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有时候甚至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春风化雨润心田。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们逐渐改变了“唯分数论”的陈旧观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步步深入,给孩子们带来了自信,也增添了无限的发展空间。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幸福地成长,也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幸福。
一、讲述我的教育故事——熊文君
(一)追思
这是我作为支教者与研训者双重身份到基层一个初级中学担任心理健康教师时,经历的一个真实事件,其中的孩子至今仍然游离在课堂之外的虚拟世界中。它不是一个个案,是一群农村或者城区中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我一直在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孩子原是XXX中学九年级的学生,现在她应该是某省级重点示范性高中的高一学生,但是这个新学期开始,她就不愿再踏入学校一步,想到社会上去成就她的理想,想做一名“大姐大”,那样她觉得可以露脸,很有面子,最重要的是她可以重拾在校园中遗失的尊严与自信……
(二)追忆
那天,她是在同学的搀扶下,走进学校“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的。刚开始,我都没法看清她的面容,因为她一直蜷缩着身体,心事重重,头掩藏在浓密的发丝中。她很小心地探视着我,我感觉这个孩子生活得很沉重,很压抑。
我说:“孩子们,欢迎你们的到来!也感谢你们的信任,说说你们有什么需要?老师能为你们做什么?”她先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听同伴与我闲聊一些校园生活的话题。
我又说:“今天,你们来这里表达的一切,老师都将会替你们保密!”听我说完这些,我才终于能看清她清秀的面容。
她轻声说道:“老师,我害怕见人,我长得很胖,我觉得很自卑!”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一个疑问,就这点事就让她折腾得这样?
“你看老师现在怎样?苗条吧!我说你们知道吗?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同学都叫我胖妞,那时我比你胖多了,后来参加工作后,工作的压力使我一下就苗条了,我原来也与你们一样很烦恼。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只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只要身体健康,胖无伤大雅。”
听到这里,她又说:“老师,我喜欢班中一个男孩,所以怕他笑话我,很自卑。”喔!原来是青春期特有的敏感与朴素的情感在驱使她。
“好啊!喜欢他,可以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给他看,目前你们正处于青春萌动的阶段,对于异性之间的好感很正常,但是可以将它当作一种成长的动力。等你们大了,自然很多事情就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老师,我的成绩不好,长得也不好,所以我怕他看不起我!”她一步一步将心思小心剥离,但还是很谨慎地防范着我。
“你看,你伸直背,挺直腰杆,老师发现你是一个长得很秀丽的孩子,秀外慧中,哪里丑啊!更何况你还有这么好的同学情谊,同伴一直在陪伴你,你多幸福啊!学业成绩只是一个阶段的成绩,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来提高啊!”
“我,还有,还有……”她吞吞吐吐,似乎欲言又止,我感觉这个孩子,还有更重要的话题没有表达,她心里肯定还有事!我示意她的同伴离开咨询室。
“还有什么?你看老师也就是你的朋友与知心姐姐,没关系,大胆说!”
“老师,我有一个秘密,小时候的秘密,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
“让老师来帮帮你!”
“在我七岁那年,家里开了一个网吧,有一个邻居哥哥经常来我家玩,我不懂事,后来他老来接触我的、我的……身体,我不敢告诉父母亲,再后来他病死了……可是我心里一直挺害怕!进了中学,我一直感觉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有时候,我就和男同学在学校后山上抽烟、喝酒,因为我知道自己无可救药了!”她一口气终于说完了,而我一下愣住了,这是我接受咨询以来第一个孩子,涉及“侵犯”话题,以前主要是孩子同伴之间相处的问题与学业成绩不佳苦恼的事情,或者是与父母沟通的障碍,从来没有这个话题。我稍微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庆幸这孩子终于打开了她的心扉!
“孩子,学校开设了生理卫生专题讲座,你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与理解,并懂得学会自我保护,这是你们成长的必由之路。过去你很小,不明白也不敢面对,现在你长大了,终于明白要保护自己了,这个非常好,也非常重要!过去毕竟属于过去,那不是你的错,生活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些我们本不该面对的事情。由于他的病故,我们不能将他绳之以法。我们要从过去的生活经历中走出来,你今天能来老师这里,将你的秘密说给老师听,说明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而是一个非常诚实勇敢的孩子!你也希望自己能重新开始面对生活!非常好!老师的建议是:告别昨天,抬起头,挺起胸膛,阳光般地生活!未来属于你!”
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她终于笑了!如释重负地笑了!因为上课的铃声响了,她没有再要同伴搀扶,自己走出了咨询室。留给我的却是难以平静的思索。
那天傍晚,我终于拨通了她母亲的电话。在电话中,我比较含蓄地将她与我沟通的过程与她妈妈说了,没有触及“侵犯”二个字,我只是告诉她母亲,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应该多与她沟通,让她在亲情的呵护下勇敢面对生活!她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很诧异,说孩子在家特别孤僻,不愿见任何人。
后来我每次在校园看到她,她都非常阳光地与我打招呼,并且很自信,笑容可掬。我知道她已经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再后来我听说她以6A4B的成绩考入了省级重点高中、并和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在同一个班,我非常欣慰。也许事情到这里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
可是,就在我离开学校一年后的一个上午,我忽然接到原来中学的校长的电话,说有一个家长有紧要的事情找我。原来是她父亲。电话中她父亲告诉我说,孩子现在很反感父母亲,已经辍学,并不回家,与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成天泡吧,很叛逆。
“我们走投无路了,只能靠您了,因为我们知道她比较信任您!”电话那端输送出的是一个父亲焦灼而又无奈的殷切恳求声。
那天傍晚,她父亲看到她和一个原来中学的男同学(已经辍学)在一个歌厅,很亲密。并且提出要父母亲接受他做她的男朋友,不答应她就不回家。她父亲说就是这个伢子教坏了她,他恨不得去打一顿这个男孩。我在电话中制止了他,并答应一定找他女儿当面沟通一次。
当晚十点,他父亲又来电说她还没有回家,他和她的母亲很担心她的安全。我尝试着按照她父亲提供的手机号发了一条信息,我写道:XX:你好!很久未见到你了!听说你考上了重点高中,近来学习生活好吗?她回了一条:哪个?我又写道:猜猜我是谁?我最近在做一个有关中学生项目的调查研究工作,能否当面接受我的调查访问?她回道:“我没有时间,你是XXX老师吧?……”十几条信息后,好说歹说,她终于答应我第二天中午在某咖啡厅见面。当晚她父亲与她叔叔到歌厅与那个男孩当面发生了冲突,情急之下,父亲动手打了那个男孩。她感觉很没有面子,准备死活也不回家,后来我在电话中告诉她父亲,必须当面向她“朋友”道歉,父亲道歉后,她终于同意先回她叔叔家。那个晚上一直折腾到近乎凌晨。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中午,她如约而至。坐在我对面的孩子已经少了一份学生的书卷气息,多了一份少女的矜持与世故。她变得很苗条了!我一直想,我一定要了解她离开校园的真实原因,一定要劝她重新走进校园。就在我思量的时候,她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我知道你是他(她父亲)要你来劝我的,那个家伙,我恨死他了!因为来的路上,我的阿姨已经告诉我了,我还知道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读书了?我告诉你:因为在校读书是一种受罪,我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我没有想到她如此开诚布公,她如此憎恨关心她的亲人。她还告诉我,在初中,因为她曾经想与那个喜欢的男孩比翼齐飞,所以她在后半个学期很努力很用功,可是当她走进重点高中的大门后,她发现一切并不能如她所愿。因为一次她看不惯班级一个同伴受到同寝室的同学的欺负,说了几句公道话,结果同学孤立她,加上她的数学与英语课程一直跟不上,班主任也不信任她,所以后来她逐渐丧失了信心。同学的奚落,学业成绩上的暗无天日,使她成为被班级逐渐遗忘的角落。家里父母忙于生计,特别是还要照顾一个小她十岁的妹妹,所以她感觉自己在家里也缺乏关爱,从此更加远离人群。再后来,无意一次在街上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同学与“朋友”,他们很给她面子,很尊重她,常在周末叫她出去玩,称她为“大姐大”,她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安全,也很温暖。甚至她还想让他们帮助她去教训那些曾经欺负过她的同学。读书没有用,所以从这个学期起,她就再也不想进学校的大门了。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能做什么?我感觉到我的无力与无奈。
我说:“孩子,将来你凭什么去生存?”
“我可以打工赚钱养活自己!我不需要他们(父母)。”
“你凭什么打工,你连高中文凭都没有!你现在还是未成年人,今年才十六岁,用人单位能用你吗?你没有一技之长,难道愿意一辈子做廉价的打工者吗?”
“你恨你的父母,可是你有没有想到他们辛苦赚钱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你生活得更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你连父母都不爱,你还能爱谁?”
她没有再辩驳我的话,而是选择了沉默。
我继续说道:“孩子!每个人都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在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我们必须去认真努力地去做,去争取,整个过程是很辛苦的,没有捷径可以走。成长是不能由别人去替代的,只有自己辛苦去经历,去体验,才能体会成长的苦与乐。我曾经也有个类似你现在的想法,也想很早摆脱父母的束缚,去独自生活。由此,我的父母就在我十一岁那年让我远离家乡,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求学。后来我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与他们对我的爱。特别是我做了母亲后,才深深懂得:很多时候,不管父母做什么,他们的原动机就是出于对儿女的爱,只是可能表达爱的方式令我们难以接受,或者我们很长时间不能去透彻地理解这份爱。如果你的父母不爱你,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对话,也不会深夜不辞辛苦地奔走寻找你。更不会焦头烂额地去学校找曾经的校长寻求帮助。你在逃避。逃避亲人对你的关怀与爱。这不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她茫然地望着我,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那份执拗,但是她还在坚持说:“我的男朋友已经为我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我明天就必须去做事。人要讲信用,你劝我没有用!”
我没有顺着她的思路,而是反问她:“知道你的同龄,十六岁的孩子在干什么,又能做什么吗?”她摇摇头,又点点头。
“读书吧!”
“不全是。世界首富巴菲特十四岁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农场,开始了财富经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十七岁的李珍妮独闯美国,已经踏上有哈佛美誉的朱丽亚音乐学院之路;去年某中学的一名十六岁女生就在因特网上独自申请了去加拿大留学的机会;问题少年也就是现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母亲的影响之下,开始确立他人生目标,到社区做义工,为日后成就他的总统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每个人心目中只要有一个梦想,并为之去奋斗,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孩子,你呢?”她羞涩地笑了。
“有没有想过,十六岁的我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哪一天他们离开我们,我们报答无门,作为儿女,我们不心存愧疚吗?”
“老师,我不去做事了,我答应你回学校去读书!”
“好,如果你想换一个新的环境,老师可以帮助你。还有,如果你想选择职业高中,学习一技之长,老师也可以与你父母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为你提供帮助。既然你是一个讲信用的孩子,那老师请你在日志本上,写下你刚才对我说的话。”
她在我的工作日志上,很认真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从22号开始重新走入校园,重新开始生活,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尽力就好。XX 2009年2月17日”。
我再一次联络了在电话那端守候已久的她的父亲,告诉他,孩子已经答应重返校园了。电话那头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忽然放声痛哭,边哭边不停地说谢谢,我将电话转交给了孩子,她接过电话,听到父亲的哭泣声说:“爸爸,你不要这样!我错了!”
