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34223900000027

第27章 自我嘲弄比自我美化好——现场气氛的创造和心理距离的调控(1)

一、创造现场情感交流气氛

幽默需要一种气氛,或者叫语境。没有那种气氛,哪怕再有趣的话人们也笑不起来。气氛的形成,取决于双方情感沟通。氛围饱和了,心有灵犀了,一点就通了;一旦僵硬了,再点也不通,幽默可能变成别扭,造成伤害。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宴会,我到另一桌去祝酒,那个桌上女孩子比较多,我想幽默一下,就对桌上一位男同事说:“很荣幸我一下就找到你,哪里女孩子多,哪里就可以找到阁下。”大家哈哈一笑,可事后这位男同事却跑到了家里,很严肃地向我提意见说:“你怎么把我往死里整,我是那种好色之徒吗?”我狼狈不堪,只好向他道歉:“都是我不好,对不起。”事情过去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位同事对我不但很妒忌,而且有误解。他还有一个追求女学生的故事,是很见不得人的,因为他是一个有妇之夫。他以为我知道了,但我却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我是不会和他开这样的玩笑的。这次的失败说明,“幽默”错了对象,也不是时候,不但未能沟通双方心灵,反而造成了长期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心灵渠道已经堵塞,以后做什么理性的解释也是白搭,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道歉表示自己认输,承认幽默的失败。

幽默要看对象,看场合。不但有妒忌意识的不成,就是没有妒忌意识的,如果智商、情商不足,感情交流达不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程度也不成。即使心灵有沟通的可能,还要看现场的气氛是否达到了融洽的程度。当然,高明的幽默家在氛围还没有饱和的时候,可以创造气氛。

关键在于用什么具体的办法才有效。

最主要的是利用现场信息即兴调笑。由于现场条件是双方都看得见摸得着的,故最容易沟通双方的感觉——心灵渠道。不论交谈还是演讲,不但要传达思想,而且要沟通感觉。这种沟通和一般的书面阅读不同,文字对人的刺激是平面的,而演讲所发出的信息是全方位的,不但有文字语言,而且有肢体语言,此外还有会场上听众的情绪和反馈。所有这一切,都不仅仅是演讲者能够感觉到,而且听讲者也能感觉到。双方有共同感觉得到的东西就比较便于沟通。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演讲的报道。他很善于利用现场即兴调笑。有一次他正在演说,原来昏暗的天气突然开朗,金色的阳光从窗口射了进来,他离开了演讲稿说:“看来上帝对我们的信念很有同感,他慷慨地用灿烂的阳光为我们的大会献礼。”这是一般的现场发挥,所发挥的内容不涉及演讲者,所以现场效果有限。一旦涉及演讲者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这使演讲更具有交流感,使听者产生强烈共鸣。

有一次,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演讲比赛,一位女同学抽签抽到最后一号,等她上台时,听众已经开始有点分心了,秩序有点乱,这对于她是很不利的。但这个女同学很镇静,她即兴发挥说:“我抽到了最后一号,看来上帝注定要让我后来居上。”她说完听众就会心地笑出声来了。表面上只是把“最后一号”和自己联系了起来,实际上她关于“最后一号”的超越常规的逻辑,触动了听众的视听。听众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逻辑错位,更没有想到演讲者会给自己打气,于是便笑了。一笑就说明感觉相通了,气氛就创造出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演讲要有幽默感,最重要的就是充分表现个性化的机智和诙谐;用最大的努力把你特有的观感提炼出来,最忌把流行的观念、套话拿出来重新炒一次冷饭。

所谓现场感就是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每一句话都是讲给那些带着不同的思想情绪,怀着不同的关切度的听众听的。他们都很可爱,除了一点,那就是:随时随地可能走神、开小差。要知道,那些听众表面上以同样的姿势在洗耳恭听,实际上,许多人还沉浸在来会场之前的影响着他们命运的不同事情中,他们有各不相同的焦虑、得意、愤怒或是悲伤,这些东西还在主宰着,或者说骚扰着他们的心绪,会酿成三心二意的趋向,而演讲却要求听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如果对现场气氛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会对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之间的共鸣和交流产生消极影响。演讲者必须在最短的期间内,把听众这种三心二意的非现场感消灭掉。你凭什么去改变他们呢?凭的是幽默。你必须从共同的现场感觉焦点中,发挥出有趣的道理来。如果没有趣味,没有幽默感,要想把听众调动起来,就要依赖会场的纪律,这难免会使他们产生被强制之感。但是幽默感却可能让他们感觉不到强制,舒舒服服地被你俘虏,这就要求你的语言和动作要好玩,要有趣,要意味深长。福建省2001年大学生演讲比赛中,福建师大中文系的卢佳音获得了第一名,她的演讲题是《假如没有改革开放》,本来准备的开头是: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小的统计,刚才上台的18位演讲选手当中,穿着14种款式的衣服,10种颜色,9种发型,除了性别一如既往的只有两种之外,我们的色彩变得丰富了,选择变得多元了。这就是改革带给我们的真真切切的变化。可是假如没有改革呢,这些丰富的色彩就将退出今天的画面,而大家呢,则不分男女统一着装,先背毛主席语录,再喊政治口号,想想吧,这样的日子多么枯燥。

