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这样的养生谚语:“春不减衣,秋不加帽。”意思是说,人在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以免遇上刮风下雨,被风寒所侵;初秋来I临,气候刚冷,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以免气候乍冷乍暖,导致受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捂秋冻”,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1春不减衣春天乍暖还寒,冷暖气流你来我往,气压也不稳定,有时早上红日冉冉,中午艳阳高照,晚上却寒潮袭来。王安石的一首诗把春天的气候说得十分形象:“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春天是一个疾病的多发季节。
人的机体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之后,在御寒棉衣的保护下,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降低,抗病的能力因而也比较低了。所以,如果在春天忙于减衣,穿单薄了,遇到天气变化或倒春寒就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等疾病。俗话说“四月八,冻死鸭”。春天气候变化大,忽冷忽热,脱衣过早就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所以说还是捂着点好。《老老恒言》一书中说,春冻未消,上身衣服略减无妨,但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宁可穿得暖和一点,尤其是老年人因气温低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更应该注意保暖。古人《摄生消息论》说:“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老年人的棉衣不要太早脱掉,应准备好几件夹衣根据天气随时增减。
专家认为,“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
(1)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
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2)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
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人,使人感到寒冷。
所以,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
(3)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2秋不加帽秋季,天气是逐日变凉的。9~10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虽降至10℃~20℃,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这时候过早地穿上厚衣服,人的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这时候适当地冻一下身体,会增加皮肤和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有利于人体的抗病防病。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患病者,深秋时节则不必固守“秋冻”的法则。因为“暮秋”和“初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只要有寒潮降临,即可遵循冬天的一些养生之道,以免因受凉再增加病情。
此外,还要根据所处的地域位置而定。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同样是秋天,北方和东部地区多半秋高气爽,而华西一带却常常秋雨绵绵,所以这一地区的关节炎患者就必须注意“秋捂”。即秋雨之时注意加强关节的保暖(如带上护膝),以避免或减轻关节的疼痛。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三类人是不适宜秋冻的:
(1)心脑血管病人不宜秋冻由于秋季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气候多变,会引起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上升,血液黏度增大,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病症,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大忌。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保暖,不宜秋冻。
(2)患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的病人不宜秋冻
中医学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秋令主肃杀,而秋季肺气旺,故秋季既是养肺之时,也是极易伤肺之时。因此,肺部有毛病的人在这个时节不仅不宜秋冻,而且还要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3)有胃病的人不宜秋冻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季气温变化无常,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
综上所述,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而行。只有这样,身体才会更健康。
贴心叮咛秋冻时,三个部位需要保暖
在秋冻过程中,身体的不同部位要区别对待,尤其有三个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
第一个部位是腹部。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肠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和结肠炎的人更要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较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女性尤其要加以重视。
第二个部位是脚部。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有“脚冷冷全身”的说法。脚冷时,肌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可能乘虚而入。所以,脚部需要保暖。
第三个部位是肩膀。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比较脆弱,容易受伤,尤其在入秋后,如果睡觉时肩膀不盖好被子,就容易受凉,从而易导致肩关节疼痛。所以,肩膀也需要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