这是两个多月来,孩子第一次开口叫“爸爸”。
第二天,她叔叔打来电话,告诉我,孩子回到家后,暂时住在他家中,在他开的网吧帮忙干一些杂事。因为考虑她在普高功课实在是跟不上,想让她来期去读职高。同时让她冷静一段时间,好好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我没有再去打听她的消息,因为我相信,在家人爱的呵护下,孩子一定能有一个崭新的人生,只是路要靠她自己走。
这个孩子的故事还在延续。与这个孩子命运相似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再现,我不定期地可以从电视媒体中捕捉到“网吧上学”的孩子与父母亲恨铁不成钢的痛斥声。特别是在我偶尔途经江畔,应该是孩子们在校学习的黄金时段,总能看到成群结队的中学生男女穿着校服,相拥穿梭,书包静静地摆放在草地上,从他们游离、躲闪的目光中,我总在想,他们在躲避什么,是亲人期待的目光?还是这个社会的责任?还有学校周围的小饭馆每天早餐就是孩子们的作业战场,因为昨夜功课太多,一个晚上我们的孩子有时候要完成7—8张学科试卷,不会做的,做不完的,第二天怕老师批评的,于是一大早就将同学的作业相互抄写;还有孩子一上课就盼望下课,就是因为实在听不懂,备受折磨与煎熬。物理老师说到了九年级,电学内容重点中学也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孩子能听明白;有些教师的教学呆板无趣,也不想听;还有的孩子就是实在太困了,盼着下课就能趴在课桌上睡觉。
还有那些农村的留守儿童,进城的农民工子弟,他们徘徊在农村与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在相应的成长阶段,父母奔波生计,根本无暇与他们适时沟通,学业成绩一般,在学校也是“边缘一族”。这些孩子似迷途的羔羊,不知何去何从,心灵缺乏抚慰,似乎看不到人生的希望。有些孩子备受欺凌而不能呼喊,不懂得争取自己的权益……
面对他们,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与良知何在?我们该为孩子们创造怎样的教育?
(三)追问
至今,我一直在寻找孩子成长蜕变的答案,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花季少女,类似她这样的一些“问题”孩子,不愿回家,回学校,回课堂,去完成他们本该要完成的学业,享受他们应有的成长快乐。也许这里首先有一个“教育缺失”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孩子从小就置身网吧,父母为维持生计将她放置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里,使她从小就在鱼龙混杂的人群中成长,没有一个远离干扰的学习环境。同时父母在她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特别是她初步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没有及时给予心灵上的培植。人身受到伤害的时候,没有办法去获得关怀与疏通,备受心灵的煎熬。同时父母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或者沟通的方法也不妥,不是从孩子认知的角度去理解,而单纯是从父母的视角而不是从朋友的角度,从孩子年龄特征的角度去分析、观察与判断,给予孩子理解、尊重、支持与矫正。有些甚至是粗暴的拳脚相加与敌对行为,最终一步步将亲子沟通的渠道堵塞了,孩子的心门也向家长彻底关闭。
2.学校教育的缺失。从教育督导与评价的视角出发,各级政府一直在督促学校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立。特别是地方课程中增设了“生命与健康”课程,从小学到高中,学校教育也一直力图通过课程的建设来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困顿期。但是这种着力有多大的效果,我们要重新审视。很多农村学校挂着心理咨询室的牌子而缺乏专业教师,有的是学校的书记或者德育主任兼任。更多的时候,学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种沟通需要的智慧也应与时俱进。学生很多时候止步于心理咨询室外,因为担心隐私泄露,缺乏安全感。还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建立此室,生命与健康教育课程也根本不能开齐开足,长期只问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孩子所在的高中,是一个办学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诸多环节的衔接问题,使得孩子不愿向老师求助,老师对学业成绩不佳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是消极应付。孩子在校园得不到肯定,被同伴冷落,找不到自信的时候,自己又无法解开心结,找不到倾诉对象,快乐就逐渐远离她。不想读书,读书无用,成为她辍学、逃课的借口。学生的沟通渠道再次被中断。
3.社会教育的缺失。目前社会上大量的信息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资讯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导向,成为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电视媒体经常是各种选秀、时尚、中奖、派对,情感大追踪,游戏中隐藏着暴力。学生在特有的年龄段缺乏一种有效筛选与甄别健康信息的能力。崇尚科学与自然,追求真理的人与事、高雅的艺术等媒体节目,由于收视率的压力在不断削减,取而代之的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学生存在信仰危机。社区的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等国家现有的公共资源,对学生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很多学生宁愿泡吧,也不愿上图书馆,特别是很多家庭没有藏书架与书房。社区周边没有图书馆。这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小镇,部分居民的不良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是非判断,所以她认为抽烟、喝酒、谈男朋友是一种时尚,在她认可的朋友圈中,她认为找到了生活的归属。她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怎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与幸福。她不会选择,也无从选择。所以她采取一种逃避的方式把自己置身于真实之外,完全忽略亲人的感受,自私自闭地让自己的人生止步不前。
另外,我国心理咨询领域的发展还没有成熟,周围人群心理遇到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缺乏心理求助意识去主动寻求社会的帮助,看心理医生,更不用说像国外一样拥有自己固定的心理医生。甚至有一种世俗偏见,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精神出了毛病。很多心理问题其实不是病,只是我们在特有年龄段暂时的阻碍与困顿,只要有人援手,很多时候,我们就可以整装待发,获得新生。
再次,就是教育评价制度滞后。从2001年新课程伊始,我们的发展性评价研究就一直在致力建立一种新的学生评价观,我们对学生的素质评价逐步在建立一个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特长鉴定相结合的三维评价框架,力图打破传统的“唯学业成绩定学生乾坤”的评价制度,以此撼动应试教育的根基,可是还是有一种很强硬的势力在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评价制度更多的时候还是束缚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残酷现实。学生更多时候只能埋头功课,而不能抬头探路。因为教师的业绩考核评价就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衡量的,而学校的教育质量又是以学生的升学率来衡量的,层层施压,压得师生喘不过气来。而现行职业教育在很多家长的眼中是万不得已的选择,更多的孩子,都希望进普通高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加上以艺术、体育见长的院校或者附属中小学,昂贵的学费以及求师无门的规则,让家长望而却步。有些学生迫于父母的期望与自尊心,费尽心机进了重点中学的门,可是实在是坚持不下去,混日子,最后不得不逃课、转学、辍学,甚至自暴自弃。如何从评价制度上,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考试制度上,甚至我们的教育督导与评价制度的整体配套上,去根本扭转这种现实,引导我们的学校、教师与家长,确立一种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与课程观,使得我们真正从多元角度去评价学生,看待学生,是我们尚未解决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还只是一种愿景。我们的孩子,类似“她”这样的孩子,还将继续苦苦挣扎。
(四)追索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回归人心灵本真的需求,让每个受教育者做最好的自己,追求幸福,获得幸福。一旦教育与功利、甄别及产业挂上钩,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本真。
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一直在呼唤一场新教育革命的到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本上,书写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要真正实现这个理想,不仅是从技术层面,也不仅是从政策层面,更多更重要的要从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上,从观念层面上去有效地理解、认识,并在行为上进行的有效实践。在这点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记下这个真实事件的时候,正值“五四”青年节,在这个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文化遗产的特殊日子里,在我们扛起科学与民主这两面旗帜的时候,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今天,我们该为孩子创造一种怎样的教育,这是每一个有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良知的拷问。
(作者: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熊文君)
二、风雨中前行——杨益宏
姓名:杨益宏
所在学校:长沙市第七中学
从教年限:15年
最喜欢的书:《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红楼梦》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郊游、唱歌、跳舞、画画
(一)教育故事
她变了……
背景:学校初中二年级原有六个班,两个寄宿班,四个走读班。两个寄宿班因为管理规范,学习时间充裕,所以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都比较到位。但是,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一部分学生明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另一部分学生则觉得老师的教学节奏太慢。为更好地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让老师们能因材施教,学校在原两个寄宿班中再抽出一部分同学,组成现在的0907班,由我担任班主任。小琳是0907班同学中的一员。
引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我就是不喜欢你,不喜欢你上课,不喜欢你上课开玩笑的样子,我没什么理由,也不要问我理由……”(小琳流着眼泪,冲出了办公室)。当着家长的面,小琳说出了很极端也很伤老师的话。
刚组建0907班时,班主任为了尽快物色到班干部作自己的助手,通过小琳原班主任了解到,小琳工作能力非常强。在原班,小琳不单是班长,还是学校学生会的干部。所以班主任马上找到小琳,让她担任班长。小琳拒绝了,她说班长的工作任务重,初三的学习紧张,不想当班长。最后班主任让她当了班上的团支书。果然不负众望,小琳虽是团支书,但常做班长的工作,班主任交待下来的事情,她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有时班主任没交待的事,她也主动处理。为了培养助手能力,每天放学都会有值日助手总结班上的情况。轮到小琳总结时,她会把班上没做到位的地方批评到点。在两周一次的优秀助手评选中,老师都给她一个名额。在不断激励中,小琳的工作更到位了,不单班级工作做得好,学生会的工作一样出色,在班主任的心中,她的分量越来越重了。不过小琳虽然工作能力更强了,学习成绩却大多学科下滑,但班主任教的科目照样得高分,上课也很投入。
在班主任和助手的共同管理下,班级学习氛围好,凝聚力也强,在区里面的各次考试中,0907班成绩也遥遥领先。为了表扬同学们,也让班风有张有弛,班主任决定带同学们去科技馆参观,顺便郊游。出游那天,小琳主动带了相机,忙上忙下,为同学们拍照,安排事务,俨然是个小班主任。快回校时,一个同学由于上厕所没有向小琳请假,她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那名同学。回到学校,班主任老师善意地提醒她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同时也表扬了她,希望同学们向她学习,学习她的主人翁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从那以后,小琳时常到班主任办公室,有时送点小食品给班主任,有时会反映一些班级的情况,有时会给班主任提些请假之类的小要求。班主任不答应时,她会在他面前撒撒娇。班主任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位学生。
为了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班主任想组织一次社会活动,去看望社会福利院的小朋友。小琳得知后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说她已经联系好第一社会福利院,看望老人。班主任觉得第一社会福利院离学校太远,当时回绝了她,并说看有没有更近一点的地方,如果没有再去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了更能达到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安排她和部分同学去募捐一些款项,去看望小朋友或者老人时,可以表达自己一点心意。由于近一点的地方安排不了,最后班级还是去了第一社会福利院。到了社会福利院,小琳还没等班主任安排好,她说自己很熟悉,就带着几个同学去忙乎了。班主任带着另一部分同学,到各房间了解老人的生活,看老人们是否需要帮助,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同学们有的为老人擦脸,有的为老人表演节目。这时小琳带着同学回来了,班主任要她们加入到其他同学中去。小琳风风火火地这个房间看看,那个房间瞧瞧……这一次,班主任表扬了真正为老人送去温暖的同学,把其中一位表现出色的同学推选为学校的“小雷锋”,指出了小琳和其他同学不足的地方。在班会颁奖时,可以看出小琳的不高兴。期末考试,班主任老师教的科目,小琳的成绩也下滑了。班主任觉得,小琳的成绩下滑可能是学科难度加大的原因,与她交谈沟通后,鼓励她加油努力。
第二个学期开始了。一次午自习,班主任要大家看一下书后必须休息,因为同学们都还听话,学生休息时班主任回到了办公室。一小会儿后,班主任还是不放心,到班上去看一看。刚走到后门的第一个窗户,隔着玻璃,看到小琳和小钦同学谈笑风生。这时小琳也发现了班主任,马上暗示小钦并停了下来。班主任往回走站在门后,等了一两分钟,再经过窗户时,小琳和小钦笑得前俯后仰,班主任敲了几下玻璃,小琳和小钦马上收敛了笑容。班主任又往回走,继续躲在门后过了一会,再去看时,小琳和小钦还没有安静下来,继续在聊着什么。这时,班主任生气了,把小琳叫到走廊上批评了她:身为班主任助手,不能以身作则,怎样去管理同学?小琳斜偏着脑袋眼睛一下都不眨地看着班主任,班主任问道:你是不是不接受?小琳不说话。因为当时是午休,怕打扰其他同学,班主任就要小琳回到教室,并顺便批评了小钦。
班主任回到办公室后,回想起小琳的表情,觉得小琳没有从内心认识错误。放学后,班主任把小琳叫到办公室继续沟通。
班主任:“你知道今天哪做错了吗?”
小琳:“知道,不该讲话,又不是什么大的事情。”
班主任:“如果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像你这样,会是小事吗?”
小琳沉默……
班主任:“我觉得这段时间你变了,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受别人坏的影响,现在别人(小钦)在影响你,而不是你在影响别人。”
小琳:“我没受她的影响啊!我本来就这样。”
班主任:“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不需要我多讲,你应该会调整好自己,我相信你!”(从表情看,小琳还是没接受批评,班主任想给她自我思考的时间)
小琳离开了办公室。
不久后的一天,班主任上完课,几个学生跟了上来,其中一个对班主任说:“老师,跟你商量一件事,能不能把我的座位换一下?”班主任说:“什么理由?”同学说:“你上课时,后面的同学(小琳、小钦)老唱反调,你说一句,她们就小声地反一句,我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好烦的!”班主任说:“希望你们坚持一下,我会处理的。”课后班主任把小琳叫到办公室。
班主任:“小琳,对我和班级及你现在的学习,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想法?”
