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商号在事前严格保密,决不走漏半点风声,直到婚礼仪式举行前半小时,才突然推出。这时,同行们只能干瞪眼。毕竟,到了这个时候,再快的速度也无济于事了。如果事前大事宣传,竞争者恐怕会多如牛毛。那么,虽然这家商号是始作俑者,但未必就是销量最大、获利最多者了。因此,可以这样说,该家商号大发利市的原因,在于使用了突然出击的手法。
由上,我们可以获得的经营启示是:
当自己的产品并不优越,销售机会又是一次性的时候,就得考虑采用这种突然袭击的战术。它将令竞争对手猝不及防,待其意识到之时已是商业机遇错过之时。而你,必将独领风骚、独赚厚利。
审时度势,果断出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机会到来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出手,若是犹豫不决,常会将大好的机会白白浪费掉。做生意、赚大钱,一定要记住:该出手时就出手。
里治曼兄弟现在是加拿大的首富,他们的发迹只不过三四十年。那么,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里治曼兄弟的爷爷定居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虽然经商是犹太人的本行,但他们一家人世代没有经商的。他们的爷爷大卫·里治曼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他知道本行发不了财,所以教育儿子不要再步他的后尘。有一天,他语重心长地对幼子说:“森姆,男人步入社会,最重要的是选择职业,干我这一行是永远不能发达的,你不如到国外去碰碰运气,一有机会便做个商人,这是我们民族的本行。”
听了父亲的话后,森姆只带上单程的旅费就出发了。他先到了西欧,在那里做些苦力活。不久,二次大战爆发了,森姆辗转于欧洲各地,过着极其艰苦的逃难生活。二战结束后,森姆在巴黎住了下来,希望在这个花花世界找份工作。但由于当时时局不济,很难找到工作。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森姆记起了父亲说过的那句话——“一有机会便做个商人”。于是,森姆想到现在去做生意说不定是一个机会。于是他用仅有的几十个法郎作为成本,在街边流动摆摊卖香烟和糖果之类的小商品。
经过几年的积累,森姆租了一个小铺子开了家店铺。但森姆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到,欧洲是个福利社会,环境虽好,但地方小,市场不大,加上税收率高,经商远不如美国、加拿大理想。经过反复思考并亲自到加拿大和美国旅游考察,最终他决定向这两个市场进军。
战后的加拿大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发展,特别是建筑业十分兴盛,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很大。于是在1956年,森姆决定派三儿子拉富前往加拿大创业,在那里设立了一家瓷砖公司,从事瓷砖的买卖。
森姆把法国优质、新款的瓷砖销往加拿大,迎合了顾客的需求,生意十分好,很快就赚了不少钱。森姆看到加拿大市场的前景,于是决定举家迁往那里生活和经营,亲自主理瓷砖公司工作,使该公司业务更为迅速发展。
森姆·里治曼一家到加拿大两三年后,在瓷砖经营中逐步与建筑行业建立了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森姆获得不少信息,并从中感觉到加拿大地产业正处在朝阳时期。因此,里治曼父子决定利用买卖瓷砖业务,从中了解市场动态和熟悉地产客户,把自己的瓷砖生意作为跳板,尽快打入这个大市场。与此同时,里治曼父子还把经营范围扩大,经营所有建筑材料、装修材料。
伴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接触的客户面也大了,这样更有利于进入地产业市场。里治曼一家的发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深谋远虑,循序渐进,从来不搞盲目行动或急于求成。为了涉足地产业,他们先做试验进行试经营。他们自有的建筑材料业务,随着生意不断扩大,需要租用大量的仓库作为货物周转之所,为此要支付不少租金。里治曼父子决定自己建一座大仓库,这样既可省掉每年支付的大量租金,又可探索如何经营地产业务。经过这么一试探,他们积累了经验,同时又使里治曼的建筑材料公司成为一个大型企业,声名鹊起。
随着年龄的增大,森姆渐渐觉得体力衰减了,而3个儿子自从到加拿大开展业务后,已逐步成熟,在经营魄力和策略上,甚至超过自己。于是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退休了,让儿子们放手大干一场。
