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知识大课堂——创造新思维
34274900000004

第4章 创造性思维(1)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含义

关于创造性思维,哲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都对此作过研究。由于各学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方法论不同,因此,他们赋予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和外延亦各不相同。这里,仅就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介绍:

第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史上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这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又具有其个性,这就是它必须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往往是少数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造性,不在于这一解决是否已有别人提出过,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解决者本人来说是否新颖。

第三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在发明新技术、提出假说、形成新观念、揭示新规律、创造新理论等这样一些探索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中的思维。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凡是超越思维主体现有的知识层次,超越常规的认识水平,自觉地、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针对思维主体而言)的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显然,这种观点是第一、第二种观点的综合。

那么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方式的思维区别是什么呢?人们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一种用新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与其他方式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提供新颖、独特产物的思维活动,它难以在现有的知识仓库里找到现成的答案,相反,它要求人们摆脱习惯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以探索出一种新的途径来。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

创造性思维是高级的思维形式,它是超前性的,它以事物的现状和科学的现有成果为出发点,使认识超出现有水平,不断进展,探索未知;它必须超越事物现有的发展状况和暴露层次;它挣脱并游离出现有的知识界面,因而是扩张、发散的。

创造性思维以基本的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等和其他要素按新的结构来组合,而这种新的结构,就是高一层次的,即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思维形式和方法上,它表现为发散与集中、联想、想象、猜想、直觉、灵感等。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即扩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是互补的、不可偏废的。传统教育的弊病,往往是只以典型例子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忽视扩散思维训练。不少学生只会照例子解题、证题,而不会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大胆创新。这样的教学易使学生思维呆板,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与一般性思维相比较,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不能用常规的传统的方式加以解决。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以前不存在的,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是不存在的东西。它是有创见性的,对社会或对思维者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

(2)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特征是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因而能够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里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这是创造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一个研究者,尽管他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如果缺乏创造想象,就走不出事实的圈子,就谈不上创新。创造想象是科学创造和其他一切创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因素。

(3)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创造性思维既包含逻辑思维,又包含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结合、对立统一的过程。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新观念的提出,问题的突破,往往表现为从“逻辑的中断”到“思维的飞跃”。这时,通常都伴随着直觉、顿悟、灵感状态。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是富于灵感的劳动。

(4)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发现原来以为彼此间没有联系的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科学活动的任务就在于探求事物之间的新的联系和内在规律。人们所发现的这种联系或规律愈是深刻,愈是普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也就愈高。

(5)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但创造性首先并更多地表现在扩散性上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前面说过,在创造性活动中,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用,也难以用传统、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它要求提出崭新的发明性的解决办法。这就既需要扩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而只有通过扩散思维,提出种种新设想,然后才谈得上如何通过集中思维从中挑选出好的设想。可见,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扩散性上。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集中思维的重要作用,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实际上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为了达到创造、创造新的目的。扩散思维在于能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设想,集中思维在于能从中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思维是扩散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打个比喻,“扩散”是播种,“集中”是收获,不播种就谈不上收获,但光播种而不收获,也是徒劳无益的。

发散思维的培养

当你遇到一个发明创新的课题后,怎样去思考?如果你能围绕这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尽可能地搜寻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那么,你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要想消灭老鼠,首先很容易想到下述的一些方法:养猫捕捉,毒饵诱杀,机械装置(捕鼠笼、捕鼠夹)捕捉,等等。如果拓宽思维再进一步思考,则会由养猫想到保护老鼠的天敌蛇、猫头鹰,由机械装置想到电击、火烧、烟熏、水淹、粘胶等等。这样,思路明显增多,即思维开始发散。但以上仍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如果撇开常见的灭鼠方法,进一步觅寻其他的方法,很可能找出一些人们不常想到的办法来。如用电子装置模仿老鼠的叫声,引诱老鼠出洞,再捕杀;给一只老鼠注射一种仅对老鼠有害且可在老鼠之间互相传染的病菌,然后把它放归鼠群,使老鼠大量染病死亡。这时候,思维发散得更开,灭鼠的方法就更多了。

凡是围绕一个问题,能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搜寻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求得多种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流畅性。就是在思维表达上反应敏捷,少有阻滞,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概念。②灵活性。就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消极的心理定势的阻碍,因而有可能提出不同于一般人的新构思、新办法。③独特性。是指提出的解题方案或方法,不与他人雷同或大同小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上三个特点是相互关联的。思维流畅往往是产生其他两个特点的前提。灵活性则是提出创新思维的关键,灵活转换的能力越强,产生独特想法的可能性就越大。

发散思维的类型

发散思维的具体类型有两种:

(1)同型发散同型发散是指围绕与问题直接提供的同类信息进行发散。如问钢笔的用途时,回答说:“写字”、“画钢笔画”、“打草稿”等等。

(2)异型发散异型发散是指围绕问题间接提供的非同类信息进行发散。这是真正体现发散思维创造性本质特征的主要方面。通过想象、联想,它使原来联系不明显的信息产生清晰的关系,使一些看似无关的信息关联起来。于是,新的附加信息便产生了,这样就为以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提供了线索。如回答钢笔的用途时,摆脱常规用途观念,便可根据钢笔的颜色、结构、形状、硬度、材质等各种属性生发出奇特的非常用途的想法,体现出发散思维的创造性本质特征,比如可以当玩具,可以当防身武器,可以当尺子,可以当变戏法道具,可以当滴眼药的器具,可以当容器等等。

对于同一问题,是否能尽可能进行异型发散,这可判断一个人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例如,我们向甲乙两人提问:裤子有什么用途?