小琳:“没什么想法。”
班主任:“我发现自从那天午休我批评你后,你就不大对劲了,并且你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现在还干扰同学了?我希望你说心里话。”
小琳(停顿一下):“我又不喜欢你上课,你上课开的那些玩笑我不想听。”
班主任:“那我怎么感觉你之前好像很喜欢我上课啊,难道是我自作多情了吗?同学们也好像特别喜欢上我的课啊!”
小琳:“不单我不喜欢,我们都不喜欢!”
班主任:“我们……你确定是‘我们’?‘同学们’?”
小琳:“是的,同学们都不喜欢!”
班主任:“我怎么感觉不到同学们不喜欢我上课啊!你先回班上去吧。”
班会课之前,班主任把班长和当天值日的助手叫到办公室,对她们说:“班团活动课,你们主持,就班主任的教学及处事的方式与方法进行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不在教室也不参与,你们把握分寸。”
班会后,两位主持的同学向班主任反映情况:讨论很热烈,同学们都很喜欢你上课的方式。主要是小琳和小钦同学,她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同学们80%反对。最后小琳情绪激动地说,功课学得好学不好是自己的事,干嘛要老师管;考不考学校也是自己的事,与老师有何相干,班主任就是小题大做,一点小事就批评……
后来几天,小琳的活动范围更广了,频频出入外班,也更加不听课了。一次英语晚自习,班主任在教室外巡查了四五次,小琳都没有认真听课。班主任感觉事情严重了,长此下去,小琳会迷失自己,必须采取措施。于是,班主任把小琳妈妈请到学校,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小琳与自己的矛盾过程告诉了小琳妈,希望小琳妈配合工作,打开孩子的心结,帮助孩子成长。小琳妈谈了小琳在家的情况,说:“小琳和自己谈起过老师,上次,你们去社会福利院,她联系好了地方,你没答应,就在家发好大的脾气,说自己花了好大的力气,一下子就被老师否定了,心里很不服气。当时我也开导了她,以为没事了,谁知她还是放在心上。还有一次,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她,她也好不服气。我这孩子,就是性格要强,只能顺摸不能倒来。”班主任把小琳叫到了办公室。
班主任:“小琳,你坐。今天天气这么冷还把你家长请到了学校,我们好好聊聊,希望能够帮到你。”
小琳:沉默
妈妈:“现在,老师、我、你都在一起,你把你对老师的不满说出来。”
小琳:再次沉默
妈妈:“你上次不是跟我谈了很多吗,当着老师的面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啊,是对就对,是错就错。”
小琳:“不想说,说了有什么用呢,当着家长一套,背着家长一套,虚伪!”
班主任:“我怎么当着家长一套、背着家长一套啊(用力回忆与家长说的),我好像没在你家长面前说过你坏话啊,一直都认为你很优秀,直到现在都这样认为,要不然没有请家长来学校的必要。”
妈妈:“你误会老师的,老师没在我面前说你不好啊,反倒我在老师面前一直说你脾气不好,老师都没感觉到,说你表现好。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好好跟老师谈谈。”
小琳(流着泪大声地):“不想说,没说的必要!”
老师非常生气地狠狠批评了她:“有什么不能说的,妈妈也在,老师也在,我们心平气和地想和你谈,你却这个态度,你尊重了我们吗?事情过去这么多天了,该想通了,你还是这样,学习也放松了,表现也退步了,长此下去,你相当危险……”
接着发生了文章开始的一幕,小琳冲出了办公室,她妈妈也没能叫住她。小琳冲出去之后,班主任和妈妈沟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刚才是我故意发脾气的,小琳比较优秀,从小到大很少受到批评,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以后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适当地给她一点挫折教育。后续工作我还是会做的,请你放心,也再次请家长配合教育。”妈妈一个劲地说对不起老师,答应一定配合教育。
第二天上学时,下好大的雨。当班主任到班上时,小琳已经坐在那早读了,鞋子全湿了。班主任老师走过去,叫小琳到自己办公室去把鞋子烤干,小琳拿着书去了办公室。接下来的几天,班主任虽没说什么,但感觉到小琳上课认真了。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知道,小琳觉得自己有点做得不对。月考时,班主任教的这一科小琳获得了95分。
“老师,吃东西吗,我给你带来了绿豆糕……”小琳推开办公室的门对班主任说。
“谢谢你!挺好吃的!小琳,你帮我叫一下××同学,另外帮我送一份材料到教育处,还有……”
(二)教育反思
阳光与风雨
“做老师难,做一名好老师更难,做一名真正懂学生、懂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极其难!”当班主任越久,越觉得这句话分量之重,更觉得自己知识之缺乏,能力之低下。每接手一届毕业班的学生,我都会如履薄冰。因为如果我失败或失误了,我输的只是一年,但对于学生成长,可能将影响他的一生,我不能输,也输不起。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有思想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当这些个体组合成一个班级时,班级的风格就各不相同了。0907班是个成绩优秀的集体,他们是现代中学生的一个代表。可以说从小学到初中,他们中的一部分同学都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成绩的优秀,掩盖了他们性格或心理的缺陷,自我、自私、自大,心理脆弱占据了他们心理的相当一部分位置。在顺境时,这一部分不易察觉;但一旦出现不如意的时候,这一部分心理就开始膨胀。小琳只是这一部分人的一个代表,她出现的异常表现,是缺乏挫折教育的原因。所以我认为适当地对学生施以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记得第一学期开学不久,老师如往常在其他班一样,把作业不够理想的同学名单在班上宣布一下。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被宣布名单中的一位同学就伏在了课桌上。老师提醒她坐好听课,她不理,继续伏在课桌上。下课后,老师走到她身边叫她去办公室,想和她聊聊。她不去并且嚎啕大哭,理由是伤了她的自尊。班主任花了好大的工夫才解决好这件事,但该生的学习情绪波动了好长一段时间。还有一次,邻座的两位同学,下课男生从女生旁边经过时,故意用肩膀蹭几下女生。老师看在眼里。午休时,男生桌上明明摆着笔,他不用,偏偏要拿女生的笔写,然后递一包纸巾给女生。女生拿了纸后,也不用,面带笑容地把纸巾拿出来闻了又闻。看到这些现象,老师心想:这些细节虽不能说明什么,但觉得他们没把握好一个度。于是当场以笔为题批评了男生几句,然后把女生叫到教室外面,小声地教育她怎样对待男女生交往问题后,女生回了教室。上课时,女生正眼都没看一下黑板(包括老师),明显感觉到她在排斥老师的教育。像这样的情况,在开学初期时有发生。通过这些事,我发现这部分同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心理太脆弱,接受不了批评。这有两个原因:
一是家庭原因。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成长的人,一般情况下家里都有几个兄弟姊妹。由于经济不宽裕,父母又信奉“不打不成人,棍棒底下出好人”,所以大部分孩子都是在打骂中长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他们的心理伤害。这些孩子成家后,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所以很少批评孩子。再加之一般只有一个小孩,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碰都不敢去碰,什么事都顺着,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也不去批评。我上届毕业班的一位男生,和同班一位女生关系密切,每天晚自习放学后,他们都是手牵手回家。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学习,我找他们谈了很多,他们答应处理好关系,并且认真学习。不过,谈话后不久,任课老师告诉我:“昨晚在烈士公园看到了××和××两位同学接吻。男同学看到后对我说,×老师,您就当做没看到。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听到这些,我觉得应该和家长沟通,希望能得到家长的帮助。第二天,男生家长来了,他的谈话让我震惊:“我一位五十多岁的同事,儿子读大学,前不久为了一件事,批评了他几句,儿子自杀了,同事后悔莫及。老年失子,太痛苦了。我也不会批评他,现在跳楼自杀的太多了,我怕他也那样……”像这位家长这种想法的不少。孩子还小,是非观念不明,当他们做错了事而由于家长的过分担心出事不予引导时,他们的是非观念就更混淆,抗压能力也会变弱。就好像一棵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经历半点风雨,长成后都是柔嫩的,一旦出现狂风暴雨,小树的生命就相当脆弱。
其次是学校原因。不知何时起,教育界掀起了一股“赏识教育”、“鼓励教育”热,不管孩子表现怎样,老师都会尽可能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找到自信。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实施教育手段时都是一味鼓励。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老师,温柔至极,在与学生交流及教育中,同学们都感觉如沐春风,称她为妈妈一样的老师。在她的宠爱下,同学们成绩优异,但同时个性也鲜明。任课老师说,上她班的课要注意又注意,一不小心就触动了哪个孩子的神经。孩子们到初三时,换了一位班主任。当孩子们受到如课堂作业老师点名指出一点不足时,他们都觉得备受委屈,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
在学校表扬,在家里鼓励,孩子的生命里充满了阳光。久而久之,孩子适应了这种教育方式,潜意识里也就只能接受表扬教育。鼓励教育固然好,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欣赏孩子,让孩子在成长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充满自信,但一味表扬,会使孩子迷失自我,抗压能力也特别弱。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挫折,也有失败。当面对挫折和失败、出现一点点难以接受的事时,他们都很难接受,就觉得天都会塌下来,他们往往选择逃避,或者极端的方式。所以,现在青少年自杀的机率越来越高,我认为与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我不是要大家以挫折教育为主,这样就走入了另一误区,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曾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我国的先贤孟子也有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80%的鼓励教育,20%的挫折教育,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既要有阳光也要有风雨,这样的生命才健康。
在实践中,我把两种教育交相运用,学生做得优秀的地方,我会表扬鼓励,学生做错的地方我给他批评。这样,学生的是非观念明晰,心理更健康,人格也更完善了。所以当出现小琳这种情况时,才会有80%的同学认为小琳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如果不在平时进行这样的教育,当老师和学生出现矛盾时,不管老师对错,学生永远只站在学生一边。这就是挫折教育的魔力及魅力所在。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教育就应该这样,在表扬的同时我们应当适时给予孩子挫折感,让他们知道这才是完整的生活。小琳是优秀的,在老师的挫折教育中,她能找回自我,说明她更成熟了,也更完美了。不管她以后成不成功,最起码她的心理是健康的,她的抗压能力增强了,她的人生之路将走得更加稳健。
(三)教育后记
战战兢兢中,这一届孩子又要毕业了。回想工作的历程,感觉没有大的失误。从接手时每位同学像玻璃人似的心理脆弱,到现在的独立坚强,他们的变化是可喜的。在阳光中他们成长,在风雨中他们前行,他们的进步也是我的进步。以后的生活中,他们还会遇到风雨,在风雨中相信他们能继续前行!在我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也会遇到狂风暴雨。但不管怎样,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会风雨兼程。
(作者:长沙市第七中学杨益宏)
三、耕耘于荒漠,收获希望——王忠晖
姓名:王忠晖(教科室主任,开福教育评价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
所在学校: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
最喜欢的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阅读、下围棋
从教年限:17年
(一)教育评价研究自传:在激励中前行
回想自己的求学历程,我不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我是一个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逐渐成长的公民:小学五年制改六年制,我是第一批读六年级的学生;高考的文理分科改为四个分科,我是第一批参加四个分科的考生;大学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历经两次教材改革,聘任制改革,现在又是新课程改革……每次我都在风口上。现在唯一不同的是,我由原来的被试验者变成了试验参与者。角色的转变,心智的成熟,潜意识让我不能退却,我应该怎样实现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价值?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受到了两次激励,使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一个别人都看不起眼的小孩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并走上了参与教学研究的教科室主任的岗位。
第一次是我十二岁,留在小学读六年级。当时身体不好,母亲很迷信,带着我四处找人算命。那算命的人说的话大多没留下什么印象,但其中一句话我记了三十年,意思是:我的上一辈有人考上了大学,这一辈的我也能考上大学。虽是瞎说,但在我幼小的心里开始萌生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学的志向。因为我的上一辈中确实有大伯父是考上大学的,从平时寄给奶奶的信中就知道,我们这一辈的名字都是我大伯父取的,想起大伯父就油然而生一股尊敬和向往之情。其实那时我连什么是大学都不知道,也许这就是“翁格玛丽”效应。但我母亲始终相信算命人的话,无论在怎么艰苦的条件下,无论别人怎么不看好我,哪怕是借钱都坚持送我读书。在我读高中时,三兄弟都入学,又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的需求太大。尽管家中的经济状况岌岌可危,母亲仍想办法让我们不在学校挨饿,最后只能让没有考上高中的弟弟停学,让我继续学业。应该说那时的我进一步知道了自己读书的条件来之不易,从此我再也没有浪费过一分钟读书的时间,直到现在我的读书学习热情依旧,涉猎的范围逐步拓宽。十八岁时,作为高二学生的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职业取向是教师》;二十三岁大学毕业,毅然走上了教师岗位,并立志为教育事业倾注我的全部。2001年我荣幸地投入新课程改革,深刻理解其中的一个理念: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在2008年作为理科教师的我撰写了论文《谈理科教师对文学修养的锤炼》。我的成长历程是在外界因素的促进下逐渐发展的,基于这些,我在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中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我们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评价绝不是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可以叫综合性评价,也可以叫诊断性评价。评价的指标面可以宽,但在制定评价要素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终身发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能把学生定性,一定要赋予它时代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内涵,一定要体现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次激励是2001年5月开福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成立,各校增设教科室。我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行政岗位,当时的校长给我六个字:谨言、慎行、立范,现在看来我对这六个字的思考超过了他当时的要求。2002年参加行政干部培训,我以这六个字作为结业的主题发言,是我在参加行政干部培训后的第一层次思考,我从我的粗浅理解上谈了作为行政干部的行为要求。2004年在新课程改革走过第一个三年,送走第一批课改毕业生,完成新课程评价研究的第一轮检验后,我撰写的论文《新课程对行政干部的要求》是我对这六字的深层思考,赋予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该说这六个字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新的意义,并把它融入到我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中,让我不断追求新的提高。
尤其是成立开福区教育评价研究理事会后,承蒙各位同仁抬爱,推选我做评价理事会的常务副理事长。说实在话,当时我的感觉是大家在给我压力,但这个平台的搭建,促成了我的教育评价研究的拓展,从原来的单一研究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始转入对小学生以及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探讨,从研究评价方法转向研究评价工作的整体。即便是在别人不认可我对小学和高中的研究时,我也没有放弃。虽然在评价研究的工作中我并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果,但我仍然坚韧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中艰难前行。记得在参与评价研究开始时,有位领导说我们是第一个吃评价这只螃蟹的。我当时的想法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瓶颈,突破评价这个瓶颈,是何其伟大的事业。虽然我们的能力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高度,但愿我们的尝试,我所做的工作能为他人提供一点帮助,哪怕是提供反面的教材,我也无怨无悔。这也是我的人生哲学:但求过程的精彩,不求结果的辉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二)教育评价研究叙事:综合素质评价,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在随后如火如荼的改革试验研究中,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评价改革成了课程改革的瓶颈,遏制着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2003年9月,开福区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首先触碰到了这个瓶颈,那就是如何对开福区首届参与新课程实验的九年级毕业生的素质进行有效公正的评价?既能体现学生在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综合素质的空前发展,又能让高中学校认可评价结果,还要让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当时真的是令主管领导与相关研究专家和实践一线的老师绞尽脑汁,夜不能寐。
