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何时衰落
34271200000003

第3章 正午的太阳

当我们需要对美国的未来作出预测的时候,我们要依据什么呢?吉普赛女郎吗?不行,她只会把事情弄乱;诺查丹玛斯吗?也不行,他只会胡言乱语,结果更糟;世界银行的数据吗?勉强可以,但总觉得底气不足,因为数据往往掩盖了更真实的因素。那么什么预测方法能够取信于人呢?只有历史的纵向比较和现代的横向比较,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贴近未来的事实。

如果你需要写一段关于美国未来的四行诗,那么你很显然会想起欧洲历史上两个极为相似的时期,即雅典帝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中华历史网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历史论据来对美国的未来作出预测的人来说,就必须寻找到尽可能相近的模型,然后作出比较结论。在本书,这样的比较将经常出现,目的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从各种近似的模型中得出尽可能接近未来事实的结论——有意思的是,这次比较的结果既可能取悦那些美国的仰慕者,同时也有可能得到拥有反美情绪的人的赞赏。因为美国与这两者的比较实在是扣人心弦,你会发现美国与雅典帝国和罗马帝国竟然如出一辙,那么,你就像是看到了占卜师手中的水晶球——美国的未来几乎一目了然。

对美国来说,它最初的发展与罗马帝国的早期发展几乎是一致的。翻过几页历史书的人都知道,罗马最初只是一个建立在七个土丘上的城邦,而这如同美国独立之初的十三州,他们都拥挤在一个狭小的领地中。

对于罗马来说,如果希望变得强大,那么领土的扩张就成为一条必有之路,而在罗马帝国时期,土地无疑是最具有价值的国家资源,因为农耕时代几乎绝大部分财富都要依靠土地上的农作物,这是农耕文明任何一个大帝国所必需的基础,因此,在整个农耕文明时期,追逐广大的领土就成了任何一个大帝国的永恒的目标。而美国在建国之初同样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土地,因为美国此时也是处在一个农业国家时期,无论是扩展工业还是继续发展殖民种植业经济,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因此,美国在独立之初一个迫切的需求就是获得大量的土地,而美国人之所以感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就是因为在大西洋沿岸十三州的西部,就是广阔的未开发的大片土地,那里只有一些落后的印第安人,因而,美国十分幸运,它在独立之初就拥有了一大片唾手可得的优良土地和资源。

罗马的发展相对美国要艰苦一些,它为了获得土地就必须不断地发动征服战争,但实质都是一样的:无论美国还是罗马,他们都在事实上是从别人手里夺取了大片的土地,罗马人从周边各个民族和国家中夺取土地,美国是从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手中获取土地,当然还有加拿大人和俄罗斯人,以及后期还有西班牙人等,但大同小异,只不过罗马人的对手要强硬的多,因此罗马的征战显得更加辉煌;而美国人遭遇的对手则要软弱的多,大多不堪一击,如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当然还有英国控制的加拿大和西班人控制的拉美和太平洋一些属地,但这些最终都不难解决,美国依靠军事实力和金钱最终都一一摆平了这些对手。而此时实际上美国与罗马在国家政策基本方向上拥有了一致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武力征服和实力优势,因此,罗马和美国在国家基因上已经在重要的片断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实际上决定国家命运的要素只有几项:武力、知识和财富,至于国内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艺术哲学等都是建立在这三要素之上的,这在本书中还要祥加论述。

当罗马帝国成为一个环地中海大帝国、当美国一直推进到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时候,这两个大帝国也就基本确立了自己的疆界,他们已经拥有了建立一个大帝国所需要的足够的土地,而如果说还在进行一些领地的征服的话,那么此时的这些领地已经不再是作为基本需求,而是出于战略安全和战略要点的目的加以控制了。在此后,我们就应该换一个模型再作比较,因为美国和罗马帝国在天然基因方面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罗马帝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帝国,而美国则应该看作是一个海洋帝国。因为罗马帝国主要的威胁来自陆地,其崛起也是沿着陆地方向进行,尽管也存在海洋大国迦太基的强大威胁,但罗马帝国是依靠大陆帝国的实力最终击败了迦太基,而不是依靠海洋实力。相反,美国在基本确立大帝国基础后,它在陆地上所面对的威胁要小得多,北方的加拿大和南方的墨西哥都是弱小的多邻居,可以说美国基本没有陆地的天敌,尽管英国人也曾侵入华盛顿,但那毕竟无法威胁美国的基础,更改变不了美国独立的历史。因此,美国在崛起后就成为一个海洋帝国,而不是大陆帝国,它崛起后首先直到今天仍然是在走海洋战略,即从海上打击对手,如首次海外扩张就是爆发于海洋上的美西战争。

因此,美国此时的比较模型就是雅典帝国。

在欧洲有一句话叫做“伟大的罗马,光荣的希腊”。雅典同样也是一个城邦国家,但这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海洋城邦国家了,它是地中海上那个时期最灿烂的海洋城邦。雅典是一座商人和手工艺者的城市,这里拥有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的哲学、宗教、社会制度、和文化艺术,这里是欧洲悲剧、哲学和民主的诞生地。但许多人忽视了一点,其实雅典也是海洋霸权主义思想的原始策源地——欧洲的海洋征服和海上霸权思想真正的起源就是雅典。

