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34240600000010

第10章 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工作素养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外因则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师培训与专业引领等环境条件。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对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提升评价研究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呢?要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需要教师对评价研究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和实践探索。

一、教师良好的工作素养是其成长的前提条件。

教师良好的工作素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又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专业素养”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加深课程理解”、“专业规划”。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遵守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忠于职守,勤勉工作,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依法执教,廉洁从教。只有这样,他(她)才能爱学生,爱本职。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为什么从教,做一个怎样的教师,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思索中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是奉献性事业,不能奢求额外的回报。只有这样,才会有稳固的专业思想,才会努力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并改进教学实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乐于教育教学,学生乐于学习的基本前提。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位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他就会爱屋及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老师喜欢学生,才愿意与学生主动交流合作,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才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加深课程理解”是指教师需要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增进课程理解,形成科学的课程价值观;进一步理解课程之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潜能释放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了解本学科的动态与发展,充分挖掘学科课程资源,充分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要明确课程研究不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专责,每位教师都有责任研究课程;教师要参与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活动,包括对课程标准,对教材和课程方案,对自己和其他教师课程实施的评价等。

“专业规划”是指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有短期或长期的思考与规划;能持续参与继续教育与远程研修项目,提升专业素养;热爱学习,有良好的阅读与反思习惯;能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意识,不断提高研究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一个具有良好工作素养的老师,一定会对自己有发展的要求,一定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定会成长得更稳健更丰盈。

二、内驱力是教师成长的根本条件。

有的教师为什么无心教育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她)并不认为工作是自己的,或者说并没有真正全身心参与教育教学。也许有人会问,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教育教学,怎么没有参与其中呢?这其实就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问题。有的教师仅仅把工作看成一份谋生的职业,并没有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有的老师认为,“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也不干”。这些,都是没有认清自己到底是在为谁工作。人只有对自己喜爱的东西,才更愿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作为领导者,有必要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单是为了养家糊口,按照马斯洛需求五层次论,还有受人尊重、获得自我成功、提升人生价值的需要。教师的成长道路是曲折漫长的,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困难时,必须树立自主发展意识,就是强调自己是专业发展的主人,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儿。对于教师这份职业来说,它还有更为崇高的意义和价值——塑造人的灵魂。让教师意识到自己职业的崇高,也是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必要途径。

故事:我跟不上了

那是1998年,长沙市第一届课件比赛,正好也是区里教学能手赛课的时候,我身怀六甲,不能上阵。年轻教师王昊很有前途,就辅导她上一节吧。她选的教材是《三只白鹤》。那时,很多像我们这些对“脚本”、“CAI”等名词还似懂非懂的人哪见过现在这样“高级”的课件呀,硬着头皮试着做吧。于是,她画了几张白鹤的图片,我们也不知道用什么软件怎么做,只记得用了3张软盘拷贝好交上去了。你想,就那样能获奖吗?后来,看别人的获奖了,心里不是滋味。再后来,一次省电教馆的CAI课件展示、培训活动中,看到人家初中生做的东西都那么专业,心里更不是滋味。但我有孕不能过多接触电脑,就盼着这孩子快点生下来。

可是,等休完产假上班的时候,感觉世界好陌生呀!半年的时间,人家都远远地跑在前头了,而课件早已不稀奇了。芙蓉区一个同学说他们都已经用电脑备课了,她说:“做课件,那不是很容易嘛。我们区的都会做了呀。上课自然都离不开多媒体了……”她这一说,却似给了我当头一棒!天呐,可我还是一年半以前那水平。我还能跟得上时代吗?

都说老师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都把老师比作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不使自己落伍,我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克服各种困难,付出了更多努力。我把儿子交给寄宿幼儿园、寄宿学校,一心一意拼命追赶。因为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肩上有太多沉甸甸的责任!说得大一点,经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下一代,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用不了多少年,他们就将成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用之材还是害群之马?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为他的人生奠定牢固的基石。

这是我们区一位教师2001在年新课程改革之初,一篇《我与新课程同成长》文章中的一段文字。它说明一名教师要成长,最基本的条件是他(她)必须有成长的内在愿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高层次的需求被激活时,人们就会表现出无限的潜能和创造力。以此类推,唤醒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是教师成长的根本条件。我们经常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实,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像孩子要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一样,教师同样需要激发动机性,提高自主性,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主动思索自己的工作,才能创造性地工作,取得优异的工作成果。

