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玮
“焦点人物”
万玮,网名平和,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进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平和双语学校工作,历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中学部副主任,现任教导处主任职务。2003年开始在《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新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文章,《班主任兵法》等系列文字被众多教育论坛广为转载。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称他为“班主任群体中的三大民间英雄”之一,把他和魏书生、李镇西等相提并论。
“教育理念”
当你把准备工作做到足够充分的时候,你遭遇的挫折是什么?你有什么对策?如果这样不行你还会有什么办法?……所有问题你都一一在大脑中事先预演并有应对策略,每一个细节你都考虑到了,成功怎么会是碰运气呢?
我回忆过往的班主任工作,突生灵感的时候,才发现把当时的想法和做法随手记下来是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
随时记录一些东西,用不了你几分钟的时间,三五分钟,或者顶多半个小时,但是带来的好处却使你终身受用。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恰恰能洞察教育的规律,理性地创设教育情境,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
我的经验不仅来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更多的来自我对看到的听到的案例的反思。
“成长叙事”
凡事都在大脑预演一番
现在,每当我要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时,总会不自觉地把这件事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初为人师,我还没这习惯,许多事情处理得并不完美。很多事情都是事后诸葛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步养成先思而后行的习惯。
我做教师之前很少在大庭广众下讲话。走上讲台之后,为工作所迫,慢慢地在学生面前讲话不脸红。有一次,学校领导布置我一项任务,让我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的讲话。我无法推辞,只能接受。我怕站在全校师生面前讲话紧张,脑子可能会一片空白,于是事先把发言稿写好。在国旗下讲话照着稿子读过于刻板,于是我把发言稿背下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周末我把自己关在屋里,面向墙壁,假想面对观众发表演讲。这样从头至尾讲了几遍,心里有了底。第二天上台讲话,很成功。
尝到预演的甜头,我便在班主任工作中事先做更多的准备。我会在脑子里面模拟事情发生的场景,我将会采取的措施以及学生可能的反应,这样模拟几次之后,就会发现我原来设计的一些问题,于是加以改正,再预演一次。几次之后,方案趋于成熟,成功率也提升不少。
我的一位编辑朋友曾这样告诫投稿者:一篇文章,至少要修改五遍,才能拿去投稿。这句话我是深为赞同的。通常来说,第一遍写的文章,不管是手写,还是电脑输入,总有字词或语意不连贯的地方,总要作一些修改。自己写的文章,自己一定要做第一读者,把自己放在读者的角度,这样修改出来的文章才会好。推而广之,要做好任何一件要事,脑子里总须预演五遍。
第一遍,我会对此事设想一个轮廓,例如明天要针对一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教育,怎么教育?是我讲还是组织同学讨论?有一个大致的设想。
第二遍一般都在晚上睡觉前进行,把我第二天要讲的话和要做的事在脑子里过一遍。如果是发言,要在纸上列一个提纲,然后打一个腹稿。第二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
第三遍就到了第二天早晨,再把前一晚的想法在脑子里想一遍,就会发现一些问题。第三遍能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问题,会客观很多。就好像写完一篇文章之后马上去读,只能改正字词的问题,隔个一两天去读,就会更接近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了。
第四遍将第三遍发现的问题一一修正。如果第三遍预演仍坚持第二遍的想法,那么,多半是可行的。
第五遍是在实施之前,脑子里迅速地再过一遍,心里有底了,自信就会在脸上写出来。人也会显得沉稳从容许多。
我班级里有一个男生,平时比较调皮,我在他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总是鼓励他,给他机会,给他希望。但是在我们班级即将申报市级优秀班集体的时候,他犯了大错,导致警察到校调查,于是优秀班集体不得不终止申报。全班同学都很愤怒,我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毕竟,这样的申报机会十分难得,对班级和我个人都有很大的好处。
可是,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很快冷静下来,思考这样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否真的对学生有好处。我换位思考,事到如今,这个男生一定很懊恼,也很害怕,预期我一定会狠狠地批评他一顿,预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如果我的批评如期而至,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简单地发泄愤怒,不是最佳教育方式。于是,我反其道而行之。
上午第一节是我的课,之前,我一直没有正面接触过他。进教室之后,课堂气氛很压抑,而我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我注意到这名男生在悄悄地观察我,但我就是不特意去看他。上完了课,我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教室。接下来的一天,我跟班干部讲了优秀班集体泡汤的事情,也讲了其他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是对他的处理只字未提。
我知道我越是这样,他越是紧张。他知道我很生气,但是想不到却是这样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第二天,他终于主动来找我承认错误,我对他说,我等了你整整一天。然后,把他以前写的所有的检查、说明书都拿出来,和他回忆我是怎么一次次帮助他、教育他、宽容他、鼓励他的,那天他痛哭流涕,发誓要控制自己,改正以前的种种不良行为。
随时记录有用的东西
从小,我就有摘录笔记的习惯。做老师的最初几年,我也喜欢剪报,定期翻看,往往有新的收获。有一次,我上课发现不少学生开小差,提醒好几次都不奏效。突然想到不久前看过一个故事,于是索性停下来,用几分钟跟他们讲了这个小故事。没想到学生听故事听得特别专注。这个故事讲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道理,讲完之后,我无须解释,学生便都明白了我的用意。接下来的半节课,大家都很认真,几乎没有人再开小差。
普通班主任常常会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跟学生讲道理。同一件事情,说来说去,软硬兼施,学生还是没有改变。学生不改变,我们就唠叨,结果学生更烦。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他的一名学生曾经受不了父亲的唠叨,跑到爷爷那里去,对他说:“你看看你儿子,烦不烦啊?”第二个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写作。往往做了很多事情,可是提起笔却写不出来。实在要写,憋出来的也只是一些老生常谈。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随时积累。积累什么呢?
