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玩味
34248100000135

第135章 代后记 娄义华那些事儿

娄义志

娄义华于1974年出生在遵义市区,由于母亲听信了外婆的劝慰,带着义华回到刚刚离开的,还有余温的农村老家——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新台乡下山村。从此,他家成了半工半农家庭。父亲在城市朝九晚五,母亲在农村起早贪黑,这就是他父母的人生轨迹。他们四兄弟都长大成人后,不时跟老妈开玩笑说:“老妈!要是你那时候跟着老爸在单位,或许我们家要多出几位博士。”老妈不以为然,反诘道:“在城市里可能本科都没一位。”

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里,食品需要定量供应。他与三位弟弟都在幼年时期,成天吃饭都成问题,想喝牛奶更是不容易的,想吃白糖,父亲在单位找关系,靠同事们帮忙,才有可能在幼小的时候吃到一些其他农村孩子无法吃到的食品。因此义华兄弟还算幸运的。

计划经济下的社会,吃厌了玉米饭,南瓜汤,烤红薯……孩子们盼望过年吃肉,穿新衣。义华兄弟也是如此。但那时不觉得有多苦。

1979年,义华成了一名小学生,学费5元人民币,他开始接受教化。他是家中的老大,没有姐姐妹妹,家中的事情都要冲锋陷阵,帮助母亲忙一切农活,还要带三位弟弟。从各种农活到洗衣做饭样样都来,7岁开始搭着凳子做饭,练就了一手好的厨艺,如今可以随便展示一个月的菜不重复。

他渴望自己快点长大,而现在的小朋友却不希望快点长大,因为现在小朋友的童年沉浸在蜜罐子里,而他们的童年却充满迷惘,不知未来会怎样。

在家乡的8年学习中,小学5年,初中3年。小学在离家3公里多的地方,每天步行上学。课堂上读英雄的故事,生活中崇拜英雄的行为,同学玩耍、茶余饭后也谈论英雄。在那英雄崇拜的年代,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也渐渐积淀了英雄情结。改革开放了,敢于转变观念,下海经商的人,成为了商界英雄。万元户让人啧啧羡慕称赞。但讲奉献,学雷锋,不少典型故事一直映照在他的心里。

在繁重的家务活中,农村孩子要读好书,基本上就靠课堂上的那点时间。在读书的空隙时,他和同学们迫切希望读一些课外读物,于是,武侠小说,小人书就是他们的热门首选。母亲不让他读课外读物,怕影响学习。但,越是禁,他越有逆反心理。偷偷读了不少连环画册,也收藏了不少,生怕被母亲发现,就偷偷藏在家附近的一棵大树下,等一段时间后挖出来,已经霉变了。那时候的书籍较少,于是一些手抄本的书很火爆,比如曾经流行的《少女之心》,暗地里受到热捧,传阅率相当高。

这样的成长和读书环境,造就了他喜欢阅读武侠的习惯,那时香港的武侠小说非常风靡,金庸、古龙、梁羽生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从哪个时候开始影响了一代人的阅读,勾画着一代人的兴趣爱好。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侠迷,武侠书啃了不少,到后来开始涌现的武侠电视剧、电影,他每部必看。

阅读是写作的一个基础,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让想像力插上腾飞的翅膀。由于阅读了不少作品,为他日后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基础。

1987-1990年:异地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前往父亲工作的城市——长沙,在那里上高中。这可让他高兴极了,但从农村一跃到城市,各种差别接踵而至,他意识到: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缩小差别。在读高中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报读了夜大,学习无线电与电子专业,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率先学习一门技术,高中毕业后好就业,为家里分忧,让三位弟弟们好好读书。

虽然百般努力,但语言障碍,地域歧视,仍无时无刻不在他身边围绕,饱尝了一个异乡人的读书困惑。那个时期,他依然没有放弃武侠爱好,只要添了新的武侠电影,仍必看。临近高考前夕的一天,他依然还在看《黄河大侠》,能记住这部电影是因为高考前那特殊的日子。

1991年,他考上了大学,一所中国的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是很多学子的梦想,也是不少进入此所大学的学子及其家长引以为豪的事情,但他自己却觉得没有一点感觉。

因为那时他又在苦恼着上大学的学费,父母也在幸福地苦恼着。于是他开始运用在夜大学习的无线电技术为社会服务,赚取读书费用。这正是高中三年他努力读完大专无线电课程,拿到夜大毕业证的必然结果。

上大学期间,他除学好自己的课程外,还卖报纸,当通讯员,为一些书商写书稿。因为学习新闻的缘故,写得也快,只要能挣点学费钱,也不在乎书商既不让署名又廉价买走书稿。对他来说,这样做一为家里减少了负担,二是也检验、锻炼了自己。农村孩子,不怕吃苦,不怕脏、不嫌累,这正是他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共有的优点。

1994年大学毕业,他面临三大选择:一是去边疆某地区当秘书,二是留在北京某区共青团,三是去他心仪已久的通讯社。他把这三个去向跟父母商量时,父母非常尊重他的意见。父亲说:“仕途充满艰辛。”于是,他毅然选择了新闻传播事业。

从此,他一头扎进了新闻事业中,用纪实的手法记录着时代的变换,让人类和谐共存,共谋发展。白天上班写文字,走南闯北。晚上依然写文字,写着自己触及心灵的文字,希望通过文字去解决一些问题,化解一些矛盾,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总给自己加上一些沉重的担子,不停地追求着文学的梦想。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历,每天坚持写出好几千文字,他在文字的海洋学会了畅游。他虽然年轻,拿过全国新闻奖,省市新闻奖多次。出版新闻和文学作品多部,几个省市的签约作家,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党组书记、社长的重担,成为新闻界有一定影响的人。如今,他梦想的路正在延伸,他全身心投入的新闻事业正如日中天!

作者简介: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原纪委副书记

(原载《中国日报》湖南作家网 中国基层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