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33907600000021

第21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

当市场上的货币量增多时,可能出现两个结果,一个是通货膨胀,另一个就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而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交替关系,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被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

横轴U所代表的是失业率,纵轴G代表的是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曲线上通货膨胀率较高的A点所对应的失业率就较低,而失业率较高的B点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率就较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导致了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相互交替的关系的。

形状略微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又反映了三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解释。

第一种是“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它表示的是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时,菲利普斯曲线用其纵轴表示货币工资的变化率。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阶段,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的变化率是上升的;而在回落期阶段,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所以,“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在上升期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在回落期又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

第二种是“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它所表示的是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萨缪尔森和索洛提出这个菲利普斯曲线的时候,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样的代替假定了物价的变动只与失业率的变动有关。与“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阶段,失业率下降时物价上涨率是上升的;而在回落期阶段,失业率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下降。所以“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与“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是相同的。

第三种是“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它是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阶段,市场需求扩张,物价上涨率也会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阶段,随着需求的萎缩,物价上涨率也随之下降了。这样,“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

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一些西方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情况,它们被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1979年的夏天,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4%,失业率也高达6%,经济增长率却不到1.5%。在这种被滞涨严重困扰的情况下,卡特任命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上台后把贴现率提高到了12%,虽然货币量减少了,但是一直到1980年的2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高居不下,有14.9%之多。不仅如此,美国这个时候的失业率也高达10%。但是沃尔克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仍然顶着压力继续实施这种紧缩政策。终于在198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被成功降至4%,并且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但是这次与通货膨胀对抗的最终胜利却是以高失业率为代价的。国内生产总值损失的累计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被经济学家们称做“牺牲率”,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一定会导致失业率的增加。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现象明确说明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至少在短期内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即要想降低通货膨胀率,必须以牺牲失业率为代价。虽然成功地击退了通货膨胀,但是美国在这个时候也是处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这时的失业率达到了空前的10%。

美国反通货膨胀的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和正确性。政府决策的制定者可以通过改变税收和货币发行量等方法来改变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组合。当然,这些决策虽然都很有用,但是由于决策实行后的结果往往在之前难以完全预料到,所以维持稳定的物价,避免使用这些事后补救的措施,在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中还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