第一,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领悟、灵感。它们往往稍纵即逝,一旦产生,我马上就近找一张纸记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记下来,不用多长时间,肯定忘光。
第二,有利于用来说理的小故事、案例、数据、观点等等。我非常喜欢读文摘类的报刊杂志,因为里面常有短小精悍含义隽永的短文,非常适合用作教育的素材。
我的电脑里有两个文件夹,其中一个记录灵感,另一个记录素材。前者记录一些偶然闪过的观点,当时没有时间展开思考,于是只能先记下来,有可能只有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词。等到有了时间,以这些观点为主题,往往就能写出促人深思的文章。后者则收录了很多文摘,这些小文章就好像我的资源库,为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炮弹”。把故事保存好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判断这个故事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许多人也积攒了一些故事,但是事到临头,却想不起来,就是这一步没有做好。例如,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许衡小时候曾随众外出赶路,正是盛夏时分,烈日炎炎。恰好看到路旁有一棵大梨树,树上的梨子已经成熟,众人纷纷摘梨解暑,唯独许衡端坐树下,目不斜视。有人问他:“你难道不口渴吗?”许衡答道:“长辈曾经教育过,不是自己家里的东西,不能随便去拿。”那人解释说:“现在到处打仗,一片兵荒马乱的,老百姓都在逃亡,这是一棵没有主人的梨树,但吃无妨。”许衡却正色说道:“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无主吗?”
读完之后,考虑好故事的用途,我立刻将其分门别类地保存在电脑内,这样找起来也方便。这是第三步。分类之后的第四步,就是经常温习一番。如果过一段时间不看,有些故事可能会淡忘。多温习两遍,肚里有粮,也就心里不慌了。
去年教初三,一次月考结束,初三年级组长请我在年级大会上给学生讲一番话。准备的时间很短,讲什么呢?我突然想起不久前读过的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课堂教学实录。当时,我就有一个灵感,可以用这篇文章的观点来描述学生学习的状况。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于是,我就结合学生实际,作了“学习的境界”的主题演讲。讲完之后,不仅学生深受启发,老师们也十分赞同,他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
机会只眷顾随时准备的头脑,这句话放在哪里都正确。随时记录一些东西,用不了你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带来的好处却使你终身受用。
走到学生中间去关心他们
我的记忆力比较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叫出每一名学生的名字。记得第一次接班做班主任,暑期家访,每一名学生几乎都家访到了。可是开学后,望着那些有一点熟悉的面孔,很多名字我却无法叫出来。想想那些学生的家长对学校和我的期望,就感到惭愧。
于是我更多地走到学生当中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有些学生生性外向,很快就与老师混得很熟,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容易让老师感受到,也更容易得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比较拘谨,害怕和老师说话,甚至对我敬而远之。怎么办?我尝试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给他们留言,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孩子讷于言,却敏于文字。当我留言的时候,他们会在作业里夹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上一段话,作为对我的回复。有些回复让我特别感动,特别温暖。
我要求学生写周记。无论学生的周记是书写心声还是摘录,无论字数多还是少,我都认真留言。事实上,我更像是给学生写信。字里行间,总是以鼓励学生为主。时间长了,学生都喜欢看我的留言。每次周记本发下来,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翻看。有时,还会好奇地打开别人的周记本,看看我给别人是怎么写的。这样的“笔谈”成为我和学生联络感情的纽带,成为我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
后来,我还尝试着给学生的作业留言。它有三个好处:
第一,留言提高工作效率。班主任平时工作非常忙,学生的时间也很宝贵。如果每一名学生每周都至少谈一次话,从操作上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作业留言,教师则可以做到。不仅班主任可以这么做,科任教师也可以留言,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极有帮助。
第二,留言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当然必要,但有时候书写反而更容易表露真实情感。不仅对学生,对教师也是如此。在周记里,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更为真实的学生,同样地,在教师的留言中,学生也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无形中缩短。
第三,留言有助于弥补言语的偏差。教师如果在盛怒之下当众批评一名学生,事后冷静下来往往觉得有些过火。可是当面说又有些尴尬,这时就可以在他当天的作业本上写一段反省或鼓励的话语,以达到一种缓和与平衡。
在学生的作业或者周记中的留言,大体可以包含一下几个内容:
其一,就事论事。学生的作业做错了,教师就其错误写一段话,以帮助其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得很出色,教师可写上一两句赞赏的话语。学生的周记里写到一件事,教师可以就这件事发表评论。当留言联络机制形成之后,有些学生会在作业中留言,或在周记里直接询问教师一些问题。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回答,而不要视而不见。
其二,总体评价。教师的留言完全可以与其作业毫不相干。例如,一名学生在当天的课上表现出色,教师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及时评价。于是,在其作业中就可以留言,诸如,“你今天上课的回答十分精彩”“你今天上课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十分到位”。
其三,关心询问。有些话并不适合当面说,只能留言。例如,教师询问,“这个星期你情绪不佳,到底是什么事情,能找老师谈一谈吗?”还有些事情很小,没有必要专门找学生谈一次话,写一句就可以解决问题。如“下次记得回答问题先举手,老师一定会叫你”。