刚走上教科室主任岗位不久的我,面对这摆在现实前的磐石,为我们这个团队的能力感到担心。作为一线的教师,我首先想到的是评价的功能,如果综合素质评价不能促进学生认识自己,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则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成果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也不会认可。当时的我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人不愿涉及,就是看到了其中的困难与阻碍。而我们是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当时,省市领导与开福区教育评价课题组成员首先考虑的是除了国家课程中的基础性课程可采用纸笔测试外,还应对其他表现性课程进行测试。如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艺术、体育与健康等,测试的结果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标准如何设置?这些都是评价研究中需考虑的问题。作为学校的中层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门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和某个具体方案的研究与实施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我本人也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主动探索实践,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
首先我参与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科评价方案的研制工作。在分学科评价方案完成后,2003年10月,我开始参与全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工作。此时,我才发现原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建立在学生学科学习评价与学生德育评价的基础上的对其素质的整体性评价。在评价教研员熊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我们从评价维度的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到评价标准的呈现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终于在2004年4月完成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总体设计和运行模式的构建,形成了符合我市初中毕业生素质发展的三维评价框架: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特长鉴定。
方案的制定只是工作的开始,将评价方案传递给教师和学生,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在多元评价理论的支撑下,我们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首先是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评价表的解读,学生实证材料收集的指导,评价插标工作,校内评价实施的培训,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并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另外理科实验操作的考查,英语口语测试,审美与表现性测评,身体素质与健康评价等,每一项目的评价都需要研究团队的每一个人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从评价工具的制作,评价结果的呈现,到评价结果的运用,都凝聚了整个团队的智慧。我在组织各项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参与者都会质疑某些条款的信度与效度,但经过不断的操作实践,修改工具和评价标准,在2004年4月至5月我们完成了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操作,每位学生都制作了自己的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的结果也呈现出来,由此首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各种声音中落下帷幕,等待社会的检验。
2004年的中考招生,我们将开福区1464本九年级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用一辆汽车运到招生现场,当招生老师投来尊敬、惊异的眼光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收获与结果。说实在的,那时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幸福的旅程。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已在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荒漠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开辟了一片绿洲,在充满荆棘的教育评价研究的道路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随着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入推进,2005年长沙市教育局在开福区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库软件,2010年长沙市教育局又将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嵌入到长沙市基础教育管理平台,这是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者的福音。从2005年到2010年,我参加了六年的长沙市综合素质评价的插标工作。六年的操作实践,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起始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在全市来说并没有呈现一种常态化实施的状态,到九年级时学生才开始准备综合素质电子实证档案。作为市中考评价组成员的我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实施。
从现在来看,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实施的因素有:
1.进一步提高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程度,缩小不同地域学校之间的差异,对于农村学校要提高硬件设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农民工子女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子女要提供制作电子档案的设备,保证每一位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及时搜集与整理属于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中的电子关键实证。
2.要科学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综合素质评价在全市已经实施七年,但是社会上对该项评价制度一直抱有质疑的态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评价结果的运用还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足够的重视。现在对于学生的初中毕业评价首先是看学业成绩,看升学率。只有部分优质高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较高的要求,但在招生录取中,他们首选对象就是“四个维度(2008年后,运动与健康状况维度不再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育与健康科目纳入学业考试科目范畴)全为A等”的学生。由于高中学校没有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初中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过程中出现“伪证”现象。特别希望部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招生,或在进入学校后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运用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体现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
3.密切初高中评价制度的接轨。现在全国正在推行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如果将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进行延伸,在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系统中体现发展情况,则社会的认可程度,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程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4.要使学生的过程性实证材料能保证及时上传,区域内学校必须建设足够大的网络空间,为学生开辟专用通道,及时审核学生上传的材料,保证学生实证材料的信度和效度,使城域网络空间得到有效运用。
这几年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插标工作,我亲自参与评审了全市十几万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证材料。通过对全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分析,我们清楚地观察到在实证材料的搜集与教师评价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实证材料品质良莠不齐。学生综合素质实证材料的质量在逐年提高,但学校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收集的佐证与评价指标的要求有偏离。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证,部分学校上传的材料仅为参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记录,这种材料体现不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与能力;学习记录、社区活动记录等材料简单、粗糙,反映不了学生真实的成长轨迹;学生自传行文格式不规范,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顺,材料内容没有凸显其个性特点或取得的主要成就。
2.伪证现象依然存在。此现象出现较多的是对学生阅读与反思的实证。普遍的现象是下载,有的学生的阅读反思可以说是全篇下载;有的“阅读反思”在几个学生中雷同;甚至某些学生的相关佐证材料在连续几年的插标中前后相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证材料也出现明显伪证。很多艺术与手工作品明显不是中学生能力所为,照片上还留有下载网站的网址;手工制作的作品为购买商品;获奖证书在九年级时,学校大量滥发……这些行为的背后,意味着教师审核与教师评价没有把关,也不排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因担心影响学生升学而“好心”默认甚至协同做伪证。这些有悖于教育诚信的行径,是“好心帮倒忙”,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背道而驰。
3.从全市推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过程来看,一个最大问题就在于绝大多数学校是在九年级下学期才开始指导学生收集综合素质实证材料的,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这很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材料审核的工作量也过大,也增加了毕业班教师的负荷,一旦负担过重,伪证、质量低等现象就可能产生。
4.在教师评价方面,首先“学校分配相关等第的指标数”是不科学的做法,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极小部分学校与教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相关维度的等第时戴有色眼镜,不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态,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评价A等时,过于偏向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导致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
通过研究发现,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常态实施,并不是困难得不可逾越,个人从多年实践研究出发,有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1.学生在学校的微机房中,每学期末利用近半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大约4课时左右),将自己的佐证材料制成电子文稿保存在学校机房的服务器中。但弊端是实证材料的品质得不到保证和及时审核,因为任课教师不可能长期到服务器中了解学生材料的情况。这样就要求班级评定小组教师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学生材料的审核。
2.学生自己在家里随时制作实证电子稿,然后保存在自己的文档中,也可以用U盘或电子邮件传到班主任的电脑中,这样就做到了过程性材料能及时保存和上传。其弊病,前一种方式是得不到审核与品质保证,后一种方式是每个学生都要有家庭电脑和网络等硬件条件,而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子女达不到相应条件。
3.学校提供网络空间,建立相关FTP服务器,为每个学生开辟上传通道,为每位教师开辟审核通道,将初中生综合素质的相关评价指标分解到各个学期,学生分学期及时按要求利用学校办公电脑、微机房或家庭电脑制作实证材料电子稿,上传到FTP服务器中。教师通过进入FTP服务器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保留,不符合要求的删除后通知学生。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毕业时的负担,实现了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同时也避开了学生家庭条件的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当然学校对学生要进行FTP上传的培训,进行图片处理程序的运用培训等,这些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实现。利用学校FTP服务器可以减轻长沙市基础教育管理平台服务器的压力,这种实证材料的收集模式应该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三)教育评价研究反思
评价的土地也需要雨水的滋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次再平常不过的评价,但这次评价行为有可能成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初中生的年龄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阶段,他们的心智已经接近成年人,对教育者给予的评价结果,他们是相当重视的,且能成为永恒的记忆。同时评价结果的作用就像春雨,适度的春雨能滋润万物的生长,不适度的春雨则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只是《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中的一部分。我们思考了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多元主体的评价,如何真正落实多元主体评价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随机捕捉记录日常性学生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能不能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适度春雨,有待时间的考验。
正如开福区评价教研员熊老师在2008年长沙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报告书的结尾所说:教育的公平从课堂开始,学生不能等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驱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加强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应用研究,使这项工作更加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有利于民族的未来。
在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过程中困惑与思考并存,我们在学生评价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寻。我们深深感到要突破新课程实验的瓶颈,决不是朝夕之功,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任重道远。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能够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一定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
插标与综合素质评价
每年的6月中旬中考前,就开始综合素质评价的插标工作。长沙市教育局在全市抽调评价组的人员集中到一个地方,对全市两万多名学生进行抽样插标。而关于综合素质评定的准备工作从每年4月15日左右开始,长沙市教育局组织教师对全市学生的理科实验操作和英语口语水平进行插标,然后学校的学科教师再对剩余的学生进行评价,确定学生的理科实验操作和英语口语的成绩。
2007年4月22日上午十点左右,九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彭老师怒气冲冲地跑到我的办公室,将一叠学生名册丢在我的桌上,一改以往温柔贤良的淑女形象,大声嚷道:“王主任,我们班打不出那么多的D。”说完后一屁股坐在另一张凳子上掉眼泪去了,嘴里还不停地唠叨:“要他平时把不开口读英语的学生留下来,就是不落实,结果连我们班也要跟着吃亏,我不干。”接着后面一个喻老师急匆匆地跑进来,嘴里也喋喋不休地说:“说了D都给我们班,你还要跑到这里来闹,你要我怎么办吧?”
