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33907600000002

第2章 合理的配置——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

人人都爱经济学——了解人生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当人们在听到“某某学”这样的名词时,通常会觉得其背后的东西必然艰深晦涩,不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笔者在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看法,而“经济学”这一学科却不同于其他,它悄然渗透于每时每地,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上,并且事关我们的财富和幸福。人人都有爱经济学的理由,而了解经济学也成了我们把握财富和幸福的起点。

所谓经济学,简单来说,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让稀缺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学科。

一提到“资源”,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石油、金属矿藏或者水之类的自然资源,殊不知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源”。可不要小看了自己,我们手中可是把握着许多的资源。比如,我手里有本书,这是资源;我会唱歌、会跳舞,这是资源;我有力气,能干活,这也是资源。我可以把书送给朋友,或者自己留着读;我可以唱歌自娱自乐,也可以表演给别人看;我有力气可以去打球,也可以去参加体力劳动,这就是我对资源的不同配置。

而什么又是合理的资源配置呢?它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率。更准确地说,在增加任何一种新的配置都不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失时,资源配置就达到了一种合理的状态。有点难以理解吧,举例来说:假如现在我们手里有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东西,已经满到了再放一件东西进去时就必须有另外一件被挤出来,这就是这个箱子的空间被合理利用了的状态,既不浪费空间,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溢出。资源配置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社会走到现在,经历过许多不同的经济体制的配置方式,比较主要的有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混合经济体制四大类。

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中,每个经济体自己生产自己所要消费的大部分产品。在这样的体制下,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主要通过经验习惯来决定,为谁生产也是已经决定好了的。这种基本上没有合理分工的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很低的。

我国20世纪中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公有制和集中决策。试想,成年人每个月规定消费的粮食数量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每个人的饭量可是千差万别的,于是就出现了有人吃不饱而有人又吃不完的情况。可想而知,其他方面肯定也是如此。社会供求信息瞬息万变,在计划经济下,没有人有足够的前瞻能力去制订一个平衡供求的计划,这必然会导致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并且,计划经济中的“吃大锅饭”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即使有科学的计划,这个计划也很难付诸实践。因此在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必然是缺乏效率的。

而市场经济体制则几乎完全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反,它是一个以社会资源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生产的种类及数量、生产方式、面向什么人生产这些问题都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的。各种产品都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市场越来越大,渐渐地可以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源,就形成了市场的配置方式。人们出去工作挣钱,在找工作的竞争中发掘自身的优势;工厂生产产品,在价格的竞争中不断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商店出售商品或服务,在同行间的竞争中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等,这些都说明了市场的配置方式可以让交换中的各方都能在竞争中合理地配置自己拥有的资源。这样的经济体制能比较有效地避免计划经济的缺点,但在这种体制下又产生了市场失灵、分配不公和资源浪费等其他弊端。

如今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的资源配置方式都是混合经济体制,它的优点就在于能够避免单一的经济体制中的缺陷。在市场经济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混合经济体制就可以采用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来避免对市场的更大打击。

找到一种能让资源“合理地配置”的最好办法,就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目标。但是这种说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公式化了,在经济学的眼里,渐渐变得只有资本、土地、原材料等组成经济社会的元素了,而这些元素并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它们也没有意识。

“经济”对应的英文单词的标准定义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这个单词之所以被译成“经济”,是由严复先生以“经世济民”的意译简化而来的。经济学研究的最初和最终的目标就是探求如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兼顾人们的幸福感。“经世济民”是使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意思,它是古代贤士的立世准则,也应该是当代经济人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