当然,作为一个海上贸易城市,雅典与罗马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它是被动应战,而不是主动发动征服战争。但结果都一样,无论是雅典还是罗马,最后都谋求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同的只是一个向海洋发展,一个痴迷于陆地而已。雅典向军事霸权转变的一个转折点就是众所周知的希波战争。

其实,当波斯崛起后,波斯与希腊早晚兵戎相见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因为波斯的崛起严重剥夺了希腊各城邦与地中海东部的贸易,而波斯也早已希望入侵希腊世界,以便完全控制地中海贸易,这实际上是一场贸易主导权的争夺战。但不管战争的起因如何,令波斯没有想到的是,本来一盘散沙的希腊上百个城邦竟然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而更没有让希腊各城邦想到的是,他们命运完全由此而改变了,或者说他们的命运此时已经注定了——尽管他们团结的力量最终击败了波斯,但却促成了另一个霸主,那就是雅典在战后取代了波斯,因而,对希腊诸多城邦来说,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主人是说希腊语罢了。

在希波战争中,素来水火不相容的雅典和斯巴达站到了一起,他们成为全希腊的领袖。在第一次打败波斯军队之后,陆上城邦斯巴达撤出了战争,而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的雅典则没有解散同盟,而是强化了同盟,这就是战前的城邦联盟——提洛同盟。雅典的借口是需要继续追击波斯——雅典没有说谎,雅典在后来也的确一直将波斯舰队彻底击毁才算完成战争。但在继续攻击波斯的过程中,这个联盟也逐渐变得不可一世,雅典成为最强大的城邦,而雅典也通过联盟的游戏规则完全地控制了希腊其它城邦。在联盟中,游戏规则是强大的城邦提供船舰,而弱小的城邦则提供金钱,其金钱就存放在雅典控制的提洛岛上,就这样,在一种民主领导的模式下,雅典却建立了一个大权独揽的强大帝国,这就是著名的雅典帝国。

雅典帝国的建立几乎就是美国帝国建立的最佳模板。美国在建国之初曾和战前的雅典一样主要是一个贸易国家,它的民众并不醉心于海上征服,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生意,只关心更好地享受金钱,这和美国一样——美国一直到珍珠港事件以前一直都奉行孤立主义,如果你注意一下二战之前的世界媒体,你就会发现,那时几乎没有人谴责美国说它搞罗马式的军事征服和势力扩张。这就是因为美国的孤立主义,这种孤立主义其实就是美国民众希望远离“肮脏的欧洲”,远离战火,只希望在遥远的北美大陆过和平、安宁、富有的生活,这和战前的雅典人是一样的心态。但国家博弈却不会让美国的这种好日子长久下去,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家们则十分清楚,美国注定要参与世界竞争,它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正是如此,美国在事实上积极参与了世界的两次大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建立了一个犯法西斯同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新提洛同盟。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完全是出于美国的欧洲盟友的愿望而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都需要强大的美国来抵御新波斯帝国的威胁,那就是战后崛起的苏联。因此,北大西洋联盟和提洛同盟实际上就是一回事,把两者相提并论相当恰当,苏联在这里则不幸,它被迫扮演了在现实中具有威胁性的波斯帝国的角色。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么美国是伟大的英雄,然而,正如雅典没有解散提洛同盟一样,美国在苏联崩溃以后不但也没有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反而扩大了北约的保护范围,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于是,美国开始变得邪恶。

提洛同盟在后来也逐渐转变了,因为波斯的威胁解除后,联盟内的大多数城邦更倾向于卸下自己的军事义务,但雅典则命令各城邦开始向雅典纳贡。而在遭到一些城邦的反对后,雅典则利用提洛同盟提供的资金建立了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此时已经不再用来抵御波斯,而是用来教训同盟中的那些敢于不服从雅典权威的小城邦们,而且雅典动用了大量共同财富修建了雅典卫城的神庙——美国则在战后扩大了提洛同盟,那就是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上建立了联合国,而提洛岛则演变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同时也建立了一个纳贡体系,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前为关贸总协定),美国基于自身强大的金融实力和贸易实力谋求建立一个美国控制的全球资本市场和贸易市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纳贡体系,只不过缺少了官员的朝拜,但获取的财富则更为庞大。

这种提洛同盟体系的建立使得美国在战后一直成为世界的领袖之一,而在新波斯帝国寿终正寝后,美国显得更加如日中天。

但,历史似乎另有道理:

在提洛同盟中,雅典始终还有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永远不愿意屈服的斯巴达,它成为新的自由希腊的捍卫者,而雅典帝国也正是由于自身庞大体系的运转日益不灵而衰亡,其中正是由于有许多斯巴达这样的国家始终不肯屈服,并且,他们的力量在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