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34168600000019

第19章 言为心声,聪明父母这样听孩子说话(3)

有一片名为“天鹅”的湖,湖的中心是一座小岛,岛上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渔翁知道,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过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看到这些“远方来客”很高兴,就拿出一些饲料和小鱼来招待它们。天鹅们吃得很开心,竟然在这片岛上留了下来。到了冬天的时候,湖面冻结,天鹅无法活动,老夫妇就打开门,让它们进屋取暖,并继续给它们食物。这样的关爱持续了一年又一年,直到老夫妇死去。而就在同一年,那些天鹅也因失去了飞往南方的毅力和能力,在冬天湖面封冻的时候全部冻死了。

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这种爱只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从而无法自立。所以,父母在平日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懂得担负一部分责任,不能凡事都依靠他人的道理。如果孩子小时候能在人格上自立,长大了能在经济上独立,自然就不会有患分离性焦虑症的危险。

孩子容易形成过分依恋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总被父母或其中的一人“独占”。有的爸爸或妈妈爱子心切,把孩子交给任何人带都不放心,于是关于孩子的一切事情都“亲历亲为”,当然也少不了每天和孩子“甜言蜜语”、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孩子每天和一个固定的人这样亲密,怎么能不产生过度的依恋呢?

所以,父母虽然疼孩子疼到心坎上,但也要为孩子的长远考虑,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这才是最明智的爱。当然,也要让孩子多接触其他家庭成员,别把孩子“捆”在自己身边。孩子的注意力如果能够分散在几个人身上,就不容易对某个人产生过分的依恋。

造成孩子过分依恋人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过度保护。父母往往因为怕孩子发生危险,拼命遏制孩子爱动、爱玩的天性,使孩子独立行动的渴望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主动探索世界了。时间长了,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锻炼,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就会只增不减。

这就要求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一个开阔的空间,不要把他们禁锢在自己做的保护膜中,在保证没有危险的前提下,让孩子有独立探索的自由。孩子接触的人多了,接触的范围广了,在和大自然、和他人的接触中得到了快乐,就会弱化对父母的过度关注。

对于已经对父母产生过度依恋的孩子来说,父母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断奶”,要知道孩子形成这种依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积极引导,让孩子逐渐由一个“小膏药”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小贴士

有句话叫“父母是孩子天然的‘依恋人’”,这句话说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天生的亲密关系。但父母要记住,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依恋关系是要慢慢淡化的,孩子不应依附于自己,而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生活内容。否则,孩子就不能成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也难有独立的一天。

6.“你只能夸我一个人”——极具破坏力的嫉妒心理

古埃及有这样一则寓言。小鸟问爸爸:“爸爸,人幸福吗?”鸟爸爸说:“人类不如咱们幸福。”小鸟又问:“为什么?”鸟爸爸回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们。”小鸟很好奇:“这根刺叫什么?”鸟爸爸说:“叫嫉妒。”

提起嫉妒,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伤人伤己的情绪,产生于成年人之间。但实际上,孩子们也有嫉妒心理。嫉妒不是单纯的好胜、好面子,嫉妒是在与他人比较时产生的,是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恼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心与好胜心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有一定的破坏性,会破坏人的判断力、亲和力等。

孩子的嫉妒情绪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摆脱,这种情绪会持续影响他的态度和行为,破坏孩子和朋友之间的感情,并可能导致孩子用不正当的手段来伤害他人。嫉妒心过强的孩子,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自寻烦恼地折磨自己,他们无法认可和接受别人的优点,让自己陷入愤怒、沮丧、怨恨、自惭、自责等消极情绪中不自可拔。这样一来,孩子丧失了自信和前进的动力,只将注意力放在对别人的怨恨和伤害之上。可见,嫉妒的确如上面古埃及寓言所说,是一根伤人伤己的“刺”。

我们都知道,嫉妒是一种不被他人所接受的负面心理,如果一个人产生了嫉妒的情绪,就一定要及时排解。对于孩子来说,嫉妒更不能长久地存在于内心,否则嫉妒的消极作用长久地影响孩子,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都带来极大的危害。那么,父母如何及时拔除孩子的嫉妒这根“刺”呢?

第一,孩子产生嫉妒心的起因,是看不过别人比自己优秀。这时,父母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积极向上,将嫉妒转化为动力,以实力去超越别人。

周末,妈妈带着小光去绘画班上课,小光边听老师讲解边画,妈妈在旁边认真地看着。经过了两个小时,小朋友们的作品基本上“大功告成”。妈妈看着小光画的“一家三口”,很满意地拍了拍他,说道:“小光真厉害,画得真棒!把每个人都画得很像。”小光听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妈妈转过头,看到旁边一个小朋友的画,立刻赞叹道:“唉哟,这个孩子的画真干净,一看就知道他的手法有多纯熟了。画得真干净、真漂亮。”妈妈不住地点头,却没有发现在一旁的小光已经绷起了脸,最后终于忍不住喊道:“我不许你夸他!你只能夸我一个人!”妈妈被小光这一喊吓了一跳,但马上就转惊吓为担心了:小光的嫉妒心怎么这么强呢?她想了想,对小光说:“小光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是吗?那小光记住,不管是妈妈还是老师,都只会表扬那些做得最好的孩子。所以,小光不应该阻止妈妈表扬别人,也不应该为此生气,而是应该让自己做到最好。这样吧,你来检查一遍自己的画有什么问题,然后努力改到最好,这样不光是妈妈,老师也会表扬你的,好吗?”小光看着妈妈认真的样子,似乎明白自己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了,于是拿起画笔仔细地改起了自己的画。

