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33676900000158

第158章 生产经营管理(24)

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物料,可以采用双堆法来进行定量库存控制,即将库存物料分成两堆,先用一堆,当第一堆用完时,立即组织采购订货,在第二批物料进厂前,继续使用第二堆物料,这样第二堆物料就是订购点。此法适用于产品定型、生产稳定、所需物料资源丰富的企业,或者是某具体物料的储备控制。此外,供应商稳定可靠但交通条件较差和工业基础不发达地区亦可采用。

3经济订购批量法

此法是侧重于企业本身经济效益来综合分析物料订购和库存保管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采购管理中已经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4ABC物料管理法(重点管理法)

有些公司中有10万种以上的存货,如果对每种存货都用上述方法进行管理,不仅很费时间,而且会大大增加管理费用。通常的方法是采用ABC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ABC分类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所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库存物资ABC分类标准如表5-2所示。

对于A类物资,应精确地控制存货,一般宜采用定期库存控制法,尽量缩短订货间隔期。因为对这类物资来说,哪怕多一个月的存货,都会增加不少开支,因而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把库存压到最低水平。

对于B类物资,按经济订购批量,采用定量订购方式进行控制;按一般状况调节库存水平,有时可严一些,有时可松一些。

对于C类物资,重要程度一般,可适当放宽控制,采用定量订购方式或双堆法。但对某些按占用金额属于C类的物资,却是生产关键用料、资源短缺、企业储备量又不足的,则应加强控制。

ABC分类法的操作非常简单,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可取得显著效果。这种方法在库存管理中应用十分普遍。但要注意的是,ABC分类法一般是以库存价值为基础进行分类的,它并不能反映库存品种对利润的贡献度、紧迫性等情况,而在某些情况下,C类库存缺货所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在实际运用ABC分类法时,需具体、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

(三)库存管理策略

企业总是不断寻求库存管理策略,以期望减少库存。这里仅从库存作用的角度出发,讨论降低库存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措施。

1降低周转库存

用Q来表示批量,由于平均周转库存等于Q/2,所以降低周转库存的基本策略很明了——减小批量。现在有一些日本企业可以做到周转库存只相当于几个小时的需求量,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至少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但是,只单纯地减小Q而不在其他方面作相应的变化将是很危险的,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订货成本或作业交换成本有可能急剧上升。因此,必须再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寻找使订货成本或作业交换成本降低的办法。在这方面,日本企业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快速换模法等。利用一人多机、成组技术或柔性制造技术,即尽量利用相似性来增大生产批量、减少作业交换是另一种可以考虑的途径。此外,还可以尽量采用通用零件等。

2降低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比需要的时间提前订货,或订货量大于需求量而产生的。因此,降低这种库存所必须采取的行动也很明了——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订货量尽量接近需求量。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意外情况发生而导致供应中断、生产中断的危险也随之加大,从而影响到顾客服务,除非有可能使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消除,或减到最小。这样,至少有四种具体措施可以考虑使用:

(1)改善需求预测。预测越准,意外需求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鼓励用户提前订货。

(2)缩短订货周期与生产周期。这一周期越短,在该期间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越小。

(3)减少供应的不稳定性。途径之一是让供应商知道你的生产计划,以便能够及早作出安排。途径之二是改善现场管理,减少废品或返修品的数量,从而减少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时、按量供应。还有一种途径是加强设备的预防维修,以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供应中断或延迟。

(4)增加设备、人员的柔性。这可以通过生产运作能力的缓冲、培养多面手人员等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更多地用于非制造业,因为对于非制造业来说,服务无法预先储存。

3降低调节库存

降低调节库存的基本策略是尽量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吻合,但这是一件说到容易做到难的事情。一种思路是想办法把需求的波动尽量拉平,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使不同产品之间的需求“峰”、“谷”错开,相互补偿;还可以在需求淡季通过价格折扣等促销活动转移需求。