我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学校按政策,市里给学校插标后的各等第比例也就是各班的比例,将比例乘以剩余人数就可以得到该班各等第的人数,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给学生进行英语口语和理科实验操作打等第。彭老师是英语老师当班主任,班上学生的英语口语比较好,这次她班上参与英语口语插标的学生成绩都是A,喻老师班上被抽选的学生的英语口语考得很不理想,九年级三个班共计154名学生,已经抽取了50名学生参加了英语口语插标,剩余104人根据插标比例将D按人数分下去时,导致彭老师班上的D数超出了她的心理预计和实际情况,因此她不愿让自己班的学生出现太多的D,但她也不好把太多的D给喻老师的班上,这样对喻老师班上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严格地说,这位喻老师的班上也不可能打出这么多D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她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将矛盾转移到将比例人数分发下去的我这里来了。
彭老师是年级组长,平时也提醒了这位喻老师,插标的结果不理想,但给学生的评价不能因为别人是D,英语口语不可能是D的也要打一个D,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评价理念,很有可能使学生对该科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根据“蝴蝶效应”原理,一个小小的失误将会导致一个学生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不禁打起寒颤,沉思起来。两位老师看着我不出声,感觉到事情的严肃性,都用焦急的眼神看着我,不时还互相埋怨。但事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矛盾要解决,只好将九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以及英语教师召集起来开会,确定解决方案,最终D数在喻老师班上还是多一些,但彭老师班上还是必须有一定数目的D,尽量让人数靠近比例,体现评价的信度。不管是什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能完全相同,总存在差异。但勤能补拙,学习能力的差异有时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的。我们必须承认某些班级的学生在某些学科的学习能力上整体水平高一些,这也是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
在随后的几年中,无论插标结果的好与坏,在准备阶段我就不断地提醒我们的老师,辅导学生的英语口语和理科实验操作必须举全组之力,团结协作。工作中不能计较个人或者个别班级的得与失,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可以视为过眼云烟。
虽然解决了这一矛盾,等静下心来思考发现,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评价的结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吗?这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和深入思考的课题。
(作者:长沙市第三十二中学王忠辉)
四、静听成长的声音——陈志斌
姓名:陈志斌
所在学校、职务:长沙市开福区麻园岭小学校长
从教年限:24年
最喜欢的书:《曾国藩家书》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听音乐、看书
影响自己的一首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寻找教育的感觉
找到教育的感觉是缘于一本书和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天,是我生日,饭后到朋友家玩,看到孙晗老师写的几本书,我如饥似渴地一口气读完其中一本。孙晗老师用朴实平淡的手法描叙他的心路历程,他所经历、所思索、所感悟的,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熟悉、那么震撼!“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似乎找到了教育的感觉,找回了遗失好久的教育理想,我开始思索作为开福教育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多年来,对人对事总是去寻找感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捉摸不透,但我总感到它的存在。特别是作为教师,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我一次又一次地反思时,我总能捕捉到教育的感觉……
今天,当局领导宣布我的校长任职时,我感到幸福、兴奋……但这些感觉都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压力、紧张,还有稍许的不安。因为前任的工作有口皆碑,学校的工作一直非常稳定,在此基础上,我该怎样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新任校长的我,正在努力寻找感觉。
下午,我来到伍家岭小学,站在操场中央,仰望教学楼及广阔的天空;来到还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仿佛聆听到师生间的交流,我在努力寻找……
我找到感觉了吗?找到了一些。在下午部门工作会议上,总务主任卫生老师愉快地接受各种任务,书记、教导主任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这让我信心倍增,找到了些许感觉。
当然,我将继续努力寻找,去实现我的教育梦想……
教育如此快乐——我与学校同成长
研修班快要结束时,一个夜晚,机缘巧合来到了XX学校,被一排书柜所吸引,其中《做自己的贵人》让我爱不释手,我把它借了过来。
回校上班后,很庆幸有这本书相伴。这本书描述的其实是一个普通人坎坷而感人的人生……无论命运如何多舛,生活如何艰难,他始终坚持自我拼搏,善待他人,知恩图报。这些曲折经历作者娓娓道来,让我读到许多催人泪下的细节。读着这书的一周里,我的心灵慢慢宁静,也让我再次感悟到真正的阅读不是一种等待,而是一次次纯粹的远行。因为比阅读更为可贵的是,能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
有理想的地方,炼狱就是天堂;有希望的所在,痛苦也是欢乐!
我因教育而快乐
过完清明节,我又要继续去校长高研班学习了。正在收拾时,上级打电话来通知我去国庆小学参加一个研讨座谈活动。
“研讨,明天?我要去学习啊,不去一律算旷课。”
“哦,你要到那里上课?那算了吧。”
“等等,主题是什么?”
“高效课堂、特色学校、公民教育。”
“哇,我很感兴趣,我要参加!”
上次有个电话通知,也是一个什么市里重要会我没去,这次,不顾一切都要去。
和兄弟校长一起提早15分钟赶到会场,领导和三四位校长已早早等候在那里。刚落座,一群人走了进来,看着笑意盈盈宣布人员到齐开会的领导,暗暗打量了一下参加会议的十余人,心想:这应该是一次非常愉快而且会有收获有意义的研讨。
果然,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争先恐后地谈想法,提建议,谈到争议处甚至手舞足蹈,唇枪舌战,好不热闹!
不知不觉,十二点多了,领导几次宣布散会,可大家还坐着不动,又开始一对一讨论起来……
晚上,坐在家里电脑旁,细细回味上午的情景,感觉心里特别快乐,兴奋得一直思考学校今后的发展。在公民教育中,如何在以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基础上做好?特色校园怎样做优?高效课堂如何构建?暑假校园建设如何规划?想到不明处,立即打了教研员和几个资深校长的电话请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在忍不住从床上爬起来把这些思考都写下来,反正明天休息,完成了睡觉去啊,凌晨五点,已经是“明天”了!
我喜欢这种劲头十足的开福教育!我因教育而快乐,我为教育狂一狂!
教育因我而美丽
今天,全区在八中多媒体教室召开校长会,前排的校长回过头来问:“你们学校收到××的请柬吗?”我还来不及回答,坐在一旁的一位校长答道:“我们小学校怎么会收到?不过也好,省心!”另一位校长马上接过话题:“这有什么不好,反正好事轮不到我们这些小学校,坏事也找不到我们,你看,凡是什么检查,都是他们大学校,唉!不过我们也落得个轻松。”
他们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思索。我是从教学第一线走上行政岗位的,后又一直抓管教育教学。每次上公开课,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叫那些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好象这样更保险。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公正的,那些潜能生、学困生应该有同等的机会。成功缘于自信,自信更缘于成功,只有一次次获得成功的喜悦,才会更自信,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上周卫生老师汇报工作,说马上要省检了,学校要作好准备。我经历过无数次的检查,每次我都会精心布置,认真准备,确保万无一失,这次也不例外,安排全校大扫除,写横幅、宣传标语,组织学生卫生知识讲座、竞赛,还不惜花钱请人清除校园内所有的卫生死角,粉刷围墙……看到我这么认真地部署和忙碌,有位行政忍不住开口了:“别忙乎了,怎么轮也轮不到我们学校代表开福区接受检查,甚至区里面也不会来一个人到校园看!”我尴尬地笑笑说:“工作应该是心甘情愿的,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自己也舒服,再说这也是我们分内该做的。”不过,结果也被她说中了,检查的时候果真人影都没见一个。一打听,早就预定学校了。
虽然这次的事件并没有影响我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热爱,可是,如果多次这样之后,我会不会也像其他校长那样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我相信学校虽小,可教育事大,今后对学校评价视角慢慢会有改变,会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一所学校。
(二)我与教师同成长
新年的礼物
来到麻园岭小学一个学期了,我无时不刻感到行政、老师甚至家长都伸出友爱之手,帮我尽力把学校工作做好,让我省心不少,心怀感激,而且教师之间教研教改的氛围也不错。可是因为日常教学的忙碌使老师们很难静下心来总结学习,老师们每月的随笔多半流于形式。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力。那能不能利用寒假让教师们好好安静地梳理一学期的工作?特别是打开零碎的记忆,去寻找教学中点点滴滴的遗憾呢?
说干就干,教科室李主任马上把培训计划报了上来。教师们也抖落一个学期的劳累、繁琐,静下心来开始“教育经验互交流,校本培训迎新年”的教师培训活动。第一天的培训主要是看:看有效课堂教学碟片,看老师片段教学,看作文教学的多种方法,看情境引入主题多种形式等,看得大家直说过瘾!第二天内容主要是说:分组学习、讨论,每位老师通过听、看优秀教育事例和教学课例,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并和组内的同伴商量解决的办法,只听这一组大呼小叫,那一组争先恐后,热闹非凡。第三天内容是听:全体教师汇聚一堂,聆听各组代表讲教育现状对策。行政组闵书记以他三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向大家传授了《怎样和家长沟通》的经验;语文组范老师发现《语文教学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非常有利教学;数学组熊老师阐述组内共同讨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八要点》;科任组蔡老师以《英语教学中的困惑》为例介绍了现代课堂中问题的机智处理办法。
原以为这份礼物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因为毕竟牺牲了教师宝贵的寒假休息,谁知老师们热情高涨,非常开心,大家说这份新年的礼物让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同事之间增进了交流。但也留下了遗憾,原打算带老师们去参观一二所学校,却因学校都放假而未成,不然这份新年礼物更完美了。
我在写文章的同时,站在一旁的儿子嚷道:“唐老师给我们的礼物更好!”“什么呀?”“就是元旦大队部举行的欢乐新年唱响校园活动,我们都兴奋得不得了,我们觉得好幸福的,因为明年就毕业了。”
儿子的话让我想起了《游龙戏凤》里的一段台词,幸福就像一个玻璃球,摔在地上变成很多的碎片,每个人都可以去捡,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捡到全部,但只要你弯下腰去,总能捡到一点。
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作家张爱玲写的故事,很多人读后都记住了这段话: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故事里的主人公振保,可不是这样。他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纵然遇到不尽理想的事,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一调理,也就变得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之所以突然说起这篇小说,缘于今天教育局领导来到我校,在对校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后,开始认真仔细地检查迎检资料,××局长则兴趣盎然拿起老师们所写的一叠叠反思本。他惊奇地问道:“老师们经常这样写吗?”“是的,一直是这样。”“坚持6年了?”为了打消他的疑问,我带他随意来到教师办公室。他一边翻阅一边指着一篇课堂反思说:“嗯,有思考。”停顿一下,接着哈哈大笑道:“而且还很浪漫呢!”一旁的××接过来说:“我们志斌的教师个个工作还很有激情呢!”
