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16

第16章 四、壮观的牛舞

所谓牛舞,指以牛形象出现的舞蹈,其形式多种多样,历史也极其悠久。从神话传说上看,蚩尤所跳的舞就具有牛舞的性质。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其形象是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头上有一对牛角。蚩尤部落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起源于长江中游地区,后来把炎帝部落打败。炎帝退居河北涿鹿,与黄帝结盟,共同战败了蚩尤,至今在涿鹿县还保留有黄帝城、蚩尤城及两者征战的战场。最后蚩尤失败被杀,其部落南撤,依然把蚩尤当作英雄加以膜拜。古代河北、山西一带民间还祭蚩尤神,在仪式中跳蚩尤舞,内容是三三两两,头戴牛角,相抵而舞,彼此争斗,这是对蚩尤作战时的模仿,也是对蚩尤祖先的眷恋,蚩尤戏对后来的角抵戏有重要影响。在南方,如广西马山县瑶族,每年都祭祖先蚩尤公,跳蚩尤舞。

在各地出土的岩画中,也有不少牛舞,其中以云南沧源岩画最为突出。沧源第一地点二区右下方,绘有五个人,其下有二人持弓箭射牛,上有一人持盾牌,另一手拿一大棒,做出去打猎的动作。左边一人持牛角,一手持短杖,这是一种猎牛舞,持牛角者则为吹牛角号的人,即领舞者。在沧源第六地点四区上部,绘有一位原始人,右手持一个大牛角,左手上举,双腿微曲,双脚向外做跳舞状,其对面为牛,牛性具突出,应该是公牛,这是猎牛舞,还是头牛舞?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青铜鼓上还有一种剽牛舞。剽牛又称椎牛、砍牛,这种舞蹈都是在宗教祭祀过程中跳的,在云南广南出土的铜鼓上,其中有不少椎牛舞姿,有二处为剽牛图,在一根柱子上,拴一牛,一羽人为牛而舞,另一羽人则在用斧砍牛。另一处有二人正在割牛肉且跳舞,当然,在其他部位也有剽牛舞蹈形象。至今在彝族、独龙族、佤族、傣族、景颇族还保留椎牛舞的风俗。如独龙族过年时,全寨男女都集中于广场,立一木桩,在木桩上拴一牛,由主祭人以镖枪刺牛腹,牛倒地,进行占卜,其他人争先恐后而上割取牛肉,但有一长者背一块牛肉,绕场跳舞,其他人也都敲?环舞,俗称跳牛锅庄舞。

云南纳西族巫师东巴使用一种象形文字,用以记录各种经书,其中有一种巫师跳的舞谱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舞谱中就有一种牛舞,共分九个段落:

[1]跳胜利神白牛时,颠步,上步的交替跳。

[2]跳黑额白牦牛时,握举斜托掌的磨角顶角。

[3]跳胜利神白牦牛时,向前迈三步,用角往外顶三次,朝内顶三次。

[4]跳白额黑犏牛时,磨角顶角,握举斜托掌,举板铃摇四次,抬腿踩脚四步。

[5]跳白额黑犏牛舞,分手抬腿跳,举板铃一摇,向前走三步,右边顶脚三次。

[6]跳神的白牦牛舞,左脚跳二步,右脚跳二步,向前走四步,朝四个方向各顶角四次,做一次原地自转。

[7]跳白额黑犏牛舞,举板铃摇一次,前进三步,向左顶三次角,向右顶三次角。

[8]跳胜利神的白牦牛时,四方各走一步,四方各顶一次角,快速原地自转一周。

[9]像恒神的白牦牛那样跳一下,把鬼的黑牦牛压下去。

贵州水族的斗角舞,也是一种牛舞。斗角舞,又叫斗牛舞,常在宗教祭典、节庆和丧葬时演出。

斗角舞一般由五把芦笙、五支莽筒伴奏,吹芦笙者在前边奏边舞。芦笙中最小的一把,声音最洪亮,称为公芦笙,整个舞蹈由它领舞。舞蹈的唯一道具是竹篾制作的“牛头”,它是先用竹篾编成斗笠式样,然后再把木削的牛角安放在斗笠的两侧,后部拴上鸡毛裙,披以彩色绸布装饰。表演时,小芦笙前导领舞,大中型芦笙、莽筒跟随在后,同时由二人各戴“牛头”道具作半蹲式边斗边舞,五位头插雏尾、腰拴白鸡毛花裙子的姑娘做舞伴应急配舞。舞蹈随着笙调的缓急展现各种舞姿。其动作幅度大,如甩腰、顶胯、卷转、抖肩等动作,状如波涛,起伏翻卷,充分显示了水族人民热情奔放和粗犷豪爽的性格。

这种舞蹈在开春时即停止活动,将芦笙收藏,人们不举行歌舞娱乐,全力投入生产,在秧苗拔节抽穗以后,由舞队头人摘一稻穗插在芦笙上,才开始起舞。表示芦笙将吹胀谷粒,让大家用欢乐迎接丰收年。

水族的牛舞有两种:

一种是斗角舞。预备时为八字脚、上身自然直立,面向正前方。男舞者双手成弧形,拿芦笙于胸前。女舞者双手成弧形,两手指交叉握住于胸前,双腿半蹲。

动作一:右浪步。右脚向右侧迈出一个浪步,面向前左侧。右脚同时轻跳一下,左脚自然弯曲勾脚。

动作二:左浪步。左脚向左侧迈出一个浪步,面向右侧前方,左脚同时轻跳一下,右脚自然弯曲勾脚。

动作三:扣腰。右脚向右侧前迈出一步,顶右胯。左脚跟上在右胸前,后仰变前俯扣腰,右脚自然弯曲于左腿后,稍离地。

动作四:抖胸。右脚着地并原地颤动一下。左脚在右脚前自然曲成挂勾脚,面向前方。

动作五:左浪步。左脚向前迈出一浪步。同时变右转身1/4圈。左脚落地同时颤动一下变左转身1/2圈。右脚自然弯曲空蹬,面向右侧前。

动作六:左浪步。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浪步,同时颤动一下,变右转身1/2圈,左脚自然弯曲。

动作七:扣腰。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顶左胯。右脚跟上在左脚前为重心脚。左脚在右脚后自然弯曲稍离地。

动作八:抖胸。左脚落地并颤动一下,右脚自然弯曲于左脚前成挂勾脚。

不难看出,斗角舞是一种模拟式的舞蹈艺术。舞蹈的基本步伐多体现牛的不同姿态和抵斗的动作。它既是对斗牛的礼赞,也是生命和力量的颂歌。

另一种是拿牛头舞。内容是:芦笙舞后面有两个牛角,一个为1号角,1号角后面为2号角。预备时也为大八字脚,半蹬腿,双手牵牛角在头部两侧,腰自然弓下。

动作一:前碰。1号角右腿退一步同时颤动一下,左脚自然弯曲于右腿前,成挂勾脚。牛角后移并不停抖动,2号角上右脚一步同时颤动一下,左脚自然后勾于右脚后,牛角向前推动并不停抖动。

动作二:后碰。1号角上左脚一步并原地颤动一下,右脚自然后勾于左脚后。牛角向前推动并不停抖动。2号角左脚后退一步并同时抖动一下,右脚自然弯曲于左脚前,成挂勾脚。牛角向后移动并不停地抖动。

动作三:跳牛。1号角右脚在后方着地,并以右脚为圆心,向左转身3/4圈,左脚转自左侧方着地。2号角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以右脚为圆心向右转身3/4圈,左脚位于右侧方着地。

动作四:对角。1号角双脚同时颤动一下,并蹬腿,双手把角从右侧上方往左下侧推出碰角。

在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办丧事时必丧事红办,为死者送行,还跳一种“瓦治黑”,即牦牛尾巴舞。这种舞蹈流行于“曲诺”(白彝)阶层。跳舞时,每个人都披一个白色的牦牛尾巴,这是从藏族地区收购的。上边为长方形牦牛皮,有两根皮带,拴于脖子上,牦牛尾巴沿背部垂下来,跳起舞姿,如同牦牛飞舞,颇有古风。

丧事所跳的牦牛尾巴舞,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纵跳,最前面为领舞者,此人要老人,善舞,儿女双全,他举着长剑,其他人尾随,少者二三十人,多者上几百人,最多者达千人以上,好像长蛇阵一样,领舞者弯腰,其他人也弯腰,领舞者踏步,其他人也踏步,动作比较简单,具有为死者开路,送行的意义。

一种是横跳,这是面对死者跳的舞。该族老人过世时,搭一停尸架,向右侧卧,人少则在室内跳,人多则在院内跳。所有跳舞者都披牦牛尾巴。如果说前一种以踏步伴舞,此时则以唱歌伴舞,领舞者必唱“阿古格”,即开路歌,他唱一句,其他人唱一句,内容是讲述死者生平的,治病经过及最后死亡。然后要“么妈”,即教尸,让死者亡灵怎么离故乡,沿着祖先迁来的路线,回到遥远的祖先居留地,其中强调:

黑路,是鬼走的路,不要走;

黄路,是神走的路,也不要走;

白路,是祖先走的路,可以放心地走。

最后送到昭通,与祖先团聚。横跳时,必互相伸臂搭肩,左右摇动,领队唱一句,其他人唱一句,歌声不停,舞步有间,其特点是:

右脚跳三下,左脚跳三下,

右脚跳三步,左脚跳三步。

还有一种牦牛尾巴舞是四人对跳,即二人对二人跳,也可多对互跳,以青年人为主,跳累了,就对歌,歌唱够了,就猜谜语,进行智力比赛。这种活动往往是两个家族之间进行的。彝族对死亡看法比较坦然、理智,谚语说:

老子该死,晚辈该玩,

老人死不悲,年轻人死伤心。

老人死如竹子脱壳,

年轻人如嫩竹出土。

太阳不死,晚上也死,

月亮不死,白天也死,

皇帝死,竹、木死,

人也应该死亡。

从这些谚语看出,彝族把生老病死看成是一种自然规律,因此丧事红办,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既是惜别亡者,也是氏族娱乐的重要形式。

总而言之,牛在舞蹈艺术中也有生动的反映,但内容和来源不同,有的出于原始信仰,有的来源于猎牛,有的来源于斗牛,有的与本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如彝族跳牦牛尾巴舞,与古代牦牛羌有一定的渊源,这说明彝族来源于牦牛羌,至今在其丧葬仪式中还保留牦牛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