4降低在途库存

影响在途库存的变量有两个:需求和生产配送周期。由于企业难以控制需求,因此,降低这种库存的基本策略是缩短生产配送周期。它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之一是标准品库存前置。第二个措施是选择更可靠的供应商和运输商,以尽量缩短不同存放地点之间的运输和存储时间。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减少信息传递上的延误,以及由此引起的在途时间的增加。此外,还可以通过减小批量Q来降低在途库存,因为Q越小,生产周期越短。

仓储管理

企业的仓库是储存和管理物资的场所,是各种物资供应的中心,是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中的重要部门。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及时供应生产需要、合理储备、加速周转、节约物资使用、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仓储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物资验收入库管理

(一)物资验收的重要性

物资入库是仓储管理的开始,是供方、需方权益责任的分界线,也是采购工作和仓库工作责任的分界线,物资一经验收入库,在未投入发生使用前,储存于仓库的一切物资的有关数量和质量问题,均由仓库负责。因此,物资的接收点验是保证库存物资数量和质量的程以及有关业务知识。

物资到厂后必须及时验收入库。如验收不及时,不仅可能影响生产,还可能延误由于到货数量或质量不符向供方提出索赔的规定期限。因此,验收工作一定要抓紧进行,力求做到随到随验。

对入库的物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必须同随货凭证或供货合同认真地进行逐一核对,确保物资和凭证相符,如有不符应准确记载在验收记录上。

验收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验收时切不可粗枝大叶或草率从事,要严格遵守验收制度和按操作规程进行点验,对验收入库的物资要负全部责任。凡是需要进行技术检验的,应送交技术检验部门并取得检验证明。凡质量不符,规格、型号不明,数量不清的物资,一律不准入库并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处理。

(二)物资验收的方法

1验收前做好准备工作

物资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1)根据到库物资的性能、特点、数量确定存放场地、垛形和保管方法。

(2)计算并准备好需要用的垫桩物和搬运、装卸工具、设备以及劳动力等。

(3)收集整理和熟悉验收凭证及有关资料。

2验收时要核对凭证

验收物资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凭证作为与实物进行核对的依据,这些凭证主要有:

(1)订货合同或采购计划。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采购人员根据合同或计划,填制物资验收单。

(2)供货单位提供的发票、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

(3)承运部门提供的运单。

3验收时要检验实物

检验实物可分为数量和质量的验收,一般是由物资供应部门负责,对于技术复杂的质量验收应由企业技术检查部门负责。

数量的验收有计量和计件两种方式,对计量物资应尽量过磅复核,对过长的金属材料可按理论换算,对定尺和按件标明重量的物资可按10%~20%的比例抽查。计件物资应全部清点件数,对定量小件物资如包装完好,可按10%左右的比例抽验,有些物资则按特性进行验收,如玻璃按标准箱计算、电缆按长度计算等。质量验收有直观检验和理化检验两种,直观检验一般由仓库保管员根据规定的物资进仓点验制度和商品知识,检查物资的外形、颜色、声响、气味、硬度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凡是需要理化和生物分析检验的,可送交厂部指定的技术部门进行检验。

4验收中要合理处理问题

物资到库但必要的凭证未到,应临时妥善保管,对危险品和贵重物品及时进行验收,待凭证到达后再补办手续。凡是规格、质量不合要求,数量短缺或错到的物资,应分别核实记录,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以便与供货单位交涉。物资被严重污染或外包装被严重损坏时,应作出记录,及时与供货单位进行交涉工作。

二、物资发放管理

仓库是向各用料部门发放物资,并监督用料部门按定额用料、节约用料的第一道关口。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发放物资时必须遵循内部结算规定,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迅速及时等。

(一)物资发放的要求

企业进行物资发放,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执行限额发料制度

限额发料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材料供应制度。限额发料一般有实物限额和资金限额两种。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单位,还应结合内部资金核算,以加强经济核算,促使用料部门精打细算,降低消耗。

