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何时衰落
34271200000026

第26章 美国的全球战略演变

如同分析一个标本,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历史片断,而不需要全部。用以说明国家力量在博弈游戏中的随着国家实力和对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选取整个美国或者任何一个帝国的完整兴衰为例,但我觉得选取某一个片断更能精确地看出其中的奥妙,而在论述美国兴衰上,标本当然是美国更好——看起来,这段标本不妨就选取二战后一直到小布什总统时期最恰当不过了,因为这是一个环境相对稳定的时期,如同恒温下研究两股热带风暴的博弈,而我们只需要研究美国在此段时间内的对外政策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个国家在实力变化的情况下对外力量是如何变化的。二战后的美国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也就是一个全球争霸战略。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自然式是谋求“永恒的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而如果作为研究对象,你会发现苏联是一个多么合适的参照物和对手,这就如同研究雅典帝国是波斯帝国是最好的对手和参照物一样。苏联及其盟国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美国具有十分近似的对等力量,而且整个世界因此被分为两大阵营,这如同雅典联盟和波斯同盟一样,只有对等的实体才能得到相应的反作用力,这就像是一个埃及武士在非洲草原上与一头雄狮决斗,雄狮的力量和反应是相对稳定的,就看这个武士的能力了——如果这个武士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那么他会杀死狮子,否则,他会被狮子吞掉。

在整个冷战期间以及冷战结束至今的时期内,美国依据自身的力量消长和世界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不同时期美国的力量和对手的力量都处在变化中,这自然就是一种战斗状态下的最佳发挥,也表现了美国所具有最大能量,这同时也预示了美国在未来将会如何发展。

美国这个标本还有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总统制,这种制度十分稳定,每四年一次,这就相当于美国会十分规律地定期调整其全球战略,而更妙的是,美国总统是由美国民众直接选举产生的,也就是说,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由此可以直接连接,美国总统的对外政策既在任期内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在大选期间必须与民众的支持率保持一致,而民众则实对美国经济最敏感的,因为他们就是美国的基础。因此,这使得美国不可能像苏联那样很多时候都是在牺牲国内民众的力量来硬性发展军事,即美国是一个再标准不过的正常国家模型了。

在二战还没结束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作为副总统,杜鲁门很自然地继承了罗斯福的一切,同时也可以开创自己的一切。杜鲁门政府执政时间为1945-1953年,此时杜鲁门政府奉行的是标准的“遏制”战略。所谓“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有趣的是,这就如同战后的导弹开发一样,会首先研制出一个基础型号,然后在这个型号上衍生出各种适应性的型号。杜鲁门这枚“遏制导弹”的基本内容是:

一、推行杜鲁门主义,也就是正式开始全面地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

二、在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在东方利用朝鲜战争复兴日本,目的就是增强对东西方的控制,这通过经济援助和驻军来达到;

三、推行第四点计划。所谓的第四点计划其实就是一套新殖民主义,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其遍及欧亚非和美洲大陆。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对中国的争夺,美国在结束二战后就立即开始支持蒋介石政权,在中国打内战。而在失去中国后又不得不发动侵朝战争,竭力阻止红色政权在亚洲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四、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个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提洛同盟,是一个把西欧和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全部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中的计划。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在杜鲁门之后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即从1953~1961年,这一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是“解放”战略,其核心思想是“艾森豪威尔主义”。当美苏的争霸通过朝鲜战争稳定下来后,艾森豪威尔政府依据现实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他提出:

一、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应该使用“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同时,作为军事威慑,艾森豪威尔政府由于此时拥有明显的核优势,因此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二、在第三世界地区亚,美国继续进行争夺和扩张,目的也就是继续全面遏制苏联和红色势力的蔓延,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式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失去中国后,美国又在朝鲜战争中受挫,由此认识到美国很难利用局部战争来实现其全球战略,而不得不在使用军事手段上有所收缩,转而依靠核优势保持威慑,同时转而使用战争以外的手段“解放”共产党国家。

艾森豪威尔政府之后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从1961-1969年。肯尼迪和约翰逊奉行的是所谓“和平战略”,即“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而这与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似乎又有所退步,原因就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再次遭到严重挫折,同时苏联却在这一时期实力大为膨胀,在核力量上也越来越趋于平衡。因此,肯尼迪和约翰逊再次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也实行更具弹性的“灵活反应战略”和针对苏联和中国的“两个半战争”。

至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即1969~1977年,美国全球战略再次出现了重大调整,开始推行“尼克松主义”。而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初,尼克松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谈话时提出了尼克松主义。简而言之,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就是:“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

