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微雨中的蝉声
34197300000055

第55章 话说刘邦(4)

刘邦重用陈平,是“人才学”的又一个例证。刘邦认为陈平“盗嫂”是小事,偷鸡摸狗算不了啥,诚然有他本人好色、偷情的风流韵事作为将心比己的“参照系”,惺惺相惜,同气相投;他更从理论上认为,能否安邦定国、有无真才实学才是大德,而作风不检点只是“小节”。这种“宽宏”之论(或日“偏颇”之论)自然会引来一番争议。所以时人讥讽刘邦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亦不无道理。不过,何为大德,何为小节?不拘小节犯生活作风错误者是否可以一概原宥?或永远弃置不用?把“小节”略去不计或看得过重是否都会影响人才的选拔与重用?这些问题,砌!是留待当今的人才学家们去讨论吧。只是刘邦重用犯有“生活作风错误”的陈平,反使陈平尽力卖命,立下汗马功劳;作为用人方面的个案,倒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

刘邦在战败逃亡途中,为了减轻负担,轻车逃命,竞几次三番不顾骨肉之情,将一双儿女推下车去;夏侯婴每次都将他的儿女抱回,却反而受到他的训斥,甚至差点被斩杀。这个情节,把刘邦的自私、狠毒的一面刻划得淋漓尽致。支撑其极端自私的举动的思想基础,是帝王生命高于一切的极端利己主义。一般老百姓在兵荒马乱的年头,或是饥寒交迫的关头,往往是父母护着儿女,宁愿丢掉自己性命,或者宁愿饿死,也绝不舍弃儿女。这种亲子之情,骨肉之情,遍于民间,感人至深。然而号称龙种的刘邦,却完全办不到,他只信自己的“天子命”,而对他人的性命却视为草芥。对亲生儿女尚且如此,对别的生命何等践踏、轻视,可想而知。应当说,这是帝王的悲剧,“人主”的悲剧。刘邦虽然尚未入宫称帝,其残忍自私的本性,以及其中隐含着的悲剧因素,已初露端倪了。

戚姬和薄姬,都是刘邦的宠妾。在日后刘邦为帝之后,尤其是在吕雉专权之后,她二人的命运迥然不同,一个被吕后残害而为“人彘”,一个在吕党被诛之后贵为太后。她们虽然享尽荣华,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荣辱生死,全由帝王摆布,或全由宫廷斗争的形势决定。尤其是“倾国倾城”的戚姬,竞为吕后所忌,被极其残忍地砍掉四肢,挖去双目,扔进了厕所,变成了一个“人彘”,她惟一的独生子赵王如意亦死于吕后之手。此等命运,堪称悲惨。

所以民间有“红颜薄命”之说,有“高处不胜寒”之说,帝王宫宛的殊死厮杀,残酷争斗,连嫔妃们也难逃劫难。为争权夺位而导致的宫廷斗争殃及帝后嫔妃的事,在史册上屡见不鲜。这些“国色天香”的女性,不仅成为帝王的玩物,深锁内官,身不由己,而且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亦悲乎!倒不如民间女子,虽贫苦清寒,却大都能夫妻恩爱,儿女绕膝,于男耕女织、粗茶淡饭中得享天伦之乐,比之你拼我杀、残忍之极的宫苑悲剧,不亦幸乎!郦生(食其)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个幕僚。他不甘尸位素餐,想为主子出谋划策,有如说是出于责任感,还不如说是为了求得主子信任,求取更大的功名利禄。这种人总想一举成名,立功封侯,甚至青史留名。

所以,急功近利,表现欲是很强的。谁知胸中少了些货真价实的谋略,智商欠佳,结果适得其反,以馊主意惹恼了刘邦。所以,这是个可悲亦可怜的角色。这种人老是徘徊在功名进退之间,不甘“退”又不能“进”,最是苦煞人也。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之前,就要寒窗蕾读,努力成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他们知道肚子里的学问将来是会派上用场的。开科取士是一条路,即学而优则仕;在充当幕僚中显露才华求得主子重用又是一条路,郦生努力在刘邦面前挣表现,则为此路也。可惜郦生智力不逮,此路不通,他于是含恨悲歌,酒后狂啸,以渲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类知识分子退则为稻粱谋,进则为功名苦,其间掺杂着无尽的苦闷与惆怅。郦生之举,大抵符合这些规律。

