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咸丰帝已经在热河行宫住了近一年了,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沉迷于享乐之中,无论懿贵妃和北京的大臣们如何劝说他回銮,他都一概不听,只顾着在如意洲的戏台上看戏。
这个戏台建在水上,炎热的夏季很适合他在这里乘凉避暑,咸丰帝一边享受着湖边的清凉,一边欣赏着台上的演出,感觉到由衷的惬意。但是,他身体的状况却是每况愈下。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月,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了,在这之后就时好时坏,并没有完全好转的迹象。七月份的时候,咸丰皇帝已经病入膏肓,然而他仍然沉迷在戏剧的兴衰荣辱与爱恨情仇之中。
直到临终前的三天,仍然“如意洲花唱照旧”。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用过早膳后,又吃了鸭肉粥,还传御膳房准备各种午膳,看起来食欲颇佳,但是体力已经无法支撑了,因此取消了如意洲的戏目。
午后,咸丰帝突然昏厥,让身边的大臣们都散去,直到晚上他才苏醒过来,并感到自己大限已到,立刻传诸位大臣商计遗嘱等事,但是他已经无法拿笔,只好由他口授,让人记录。
虽然已在病危之际,但咸丰帝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发布了两道谕旨,立唯一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人为襄赞政务大臣,辅弼太子处理一切政务。
咸丰帝在临终前赐给皇后钮钴禄氏“御赏”印,赐给皇太子“同道堂”印,而皇太子当时只有六岁,因此“同道堂”印由其母懿贵妃掌管。皇帝发布谕旨时,必须要在起首出盖“御赏”印,在结尾处盖“同道堂”印,只要两个印都盖上后,该谕旨才能生效。
七月十七日,咸丰帝自以为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撒手人寰,走完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可见咸丰帝在临终前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知道肃顺等大臣位高权重,在借助他们的力量辅佐太子的同时,也要避免他们独揽专权;而懿贵妃也对权力野心勃勃,皇后论心计是远远斗不过她的,咸丰不得不为自己只有六岁的皇子考虑,费尽心思想出了这样一个相互制衡的办法来。
他任命八位大臣辅佐太子,而不是一两位,说明他了解肃顺等人有可能会独揽大权,为了避免使权力集中在一两入手中,才同时任命八位大臣,使他们之间形成牵制。
同时,他又给予皇后和懿贵妃很大的权力,让她两人能够对谕旨行使有否决权,从而限制八大臣的权力。而两枚印分别交给皇后和懿贵妃,也有通过皇后限制懿贵妃的用意。
这样八位襄赞大臣形成一方,两位皇太后成为与之抗衡的另一方,两方势均力敌,必须通过与另一方合作才能行使权力。
咸丰帝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政治格局,既不是垂帘也不是辅政,而是让多方力量互相牵制,从而达到权力的制衡,避免某一方将大权独揽。
咸丰帝临死之前,一定对自己的安排非常满意,认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殊不知,这两方谁也没有打算乖乖地遵从咸丰帝的遗诏,而都在暗中准备着,山雨欲来,一场风暴政治正在酝酿之中。
咸丰帝去世之后,皇后和懿贵妃依次晋封为皇太后,皇后钮钴禄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又称慈安太后,因她住在紫禁城内的东宫,也称“东太后”;懿贵妃是小皇帝的生母,因此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太后,由于她住的长春宫被称为西宫,所以慈禧又称“西太后”。
咸丰皇帝死后,顾命八大臣就与两宫太后就谕旨颁发等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提出,皇帝的谕旨一律由八位大臣拟定,而两位太后只负责在谕旨上盖印,而没有更改谕旨内容的权力,而且大臣们上表的奏章一律不呈给皇太后阅览。八大臣的做法实际上是想要剥夺两位太后手中的权力,使她们变成只负责盖印的木偶。
咸丰帝虽然将权力划分给这两方,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就为两方争权埋下了祸根。
肃顺一派认为,两宫太后应该服从于他们的决定,皇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不可能将权力拱手让出,因此双方就这个问题僵持不下,连续争执了四天,顾命八大臣担心再僵持下去无法收场,只好暂时退让。
两方最终达成协议,同意将大臣的奏章呈给皇太后阅览,皇帝的谕旨由八大臣拟定之后交给皇太后审查,如果没有反对意见就上下各盖一印,谕旨正式生效,两方印章由两位太后分别保管。各级官吏的任命,先由八大臣拟定,再请皇太后进行裁决。
两方势力在咸丰帝死后的第一次交手,两宫太后获得了初步的胜利,而东太后疏于心计,所以实际上是西太后慈禧在双方博弈中占了上风。
