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博弈:低碳经济的幕后故事
34199700000019

第19章 哥本哈根的前奏曲——中国减排目标备受赞誉

虽然摆在面前的气候危机可能仅次于核战争的威胁,虽然危机在许多地方已经火烧眉毛。但是,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各自的发展权,依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唇枪舌剑。舌最热闹的是穷国阵营和富国阵营。而在发达国家内部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是争论激烈。一方面,欧盟强调美国要承担减排责任,发达国家要求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接受强制减排;另一方面,小岛国的高减排目标诉求又与中国等基础四国和77国集团的中间目标不一致……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制定了较高的减排目标,备受国际赞誉,这可视为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的前奏曲。

200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要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国际社会合作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三个月后的2009年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表明中国将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面积,使用气候友好科技,并在2020年之前达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的目标。联合国官员盛赞了中方提出的减排计划。德波尔称赞中方提议的计划“极具雄心”,认为“这将使中国的排放量大幅减少,让中国变成处理全球气候变迁问题的领导者”。

2009年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中国政府还宣布将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此同时,我国还将采取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增加森林碳汇,使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等减排举措。

11月26日,中国政府宣布了以上减排目标。中国的减排目标一公布,立即受到了广泛的国际肯定。2009年11月2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中国制定的减排40%~45%的短期目标,表明搁置已久的气候谈判下月在丹麦可能会有所突破。欧盟委员会认为,这是“中国为这次谈判带来的表率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博尔说:这个消息“非常鼓舞士气”,“美国对具体的中期减排目标的承诺以及中国对提高能源效率具体行动的承诺,扫清了达成全面协议的两个重要障碍。”国际非政府机构“气候组织”中华区负责人吴昌华说:“这是重大而不同寻常的承诺。这向国际社会充分显示,中国将担当领导角色。”

中国已经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现在又宣布了新的减排目标,自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40%~45%”这个数字是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最后选了一个较高的标准,体现了中国的责任和胆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称“这是一个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但正是这种自加压力的行动,表明了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12月8日起,温总理分别与联合国秘书长和英国、德国、印度、巴西、南非、丹麦、埃塞俄比亚等国领导人通电话,就会议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

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考察了中国气象局,并就应对气候变化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他指出,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12月16日下午3时,温家宝总理乘专机从北京飞往哥本哈根。2009年12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中方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中国不仅有承诺,而且有相当可观的减排成效。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已经在2005年的基础上累计降低了13%,有望实现到2010年降低20%的指标。这相当于少排放了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2008年中国通过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总成交量的84%。

实现新的承诺,中国已经从制度和立法上做好了准备。中国于2007年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自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了立法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中国的减排目标,也有更多的期盼和怀疑的声音。

例如:绿色和平组织气候变化分析师杨爱伦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中国可以做更多。”美国气候谈判代表托德·斯特恩代表了发达国家的意图,他曾敦促北京在2020年前至少把单位GDP碳排放削减50%。一位欧洲外交官则持怀疑态度,他说:“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以过去10~15年的速度增长,已经宣布的目标不大可能实现足够的减排,以避免危险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

总之,对于中国的减排目标,主流是肯定的,也有进一步的期望和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