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34258400000021

第21章 五、春牛探源

鞭春牛是怎么起源的?为了“戒农”,激励春耕,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既然鞭春牛如此古老,流传广泛,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为了进一步阐明上述问题,仅仅在文献上研究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活生生的民族资料,进行比较研究。

除了汉族普遍鞭春牛外,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鞭春牛或破土开犁的习俗,而且保留了较古老的仪式,基本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锄耕式破土春耕。如云南景颇族每年都祭祀山官庙,该庙供有天神、地神和山官祖先。第一次祭祀在春季三四月,向祖先和天神、地神献供,事后由山官在山官地以竹锄刨三次地,下种后覆土,事后其他人才能开始播种早稻。这种春耕仪式,是在锄耕阶段出现的。

一种是人挽犁式破土仪式。广西壮族过春节时,由一人扶犁,二人挽绳拉犁,进行破土春耕,同时由两人扮演春官,互相调情,进行表演。然后其他人才能春耕。当地瑶族鞭春牛由三人表演,一人为牛,一人扛犁,一人扶犁,由乐队伴奏,在各村表演耕作仪式,向各户送春,各家也给予酬谢。广西瑶族正月初一早上,“以三人为一组,一人作牛,一人扶犁,一人荷锄,逐街逐户耕作”。这种春耕仪式起源于牛耕之前,故还没有春牛内容。在我国古代汉族、苗族等不少地区都有以人挽犁的耕作方式。

一种是牛挽犁式破土仪式。广西仫佬族在立春前一天,乡亲都集中在罗城县东郊春牛亭前,把县太爷抬出来,他一拜神仙,二拜土地,三拜民众,然后下田扶犁,喊曰:“立春了。赶快下田。”并向牛打三鞭,唱鞭牛歌,犁三下地,族长在后撒种,宣布春耕开始,第二天族长把剩下的种子分给各户,各户再举行开犁仪式,但要先祭谷神、祖先,牵牛下田,在田中犁三犁。侗族、苗族称开犁仪式为“起活路”。活路头也牵真牛下田,进行犁田、插秧等示范动作,其他人在田边载歌载舞,欢庆春耕开始了,事后各家才开始春耕。在彝族绘画中也把农耕活动绘入其中。这种春耕仪式起源于牛耕时代,以真牛鞭春,是一种古朴的鞭春牛仪式。

由此看出,鞭春牛起源于史前时代的春耕仪式,先是氏族长带头进行耕种,其他氏族成员跟随而作,这是一种氏族的春耕礼,所用农具是锄头,人挽犁。耕牛出现后才出现了驱牛而耕的破土春耕仪式,后来才出现土牛、纸牛等象征性的春牛,因而鞭春牛乃是春耕仪式发展的产物。

那么,鞭春牛为什么能经久不衰,有旺盛的生命力呢?这是有一定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的。

第一,中国以农立国,农业是社会生活的命脉,所以历来人们都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不误农时,及时耕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观点,所以每年立春,举国上下,官民一致,都把立春节的鞭春牛当作一件大事来办,而鞭春牛正是春耕的动员令,寄托着广大农民祈求丰收的愿望。只要农业生产存在一日,人们就会珍惜立春节,并且通过鞭春牛等仪式,使广大农民投入春季农忙季节,以便去创造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

第二,立春是农业生产的序幕,也是人类自身繁衍的重要时节。《尚书?大传》:“春出也,言万物所出也。”《淮南子?主术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众所周知,猿类动物是有性热期的,有季节性发情和交配,春季就是这些动物发情的旺季。从猿类过渡到人后,性热期消失了,但是人类机能还有一定规律,有高潮与低谷之分,如冬季人体处于低潮,死亡率高,春季人体机能走出低谷,性欲旺盛,是人们求偶、交合的季节。古代有不少婚恋的节日都是选在春暖花开季节,这不是偶然的。从而得知,立春节是与人类自身繁衍密切相关的节日,由于与文化娱乐结合起来,使人喜闻乐见,所以立春活动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此外,鞭春牛活动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计,农业的丰歉,也与历代统治阶级的利益休戚相关。他们为了社会安定,增加剥削收入。也把立春等节日活动列为国家盛典,表示关心民间的疾苦。每年由专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于六月制定第二年的芒神土牛图,颁发各地,作为印制芒神春牛的规范。乾隆《协纪辨方书?公规?春牛经》:“造春牛芒神,用冬至辰日,以岁德方取水土成造,用桑柘木为胎骨。牛身高四尺,像四时,头至尾椿长八尺,像四节。每年六月,由钦天监预定来岁春牛芒神式样,于冬至后辰日,诸州县依形色取水土制之。”事实上,从皇帝编制《时宪书》到地方官吏主持迎春典礼,都是统治阶级重视鞭春牛活动的反映。历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对民间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从这种角度来说,统治阶级的提倡对鞭春牛活动的传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鞭春牛是一个古老的节日风俗,它像一座历史的贮藏库,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民间历史文化事象。如同其他古代文化一样,鞭春牛风俗也有两重性:一、有宗教迷信的成分,如烧香敬神,施行巫术,以宗教祈求消磨生产斗争的意志;二、有积极的成分,如利用立春动员人们及时投入春耕生产,通过鞭春牛防止自然灾害于未然。此外,立春节保留下来不少土牛、春牛图以及有关历史文献等资料,其中有不少有关天文历法、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的资料是丰富的文化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