后来,这位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但不会增加负担,还能起到“减负提质”的作用,无论教师、学生都会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事实上,当你投入工作,倾心钻研,为提高效率而想方设法时,你就会发现一些问题,进而分析,最后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单调乏味。只要你钻进去了,你就可以感受到思考的充实,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教育效果,也能体会到个人成长的喜悦。有了这些愉悦的体验,就能促进教师向更高的平台迈进。

三、良好的人际氛围是教师成长的心理保障。

(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本分。教师尽职内在的动机来自其自我系统和元认知系统,当这些系统受到积极的正刺激时,他们就会为了事业有良好的进展而努力学习和工作。这种积极的刺激来自教师良好的情绪状态,来自他(她)对教育教学的兴趣以及和领导之间、同事之间的平等信任关系。所以,作为学校领导,要给教师更多的鼓励,更多积极良性的刺激。我们每一位教师也都要体会快乐工作法,并用职业的快乐传染他人;做善良的老师,使集体和谐。有人说,团队和个人的关系就像水和鱼。团队给予一个人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团队能够鼓舞每一个人的信心,激发每一个人的热情,能够为每一个体创造力的延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我们如果生活在一个和睦融洽的集体中,一定能工作得更顺利美好。

(二)更新教师评价观念,优化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减压。

过去“惟分数论”、“惟升学率论”的评价体系,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据一份《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状况报告》统计,60.7%的中学教师、53%的小学教师认为学生考试成绩是最大的压力,还有23.2%的教师认为各种考核和评比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①因此,我们必须在制度建设上为教师减压,改善教师评价及考核制度,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彻底摒弃惟分数论、惟升学率论,抛开那些高利害性评价。在教师评估时更注重过程和细节,更多一些人文关怀。只有消除教师的压力根源,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教师成长的条件保障。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为一线教师提供走向研究型教师的机会。

探索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以先进的评价理论为指导。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展和深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基本理论观点,同时要加强学习有关教学评价的理论,掌握现代教学评价的思想与方法,学习现代心理学、教育评价学的前沿理论,例如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运用教学评价的先进技术与手段,学习多元量表的编制技术与方法。区教研室评价组尽力为教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供各种学习机会。根据需要为团队成员编辑了各种学习资料、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理论学习培训,例如教研活动、教师继续教育、参与式培训等。学习采用集中讲座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让教师真正喜欢上教育评价研究,克服畏难情绪,还必须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让其能真切地参与评价研究,其参与的程度越深,对评价研究喜欢的程度就会越大,才能真正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才能更快地实现一名普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于是,这个学期,我们的培训方式发生了改变:讲座的专家来自评价研究教师,讲其所长,并且与参训教师互动,实现真正的参与式培训,充分发挥一线“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带领一线教师解决来自一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模式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评价研究型教师成长起来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搞“封闭式”培训,我们更需要把自己放空,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走向开放。这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各个学校也要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参加各类研修的机会,只有让一线教师“走出去”,才能使他们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才能站上更高的高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科学管理与制度保障是评价研究教师发展的必要保障。

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既是一项行动研究活动,又是一项日常工作,对此项活动的科学管理将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方向、进展及其实际效果。首先,要对发展性教学评价活动开展全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调查工作的开展到方案的出台,从改革思路的设计到计划的拟定,从每项措施的落实到每个环节的推进,从阶段性目标的检测到总目标的实现,都要抓住每一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力争步步有实效,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其次,加强自评环节,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每一步都要有学校、教育评价研究组、学科组的自评,及时反思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三,对活动的管理应在区、校、学科组的不同层面上进行规划,以便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职责,形成层级管理机制,区教育评价研究组要加强对试点学校研究活动的科学管理,使“点”上经验不断产生辐射影响,发挥其示范作用;第四,各学科要加强本学科研究课题的管理,抓住一些关键性问题组织力量攻关,不断总结与提高;第五,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此项活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

各学校应为研究实施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以保证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深入实施。在人员保障上,参与研究的成员基本保持不调动,保证研究队伍的稳定,研究过程中发现优秀教师,就及时吸收到研究成员中来。

另外,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平台的专业技术支持,如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促进网http://www。jypj。org、中国发展性教学评价网http://fzxpj。cersp。com等也是教师成长的资讯保障。

总之,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不是平坦的,它需要我们教师摆正心态,苦练内功,加上上级部门、学校创设的和谐氛围,兼之同伴的互助和专家的引领,春风雨露的园丁园就一定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资料:

1.2012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试行稿)》。

2.《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3期。

3.张洪亮《教师专业发展导引》。

4.网络:论文在线《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

朱锦双

2013年3月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