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爱国故事
33616500000012

第12章

西汉时,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非常恼怒。大臣中原来赞颂李陵士气旺盛的人,见此情况都反过来责骂李陵。唯独司马迁对李陵持有不同看法,他直爽地向汉武帝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和李陵素来没有什么交情,各走各的路,但我看他的为人,很讲交情、很讲义气、恭敬俭朴。他常常想“奋不顾身”以殉国家的急难,确有国士的风骨。如今李陵出了问题,大家都全盘否定他,我实在想不通。这次,李陵只带五千步兵,深入敌境,竭尽全力地杀杀敌,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与单于打仗十多天,杀敌之数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杀得匈奴全都恐惧不已。匈奴单于在这种情况下,动员全国军事力量,共同攻击李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陵辗转战斗,拼死鏖战,最后因箭射完了,粮食吃光了,归路被切断了,士兵很多伤亡了,才被迫停止战斗。他的投降实在处于迫不得已,他不是真投降,而是想等待有利时机报答国家。司马迁最后还说,李陵的功劳也可以抵补他战败的罪过。武帝听了司马迁的话,大发雷霆,立即把司马迁关进了监狱。而廷尉杜周为了讨好武帝,对司马迁施行了当时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

司马迁因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摧残,内心极为痛苦,很想一死了之。但他冷静一想,如果真的死去,在达官贵人的眼中,也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那样死了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让天下人耻笑。他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什么要轻易了结自己的生命呢?至于人身受到侮辱,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事。他想到猛虎在深山里为王时,百兽见了都非常害怕,一旦被关进槛圈坑阱之中,也只得向人摇尾乞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如今我已被关进了监牢,有什么办法呢?历史上的王侯将相,如文王、李斯、韩信、魏其都受过侮辱,何况我们这些人呢!因此他决定坚强地活下去,忍受奇耻大辱,效法文王、屈原、左丘、孙子等人,在自己剩下的岁月里从事着述。由于艰苦、顽强地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着作。

居官守法

“居官守法”指为官谨慎,奉公守法。

此典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打算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即将实行的新法将大大提高农民和将士的地位,对秦国在当时称霸于其他诸侯国十分有利。但是,新法又威胁到了贵族和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的利益,因此变法之前就遭到了一些权贵们的反对,弄得秦孝公左右为难。有一天,秦孝公让大臣们端庄变法的事。大夫甘龙和杜挚极力反对变法。他们认为,风俗习惯不能改,古代的制度不能变,否则就会使大家不习惯,国家就会灭亡。

面对这些人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

他说: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一般的人安于现状,学者们沉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些人如果让他们当官谨守成法(居官守法)还可以,如果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事,他们就会一窍不通。古代的制度也许只适合古人的需要,但后来制度都变了,以前的制度也就没有了。成汤和武王改革了古代制度,却复兴了国家。所以,古代应用古人的制度,今人应用今人的制度。要想国家强盛,就得改革制度,实行变法。死守着古代的旧俗不变,就会亡国。

秦孝公非常同意商鞅的意见,便拜他为左庶长,于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实行了变法。

马首是瞻

这个典故比喻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常写作“唯……马首是瞻”。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虽有联姻,但为了各自的利益,却经常相互争斗。公元前558年夏天,晋悼公派元帅荀偃和栾黡(yǎn演)率鲁、莒、郑、卫等国军队攻打秦国。军队到达泾水,诸侯的部队不愿意过河。晋国大夫叔向朝见鲁卿叔孙豹,并决定由叔向去准备船只。叔孙豹念了《匏有苦叶》这首诗中的一段,进行了动员。

后来,鲁国、莒国的军队首先渡河。郑国的子蟜进见卫国的北宫懿子说:“亲附别人而自己不坚决,没有比这个更令人厌恶了,把国家置于何地?”懿子很高兴,于是两人去见诸侯的军队,劝他们渡河。军队渡过泾水以后,秦国人在泾水上游放了毒物,诸侯的士兵死了很多。郑国司马子蟜率领郑军前进,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都跟上来了。联军开到秦国境内的棫(yù玉)林,秦国仍不愿媾和。

茅门之法

“茅门之法”比喻必须执行的严肃的法令。

此典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溜者,廷理斩其辀,戮其御。’于是太子入朝,马蹄践溜,廷理斩其辀,戮其御。太子怒,入为王泣曰:‘为我诛戮廷理。’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夫犯法废令,不尊敬社稷者,是臣乘君而下尚校也。臣乘君则主失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威失位危,社稷不守。吾将何以遗子孙?’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请死罪。”

这段话意思是说: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荆庄王(即楚庄王)才能出众。他整顿内政,兴修水利,重视耕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当时,周代诸侯宫廷南面的宫门,称作雉门,在这个故事里称作茅门。为了管理雉门,荆庄王制定了有关的法令,称作“茅门之法”。

茅门之法规定:“群臣和公子们到宫廷来朝见楚王时,谁的马蹄践踏了茅门外的散水,就由宫廷里的法官把他的车辕砍断,把他的车夫处死。”有一次,太子入朝,马蹄踏了散水,法官就遵守法律规定,砍了太子的车辕,处死了太子的车夫。太子非常愤怒,到宫廷里对着荆庄王哭诉说:“请父亲为我杀死那个法官。”庄王说:“法令是用以敬宗庙尊社稷的,因此凡是能立法守法,尊敬社稷的,都是国家应当器重的臣子,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把他处死呢?触犯法律,不听从命令,不尊敬社稷,那就意味着臣子凌驾在君王之上,下面的人喜欢计较、报复。臣子凌驾在君王之上,那么君王就要失去权威;下面的人喜欢计较报复,那么上面的君王就会受到威胁。权威丧失,君位危险,国家就会灭亡。到那时,我拿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呢?”太子听了这番话以后,立即跑了出去,离家在外露宿三天,朝向北面连连磕头,请求处以死罪。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战国时,有一次齐宣王请求孟子讲述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回答说:

“孔子的学生只学仁、义、道、德,从来没听说过以武力称霸的事,所以我不会讲。

不过,如果大王愿意听有关‘王道’的事,我会尽力讲好的。”齐宣王说:“您讲一统天下的事吧!”孟子回答道:“大王只要有同情心,就可以统一天下。”齐宣王笑了,说:“哪有这么简单的事,何况,同情心与统一天下又没有关系。”孟子接着说:“我听人说,有一天,大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看见了,就问去哪里。那人说,准备杀牛用它的血祭钟。你就叫那人把牛给放了,并说:‘牛又没有罪,为什么要杀它呢?我不愿看到它被杀时那可怜的样子。’那人说:‘那祭钟怎么办呢?’大王就叫他用一只羊代替。由此可见,大王是有同情心的,正因为有同情心,才会爱护老百姓,爱护老百姓国家就会强大。”

齐宣王听了,摸着头说:“现在想来,真有些不能理解,齐国虽小,也不至于连一头牛都没有,难怪老百姓说我吝啬。”

孟子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老百姓不理解大王的情意。表面看,牛和羊都是死,大与小又有什么区别,但实质上却不同了。”齐宣王说:“我这种心情与王道有什么关系呢?”孟子回答道:“如果有人向大王报告:我的力量能举三千斤,却拿不动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看清鸟兽的细毛,却看不清眼前的一车子柴火。大王相信吗(“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肯定不信。大王只要有同情心,就应该把同情心扩大到全国,这是大王能做到的。”

齐宣王最后说:“您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不喜欢王道。”

天无二日

“天无二日”的意思是,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比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

此典出自《汉书·高帝纪下》:“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