但是,到了临场,她觉得这样引起共鸣的力度还不够,就临时把稿子改动了一下:

谢谢大家的掌声。我分析了一下,掌声这么热烈,有三个原因——一是,我是师大的学生,鼓掌的都是我的拉拉队;二是,大家都听累了,累坏了,精疲力竭,终于是最后一名选手上台了,可以松一口气了;三是,我今天穿的还算漂亮。我之所以这样穿着打扮站在这里,实际上是改革的功劳。

她一说听众就笑了。听众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现场共鸣、幽默感,并不一定要有充分的道理,有时来一点非理性的语言更能产生一点自我调侃的幽默感。有一位演讲比赛的参赛者,抽签抽到了第一个上台,这对她很不利,于是她就离开早已准备好了的讲稿,即兴发挥了一下:

很不幸,今天,我抽到了第一个上台,碰巧上次参加系里的比赛,抽签的结果也是我第一个上台。看来上帝执意要让我做先行者、牺牲者。如果我能把教训留给后来的同学们,让他们发挥得更好的话,我的牺牲无怨无悔,下面的同学发挥得越是超过我,我就越感到欣慰。

她这么一说,台下马上就报之以热烈的掌声。自发的掌声更是心理距离消失、情绪汇合的表现。即兴发挥的幽默,能造成一种现场沟通,其力量远远比脱离现场的、事先准备好的、美丽的言词要强大得多。为了充分调动听众的注意力,你的话不能空泛,你发出的信息,要有一点想象的刺激力。会心的笑缩短了心灵之间的距离。不论是在演讲时,还是在日常交谈时,只要你把对方逗得会心一笑,人们之间的感觉就相通了,心就接近了。幽默的妙处就在于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诗化不如丑化

一般人在演讲时,往往不由自主地倾向于用诗的语言来美化自己,其实这并不是好办法,有时诗化不如丑化。一般来说,过分夸张的书面化的美丽词句不一定能缩短心理距离,反而可能会阻塞感觉交流的渠道,扩大心理距离。这对于演讲者实乃大忌。

演讲与写文章不同,它不但传达思想,而且沟通感觉;听众和读者不一样,他不能光是接受演讲者的观点,而且要体验演讲者的感觉、情绪。如果演讲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感觉传达给听众,会场就会喧哗。而喧哗的会场氛围,必然阻塞演讲者与听众的感觉交流。听众的热烈反应会给演讲者以鼓舞,使他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而听众的冷漠抗拒,则会给演讲者以直接的精神打击,使他丧失信心。最佳的氛围是听众与演讲者感觉相通、心领神会,演讲者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与听众产生交流;听众与听众之间也互相共鸣,互相鼓舞。这叫演讲的“三角信息交流”。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至今对演讲的特殊规律仍然缺乏重视,普遍忽略了最起码的现场交流规律。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上,往往出现一些幼稚的错误。例如有一课讲到口头即兴,举了一个例子——《在毕业生离别晚会上的即兴讲话》,其中的一段是这样的:

三年的时光,匆匆地流逝了,相聚不知珍惜,别离才显情重。此刻离别的晚会为我们而开。再回首,张张熟悉的面孔像朵朵彩云一一掠过,多姿多彩的生活如童话般的梦境,在你、在我心头重播。可这一切,都将如轻烟一缕,缓缓地飘向白云深处。

全部讲稿,都集中在诗化的抒情上,充满了文雅的书面语言,拗口的形容词一大串,还有对称的句法。号称“即兴讲话”,实际上绝对不是即兴的,基本上让人领略不到在现场即兴而发的感觉,几乎可以肯定是事前精心修饰、推敲的结果。如果这一段还不够清楚的话,请看下面这一段:

