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地站在你的对岸
静静地听那时光流淌
经过了多少次的沉浮和起落
战胜了多少次的痛苦和失望
多少的欢乐一去不再来
多美的容颜改变了模样
而我的双脚依然向着你不停地跋涉
向着你——我生命的灯我的光亮
历尽艰辛而情怀不改痴心不变
为了你,我将终生不悔地歌唱
——徐鲁《写给理想》
姓名:彭昕(长沙市开福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所在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从教年限:28年
最喜欢的书:《新华字典》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旅游
第一部分我的教育自传
语文,我的诗意生活
我出生于教育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孩子、对语文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十八岁那年,带着青涩,我走上了讲台,开始了语文寻梦之旅。
刚做教师两个月,正好赶上区里组织赛课,经过重重选拔,我居然获得了新苗奖,成为教坛新秀。接踵而来是多次的公开课和接待课,我乐此不疲。我相信,历练就是成长。
走进语文,才发现,这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要在这个空间行走自如,语文素养是助推器。教学中,我善于从文本中提炼出蕴涵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教《第一场雪》时,我指导感情朗读、品词赏句,还和学生一道完成了一首四行诗,使原本情景交融的课文更加诗情画意。
语文即生活。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去装扮生活,用生活丰实语文。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外,我经常联系教材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组织辩论及课本剧表演;课外,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学社团,带领学生走街头、串民户……品味语文,就是品味生活。
语文,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2004年,我走进了另一片天地,同样感受到浓浓诗意。语文教研之路从此在我面前延伸。
语文老师工作多,任务繁重,重复机械抄写教案,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教学。再改!从思维狭窄负担繁重的个人独立备课到集中智慧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从以课文为单位备课到单元整合主体拖带备课,从形式主义的抄写教案到注重实效的思考“教学结构”,一路改来,收获较大,反映很好。
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积极发言,但另一部分学生却很不积极,老师们反映,学生差异很大。再改!改变大一统的教学设计,实行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问题设置等,让老师有更多心思关注个体差异;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个体差异,效果很好。
两板斧下来,老师思维解放了,学生潜能释放了,教育的终极就是人的发展,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问题何止这些?“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我时刻以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激励自己。多年教研工作的经历告诉我,基层教研,就是锲而不舍地解决课堂实际问题。我们的问题都是来自真实的课堂,我们解决的阵地也在课堂,从课堂中来,在课堂中实践,最终服务于课堂。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我区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式。
2010年,由我主编的集全区语文教师集体智慧的《教师如何上好课——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一书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年被教育部推荐为“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
我品味到了前所未有的诗意生活!
为了生活,我走进了教育,走进了语文。
从语文老师、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直到语文教研员,一重山色一重新,我逐渐发现,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一种充满了睿智和诗意的生活。
哦,原来,我正在为语文而生活。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语文课堂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一、名家眼中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承认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就如同承认同龄学生身材高矮不一那般简单明了,这不是价值取向的问题,而是事实。
个体差异研究的首倡者高尔顿,最早开始用统计法从量的方面考虑个体差异。以学生能力为例,从量方面分析,人数愈多愈接近于常态的分配;从质的方面考察,每个人在能力、性格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格赛尔及其助手们用一对双生女孩做过实验,从她们婴儿期开始一直到青春期,有过详细追踪研究。研究者发现,她们中一个动作能力较强,而另一个在思想上显示出优越性。在生长期间,他们的年龄愈大,表现差异愈甚。
华国栋在《差异教学论》一书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在性格、兴趣、能力、智力、性别、学习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差异的学生。差异教学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课标还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体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持体验。
我们在教学中观察到学生的差异大约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能力的差异。学生在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兴趣的差异。有的喜欢诗文,有的却喜欢小说;有的关注这个人物,有的却关注那个故事情节,同样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班内的学生关注的兴趣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风格的差异。有的倾向于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的学生通过口耳相传更能学好,而有些学生依赖视觉途径的传递方式,还有人需要触觉或动觉才能学好。
二、看看他们是如何关注全体学生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渠道,高效率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这个高效率意味着,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照顾学生的差异,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教学过程更为重要。
(一)环环相扣——各个教学环节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1.教学关键环节满足学生需要
课堂上要特别强调在教学关键环节的兼顾,学生这时的特殊需要得到满足,学习和效果也就有了基本保证。
在识字教学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这样对前两种方法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了关注,可以让别人帮他们解决,为他们后面的学习提供了保证。
学生在读课文时,有的喜欢小声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喜欢同桌之间互读,有的喜欢跟老师读,那么老师应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古诗《草》时,先让学生认读生字,在学生借助拼音自拼自读后,老师检查,发现有不举手的学生,于老师就指名那位学生问他为什么不举手,当得知是由于有个字不会读不敢举手时,于老师便亲切地让他把会读的读给大家听,那位学生读对一个,于老师就请同学们热烈鼓掌一次。在此后的提问中,那位学生总是把手举得高高的,正是由于老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位学生成为学习中自觉主动的参与者。这看似平常的一个教学细节,却正是渗透了“差异性教学”。
另外,个性化阅读与语言文字的感悟每人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允许个性的存在。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片段:
师:谁能把父亲的话读读。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谁来评评。
生1:我觉得他没读出父亲激动的声音。
师:“激动”是怎样的?你来试试。
(生1大声读)
师:父亲声音会为什么会这么大、这么颤抖?