嫉妒心在孩子心中萌芽,无非是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那么父母想要消除孩子的嫉妒心,不能直接勒令其不许再嫉妒,而是应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孩子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是“治本”的做法。

第二,有些孩子明明已经很优秀,但仍然接受不了自己的父母对别的孩子的一句随意的夸奖。这时,孩子就不单纯是嫉妒别人的优秀,而是自信心不够,受不了自己最亲的人去“喜欢”别人。这时,父母解决问题的重点,就是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鼓励、表扬,但要注意,这种表扬是适当的,不要夸大其词。这样,孩子就会有正确、乐观的心态,即使在被别人超过的时候,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就不容易产生嫉妒心了。另外,父母切忌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拿别的孩子做比较,否则孩子就总有一种“打败别人”的优越感,而一旦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这种优越感被打破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崩塌,嫉妒心就会如洪水一样涌出来。

第三,让孩子懂得为成功的人喝彩,并且帮助不幸的人。通常嫉妒心重的孩子心胸也比较狭窄,不认同别人的优点,当然对别人的不幸和缺陷也不会感到惋惜,甚至还会有幸灾乐祸的心理。这时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懂得感受成功人的快乐、体会不幸之人的痛苦。

心理学中有“移情”这样一个词汇,就是把自己移位到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感情,也就是说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的孩子比较容易培养移情能力,移情也是孩子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不成熟、不懂得移情的孩子,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移情”,先要鼓励孩子接纳别人,并用某种方式为别人喝彩、祝福,好让孩子有一个宽大的胸怀。另外,如果同学的学习出现了困难,要让孩子主动帮助对方,而不能因为显现出了自己的优秀而沾沾自喜。

孩子的情感是脆弱的,很容易产生消极情感;孩子的可塑性又是很强的,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转化为负面心理,形成孩子固定的性格。所以,父母千万不能认为孩子的嫉妒是小事、是小孩子气,一旦发现嫉妒的苗头,就要立刻将其扼杀。

父母小贴士

嫉妒就像是一个从里往外慢慢变坏的苹果,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心灵已经变了质,而这种内在的腐烂会逐渐侵蚀整个苹果,使它彻底成为一个“烂苹果”。因此,嫉妒心这个有毒的种子,应该在被发现的第一时间被去除,否则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莫大的伤害。

7.“我的功劳最大”——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不受欢迎

据有关资料证明,蜜蜂是生物进化史上一个非常古老的物种。蜜蜂长得小,寿命也不长,为什么能在进化史上长盛不衰呢?原来,蜜蜂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蜂王、工蜂、雄蜂各司其职,每类群体都有固定的职责。平时,它们各做各的工作,保证物质需求;危险来临的时候,它们都能以大局为重,舍弃自己的生命,保存集体的力量。也就是说,蜜蜂能够长久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懂得团结协作。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单单是具有才能和知识,是否有团队意识也是衡量人才的一大标准,甚至一再被强调、被突出。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必须在群体中才能显现出自己的价值,而且只有将个体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同时也使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之中才不会干涸。”所以,团队意识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球王贝利从小就爱踢足球。10岁那年,他和几个同样喜欢足球的小伙伴组成了一支“九七”球队。可这是一帮穷孩子,连一个足球都买不起。后来,贝利的母亲给他出主意,让他带领“队员”,沿路收集些废铜烂铁、空瓶旧罐,卖给废品站。贝利和几个小伙伴努力了许久,终于攒够了买球的钱。他们买了球,开始积极地组织训练,并不断参加各种比赛。在一次比赛中,贝利的“九七”足球队获得了市少年足球组冠军。因为贝利是队长,进球又最多,所以他很幸运地得到了一笔奖金。贝利把钱拿回家,兴冲冲地交给母亲。母亲问了钱的来历之后,严肃地说:“没有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你能独立赢得比赛吗?你怎么能独占这些钱呢?”贝利愣住了:是啊,在球场上,如果队友们不齐心协力,就算自己是一个天才,也未必能将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呀!想到这里,贝利的脸发烫了,他拿着钱转身跑出去,把钱分给了小伙伴们。后来,贝利被推荐给巴西国家队,并因为球技精湛被称为“神射手”。但无论众人给他怎样的赞誉,他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在赛场上更加注重和队友的默契配合。有了荣誉,他也从不吃独食。他创造了足球史上的神话,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球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贝利拥着他的队友们说:“我不是天才。天才一个人创造不出美丽的神话。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这是我母亲从小教给我的道理。”

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仅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将自己融入集体,依赖集体创造的。然而在生活中,一般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孩子往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再加上父母平时欠缺对孩子团队意识的培养,所以如今的孩子大多是“自私有余”,而没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他们不但在人际交往中会吃亏,在将来的工作中也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呢?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亲和力、爱心、责任心,这有利于消除孩子孤僻的心理障碍,使孩子乐于进入集体生活。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父母要想办法多带孩子到室外活动,让他多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触,以消除孩子和同龄人的疏远感,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小朋友是一伙的,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

当孩子能和小朋友打成一片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帮助弱者,发现小伙伴有困难时要热情地伸出援手,这种同情心也是团队意识的一部分。

其次,父母可以多给孩子创造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集体的游戏中树立起团队意识。游戏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同时由于它多人参与的特性,对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在为孩子挑选游戏时,尽量引导他们玩那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并且鼓励孩子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赢了之后,不要邀功,要把成功看作大家努力的结果;输了也不要互相埋怨,要勇于共同承担责任,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成功。总之,适当弱化孩子在集体中的个性,让集体的荣誉成为孩子的最大目标,这是培养孩子团队意识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