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33633400000023

第23章 小结

综合本实验的创伤性威胁信息。综合本实验和前人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淤高分离个体在分配注意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于具有创伤性经历的高分离个体相对低分离个体而言,在遇到创伤性相关信息时,会更多地采用回避注意或者回避加工和提取的方式。

对于研究结论淤,目前我们更多的是从“分离环境的概念化”角度理解。这种概念化理论假定,高分离个体根据他们的分离发展出一种应对方式。经历、记忆和思维缺乏整合创造了一个要求个体一直分离注意的环境。习惯分离信息的个体在多重任务、分离注意、分离控制结构环境的操作任务上能够有最好的表现,不习惯分离的个体最可能在相对更需要集中注意的任务和控制环境上表现得更好。我们可以把“认知环境”类比为计算机软件运行环境,一些电脑可能更擅长多窗口任务和应用操作,同时处理大量的程序和任务,而另一些电脑可能只能应付较少的窗口或者应用操作,集中于一个单独的任务,排除其他干扰。通过类比我们预测高分离者更擅长多窗口的任务而低分离者更倾向于一个或者两个窗口开启任务。我们并不是说计算机应用可以诊断分离趋势,尽管未来研究有可能评估是否计算机应用可以预测可分离趋势。但从这个“认知环境”我们可以预测,高分离者可能发现集中注意任务比分配注意任务更加困难,由此导致高分离者在集中注意任务上比低分离者受到更大的Stroop效应干扰,在分配注意任务上显示出较小的Stroop干扰,他们比低分离者更适合参与双作业任务。

对于研究结论于,很多研究发现个体对威胁线索会进行回避。例如,Tolin等人(1999)研究恐惧症患者发现,报告组和控制组相比用较少的时间注视恐惧客体。Hermans, Vansteensegen和Eelen(1999)在眼动研究中发现,在最初的适应定向后,和非恐惧组相比,蜘蛛恐惧个体更可能把他们的视觉从蜘蛛图片上移开。Amir, Foa和Coles(1998)运用同形异义字(包含社会威胁意义的和非社会威胁意义的字)检查社会恐惧症解释偏向的时程性。社会恐惧症个体表现出最初的对含有社会威胁意义的同形异义字的夸大性激活,随后出现对这些意义的抑制。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机制呢?可能的解释一:最初的警戒和随后的回避反应是通过一个专门的动机系统进行调节的,其中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具有不同的威胁严重性(分离或焦虑状态)的阈限。例如,最初的警戒可能由威胁刺激(包括相对缓和性的威胁,诸如负性词语以及生气面孔和威胁性图片)所导致,这种警戒性反应更常发生在高创伤性分离(高焦虑)个体身上,因为他们偏向高估刺激的威胁性意义。相反,随后的回避策略可能仅是在相对高水平的知觉威胁上被引发,因而导致匹配厌恶性刺激的个体出现病态性恐惧。

可能的解释二:分离的作用,因为调节分离、焦虑和恐惧状态的认知机制不同。传统的图式和网络模型以及新近的创伤性分离(焦虑)认知模型都没有强调焦虑、恐惧、分离之间的区别,但行为和认知科学研究却表明,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内在神经机制并且反映了两个分离的厌恶动机状态。经历创伤的儿童能分离注意威胁性刺激,把注意指向别处,如注意墙纸、门把手等,通过这种方式削弱创伤场景中强烈的、可怕的经历的影响。他们通过发展出回避编码模式,学会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很好地生存。

可能的解释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本身即是创伤的产物”的观点。有些研究者认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研究似乎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创伤进行有效的解释。现实中,人在经历创伤的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寻求心理学家的帮助其实只是缓解创伤导致的延迟后果。结果,创伤慢慢从心灵深处露出可怕的面目,我们发现正是被压抑的创伤性事件导致了个体今天的行为与症状。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一切行为都有根源,因此有些理论家就提出,或者无所谓正常与症状之分,可能人本身就是创伤的产物。

弗洛伊德和荣格进一步研究发现,创伤并非只是暴力侵害的结果,它更可能源于一些观念。例如,一些很微小的事件可能会导致对某些个体永久性的伤害,致使其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为避免触及伤痛从而陷入神经症状态。实际上,伤痛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伤害,而避免接触痛处实际就是逃避对自我的揭露,继续使自我陷于痛苦和神经症状态。拒绝接受心理分析的个体正是在回避自己的真面目。近期对分离趋势和创伤历史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确证了创伤的存在(Putnam&Trickett,1997),但也使研究者怀疑高分离者既有较多真实的创伤性历史,也有一些自我暗示导致的错误的回忆。

虽然回避对社会适应具有积极意义,运用回避个体可能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会生活,避免接触和创伤性经历相关的信息,来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和协调,但创伤性情结或者阴影其实一直都在,一旦个体与外在环境无法适应或协调,个体就会表现出一些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疾病,如抑郁、上网成瘾、精神分裂等。从心理分析角度来理解,回避是一种消极防御,可能形成很多分离性症状(如对创伤事件的健忘症),分离出去的各种元素如果一直不能被整合进自我,人格可能就会分裂。心理创伤长期聚集形成情结,创伤情结虽然在意识层面不容易被个体察觉,却会转化为其他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症状,成为各种病症的根源。

对本研究的结果应当谨慎解释,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探究高分离个体是否对威胁性的线索采取警戒—回避注意的加工模式,由于样本数量有限,被试只是从普通大学生中筛选,对临床分离个体的解释需要更谨慎和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还可以通过研究它们在两个不同厌恶动机系统的反映差异,确定是否分离和焦虑状态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