生1:因为父亲听到儿子的声音了。
生2:我认为张晗读得不好,父亲没有那么大的声音,因为父亲已经很劳累了。
师:好,那你也来试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存在差异,对课文的感情不同,朗读的语调、语速、表情自然也不同,从老师的态度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课文个性的理解。
2.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特别是问题设计时,目标应当是适当的,应是稍高于学生目前触手可及的目标,应处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意问题具体化和问题的层次。
如教学《瑞雪图》“雪美”这部分时,出示自学题:
A。请找出描写雪美的句子。
B。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A题是保底题,是全班学生都应掌握的内容,此题难度不大;B题是拔高题,给予优等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并能通过优等生的回答帮助掌握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
又如上《海市》一课,学生看了录像后,老师这样设计问题:
看了录像后,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美丽的海市?
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海市的美丽?
海市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
海市是一种什么现象?
海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课文为什么以“海市”为题?
这些问题的设计就体现了层次性,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后面的问题学生思考有困难,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来完成,也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完成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都能愉快学习。
老师还可给学生提供“成功菜单”。如上《少年闰土》一课,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闰土长什么样?性格有什么特点?课文讲了有关他的哪些事?
结合课文内容,为闰土拟一份“自我介绍”。
猜猜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长相、性格及他的遭遇。
猜猜三十年后,闰土与鲁迅再见面的情景。
结合读过的小说《故乡》及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对闰土、鲁迅进行人物评论。
“闰土”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其他人物形象之间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
这实际是一份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在迁移性、抽象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层次逐渐提高,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谈,帮助他们合理选择“成功菜单”中的选项,并在学生确实付出了许多努力而未完成选定的目标时,提供帮助来实现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目标,不断增加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
另外,巩固练习还应分层,作业布置要分项。如学完《瑞雪图》一课后,在布置作业时可设计必做和选做,并分项。
A。(必做)摘录积累描写雪美的句子。
B。(选做)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做。
①搜集资料,了解“瑞雪兆丰年”的科学依据。
②依照《瑞雪图》,按照一定的顺序以《丰收图》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形成,又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差异,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二)循循善诱——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1.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好教学方法
哪个环节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提问哪些同学,哪个环节采取自主学习,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好教学方法,如学生学生字时采用合作学习,用比赛形式先让组长带领同组同学学习生字,要求人人过关,再进行小组比赛,全部过关的组才能评为优秀,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会相互帮助,在有限时间内,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教,比老师集体授课效率要高得多。
“辅助支架”是提供学生在完成挑战性工作中所需要的帮助。在差异的课堂上,每个人学习目标不同,而每个人都需借助不同的辅助支架来促进学习,向超出学生已有水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提供录音辅导;提供帮助整理文字的图画、课件;设计与学生阅读水平相适应的阅读材料;文章类型分析策略;指定合适的阅主导伙伴;笔记纲要,重点知识的书面指导等。
如上《桃花心木》一课,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包”,里面包括生字新词理解、文章结构、句段赏析、课文朗读、课后练习、扩展资料等。学生可在网上找到“资源包”在家自学,课堂上可自由找人组合,交流学习的收获与感受,也可邀请老师参与本组的学习。
此策略的运用,满足了学习需要并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针对学生临时生成的思维差异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灵活多样性还体现在教师对一些课堂偶发现象的敏感及教学的应变上,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绪表现,针对学生临时生成的思维差异等,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片段
师:老师也问你们一个问题,课文中的父亲失常了吗?