两家交兵,最可怕的不是明火执仗,兵戎相见;而是暗使计谋,扰乱对方军心;尤其是施用“离间计”,夺其主帅,这一手最为毒辣。

陈平用离间计使范增失掉了项羽的信任,以至项羽夺其兵权,逼其告老还乡,此计无异于夺项羽三军之帅,断其臂膀。范增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却碰上项羽这个刚愎自用的昏君庸主,固然是范增的不幸,更是楚国之不幸也。范增一死,相当于项羽折失数万精兵强将;他失去惟一的智囊,等于失去了江山的大半!逆天而行的西楚霸王,从此离死期近矣!刘邦的三位爱将之死,值得一说。

大将纪信甘于假扮刘邦代他去死;荥阳城破之后,御史大夫周苛、裨将枞公不顾项羽的威胁利诱,至死不降,毅然捐驱。他们的忠勇侠义,竞使杀人不眨眼的项羽也感到震慑,何故?因为从他们的视死如归,可看出刘邦的感召力与亲和力,也可悟出人心所向、天下归心的道理。

项羽所惊、所怕者,即在此也。一般说来,不义之师,人心涣散,众叛亲离,军中多出降将、叛徒。而正义之师,则具有相当的凝聚力,使将领士卒愿为其效死卖命。项羽冥冥中悟出了其中道理,不禁感到后怕,意识到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对他构成了威胁。这实际上是末日来临之前的恐惧,对于对手强大力量的畏慑。至此,谁胜谁败,大抵已有定数也。

古话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说。刘邦在起事之初,还是遵奉这一信条的。后来见韩信的队伍一天天壮大,恐生异心,遂开始提防。刘邦突然“光临”韩营,趁韩信酣睡之际取其印信,升帐点兵,便是对韩信的一次警告,一次示威,也是他对韩信疑心之始,煞其威风之始。这一着,是将来刘邦剥夺韩信兵权的一场预演,而且在实际上不露声色地砍掉了韩信的一半人马。看来撕破脸灭除韩信的时日已为期不远了。

项羽挟持刘邦之父,以烹杀刘父相威胁;刘邦不仅毫无惧色,居然说出:“你我曾结拜兄弟,烹吾父即烹尔父,且分我一杯羹”的“奇谈”。这真是天下奇闻,不仅使项羽吃惊,还使千百年后的所有“听众”大吃一惊。世间有这样的事么?你用杀我老爹威胁我,我就拿“分老爹肉羹”的话“反威胁”你。刘邦没被项羽吓着,项羽却反而被刘邦吓着了。如此秉性,非刘邦莫属。前些年在鸿门宴上,项羽因念及”结拜兄弟”情分,而在刀口下放走了刘邦;如今,又由于刘邦这句“反刺激”的话,项羽又不得不从刀口下放走刘邦之父。以项羽的残忍和嗜杀成性,却不能对诛杀刘父下决心,何故?难道两国交兵、血流成河,刘、项还是当年的“弟兄”不成?难道项羽不知道,今日之天下,能与他抗衡并争个你死我活者,唯刘邦一人耳,此等仇敌还是当年的“弟兄”么?由是观之,项羽虽残暴成性,于此事却是残暴中的仁慈;刘邦以“仁厚”著称,于此事却是仁厚中的残忍,虽然他是出于不得已而说此话,虽然他是欲救其父而不能,但他确实无赖到了顶点,也将项羽的脾性摸了个透熟,方能有如此石破天惊的“发明创造”。刘邦“爆”出此语,不仅空前,而且绝后,为古今中外之“独例”耳。刘邦的无赖本性,嬉皮气质,于此一语便显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耐人咀嚼,耐人寻味。

