好地完成一项工作,让人对工作重新焕发热情,克服烦闷的情绪。曾听过这么一句经典的话,衡量做一项工作的质量,不是看你有多疲倦,而是看你有多不疲倦。烦闷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一个很令人吃惊而且非常重要的事实:单单用脑不会使你疲倦。心理治疗专家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引起的。英国著名心理分析家海德菲说:“我们所感受到的绝大部分疲劳,都是由心理影响导致的。

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原因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家布列尔博士也这样认为:“一个坐着工作的人,如果他的健康状况良好的话,他的疲劳完全来自心理因素,也就是由情感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是哪些心理因素会影响工作中的人们,使他们感到疲劳呢?是烦闷、懊悔,一种得不到欣赏的感觉,一种无用的感觉,一种过于匆忙、焦急、忧虑的感觉……这些都是导致那些工作中的人感到疲劳的心理因素。

几年前,约瑟夫·巴马克博士在《心理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报告中谈到了他的一些实验,证明了烦闷会使人产生疲劳。巴马克博士让一帮学生作了一连串的实验,他知道这些实验都是他们没有什么兴趣的。

其结果呢?所有学生都觉得很疲倦、打瞌睡、头痛、眼睛疲劳、很容易发脾气,甚至还有几个学生觉得胃很不舒服。这些情绪是不是都是学生“想象出来的”呢?不是的,这些学生都作过新陈代谢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个人感觉烦闷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会降低。而一旦这个人觉得他的工作有趣的时候,他的整个新陈代谢作用就会马上加速。

在1943年7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加拿大阿尔卑斯登山俱乐部协助威尔斯军团作登山训练,金曼先生就是被选来训练这些士兵的教练之一。

他和其他教练(年龄大约从42岁到59岁不等)带着那些年轻的士兵,长途跋涉,经过很多冰河、雪地,再用绳索和一些很小的登山设备爬上了40英尺高的悬崖。他们在加拿大的小月河山谷里又爬上了很多山峰。经过15个小时的登山活动之后,那些身体健壮的年轻人全都筋疲力尽了。事实上,他们之所以会筋疲力尽,就是因为他们对登山感到厌烦。他们中很多人疲倦得不等到吃过晚饭就睡着了。

可是那些教练们——年岁比士兵要大得多的人,也感觉到了疲倦,但他们不会筋疲力尽,因为他们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事实证明,就算是像登山这类非常消耗体力的活动,也不如烦闷那样容易使你感到疲劳。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戴克博士表示:“心情烦闷是致使工作能量降低的唯一真正原因。”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吗?那你为何不跟自己玩一个“假装”的游戏,试着让你喜欢它,那么你会从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就。下面是一位名叫凯利的打字员小姐的故事。她发现“假装喜欢”工作很有意思,它会使她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报偿。

以前,她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可是现在却发生了改变。在凯利的办公室里,一共有4位打字员,每个人都要负责替几个人打信件,每过一段时间她们就会因为工作量太大而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一个部门副经理坚持让她把一封很长的信重打一遍,令她大为恼火。她告诉他,这封信只要改一改就可以,不必重打一遍。而他对她说,如果她不想重打的话,他就去找愿意重打的人来再打一次。凯利当时气得怒火中烧,可是当她开始重新打那封信时,突然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会跳起来抓住这个机会,来做她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情。

再说,人家支付给她薪水也就是要她做这份工作。这样一想,她开始觉得好了很多。这时候,她突然下定决心,尽管她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她要按假装喜欢它的样子去做。

接着,她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果她假装很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她就真的能喜欢到某种程度;而且她也发现,当她开始喜欢这个工作的时候,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新的工作态度,促使凯利成为了一个非常称职的职员。如果你“假装”对你的工作感兴趣,一点点假装就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并且可以减少你的疲劳、紧张和忧虑程度。不停地提醒你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能使你不再忧虑,而且极有可能给你带来升迁和加薪的机会。

就算事情没有以上说的结果好,那么至少也可以将你的疲劳程度降至最低,让你能够充分享受闲暇的时间。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学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你不太喜欢,也要尽一切努力去转变它,去热爱它,并凭借这种热爱去发掘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

事实上,你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了一种乐趣,就会有许多人愿意聘请你来做你更热爱的事。如果你对工作充满了热爱,你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快乐。设想你每天工作的八小时,就等于在快乐地游泳,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纪伯伦曾说过:“倘若你无精打采地烤着面包,你烤出的面包就是苦的;倘若你怨恨地酿着葡萄酒,你的怨恨就在酒里滴了毒液……”与工作结伴前行的我们,不要怨恨工作,更不要诅咒工作,而是应该学着将一份挚爱融入到工作当中!因为用快乐去阐释工作,人生就远离了怨恨与烦恼;用柔情去打磨日子,岁月将赠予你无比丰富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