里治曼兄弟在试建自己的仓库地产业时,善于处处精打细算,节省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最后造价成本比别的厂家同类规格建筑低了几成。他们从中积累了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期,加拿大工商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多伦多市。由于当时蒙特利尔的法国后裔闹独立,很多厂商转移到多伦多投资或经营,这样刺激了多伦多的房地产业连年成倍增长,价格上涨。里治曼兄弟认识到时机成熟,把大量资金投入地产业,自购土地进行厂房仓库建筑,然后将其出售或出租。就这样,里治曼兄弟的房地产业越来越兴旺。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里治曼兄弟在1965年以2500万加币收购了多伦多市一家面临倒闭的房地产公司,从中获得600英亩的地产和几幢已落成的住宅大厦。里治曼兄弟利用这块地皮及楼宇,发展商业和住宅区,用于出租。这一举措由于购入成本低,建成后出租,租费不菲,为此获得了极丰厚的利润,使“里治曼王国”的建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继多伦多市的房地产业开发后,里治曼兄弟逐步向温哥华、渥太华、蒙特利尔等大城市渗透。但里治曼兄弟并没有为已取得的成功而满足,他们时刻力求更大的发展。经过一番市场考察研究后,决定以美国市场作为新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出现了金融危机,经济呈现混乱局面。许多财团因资金流通不畅,慌了手脚,纷纷把产业出售,以图应急。里治曼兄弟凭其机敏的眼光和经营房地产的经验,意识到时机已来临。1977年他们果断地投入32亿美元,在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地区购入8幢商业大厦,这年是那里房地产价的低谷时期。这次购入后,不到10年时间,这8幢大厦升值至30多亿美元。里治曼兄弟继这一行动后,接着用15亿美元在纽约兴建“世界金融中心”。如此庞大的投资行动,使美国各界人士无不惊叹或担心。但实践证明,里治曼兄弟是正确的。“世界金融中心”建成后,几年间收入租金就超过10亿美元。时间很快进入80年代,里治曼兄弟又在加拿大多伦多投资大工程,耗资12亿美元建成近百层高的多伦多商业大厦,是目前加拿大最高大的楼宇。其出租率很高,投资回报率十分之理想。
就这样,里治曼兄弟凭着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气魄,一步步发迹起来,最终成为加拿大首富。
【赚钱心法】
审时度势之精要,在于正确把握时机、估量形势,从而运筹帷幄,采取相应对策或以较小的投入,获得大的利润;或以快速的行动,捷足先登,抢占市场;或以虚避实,巧妙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里治曼兄弟投资赚钱,决不是那种盲目跟进,而是瞅准时机,经过深思熟虑后,果断出手。从他们的发迹史可以看出,他们每次出手,都是顺应潮流,适时而动。
那么,作为商家如何用好“审时度势”这一招呢?
其一,要把准时机,估准形势,顺时乘势,占尽先机。同时,要有相对应的谋略战术。
其二,要知己知彼,掌握市场变化,有的放矢。
其三,审时与度势相辅相成,既要抓住时机,也要驾驭形势,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识势驭势,大赚特赚
当今市场竞争之激烈、变化之快速,令人目不暇接,穷于应付。若能善用识势驭势这一招,往往会破常规、创新路,扭转劣势,拓宽赚钱的道路。
新加坡华人富豪郭芳枫所主持的丰隆集团是一个拥有资产15亿美元、享誉东南亚的大型财团。那么,郭芳枫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识势驭势。他说:“做生意要审时度势,抓住时代特点,准确判断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时代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惨遭破坏,人们亟待重建家园。郭芳枫看准这一形势,预见到物资将会抢手,便开始生产各类建筑材料,并且大力收购二战的剩余物资。这些物资很快成为紧俏商品,为丰隆公司赚进了一大笔钱。
20世纪60年代,郭氏看好地产市场,抓住时机,选好地盘,把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地皮一块一块地廉价买进。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些地皮已是身价百倍、奇货可居了。
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市场快速成长,股市炙手可热。郭氏看准了这一步棋,成立了投资公司——丰隆金融公司,扩大了金融证券业务,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丰隆集团成为跻身世界前10位的跨国大财团。
美国华人钟新华也是一位识势驭势的高手,他正是凭着这一高招在美国建立起了自己的“钢铁王国”。
20世纪50年代初,钟新华从上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读书。1954年,他在芝加哥找到一份钢铁公司推销员的工作。他是一位勤学机敏的人,干事认真踏实,一步一个脚印。他不嫌弃低下的推销工作,不辞劳苦,四处奔跑做推销。在工作中,他不但把辛辛苦苦挣到的微薄工资节衣缩食地省下来,同时还把钢铁业务经营管理的知识也一点点地积存在自己的大脑中。
在经过了20多年的“识势”和“驭势”后,钟新华步步上升,发展到自己能独立经营钢铁业。到1981年时,他在全美国拥有20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大都与钢铁工业有关。次年,他又收购了排名美国第11位的大钢铁厂,从而使其公司拥有超10亿美元的资产,建立起大名鼎鼎的“谭氏工业”王国,引起了美国企业界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