一、所谓的“伙伴关系”也就是美国更加注重与盟国之间的协调,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对付苏联上付出更多的力量;同时,鉴于美国经济力量的衰落,美国希望同盟国能够在经济竞争中做出让步,以便美国重新恢复实力;在军事防御上也要求同盟国承担更多的军费和承担更大的防务责任。

二、在对抗苏联方面,仍然注重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和核威慑力,但转而以谈判为主,尽量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的强硬攻势,竭力维持现有均势。

三、打开通向中国的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四、在第三世界总体上大幅收缩,转而与苏联争夺重点和关键地区。

由以上可以看出,由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受越南战争、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三重打击,使得美国严重衰退,而更主要是美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市场份额越来越小,日本和西欧则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分额,因而尼克松主义的实质也就是美国年实力的衰退不得不做出大幅退让。这一时期美国实际上处于战略守势,尼克松政府是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提出了美国新的全球战略。

小尼克松时期做出的最重大的一个选择就是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这在当时引起了强烈震动,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事实上中国和美国建立了战略同盟,共同对付苏联的强势。这一重大转折对中美双方都是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冷战的对峙中,中国这个筹码相当沉重。而尼克松选择与中国接近也是因为美国实力严重衰落,不得不向中国伸出橄榄枝。当时美国可谓内外交困:越南战争此时仍然是一个泥潭,美国的一条腿还在越南泥潭中,越南战争不但制约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发挥,而且引起了国内的强烈不满,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再者,经过二战后20多年的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而不再是美国和苏联两个简单的大国。五大力量中心中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苏联的争霸;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下降明显,石油危机和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严重衰落。

尼克松之后的卡特政府,即1977-1981年执行的是“世界秩序战略”。卡特是在尼克松中途下台时执政的,因此在卡特政府初期是延续尼克松主义,但在他上台后还是重新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这等于说美国已经在事实上承认日本重新崛起,欧洲已经恢复实力,美国虽然仍然居于领导地位,但日本和欧洲显然也不再是小弟弟了,而是两个重要的同盟,三者地位趋于平等;

二、发展南北政治、经济关系,这目的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的长期殖民政策和干涉导致在第三世界引起广泛的敌对情绪,而这使得苏联借此赢得了大量的支持,美国是为了缓和与第三世界的矛盾,减少第三世界对美国的敌视,削弱苏联的影响。

三、与苏联的争霸也由强硬的军事对抗转为温和的缓和政策,目的是竭力赢得一个缓冲空间,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把冷战改为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

四、大幅提升中国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在外交上实现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谋求同中国建立对抗苏联的战略同盟关系。

五、从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和政权改为重视人权外交。

但卡特政府很不幸,在卡特还没有下台前他的政策就遭遇了重大挫折,这就是1979年2月伊朗霍梅尼革命胜利、同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是的美国在中东和亚洲腹地遭受沉重打击,伊朗的胜利和苏军进入阿富汗等于说美国势力被驱逐出了波斯湾和南亚北部,这导致卡特政府不得不再次做出调整,1980年1月,“卡特主义”出台,美苏关系再趋紧张。

卡特政府之后是里根政府,即1981-1989年,里根政府在初期实际上执行的是一种被逼入死角的战略,也就是“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当时苏军入侵阿富汗和伊朗霍梅尼革命胜利使得美国狼狈不堪,美国势力自尼克松时代起就不断衰落,此时已经是被苏联逼入了低谷,里根正是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时刻上台的。但里根政府则执行了一套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政策,他们放弃了前几任缓和和维持均势的战略,转而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战略,制定了以下几点政策:

一、根据重整军备的政策,1985年里根政府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目的是利用美国在科技和太空的优势谋求美国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同时,里根政府也希望用庞大的军需刺激经济复苏,同时也让已经显出疲惫的苏联经济更加雪上加霜,里根政府实际上在美国最关键的时候执行了一个背水一战的政策,发挥出了美国强大的经济潜力,并希望利用这种潜力拖垮苏联。

二、在对苏联的战略上,也开始转而推行强硬政策,在第三世界和军备上针锋相对地与苏联展开激烈争夺——一定程度上,里根政府相当于在美苏争霸的最关键时刻与苏联进行了一场白刃战,而拚的就事实力。

三、同时,不仅在对苏联针锋相对、寸土不让,而且对日本和欧洲盟国里根政府也在努力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力图通过强有力的对外政策,使盟国服从于反苏的总战略。