生1:他没有失常,他一直想着救儿子。
生2:我觉得他失常了,他连续挖了三十八个小时,眼睛都迟钝了,在点神经了。
生3:可只有他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同学呀,父亲没有失常。
生4:他失常了,那么多人劝他,他好像没听见似的。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争议很大,我们分组学习,认为父亲失常了的坐到教室左边,认为父亲没有失常的坐到教室右边,展开讨论,说出各自的理由。
(学习临时分成两组展开讨论)
学生出现的两种答案是老师没想到的结果,所以老师调整了教学方法,把学生临时分成两组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了父亲“失常”是因为父爱,“失常”是失常得伟大;“不失常”也是因为父爱,“不失常”是不失常得惊人,这样更凸显文章的主题。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时,如果按照老师原来的设计上下去,就会忽略另一种观点的学生的感受,只是教师生硬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更不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所以对于课常上学生临时生成的思维差异,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使用应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
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如一位教师问到一个表达较困难的学生“目瞪口呆”是什么意思时,教师鼓励他用动作来表演“目瞪口呆”是什么样子,这个学生活灵活现地表演了“目瞪口呆”的样子,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增强了自信心。
在教学中,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方法,都应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只有当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合作时,教师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照顾学生的差异。
(三)字字珠玑——课堂评价要有效
没有评价过程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的始终。为了在教学中能照顾学生的差异,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必须加强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运用评价的方式,把握评价的尺度,注意评价的语言,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1.评价方式要多元
学生回答的内容不同,回答问题的结果不同或问的时间不同,评价的方式就应不同。以前,我们应用得最多的是“教师评价”,形式单一,稍处理不当也容易与学生对立,阻碍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评价观要求师生平等对话,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实现教学发展,开拓师生双方的潜力,以促进教与学的发展。上《要下雨了》一课,老师叫一学生读课文,读完后请同学评价,一个同学说:“我觉得你读得还可以,要是能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就更好了。”“谢谢!我再来读一次。”同学之间用了第二人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体现了同学间的坦诚,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挥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
评价方式的多样使学生从客体变成了主体,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关注,评价也更广泛,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有的学生希望听到老师的评价,有的希望知道同伴怎样看自己,还有的想去评价别人。
2.评价角度要多样
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及时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现状,评价内容越具体越好,使学生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多角度准确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片段:
师:先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全班学生读课文,拿笔进行批注)
师:你们的读书习惯真好,能边读书边进行批注。读了课文想提什么问题吗?
生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谁来帮帮他?
生2:写了在一次地震中父亲救出自己儿子的感人故事。
师: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假如能加上时间、地点就更好了,你再来试试好吗?
(生回答)
课堂上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教学,更必须加强评价。评价的角度要多样,上面片断里表扬学生读书方法好就注意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多角度具体的评价更能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差异,使他们明白自己的现状,进步会更快。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时,当孩子们说要做一个像儿子一样关心同学的人,要做一个不怕困难的人,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时,老师都根据每个孩子的回答并联系每个孩子平时在生活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我觉得你平时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你能像阿曼达一样关心同学关心集体,我们都喜欢你……课堂本来就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学生不同的现状,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境等去评价学生,才会使课堂焕发生机。
3.评价标准要因人而异
在评价时,不能以同一标准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不应放过,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和指异性,要以纵向发展的眼光来看侍每个学生。如上《瑞雪图》一课时,一个平时不发言的“学困生”从课文中找出一句写雪美的句子并读了出来,虽读得不好,但老师马上说,你能找出这句话已经很不错了,你进步多了。这个孩子很受鼓舞。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备受老师的关爱。“学困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优等生也有满足感,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同时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在老师的关注和协调下能得到互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不断加强。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原来老师在创设弹性课堂时担心难以管理学生,驾驭课堂。
现在有了更高的管理能力,要求在同一时间里管理和监控更多的活动,安排学习进程。提高了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以及学生交流的指向性。在备课、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辅导等方面都要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记住这一段话,因为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要保护好学生幼小心灵里迸发出的每一点火花。我们的教学应尊重和欣赏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尊重和欣赏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部分我的田园笔记
《匆匆》一课疑问号的妙用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使用得当,不仅能够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而且还能够增加文章的美感。理解课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有助于领悟文章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的第二课《匆匆》,老师可以抓住疑问号进行指导阅读。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你发现这篇课文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文章中的问号特别多,共有十二个。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跟着问号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找到了第一个问句,读一读。“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师可抓住这个句子,带领学生仔细读课文第一段,走进文本。在学生的读文中,发现这是个设问句。何以见得呢?因为破折号后面有两句“是有人偷了他们吧?”“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是对前面问题的回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因此作者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后面一连串疑问猜测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接下来的问句在哪里,又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找到了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生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这时可以很好地抓住引导学生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联系二三自然段反复读,看看这两段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知道了,第二自然段讲了时间来去无踪,八千多日子悄无声息地“溜去”了,非常地快;第三自然段具体写了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吃饭、洗手、默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作者却看到时间的流过。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通过品析,学生自然就知道了第三自然段的问句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问句的学习很好地帮助学生习得了写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发现第四自然段一共有六句话,六句话都是问句,他们自己也能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段话用了这么多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结合学生的预习或者是上网搜集资料,了解了作者写作《匆匆》的背景:朱自清的《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所以作者连用了六个问句,表达心中的徘徊和惆怅,时间在飞逝,自己却碌碌无为。文章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作者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六个相同意思问句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这时教师可以适时教给学生复沓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反复吟咏,去感受一唱三叹的效果。
课文的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句子,也是疑问句。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通过上文的学习,明白了这个问句还是表达了作者感慨时间的流逝,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好像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而且全文最后的问句和文章的第一个问句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全文十二个问句是作者情绪消涨的线索,没有激昂的文字,只有如诗般流畅的语言,作者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文字以外的不被注意的标点符号,引领学生跟着标点符号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同样会发现不同的精彩,不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