没办法,我们学校教师中很多和我一样都是射手座,就是热力四射,热爱生活,如这篇小说中振保一样,任何现实的磨砺都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绽放的玫瑰
终于结束了校长高研班的学习,回到学校。第一天的行政部门会就面临一项紧要工作:本周五下午要面向全体家长展示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中撰写的教案、反思等,同时也是教师之间一个学习交流活动。先前学期工作安排时,我也同意结合家长座谈会一起开展,不过因为在外学习,无暇顾及,何况这只是本期“高效课堂”方案中的一部分,所以并没有深思。现听完班子成员的汇报,觉得不对劲,感觉完全是本末倒置了,但大家一时也是无计可施。第二天看到几位老师的文本材料后更觉察有问题,第三天行政交流反馈会时,大家一筹莫展……
“校长,别急!”坐在身边的主任说道:“我等会认真深入思考,晚上拿出方案再联系你。”
我向来是小事随人意、大事顺天意的,容物宽心,论事平心,处变定心。而且心里更想放手让她去做,正好给她机会锻炼。
下午六点,教导处的灯光点亮了渐渐黑暗的校园,坐在远处的我静静等待着。她一个人坐在电脑前看着原方案,不断地思考怎样突出“学会知识,教会方法,有效互动,达成目标,当堂检测”的目标,可不可以增加有效互动展示?渐渐地,方案在头脑里越来越清晰,因为她提笔了……立刻打电话了……凌晨两点多,全部搞定!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仰望着夜空,心情舒畅得只想“夜半歌声”了,真有一种释疑解惑后的兴福在午夜流淌。
周四,一大早召开行政部门会,她开门见山地说:大家再次明确目标……要通过氛围的营造突出主题……还要在活动中新添“点”层面,让“点”与“面”相结合,从而使内容更为丰富,担任“点”展示的四个老师我已经昨晚打电话安排了,因为时间紧没来得及和大家商量,内容和人员安排你们看看……
周五下午一点五十分,家长纷纷来到学校,一进门大家就被精致美观的小椅子和所有的场景布置所吸引。虽然阳光十分炽热,但家长们热情高涨,顶着烈日走到每个展台,仔细翻阅着老师们的教案和随笔。老师们也饶有兴趣地走到其他老师展台去学习,主席台上内容丰富的“高效课堂”活动宣传板前人群也是络绎不绝……
两点三十分,我们主会场的活动开始了,全体教师、家长还有局领导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一起安静下来。主持人李主任一袭红色长裙,用幽默的串词串起了一个个活动。首先是一堂语文高效展示课,接着三位老师介绍自己是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紧跟着老师介绍自己的“爱心课堂”,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展示英语故事,四个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结束后领导和家长都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们边夸赞边朝教室走去。接下来,就是各个班搭台唱戏了……方案大幅度地修改,做展板,写横幅,出背景画,购买小椅子,包括主会场的四位老师展示,她的主持词等都是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完成的。这么高的工作效率让我不禁再次想到“红玫瑰”的绽放。卢志文在《文化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一文中写到:“好的制度往往是简约的,好的管理常常是简单的。最高境界的管理,是不见管理。制度是团队坚韧的构架,但离开文化的润泽,却极易成为一口越补越漏的锅。”是啊!活动的成功首先源于老师们的厚积薄发,得益于平时兢兢业业的工作积累和良好的素质,活动的成功还源于班子成员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每个人都能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这次活动下来,我不仅体会到教学常规管理的夯实有效,还感受到麻小已形成的团队文化。其实学校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如此,出勤问题,评聘问题,班主任管理问题,课堂教学问题……都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来渗透制度,而不要用强权执行制度。
雨中的玫瑰——教师人性化管理
今天,教育局来学校检查开学工作,事后对许多班的早自习、卫生等工作提出了表扬,其中表扬的一个班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禁想起了上学期开学的情景……
由于下雨,开学典礼在教室举行。我和来校检查的领导一起巡视着教学楼和各班教室。巡视到××班时,看到学生在下面悄悄讲着小话,她在讲台上漠不关心地看着窗外。果然,事后有关领导告诉我,开学工作我们扣了2.5分,因为在他们班教室后面还发现了一堆垃圾没倒。听后我非常生气,学校在教师会上再三强调开学的各项工作,而因为她的工作不到位致使学校荣誉受损。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在教师会上批评或扣发月奖,其他几位行政也都纷纷赞同。
晚上,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整理一天工作的思路,忽然怀疑在生气不冷静时作出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欠妥?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不成熟而做事毛躁难免犯错,作为她的领导是去耐心帮她还是粗暴惩罚?在制度约束下还能不能有人性化的管理?一夜无眠……
第二天,我和她面对面交谈了很久……
同样一件事情,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使管理更加人文化,批评或扣钱当然也会使她把同样的事情做好,但她可能是带着不情愿或怨气在工作,而通过指出问题帮助她,扶持她,让她心甘情愿地快乐地工作,作为校长的我更欣慰。
带刺的玫瑰——教师个性化管理
得知我调入麻园岭小学后,几位同僚好心地提醒我说:“你到麻园岭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处理好许多关系矛盾和一些帮派。”是吗?有吗?或许是我为人较简单的缘故,总喜欢把一些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开学后我留心观察,可怎么也没发现什么“帮派”,工作开展也非常顺利,连一般最头痛的开学教师人事工作安排也没人找事。但就在冬天到来的时候,还真遇上了一个事。
本学期我校要代表开福区参加长沙市篮球赛,这么光彩露脸的事我可不敢含糊。一开学我就安排主管体育的花花副校长做好动员报名等一系列组织工作,而我也一直在和上级部门、家长协商平时训练和比赛的具体准备工作。正当万事俱备,明天开始按计划集训的紧要关头,突然花花跑到办公室对我说:
“××今天跟我说,她不带队训练了。马上就要比赛了,真是急死人!”
“你和她谈了话吗?知道什么原因吗?”
“她不肯讲,不开口,只说她实在是不想带队训练。”
坐在办公室的几位老师闻言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开了。
“又来了,是训练费少了吧?”“故伎重演!”“她就是这样子的,上学期因她工作中很多情况搞得学校沸沸扬扬,行政为她真操心!”
我沉吟片刻,说:“我想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她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想说我们也别急,重要的是大家不要随意去猜测,所有行政不要去施加压力,给她时间让我们等待。”
“但是只有一个半月就要比赛了,难道弃权吗?”连一直最沉得住气的老书记都忍不住嚷起来。
“比赛一定要打,而且还要打出麻小球队的更高水平,打出开福教育更强的形象。”我说,“我马上向上级部门和篮球界的朋友求助,明天,最迟后天按原训练计划集训。”
队员们开始了每天紧张有序的训练。前几天下班后她全然不理会操坪上队员比赛的精彩和热闹劲,匆匆回家。慢慢地,她眼睛的余光会不自主地瞥一下、两下……回家的步子也慢了许多。毕竟这支球队倾注了她太多的心血,四年的带队训练生涯也和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即使有一些“复杂”也会因她对工作、对篮球的热爱而变得简单化。
大约两个星期后,我们的等待有结果了。她主动告诉我她工作中一些不愉快事件,以及自己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和受挫的感受。事隔这么久,在她的絮语中还时刻能感受到她心中的不平静,我什么也没说,只是作为朋友真诚、安静地倾听……
次日,她开始主动和教练一起探讨训练方法,跑上跑下与家长、兄弟学校沟通交流,做好所有的赛前准备,又不辞辛苦,一趟又一趟地给队员们注册,主动牺牲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带队比赛,而我始终微笑着看着她的努力。终于,心血没有白费,我们篮球队以小组第一名成绩出线,最后荣获长沙市第四名。
新春的气息追赶着即将过去的冬季。就在临近期末放假的一天,她来到我办公室略带羞涩地说:“下个学期我还想把女篮球队带出来,打比赛出成绩,学校篮球传统项目这块牌子决不能在我手上丢了。”我无声,却真诚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我们相视而笑。
(三)我与学生同成长——四季的故事
四季中,忘记的,是工作中明明灭灭的遗憾;悄然留下的,是日升日落的希冀,言语无法表述的期盼。
春天——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
前几天,学校照常组织教研公开课,一位女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由于紧张,这位学生说话语无伦次,声音很低。教师加以鼓励:“大胆点,别紧张,说话的声音响亮一点,再响亮一点……”这位学生真让老师失望,越来越不敢说了。这位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为什么紧张?我们在公开课中经常能听到老师这样的所谓“鼓励”,可越这样学生反而越紧张。根据经验,类似情况课前教师总免不了交代几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领导和客人老师来听课,千万不要紧张,大胆举手发言,表现出色一点……”这一提醒,反而使本来不紧张的学生变得紧张起来,有信心的学生变得没信心,生怕自己出问题,给老师添麻烦,所以学生干脆不举手或支支吾吾应付过去。
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卢梭最为著名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一致,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没有心理负担,有心理安全感。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上个月去海底世界秋游的一件事……
我负责带四年级队伍。在公交车上,由于人多座位少,只好三个人坐两个。这时有个女生站起身来说:“坐着好不舒服,我要站着。”并犹豫着站起身来,作为带队老师的我当然是反对她这样,因为在车里站着万一有个刹车人很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隐患,何况她还只是个四年级的孩子。“不可以,坐着,”我很严厉地说。谁知道这一说她倒反而坚定地对我说:“不,我要站着。”看着这个倔强的小女孩,我感到当校长的自己很没面子,本来还想继续发挥校长的威严,但是又突然转念一想,干脆就让她站着,让她品尝到因为车子启动、停下带来的不平衡,到时我不说她也会自动坐下。于是我默认了她的决定,自己也跟她站到一起,以防范意外。静下来时,我猛然醒悟到“自由的教育”不就是这样吗?不是对教育失去信心,也不是对教育不负责任,更不是向着错误的教育方向,而是有的时候当看着学生在犯错误或者在违反常识做事,教师不马上制止,而是在旁边留意着他的进展,让他体验到错误带来的麻烦,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发现自己的错误。到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稍微的点拨,顺势而为,教育的效果就很自然达到了,而且不用担心学生屡教不改,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自然说话。
夏天——我的阳光BABY
今天上午,好久不见的阳光,从窗外洋洋洒洒地落进来,使整个校园透出一股舒暖的春的气息。
在大课间时间里,老师、学生们纷纷脱下棉衣,享受起阳光运动来。看到操场上的一片轻舞飞扬,我也禁不住春光的诱惑,脱下大衣来到操场和李老师打起羽毛球来。
一会儿,发现旁边不知怎么聚来一群“粉丝”,特别是一年级的同学,一个劲地喊“陈校长,加油”,有些同学还在旁边做起“小老师”,指导起来:“打高点!打高点!陈校长你要用劲抽!”我和李老师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正在这时,刘老师走了过来,我连忙把球拍递给她。
“陈校长,你输了吧?”一个小男孩一副同情可怜的样子望着我。
“为什么呢?”
“因为你下位了啊!打不赢就下啊!”
汗颜……
更有趣的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拿着短跳绳一直追到我办公室。
“陈校长,你下午会在这里吗?”
“怎么啦?”
“我想约你下午打球,上午我没带球拍,要不我和你比赛跳短绳,你肯定跳不过我,上次比赛我拿了年级第一名!”
额,原来我这样容易“搞定”。
有人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籽”的收获,也有人说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而每天与孩子们走出教室在阳光下锻炼的快乐使我的幸福上升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更高境界。
秋天——诗意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
11月2日至5日,随“全国创造教育”总课题组到达成都杜甫草堂小学。
来到学校,校门简单朴实。灰色的麻石上既没有铺盖华丽的瓷砖,也没有绚丽夺目的荣誉奖牌,只有杜甫一首忧国忧民的诗和门柱上的人头像,让我们马上领悟到这所学校的文化特色。果不其然,跨进校门,教学楼侧面很小面积写着学校办学理念:诗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这是教学楼外墙唯一有字的地方,而且必须在进校门的左边角度才能看见,右边放眼望去是学生活动的操坪。有意思的是教学楼和学生活动场地分界线是一排异常简陋的木架,为防止日晒雨淋,每个架子上戴了一个草帽,下面是厚厚的干净的草地,如果你想看打球或者走累了便可席地而坐。第一个木头架子上是一首藏头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学校的校训。依次往后看去都是学生、教师活动照片,如学生们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诗歌社团的成员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朗诵自己的诗歌,蓝继红校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中南海与温家宝总理合影,等等,虽然整个学校没有设荣誉室,也没有悬挂一块奖牌奖杯,但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是一所全国知名的小学。正在感叹之时,突然我发现脚下的石板都写了字,仔细一看是一首首诗。难怪学生在校园行走都放轻了脚步,整个队伍也都静悄悄地拾诗而上。一抬头,心情忽然明朗起来,原来教学楼一楼墙壁上一副巨大的儿童想象画,充满了童趣和美好的遐想。接下来,每间教室、每间功能室、每个拐角等许多细微处设计全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墙壁色彩的美,形状各异的小制作,社团文化的作品等,到处都流露着师生的温情、诗意的教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学生阅览室的那种书香、情趣、惬意以及心灵的自由,让我这个四十岁的女人坐下后都深感幸福,不愿离去。
坐在阳光透过的葡萄架下(这是老师们放飞心情的休息场所吧),耳边传来她们大队辅导员广播里轻柔的声音:“在这个暖暖的午后,我很愉快地和大家说说上周各班常规情况……最后祝全体师生都有一个好的心情!”当说到哪个班好时,就此起彼伏响起祝贺的掌声。当指出哪个班还需努力时,就传来了整齐的“嘿,加油!”的鼓劲口号。我一边打量着刚露面坐在我们中间的时尚知性娇柔的蓝校长,一边品味着广播里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感觉有一种美丽在心底蔓延。但我始终不解:在我们来自全国将近一百人队伍(来的还有省、市、区政府领导)的参观中,从头到尾就一个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介绍,当我们参观完坐下休息时,蓝校长才登场而且并不按惯例汇报学校获得的系列荣誉、特色工作等,而是静悄悄地走入我们中间,一起探讨交流并回答校长们的一些提问,整个学生上课、教师开会等教学工作依然如故,丝毫不受影响。当我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便有了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生命化教育。在“敬畏生命,尊重个性,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奠基人生”理念熏陶下,一定会去关注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关注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一生幸福;一定会积极地研究实践,心中始终明确这样的一个目标:用快乐去生活,用幸福去成人。诗意的教育让我们拥有恬静的心情,在这样美丽的教育事业中,你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育人解惑尽开颜
冬天来了,我们八位校长到达株洲芦淞区何家坳小学。早上七点半,走进何家坳小学,他们寄读生正在做早操,很好听的歌曲,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忙拉住一学生询问:“能告诉这是什么歌吗?”“《飞翔》!”一大群同学争先恐后的告诉我。
“你们是领导吧?”一男孩诡秘地笑着问。“为什么呀?难道我脸上写着领导两个字吗?”我忍俊不禁,“老师说今天有领导来学校,要我们都穿校服。”似曾耳熟的话语。
多可爱的孩子呀!一刹那间,我非常想念我校园里的孩子们了。
学校国学馆、校本课程、德育活动等办学特色给我们同去的八位校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校园的那片花园,因为它的错落有致使校园充满了温情和人文,感受最深是余校长治校理念和管理的严谨,至今仍深深地刺激着我。我们说,看理念不能只见口号,我们要窥视它的角角落落,每天的分分秒秒。何家坳小学偌大的校园,地下没有发现一张纸片,学生公寓就像温馨的家一样,又像管理一流的宾馆;学生放学后,三三两两,都静悄悄的,没有追逐嘈杂的声音;教室内,学生们都在自主学习;办公室里,教师们都在各忙各的工作;功能室里,整齐干净,管理员职责到位。这些情景如果说是为迎接参观作的临时准备不为过,更不足为奇。但是,在该校,连续一周每天都如此,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自然,这就是奇迹。
我在想,何家坳为什么被誉为“株洲的小清华”呢?如果把常规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并坚守得如此好,就是一所名校。当一切成了习惯,当习惯成了经典,一切都会成为可能。可以说,该校的常规管理与行为,已经积淀成了文化。我想,能否称其为“行为文化”?