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每天都写,工作量要加大,事实正好相反。留言实际上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而沟通更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人甚至说,所谓管理,就是沟通。通过留言,师生之间的很多矛盾可以化解,将问题消弭于无形,而不是事发之后疲于应付。
通过各种形式的留言,我和孩子走得越来越近,我的一些想法也更能够被他们接受。
“教育反思”
成功班主任的五个平衡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一直在思索成为一名成功班主任的要素,也观察和研究过许多成功班主任的特征。我发现,今天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工作更加需要教师拥有较为全面的个人素养,除了对学生有爱心和工作敬业这些基本条件之外,还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达到平衡。
一、人生态度: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许多优秀班主任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可以把一个班级管理得很好,会拿到很多荣誉,学生会很乖,很听话,纪律很好,很少犯错,成绩也很棒,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没什么缺点。但是,所有这一切评判的标准都是在学校和教师这一边的,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呢?很少考虑。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一个真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班主任,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即使是一些暂时比较调皮的所谓后进生,也会因为品格的正直和仗义被教师欣赏、保护。因此,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他自己应该有理想,有追求,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第一个要处理好的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平衡。
二、个人品质:仁、勇、智的平衡
《论语·宪问》中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认为,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圣经》里对仁勇智有另一种角度的阐释: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不去改变它,叫做仁;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努力去改变它,叫做勇;能够正确地区分这两者,叫做智。
成功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仁者,爱人也。他有这样的心胸和高度爱一切学生,即使学生再调皮,即使学生再糟糕,他都能够包容。一个心中没有大爱的人,是达不到那样待人的境界的。
冯梦龙的《智囊》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朝的大将桓温征讨蜀地时,遇到一个一百七十多岁的叫小吏的老人,这个人和诸葛亮曾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桓温问他:“世人都说诸葛亮了不起,你觉得诸葛亮有什么过人之处?”小吏回答:“似乎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桓温一向比较自负,听到这话脸上就显出傲慢的神情。不料小吏接着说:“但是自从诸葛孔明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行事像他那样妥当无误的人。”桓温这才觉得很惭愧,因为这世界上的事,难就难在妥当二字,能够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妥当,一定要有了不起的智慧。因此,所谓“智”,并不是说要如何聪明,而是做事妥当,做事合理,恰如其分。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就要智、仁、勇三者兼备。
三、工作风格:方与圆的平衡
外圆内方是古人教诲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则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功;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刚柔也有分寸,刚太过了,产生暴虐,便会折断;柔太过了,显得卑弱,便会靡软。
一名成功班主任必须得做好方与圆的平衡。他首先得认真细致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属于刚硬还是软弱?如果本性比较软弱,那就必须在外表让自己变得强硬一些。如果内柔外也柔,那就是颓废无能了。如果本性比较刚硬,那就必须让自己的外表更有亲和力。否则内刚外也刚,那就不止学生遭殃,自己也要吃苦头。
四、教育理念:教与学的平衡
教师教学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教知识。题海战,反复训练,不管什么题目,先让学生做几遍。第二个境界是教方法。教方法不是就题讲题,而是通过题目讲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是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第三个境界是教心态,或者教状态,心态或是状态,反映出来的是学生的精神面貌。
当然,我们强调学生的学习经验或者学习状态并不是否定教师的教,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教师必须以更出色的教来实现学生高效的学。高明的教师应该能够营造、创设恰当的班级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提供实现教育目标的教学情境,并激起学生学习经验的产生。
五、处世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平衡
朱光潜先生说: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对待过程,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提倡抓住一切机会建功立业,过一种积极的人生。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甚至像孔子本人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
而对于结果,则应该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学习佛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对人对事都不应该太过执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论结果如果,只要我努力了,就不遗憾,不后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