在咸丰帝还活着的时候,两宫太后就与八大臣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尤其是西太后与八大臣的主要人物肃顺之间更是积怨颇深。
肃顺虽然精明强干,在任期间做出了许多业绩,但是他恃才傲物、专横跋扈而且刚愎自用,招到很多人的嫉恨。
在移居热河之后,各地送到行宫中来的鹿肉、虾、羊肉等美味佳肴,咸丰帝在封赏时常常只给皇后而不给懿贵妃。当时是由肃顺管理此事,懿贵妃必定会因此而嫉恨他。除此之外,据说肃顺还曾经建议咸丰帝效仿汉武帝,为了不使懿贵妃将来控制小皇帝,干脆杀害懿贵妃以绝后患。
其实,究竟是否是肃顺从中作梗并不能十分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咸丰帝在病重的最后几年中,确实因为懿贵妃善于弄权,对她十分不放心,所以才重用肃顺等大臣,想要限制懿贵妃的势力。
然而西太后并非等闲之辈,她早已预测到在咸丰帝死后肃顺一派将会趁机夺权,因此暗度陈仓,悄悄联结了驻守在北京城内的恭亲王奕,计划着下一步的大动作。
恭亲王奕是咸丰帝的六弟,年轻时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如同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一般。但在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时候,兄弟两人产生了矛盾,两人都是道光宠爱的妃子生的儿子,而且两人在才华上各有所长,不分伯仲,道光皇帝对于传位给谁,一直犹豫不定,在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间摇摆不定,最终确定四子奕为皇太子。
奕与奕虽然为争夺太子之位,曾在暗中有激烈角逐,但表面并没有失和。咸丰皇帝继位之后,奕被封为恭亲王并兼任首席军机大臣。但是,两人的矛盾终于在是否应该册封奕的生母为皇太后一事上发生了冲突,彼此之间的嫌隙为日后的政变埋下了祸根。
咸丰帝在北狩热河之时,北京便有种种传闻,说他龙体欠佳,而载垣与端华谋划着夺取大权,这些人还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诋毁懿贵妃等。
在咸丰帝刚刚抵达热河不久,北京城内就谣传他已经驾崩,而英法联军计划着推举恭亲王奕继位。这些谣言不久也传到了热河行宫,咸丰帝听说之后对奕诉更为不满,更何况肃顺等人还一直在皇帝耳边进谗言。
奕最初对这些无稽之谈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他想靠事实来证明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但是谣言越传越盛、越传越真,使得奕不得不委婉地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辩解。奕曾向咸丰帝上奏道:如今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但外面仍然有人在不断地制造谣言。现在的人最喜欢在事后进行议论,虽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体谅内中的委屈,但是不得不预防众人的议论。奕知道,咸丰帝对自己已经不再信任,一方面为了探视皇帝的病情表明忠心,另一方面也为了瓦解肃顺集团对咸丰帝的控制,奕多次请求去热河面见皇帝。但是这时候咸丰帝对他已经产生了很深的偏见,因此总以健康欠佳为理由拒绝接见他。
然而实际上咸丰帝的病情确实已经非常严重,朝廷上下不得不思考皇帝宾天之后政权的归属问题。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当时只有六岁,他继位之后必定要由其他人辅政的。顺治帝刚刚即位时,就是由他的叔父辅政的,如今的情况和当时非常类似,因此大臣们就想到了恭亲王奕。奕与咸丰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咸丰帝就是由奕的母亲抚养长大的,从小一起长大,而且都受到道光帝的喜爱与器重。
除了这层关系之外,奕的从政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仅有韬略有远见,而且知人善任、豁达贤明,最重要的是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国家处于存亡关头的时候力挽狂澜,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朝廷内外几乎所有官员都认为辅政大臣之位非奕莫属,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在奕的周围积聚了许多支持他的人。但是由于咸丰帝与他之间的嫌隙,再加上肃顺集团的挑拨,咸丰帝在最后并没有将辅政的大任交到奕诉手上,而是将他排除在最高权力阶层之外,这无疑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肃顺等人为了限制奕的权力,还假借小皇帝的名义命令奕等人留在北京办理一切事务,不用前往热河奔丧,相反却命令载垣的亲信前往。肃顺这样做,是为了贬低奕的政治威信,并且割断他与太后之间的联系。肃顺集团的做法引起了北京方面众官员的强烈反感,他们对咸丰帝的遗诏普遍感到不满和抵触,这成了辛酉政变得以成功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