荣格说过一句名言:“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
最后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亲爱的你:我们的容颜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老,可我们的心灵却因教育而永远青春。
(作者:长沙市开福区麻园岭小学陈志斌)
五、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激发学生潜能——张佳
姓名:张佳
所在学校:长沙市稻田中学
从教年限:14年
最喜欢的书:《老人与海》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听音乐、旅游、写生
(一)我的教育自传——人生的蜕变
艰辛和执著是蜕变的开始,蜕变是成长和重生的开始。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实现人生的蜕变。
追梦
儿时的我是个沉默内向的女孩,唯一的爱好就是听听音乐,写写画画,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位音乐或美术教师,但父母的态度却是任其发展,没有刻意让我进行艺术学习。曾有一位歌舞团的钢琴老师愿意收我为徒,认为我有学钢琴的先天条件,并说服了父母亲和年幼的我。可由于父母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接送我去学习,我的钢琴学习生涯被迫结束。
失落的我,转而把绘画类书本当老师,疯狂临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渐渐地就能画得像那么回事了,因“专业”表现突出被老师任命为美术课代表,从小学到初中默默地出了好几年黑板报。有一天,父亲无意中听说有个长沙市中小学生绘画竞赛,尝试性地将我临摹的一张石膏像送了过去,结果评了个二等奖。我喜出望外,从此确定自己的方向,要考一所可以进专业美术学习的高中。初中三年级时,父亲找了位画家朋友,用几天的时间对我进行突击素描和色彩训练,终以较落后的名次考上长沙市十一中(高中艺术班),正式开始了我的美术学习之路。
在我的求学路上,有三位影响我一生的美术老师:
一位是高中美术教师刘国芳,他时常关心鼓励我这个有点自卑的女生。我的基础较差,上课时常常躲在角落,总是遮遮掩掩,生怕同学看到我的作品而取笑我。是刘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快速进步,让我渐渐拾起信心。
第二位是美术高考考前培训班的成祖成老师,他是广州美院油画系毕业的高材生,多年从事考前培训,非常严厉,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大声训斥。我刚刚参加培训时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我而言却很奏效。在学习中,凡被骂过的问题我都记住了,挤出休息时间反复思考和练习,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一段时间下来进步“神速”,经常每隔一两个星期就有一次飞跃。到高考前夕,我的作品多次被评为优秀作品并贴在橱窗中展示,我终于成为被老师表扬的优秀学生,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现合并为苏州科技大学)。第三位是张庆国老师,他是我的大学素描和油画老师,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是一位经验丰富又和蔼可亲的老教师。他的家就在学校里,常常邀请很多和我一样离家较远的外地学生一起过团圆的节日,让我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在绘画学习中他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点拨,令我时有顿悟。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画画更加痴迷,常常“加夜班”,快乐充实地度过了我的大学时光。毕业时我的专业成绩是全班最高分,并有一幅创作留校展览。
成长
1998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我,实现了梦想,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在苏州一所美术学校(中学)实习后,回长沙在一所子弟小学任教,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正式上岗了,全校就我一位美术教师,一至六年级共18节美术课我全包了。顶着巨大的压力,怀着忐忑的心情,克服重重困难,我一边摸索一边教学。
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热爱这份工作,喜欢画画,喜欢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我总是能从孩子身上得到灵感,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用自己的热情影响学生。那时的子弟学校条件很落后,美术教学的用具几乎全是我自己动手做或当堂示范,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常常找我帮忙做教具,画幻灯片等,我常常忙得不可开交。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在做教具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绘画表现力,熟悉了不同学科的内容,找到学科间的联系,丰富了我的教学,我的美术课渐渐成了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课。
参加工作后我又遇到一位恩师——区美术教研员谭石光老师。他常到我的学校来听课评课,对我的美术教学悉心指导,给予我很多帮助。谭老师鼓励我写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他不厌其烦地多次指导我修改论文,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就获得湖南省一等奖,并被载入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资料》。在谭老师的引荐下,我被聘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艺术教育创新研究”子课题组组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区级课题“感知—创新”训练研究,荣获长沙市友谊教育科研奖。在参与课题研究期间,我所撰写的论文在中南六省美术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在区教研员谭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帮助下,我迅速成长,用加倍努力的汗水换来了充实与提高。在小学工作的八年里,我先后担任了美术教师、艺体组的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并出色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磨砺
由于热爱美术教学工作,为了让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至于荒废,我毅然辞掉教导主任一职,并经过考试、面试,从小学调入长沙市稻田中学,成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
调入中学的第一年,我就担任了高一艺体班的班主任以及高一和初二的美术教学工作。
从小学出来,走进中学的课堂,说真的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面对一群活泼、热闹的学生,面对那么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感到紧张,同时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与压力。刚开始,我虽然精心备了课,但上课时还是出现“讲漏了”、“讲快了”等状况;我细心管理着班级,还是出现很多漏洞。这时,年级组长与美术备课组长两位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谅解,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动力。渐渐地,我找回了一点自信,上课自然了,大气了,组织教学有一套方法了,学生也喜欢上了我,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中学与小学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差异,在教育方法上我已有的经验不太奏效,学生的自主意识很强,他们的“顽皮”弄得我焦头烂额,自己还要花更多精力进行美术教学的探索。当一个又一个难题压来,我常常简单粗暴地应对学生。就在这时,有个学生触动了我。她叫刘端仪,是个内向的女孩,有一段时间成绩退步了,上学老迟到,也经常缺交作业。我批评了她,却没有什么效果。我拿出她的档案,发现她父亲一栏是空着的,我问她怎么回事,她用很小、很低沉的声音说:“我父亲去世了!”我很震惊,内心顿时充满怜爱,觉得简单的教育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我了解到她母亲也没有固定工作,生活很困难,以前学校组织春游、秋游一次也没参加过,我便给她交钱,让她和同学们一起秋游;她过生日时买礼物送给她。一段时间以后,我惊喜地发现她学习进步了,再也不迟到,不缺交作业了。我认识到中小学也有共同的教育特点,就是用真心爱学生。我努力寻找学生不用心学习的根源,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想法,终于把这个班主任和初高中美术老师当“顺”了。
就在我适应了新工作的同时,一个不幸的消息差点将疲惫的我打垮——母亲住院了!医生诊断为尿毒症,如果不换肾治疗或是透析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我决定捐一个肾给母亲,可她死活不同意,只好进行昂贵的透析治疗。
父亲下岗,妹妹在读大学,家里的开支全靠我一人。母亲的病,犹如雪上加霜,使我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作为班主任和授课老师,我要对学生负责,作为女儿我要对母亲对家庭负责。在母亲的支持下我以事业为重,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下了班再去医院照顾母亲。
经历了这些不幸,我变了,变得坚强,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天的生活,珍惜我与学生的师生缘分,珍惜我的工作。我要用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影响家人,感动学生。
挑战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绘画竞赛。
每一次竞赛,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收获着挑战成功的快乐。
最难忘的教学竞赛,是第一次参加长沙市中学美术教师教学竞赛。光是试课,就不下十次,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评课,区教研员、区教研理事、学校领导与美术组的老师给了我很多意见与鼓励,不厌其烦地听课评课。我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无数次加班,无数次熬夜修改教案与课件,在赛课前我的教案与课件已日趋完善,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最后,终于在市教学竞赛中,不负众望地“出线”了。我作为长沙市唯一代表,参加湖南省的美术教学竞赛。事实证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在湖南省中学美术教学竞赛中,我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最刻骨铭心的竞赛,是全国第五届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竞赛内容有五项:理论常识、网页制作、手工制作、色彩人物创作、国画人物写生。从2008年6月10号接到比赛通知,到6月26号长沙市基本功竞赛,7月17号湖南省基本功竞赛,再到11月3号全国基本功竞赛结束,我觉得漫长而又短暂,漫长到我觉得这期间每晚备战到凌晨的每分每秒都是煎熬,短暂到最后一场国画写生比赛的最后十分钟,让我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整整147天的励练,一辈子刻骨铭心。
充分准备加良好的心态等于比赛中良好的发挥。先是以长沙市基本功竞赛第二名的成绩参加湖南省的竞赛,以省赛第一名的成绩,作为湖南省中学组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基本功竞赛,我越战越勇,最终登上全国比赛的领奖台,手捧一等奖的证书(其中理论常识和国画人物写生获得第一名)。我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全身微微颤抖,这份荣誉是对我的终生鞭策,是一种继续奋斗的永恒动力。
在平时课堂作业中,我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美术竞赛。我辅导的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种不同部门组织的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我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在教学工作和研究中我撰写的论文参加全国、中南六省、湖南省、长沙市论文评比,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原来凡事全力以赴了,真的不会留下遗憾,敢于挑战自己真的就能超越自己。
蜕变
一路走来,父母说我清醒了,朋友说我成熟了,同事说我更优秀了,不管怎样一个评价,我都用最平和、最淡然的心态去面对。
参加工作的14个年头,不断挑战自己的我,一次次超越了自己,在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逐渐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在2012年的长沙市雨花区基础教育学会第二次理事会上,我当选为中小学艺体专业委员会理事。围绕“推进高效课堂,实现均衡发展”开展结对扶帮、城乡交流、教学示范等活动,参与市级美术课题的研究,进行研究课的展示。我先后被评为雨花区美术教研工作“先进个人”、长沙市“优秀美术教研工作者”、长沙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于平凡的岗位尽最大的努力。继续学习,继续挑战,为我的学生,为学校,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我的研究叙事——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激发学生潜能
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中学美术新课堂呈现了新气象:教学手段丰富,师生频频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参与……这些都是美术教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课程改革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亟待教师们共同解决。
学生美术作业中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课前准备不充分。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工具材料的准备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情况直接关系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否顺利开展,尽管教师事先布置并提醒,总有部分学生不配合,准备不足或是没有准备。
二是学生作业时间过长,导致评价环节不能落实到位。大部分美术公开课中,教师在作业与评价环节往往因实际操作时间无法预计而仓促收场。美术常规课问题更严重,能在课堂内完成作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参与评价活动的学生势必只有一部分,有时评价环节索性被清脆的下课铃声所代替。
三是作业收不齐,且总体质量不高。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远不如小学阶段,被精美的课件和有趣的教学环节调动起来的热情与兴趣往往不能持久。有些学生想得丰富,说得精彩,却在作业中无法体现,质量高的作业为数不多。加上美术教师普遍课多,课后作业很难收齐,作业的总体质量缺乏保障。作业质量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学生作业的总体质量提高不明显,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以上问题表明中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仍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
多样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
我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到一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想法:一是对美术教材部分内容感兴趣,不喜欢的内容不想学;二是美术课轻松有趣,但做练习有点吃力,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想和老师交流却苦于一周只有一节美术课,机会太少;三是觉得老师布置作业太难或太易,自己没有明显进步和提高;四是觉得自己基础差,综合能力不强,缺乏自信,不想在老师面前“扮矮”,所以有时干脆不交作业;五是作业时间太少,讲评环节太匆忙,很多问题没弄清楚;六是其实每次作业都尽力完成,虽效果不够理想,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美术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教学环节上要下足功夫,在作业设计、完成过程与评价环节上要结合课内课外的时间落实到位,做到不遗漏一个学生。
