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不把聪明放在脸上,为强化幽默而态度镇静,不动声色。
相声表演中。
给别人讲笑话,讲故事时。
普通人际交往中。
有时候把聪明放在脸上只可能破坏幽默,而把沉静放在脸上却能很好地强化幽默,让对方在你的“无神无色”中感受出其不意的幽默。《玉堂丛语》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陈嗣初太史闲居在家,一日有求见者,自称宋代诗人林逋十世孙(林逋,字君复,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他一生未娶,所居植梅蓄鹤,人谓“梅妻鹤子”)。陈嗣初接见了来人,并拿出一本《林和靖传》让他读。当读到林和靖终身不娶无子时,这位求见者顿时羞红了脸默不作声。陈嗣初随即笑赠一首诗:“和靖当年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
这个故事中,陈嗣初并没有直接用言语对求见者说“你不是林和靖先生的后代”,而是不动声色地拿出一本《林和靖传》,让求见者自己发觉自己的可笑,在不动声色中讽刺求见者冒认祖先,攀附高门,而且也显示了陈嗣初的聪明才智。
幽默的秘诀之一就是将笑声与揭示谜底拉开距离。不动声色的幽默技巧正是在这个距离里“做文章”,越是脸上流露出笑容,越会减少幽默的效果,越是装出对笑料无所感应的样子,效果越是成功。
幽默中往往包含着荒诞与机智之间的对比与反差,而不动声色的幽默技巧,正是在老老实实描绘事情真相的背后,增加了这种对比度和反差感,自然也增强了幽默的效果。
1.收起聪明,把“正经”流露出来
不动声色的幽默要求说话者老老实实、正正经经讲出事情真相,不露声色,或者装出一副很笨拙,很迟钝的样子,让对方在听到你的言语或看到你的表情后,更是忍俊不禁。
南朝刘义庆所作《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条记载了当时荆州刺史殷浩的一个故事。
据说殷浩有一个朋友喜欢写赋体文章,格调属于滑稽打油之列。殷浩可能因为朋友感情,对朋友的赋评价很高。
有一天,殷浩把朋友的赋拿给当时一个名人王恭去看,说是水平相当不错。王恭读时,殷浩在旁边笑个不停。王恭的眼界很高,自然瞧不起这格调不高的赋。但是他并不因为看出赋的作者和殷浩的浅薄而露出一丝一毫的声色,他既不说好,也不道坏,只是用镇纸的如意把文章压得平整一点而已。
王恭明明看透殷浩的可笑但却不笑,把自己的聪明隐藏在正经中,用不动声色来让对方感到无趣。
2.一定要沉住气,神情镇定
不动声色的幽默方式,关键点在“不动”,无论对方的话语或你自己说出的话多么让人想笑,你都要沉住气,坦然自若,仿佛讲故事的人不是自己。所以要求说话者能够沉住气,保持神情自若。那么,如何做到这些呢?
遇事不要烦躁,在稳中找方法,锻炼自己处事的泰然。
与人交谈时,注意语气平缓,言语温和,在平静的表情下表词达意。
多做养气凝神的运动,锻炼自己平和心态。
3.切忌前笑或后笑不已
应用这种幽默方式,不管是前笑还是后笑都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在看出对方的可笑时,往往沉不住气,自作聪明地大笑起来,而这一笑,幽默感就被破坏得无影无踪了。讲故事时,一边说一边笑不仅达不到幽人一默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别人觉得你莫名其妙。所以事前事后都做出对笑料无所感应的样子,则是不动声色这种幽默方式的最妙之处。
一位法国作家在对卓别林的评价中这样说道:“卓别林让我们笑得热泪盈眶,使人不得不笑,他能使安格鲁人、撒克逊人、中国人,以及老老少少的人发笑,然而他的幽默是并不完善的,因为有一个人从来不笑,这个人就是卓别林自己。”这是作家对卓别林最高的赞赏,也能看出卓别林的高深幽默,在不动神色中把快乐传递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