刘邦被项羽飞箭射中,明明是射中胸部要害,却能佯装镇定,强忍疼痛,且仰天大笑高声告诉敌营:你只射中我的脚趾,命中注定非我敌手也!这是刘邦秉性的又一次袒露,不过这次应当说是他的“优秀”一面的袒露。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刘邦此时的表现相当不错。他知道主帅中箭,必然三军慌乱,大挫元气;必然大长他人威风、大灭自己锐气,甚至造成敌军乘胜追击,自己这一方溃不成军、阵脚大乱的局面。于是刘邦急中生智,来了个“即兴创作”,在一瞬间扭转了于己不利的混乱局面。刘邦此举,反使敌方感到丧气、晦气、泄气,从而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然后再捂着鲜血淋淋的伤口,悄悄退下去养伤。看来,我们认识刘邦,不仅要看到他嬉皮无赖、痞子气的一面,也应当看到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于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一面。刘邦之为刘邦,之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除了恶劣的“痞”性之外,也还是有他自身秉赋的优秀的一面的。

政治的残酷性,以及属于政治范畴的军事(战争)的残酷性,就在于有时为了政治(或军事)的需要,往往要以牺牲掉一些个体生命为代价。这不仅仅指战争中的大规模的伤亡,还包括并非兵戎相见然而又是必不可免的死亡在内。比如本节中的郦食其之死便是一例。眼见劝降齐国大功告成,却因韩信背信攻齐而被齐王烹了油锅。此等悲剧。

则未可料也。郦食其是一辈子不得志的潦倒儒生的典型,说他是才气短缺也好,说他是阴差阳错也好,说他是运气不佳也好,总之,生前未逞其志,几乎一事无成;七十衰翁,还落得个葬身沸鼎,油炸火烹的悲惨结局,确也着实可怜。谁之过?古时战乱中的知识分子,除非明哲保身,归隐山林;欲求功名利禄者,又有几个能封侯拜相,富贵善终?那烹煮郦生的噼噼啪啪的油爆声,听来骇人心魄,亦令人深长思之,禁不住生出许多感慨来。

从“四面楚歌”到“霸王别姬”,这二段颇富戏剧性(也被多次搬上戏剧舞台)的故事情节,哀婉动人而又悲壮凄切。项羽逞一世之雄,如今却众叛亲离,兵败垓下。不过项羽尽管英雄末路,仍不失壮士本色,有两点是值得一提的。一是他在乌江边无路可走时,遇江东老翁(乌江亭长)泊舟以待,欲渡而救之,并鼓励他另图东山再起;然项羽却声言“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掉头拼死沙场。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有诗赞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这种不肯苟活的“人杰”精神是赞美的。二是项羽临死之前,向乌江亭长赠马,向故人吕马童赠“头”,前者乃最后的人情味,后者是临终的幽默感,却也不失其堂堂正正的好汉本色。中国人往往容易同情弱者(战败者、落魄者),有“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说,所以大都将失败的项羽视为英雄。然而项羽生前所为,特别是他一旦成为“强者”时,便杀人如麻,嗜血成性,屠城、焚宫、坑降卒,所以在“同情”这位勇猛刚烈的失败者的同时,亦不可忘记他的残忍暴虐一面,这才更符合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似乎更趋近于客观公允。

刘邦在“安邦定国”之后曾经纵论人才,他说:“运筹于帷帐之中,失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河;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关于用人问题的这段高论,经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加以记录、总结、,发挥,成为千古名言,传诸后世,直到今天,还被许多领导者奉为经典。这其中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即领导者不管职位多高、能力多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门门精通的全才;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即所谓知人善任。刘邦列举的三位“当世奇才”(张良、萧何、韩信)以及他们的长处(谋划、安邦、统军等),都是刘邦本人发现或者“发掘”出来的,这就叫领导者的慧眼。然而光有慧眼还所短,用其所长;要把他们安插到恰当的岗位,给予充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