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作业的分层设置法、激励评价法与积分测评法,在教学中交互进行,组建师生课业交流平台,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1.作业的分层设置法: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生活方式、知识水平与技能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作业分层设置法指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多层次作业,在适应学生差异的同时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是选择题式。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综合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设计多个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选择题作业,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
例:在七年级下册《门》一课中,作业为设计一个有趣的门,可以是家、小区、学校、公园、文化宫、博物馆等场所的门,工具材料不限。
(1)设计绘制门的平面效果图。
(2)设计绘制门的立体效果图。
(3)设计制作立体模型门。
(4)设计制作门形贺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特点不同潜能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从而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是层层递进式。
针对部分学生常在自选题中选择容易完成的作业,导致无法获得自身突破的情况,笔者设计层层递进的作业方式,由易到难设置有递进关系的多个小训练,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充满信心地参与由浅入深的训练,并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观察、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例:七年级下册《运动》一课,作业为画运动中的人物,做立体人物造型作品。
第一课时作业:
(1)“看图对画”(限时1分钟):将课件图片中的人物动态用最简易的线条描绘出来。
(2)“离图背画”:看图速记10秒钟后,将图中人物动态用简易的线条背画下来。
(3)“恢复记忆”:根据记忆将前两个训练中的“简笔人物”复原,画一个较完整的人物动态。基础好的学生可尝试回忆生活中最熟悉的人物动态,用简笔默画后进行“复原”。
(4)“组合动态”:将一个动态进行重复组合或组合两个不同动态,完成一幅组合人物动态创作。
第二课时作业:
(5)“立体人物动态”:巧妙运用课前收集的材料,制作立体人物动态作品。
(6)“生活用品设计”:设计制作一个立体人物动态造型的、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修改意见,并将优秀作品随即展示。附学生作品层层递进式示例:
三是挑战极限式。
为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及综合能力均有所提高,笔者在教学中穿插挑战学生自身能力极限的小训练,并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新的成功。
八年级下册《小提琴》一课的训练:(1)听一段小提琴的曲子,即兴以点、线、面画出自己的感受,不同时段的音乐画出不同的感受,并试用语言表达出来,看看自己能画出和说出几种感受来。(2)试归纳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和造型特点,想想自己能总结出哪几点。(3)试着用多种方案对小提琴进行分割和重组,审视令自己满意的方案有几个。(教师强调只要超越自己就是成功,鼓励学生挑战自己的极限,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又如七年级上册《花圃》一课中,首先用课件展示多种不同花卉的照片,要求学生浏览图片后将花卉的基本形画下来,2分钟计时内看看能画下几种花卉,挑战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然后请学生联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与所画花形相似,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来,在4分钟计时内尽可能多画几种,挑战记忆、联想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劲头十足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在与同学竞争的同时超越了自己,提高了综合能力。
高中美术设计课作业分层设置实例:在第二单元产品设计《你能让我满足吗?》一课中,课前作业为:以日常生活用品或文具为素材,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产品形象,画设计草图。课内赏析归纳大师们的作品特点后,总结特色产品畅销的原因,对自己或同学的草图提出修改意见,将原设计完善并定稿。
课内作业设置为:
(1)将设计稿上色加工,使画面体现一定的立体感;
(2)尝试做产品的立体或半立体模型;
(学生在两项作业中选一项作业独立完成。)
(3)为产品制作宣传单、海报或宣传册;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第3项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生将各自所设计的产品大体分类后,自由组合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一个系列产品的推广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分组和调整建议,按每组学生整体能力水平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A组作业要求:制作产品宣传册,录入本组每个成员设计产品,宣传册的封面与每个页面的设计要于统一中有变化,主要页面除产品图案外要有功能简介和广告标语。B组作业要求:制作一张宣传海报简介本组系列产品,并制作以文字为主、插图为辅的简易宣传单。C组作业要求:为产品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卡片。教师提供“展位”,每组学生在所属展位进行布置,展示产品模型或图样以及制作的配套宣传作品,并派代表作产品推广发言。
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模拟产品推广的活动,相同的作业不同的作业要求,使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擅长绘画的、擅长写作的、能说会道的、心灵手巧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他们在团结协作中共同提高。
2.激励评价法。
激励评价法是作业质量的有效保障,是穿插在学生作业过程前后的环节,是对分层作业进行分层次分时间段的评价,评价以肯定、激励为主,具体分为三段:
一是课内评价。
课内学习活动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为主,可在作业上打分或写评语,作为课后评价依据。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建议者的姿态,以简短的语言及时地激励学生,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对其语言表现和活动表现进行反馈,使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过程中有所顿悟和提高。
二是课后评价。
教师在课余时间对作业进行书面批改,批改内容为“等级+评语+简笔画鼓励的手势”(参见附图),其中以“优”、“良”两个等级为主,学习过程表现和作业效果俱佳的评为“优+”,学习态度欠佳的评为“良-”。不统一标准,而是依据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表现和所选择作业完成情况及进步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在评价后进行修改添加或重做的作业可再次获得评定。
三是课前评价。
教师提前三至五分钟进教室,在上新课前讲评作业总体情况:实物或课件展示部分优秀学生作品,表扬作业质量高的学生和进步大的学生,提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及老师的期望,鼓励仍有疑问的学生课余到办公室与老师交流。
四是积分兑奖。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在学生作业情况表上记录每一次评价情况,并依据不同情况累积加分,积分标准为:“优+”积1.5分,“优”积1分,“优-”积0.5分,“良+”积0.25分,“良”积0.2分,“良-”不积分。
学生定期算出自己的积分,每累积3分可兑奖品一个(教师自行购买常用的学习用品)。学生兑奖时,可与教师再次交流课业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鼓励和阶段性总结评价。
3.积分测评法。
一是依据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内表现酌情加分。学生干部与教师合作记录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与课内表现情况,给予加分并纳入积分兑奖。每次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加0.1—0.2分;课内表现出色的学生(例积极发言、与同学团结协作等)加0.1—0.3分;在课内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且质量较高的学生另加0.2—0.3分。
二是根据积分情况加操行分,并定期表彰。学生非常在意每学期的综合操行评分,操行分既是学期末评优的依据,也是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的体现。
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学生每积得4分加操行分1分。每学期分段进行表彰和颁奖仪式,凡积得4分或4分以上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立奖项(例如“最佳创意奖”、“最佳肌理效果奖”、“巧用材料奖”、“最具个性奖”等)。
三是按照积分进行期末测评。每期期末测评共分A、B、C、D四个等级,积9分以上为A,积6分以上为B,积3分以上为C,3分以下为D。
一学年后的实验结果是:80%以上的学生能主动准备上课的工具材料和收集有关资料;60%—80%的学生能在课内规定时间完成作业;40%左右的学生练习过程中主动提问;40%以上的学生主动与老师在课外交流作业中的问题;20%的学生不满意自己的作业在评价后进行修改或重做;20%原本对美术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有明显改观;80%以上的学生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作业几乎100%交齐;在各班学生民意调查中,对美术课与美术教师的满意率为97%—100%。
美术作业评价的策略
在美术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时刻注意尊重学生,秉着公平的原则,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反馈、交流、评价,作品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作硬性统一,落实学生自评、互评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学生。
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发展快慢不同。教师接受学生的差别,学生自尊就可加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学生,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评价发言,不轻率批评与指责学生“太让我失望”、“怎么这么笨(蠢)呢”、“这就是你的作品?”等,我们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当你试着用关注与理解的话语传递出爱意、赞赏、同情、接受和尊敬时,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存在。当教师说出“有什么需要我帮助你的吗”、“请相信自己一定行”、“别泄气”、“慢慢来”、“再想想,还能怎么修改作品效果会更好呢”、“希望这一次的作业会让老师有惊喜哦”等话语时,学生就会感到温暖、支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的期望也往往能转变成学生自我实现的结果。
2.帮助学生重拾自信。
中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常常表现得小心翼翼,不如小学时放得开,许多时候是想得到而表现不好,正所谓“眼高手低”。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丧失自我表现的信心,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选择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为学生心理失衡寻找支撑的力点。鼓励先“眼高手低”,在多准备、多思考、多练习后逐渐“得心应手”,继而在课堂中“大显身手”。
有时,学生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优势,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并发展自己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力量,从而最大地激发潜能。
肯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在评价与测评中获得自信与提高。从教师购买奖品的举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关注与爱;在积分兑奖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积累的兴奋与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多了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师生感情,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亦亲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鞭策自己的行为,并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极大的热情投入美术课堂,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持之以恒。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落实作业与评价细节,教师需要付出很多,工作量加大了,教师的课余休息时间少了,但学生作业交齐了,质量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热情高涨了,学习主动了……学生转变了、教师上课更轻松了,真可谓“先苦后甜”。
(三)我的课堂笔记
重拾自信
“我不行,我画不好……”一个女学生常常这样回答我。她很内向,不爱说话,和老师同学交流很少,学习上也表现得很不自信,每次作业也完成得不理想,许多时候是有想象力而表现不好,正所谓“眼高手低”。眼看她在学习活动中逐渐丧失自我表现的信心,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我很是着急,总想找机会帮帮她。
终于有一次,在《星空》(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一课中(活动建议是以星空为题材,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制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也可借助星空的题材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画一幅关于星空的科幻作品),她的作品《能源中转站》效果不错,我大加赞赏,当即在全班展示和表扬,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赞许。课后,我与她谈心,再一次鼓励她,并肯定她的能力,建议她用白色水性笔画在黑色的纸上,指导她将作品放大、完善。此作修改后,参加第九届“雏鹰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获得了金奖。此后,她一改往日的状态,在美术学习中总是充满信心,热情洋溢,经常与我交流她的创意与想法,创意思维敏捷、线条表现丰富成了她的优势。
附:学生获奖作品《能源中转站》
周日,一位初一的杨姓学生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永远离开了爱他的亲人、老师、同学。
周一,我走进这位学生所在的班级上课,发现气氛有异,大约学生们已经知道这个噩耗。上星期五还在一起上课,活蹦乱跳的同学突然离开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十来岁的孩子如何能承受?
他们一个个眼圈红红的,无精打采,教室里死气沉沉,我的美术课怎么上呢?我想打破这个僵局,于是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以这个事为导入,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祝福天堂里的杨同学吧,在美术课上,你可以为他做点什么呢?”“做张贺卡吧!把祝福写在上面……”一位学生小声地说。
这节课是上第二课《桥》,原本的课业设置之一是要做桥的半立体模型。于是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提议:“在我们和杨同学之间有座看不见的桥,那就是友谊之桥。让我们用双手把心中无形的桥做成有形的、立体的桥吧!并配上封面写上对他的祝福,做成一张完整的贺卡”。
学生在我的引领下,开始研究桥的半立体模型怎样做,如何才能立起来……但课堂气氛仍不如往日活跃。我随即调侃道:“如果是伪劣产品,质量不过关,祝福送不出手的哦!”学生们哄堂一笑,气氛轻松了很多。大家带着真挚的情感,专注认真地制作出一张张精美的贺卡,纷纷在贺卡上写上对同学的怀念和祝福,还有的将贺卡做成一个信封的形式,寄托自己的哀思。这堂课意外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作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