四、而作为筹码的中国,在里根执政初期受到美国这种政策调整的影响,美中关系起伏波折,但当里根政府的政策趋于稳定后,中美关系也随后趋于平稳。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继里根政府上台的是老布什政府,即1989-1993年的全球战略。老布什的运气相当好,他上台的时候正是里根政府与苏联的决战迎来胜利的时候,布什政府几乎一上台就开始忙于收获。老布什总统在其任期内因此跨越冷战前后两个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因此有了另一个重大的转变。

一、1989年初,苏联的崩溃征兆已经非常明显,老布什政府因此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所谓“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在不放弃军事遏制的条件下,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以“和平演变”为手段,在社会主义阵营即将分崩离析的关键时刻再添加一把火。老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其实就是为社会主义阵营这个巨大的、濒死的骆驼背上添上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一套全方位的促变策略,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一切非军事手段,开始向那些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兜售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在这些国家内部培养亲西方势力,这最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二、在即将赢得冷战胜利的时刻,美国也意识到在冷战之后如果不继续控制欧洲和日本,那么欧洲和日本就必将取代苏联成为新的抗衡力量。因此,1989年底,老布什政府提出了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新大西洋主义”主张把北约、欧共体、欧安会三大机制作为建立欧洲新格局的基础,其实质是要在重塑欧洲格局的过程中保持和加强美国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利益。

三、而对中国这个冷战中特殊的筹码,美国也同时制定了软硬兼施的政策,即对中国推行既维持美中关系的基本框架,将中国稳定在一个框架内,然后再诱压中国,以期中国也会出现东欧式的“和平演变”。

四、另外一个需要重新控制的地区就是第三世界,美国需要在庞大的第三世界地区重新建立一种美国秩序,因此,在1991年美国实施了沙漠风暴计划,打击伊拉克,首先占领中东这个世界的重心。

五、在全球,老布什政府提出美国“世界新秩序”的构想,实质就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显然,老布什政府时期是一个美国重新归来的时期,美国终于赢得了全面的胜利,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其规模和影响其实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等于赢得了又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但老布什政府也有一个不幸之处,那就是老布什太过注意全球扩张,而忽略了国内的民众,因此,这为冷战赢家很不幸没能赢得连任。继老布什之后执政的是年轻的克林顿政府,即1993-2001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是“参与和扩展”战略。

所谓的“参与和扩展战略”有“一个目标”和“三个支柱”。所谓“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建立一个美国领导的的世界。为此,美国提出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和前苏联地区,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

一、冷战之后的世界原本甚嚣尘上的意识形态骤然间被人们抛弃了,金钱的铜臭迅速蔓延开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美国也不例外;

二、但美国仍需要一套价值观体系来维持美国政策的正义性,在冷战思想已经过时的时候,美国思想中的精髓,即“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这为美国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

与常人的思维不同的是,美国在冷战后不但没有大幅削减军费,反而加大了军费的开支,目的是为了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而这反而恰恰证明了美国实力仍然是衰退的,因为尽管苏联被击败了,但日本和欧洲,以及中国、印度等其他大国却崛起了,如果你从美国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你就会理解克林顿政府的忧虑:胜利了,但对手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劲。这真是一个尴尬的胜利。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也一度摇摆不定,因为克林顿政府一度不知该如何应对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家,是把中国当作苏联的继承人继续加以“遏制”还是把中国当作已经融入美国领导体系的国家加以“接触”?这在美国引起来了一段时间的中国问题的争论。最终,克林顿政府还是决定把中国不再当成冷战对手,因而克林顿政府确立了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即希望通过接触而不是对抗保证美国战略利益的实现;通过与中国交往影响中国内外政策,改变中国;通过吸引中国参加国际体系,约束中国,使之按美国倡导的国际规则、规范从事。

克林顿政府之后,布什家族再次赢得大选,小布什政府开始执政,即从2001年1月至2008年。在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他对全球政策的调整是:

一、奉行布什主义,也就是在对全球战略上主要采取单边主义政策,继续谋求建立一个美国独霸的国际体系;

二、在全球战略中重新回归军事中心主义,即发挥美国的军事能量,再次依靠战争达到目的,在对外政策中更注重使用军事手段;

三、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目的是进行新一轮全球扩张,这其实才是布什主义的核心;

四、美国的全球战略从欧洲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导致全球力量也发生转移,中国和印度很有可能是下一个领导世界的大国,加之整个东亚都出现了复兴,世界经济重心也在向亚洲转移,因此美国必须调整战略,更加重视亚洲;

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对伊拉克的第二场海湾战争,此次战争与老布什时期的战争有所不同,这一次是十分明确地干涉中东,意图就是控制中东和亚洲腹地。在大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小布什在战略上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这明显是又一次大规模扩张,如同当年的美西战争,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