2发料依据完整

仓库物资的发放,应根据企业规定的有关凭证发料。仓库人员在接到领料凭证后,要逐一核对内容,如发现领料单内容不全、涂改、伪造时,应拒绝发料并向有关部门反映。物资的发放应做到用途不明不出库、手续不全不出库、空白领条不出库、额外领料不出库。若超计划或补领料时,须经领导审批后才能发料。

3发料数量准确

材料的发放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一环,如果错发、漏发或少发就会影响生产的进行,同时还会造成仓库账目的混乱、账物不符,因此仓库发料要坚持四核对:核对单据是否齐全;核对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是否准确;核对库存数量是否与账卡相符;当面核对点清交领料人。

4发料质量完好

由于库存物资较多,物资进库日期有先有后,为了确保发出的材料质量完好,必须按先进先出的程序发料,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物资的质量,又可以减少由于保管时间过长而带来的损耗。

5发料迅速及时

仓库发料一般要求随到随发,不让工人因领料而耽误生产工时,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熟悉业务,基本功过硬,做到计价快、取料快、点交快。

(二)物资发放的方法

企业物资发放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实行送料制

为了做到有利于生产、节省生产工人领料时间,必须改变那种坐等领料的老方法,坚持面向生产,努力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做到走出仓库门、送上车间门,变限额发料为定额发料,变交旧领新为送新收旧。对于生产和材料供应比较固定的车间,可由车间按生产计划和消耗定额提出用料计划,然后仓库供应部门定期定额分批送料到车间、工段、班组,了解生产情况,摸清生产进度和用料要求,以求达到备料、送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2及时清理账外物资的退库

这是贯彻经济核算、加强物资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项重要措施。账外物资是指那些在账上已经领出,而实际上并没有投入生产使用或没有全部使用完的那部分物资,也就是原来有账有物,现在成了无账有物的物资。

产生账外物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以领代耗,开了领料单就算生产消耗;二是消耗定额过高,形成剩余材料。这些账外物资给成本核算带来了虚假因素,使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缺乏正确性,同时也给损公肥私、贪污浪费、盗窃外流开了方便之门。

为了杜绝账外物资,必须严禁以领代耗,生产中多余的物资除了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外,一般应在月底时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对那些连续性用料的可以在办理退库手续的同时,办理下月的领料手续,实物不必退库。基建、技改项目的多余物资,在项目竣工后应立即清理,把多余的物资全部编制清单退库。

3废旧物资回收

企业综合利用废旧物资,是开源节流、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工作,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制订措施,建立回收制度和奖励办法,广泛发动员工;然后由供应部门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企业要下达年度回收废旧物资和综合利用废旧物资两个指标,并作为考核供应部门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内容。供应部门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确定各种旧物资的回收范围和回收价格,建立核算和考核奖惩制度,以鼓励员工收集的积极性。具体的回收方法一般有下列3种:①定额回收法。指生产过程中物资用过后,可按一定比例回收其废料或多余物资。②交旧领新法。对凡是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磨损,但剩余的部分仍能加以利用的物资,如工作服、工具、电器、传送皮带、轮胎等一般采用此方法。③定期回收法。对于那些有利用价值的物资,如破布、各种瓶子、铁砂布等,可采取经常集中、定期回收的办法。

三、物资保养管理

(一)物资保管原则

物资保管主要有以下原则:

(1)确保物资仓储损耗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2)物资存放要有利于收发和盘点方便。

(3)库区应留有便于装卸机械进出的通道。

(4)物资的存放要适合防火和安全的要求。

(5)存放物资要有利于提高仓库面积利用率。

(二)物资存放的方法

1分库、分区、分类保管

区分保管法是一种科学管理仓库的方法。分库就是按物资的性能和特点,设立不同要求的仓库,如金属材料分库、建材分库、一般化工材料或危险品分库等。其具体品种、规格分为若干类集中存放。为便于管理和发料,分库、分区、分类一般可按企业物资(材料)目录的分类进行划分。

2科学码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