时光老人依然脚步匆匆,历史长河仍旧波涛汹涌,那就让美丽的回忆与幸福的感觉伴我们翩翩起舞,让激动的心弦和着自然的风韵随我们歌唱。歌唱青春,歌唱友谊,歌唱每一个难忘的时光。请珍惜这稍纵即逝的天真的心灵踏上生命的历程。祝福你也祝福自己,祝福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生存的这块小天地。愿这深情,能宽慰曾经有过的苦难与忧伤;愿这告别,昭示着幸福和欢乐。

这么丰富的、华丽的形容,这么强烈的诗化的语言,这么明显的刻意求工的抒情,一点儿即兴的、幽默的谐趣都没有,连起码的口语词汇都没有。作者显然以为演讲之美全在抒情。稍微有一点语感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毫无瞬时的心灵的活跃,更谈不上激起与听者的互动和沟通了,居然把它拿来当作“即兴演讲”的范文,这只能说明编者自己对于即兴、口语,连起码的直觉都没有。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从中学、大学毕业出来的人,包括教授、经理、高级官员,到西方国家跟人家交流的时候,也许什么都不比人家差,就是不大会在公众场合讲话,讲出话来没有幽默感,干巴巴的,有的甚至只会念讲稿。为什么离不开讲稿?就是因为脸没有地方躲。把讲稿硬给他拿开,就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了。如今政府各部门逐渐有了新闻发言人,其最起码的功夫就是脱稿,即兴讲话,因而就能把话说得有趣、机智、幽默,让人家喜欢你,哪怕是与你有不同观点的人,听了也不会反感,也就是说,虽然我理性上不能认同,但感情上却可以接受。

我们国家之所以出现口语交流的匮乏,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传统来说,自先秦游说之士以后,由于纸的发明代替了比较笨重的竹简,中国的书面语言比起古希腊、古埃及,其运用和传播都大大地便利了。纸质媒体的普及,形成了重视书面文字、轻视口头语言的传统。“巧言令色”不但是语言上的贬义,而且是道德上的低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汉语里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但是,难道交流可以不看对象吗?交流作为一种学问,从其有效性来说,对象是很重要的。美国的演说术里,就有很大一个部分是研究听众的。必须根据听众的种族、性别、社会身份、现场的情绪等来决定自己演说的内容和风格,让他们觉得你这个人说话很有趣,很幽默。

1993年3月2日晚,福建师大以寝室文明为题,举行演讲竞赛。参赛选手有二十几名,其中90%以上都用抒情的语言讲述他们美化寝室的劳动,尤其突出的是一个女同学描述她生病时受到室友的细心照顾,以至感到生病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其中的抒情语言十分美妙,例如“温暖的港湾”、“太阳的颜色”、“匆匆的是岁月,永驻的是友情”等。但是她的纯粹诗化的语言并没有得到评委的青睐,反倒是最后,她讲到自己来到大学第一次离开妈妈,初来学校,同学们忙着听课,上图书馆。老师上完课就不见了。一点儿不像中学那样温馨。她感到十分孤寂。可是一旦生了病,突然间老师、同学一个个嘘寒问暖,自己病好了,一切恢复原样,大家又各忙各的去了,而她又沉人无限的孤寂中。这时,她感到非常怀念她生病的日子,哀怨地发出一声长叹:

为什么这么久,我还没有生病啊!

听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她调动起来,热烈的掌声响起来。

她这样的语言,并不是诗意的语言,而是一种自我调侃、自我贬抑的幽默语言,但是却比诗化的语言更具感人的力量。实践证明,幽默语言比之抒情语言更有现场效果。那次还有一位中文系学生,他住在校外的公寓里,那里由于不是学校直接管辖的,因而比较混乱。作为室长,他的任务就比较艰巨。如果他以抒情性的语言去描述其艰巨性,那就没有什么特点,不会给听众和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采取了幽默方法中的自我调侃,首先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游牧部落的酋长”,尽可能强调自己的可怜,甚至以夸张的语言说自己的寝室在未经整治前有一种“气味”,如果出口到美国去,准可以熏死更多的伊拉克士兵,而用不着动用先进的导弹。另一个教育系女同学的演讲,也用同样的方法调侃自己担任的寝室长是“世界上最小的官”,“既没有文件可以传达,又没有岗位津贴”,是一头十足不起眼的“老黄牛”,她的演讲也获得了满堂喝彩。可见,调侃性的贬抑更容易沟通与听众之间的感觉,缩短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这种自我调侃式的幽默,在美国幽默理论中被列为高级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