甲回答:①御寒;②遮身;③长裤剪短做裤衩;④男裤改为女裤;⑤大人裤子拆了做小孩衣服;⑥旧裤子做鞋底;⑦当小孩子尿布。

乙回答:①御寒、遮身;②浸湿后吹气做漂浮工具;③扎上裤腿装东西;④浸在硝酸里做炸药;⑤造纸;⑥在战场上撕了做绷带;⑦做稻草人吓鸟。

甲乙两人同时得到“裤子有什么用途”这个信息,并都答出了七种用途,但二者有明显区别。甲的答案未脱离常规的裤子或布料的用途,基本上是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思考的,属同型发散。而乙的答案不仅限于裤子的常规用途,而且从裤子和布料的特点出发,迁移到其他不同质的事物上去了。他的思维方式是沿着不同方向进行的,是多向的、立体的、开放性的异型发散方式。这说明乙比甲的发散思维能力强。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怎样提高一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1)大胆敞开思路。思考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时,要求敢于大胆敞开思路,不要先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创新设想的产生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人的思路只有尽可能广泛地发散,才可能导致创新。

关于一个小球的用途,可以用于各种球类活动,除此以外,还可以发散想到:小球可做地球仪,做汽车操纵杆的握柄,做玩具车的轮子,做鱼网的浮子,切成两半可以做台灯的灯罩、灯座等。

如果在思考时,你首先就下判断:小球很重会沉入水里,不能做鱼网的浮子,小球太小不能做台灯的灯罩等等,那么就会扼杀许多好主意的产生。

(2)学会发散的方法。一种常用的发散思维方法,就是剖析问题具备的各种基本要素,以此作为思考问题的方向。

我们来提一个“典型”问题:红砖有什么用途?

一般的答案是:可用来盖房子。

“红砖能够盖房子”是把红砖作为建筑材料考虑的。从建筑材料的角度,还可以回答出红砖另外的一些用途,如用于铺路、砌花坛、修水沟等。

如果再问:除此以外,红砖还可有什么别的用途呢?又该如何思考呢?

我们可以来考察如图,作一个要素分析。红砖是物体,可以从物体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数学性能、美学性能等方面分析。例如,从物理性能的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考虑,红砖可当锤子用来砸钉子、砸门、打狗、击鸟,也可用来压纸、压帐篷边缘、吊线,可做垫物防止车轮滑动;化学性能方面,从红砖中可以提取各种化学组成成分,做染料等;数学性能方面,红砖可用作计数;美学性能方面,红砖可摆设各式各样的花纹,刻出各种图像,用于艺术造型等。

如有人提出“曲别针有什么用途”的问题后,我们不再就它能“钩、挂、别、连”的用途上单一方面去考虑了,而是从曲别针的材料、质量、体积、长度、硬度、弹性、形状等要素进行分析,展开异型发散,就会得到成千上万的不同答案。

(3)注重思考的独特性。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提出一些假设,从新的角度去思考独特的解决问题的答案。

(4)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发散思维训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中学各门课程的学习中都可遇到,关键是要善于捕捉,经常训练。

另外,相对于发散思维的集中思维,是指从发散思维中所获得的众多设想中,依据目标的需要,从可行性与价值性两方面去评价和优选。因为它是集中到实现目标的需要上来思考,因而称之为集中思维。寻找惟一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我们用得较多,在此不再单独提及。

发挥想象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利用想象得到的。他首先是从苹果落地的现象而开始想象的。其想象的过程是这样:

苹果熟了会从苹果树上掉下来,如果苹果树再高一些,苹果也会掉下来,倘若苹果树有从地球到月亮那么高,那么苹果会掉下来吗?如掉下来,则月亮为何不掉下来呢?这时,牛顿的思路又从月亮回到地球。假设在地球的一个高塔上发射子弹,如果不考虑空气的阻力,那么当初的速度较小时,会沿着抛物线落到地球上。而当子弹的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使子弹运动的抛物线轨迹与地面表面的弧线平等时,子弹就永远也不会落到地球上。这时子弹走的是圆周轨道。既然是圆周轨道,就存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平衡,这个向心力就是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引力。由此,牛顿产生了万有引力的思想,并导致最后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发明创造是离不开想象的,想象犹如发明创造插上了展翅高飞的翅膀,更重要的是,想象是发明创造的先导。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创立,并不是看到了苹果落地和高塔发射子弹的情景而立即想象到的,而是头脑中已经有了苹果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地球是圆的、高塔、发射子弹、抛石头时呈抛物线运动等形象,然后通过大脑的加工、想象,把这些想象出来的形象重新组合,才形成了上述思路。这种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经过重组联合而创造发明出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就叫做想象。那么,这种创造发明出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的能力,就是想象力。

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无不借助于想象的翅膀才取得其卓越成就的。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之定律,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拉瓦锡建立科学的燃烧理论——氧化学说,法拉第提出力线和场的观念,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都是以创造性想象为先导的。

想象对于发明创造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呢?许多创新性人才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就是要让自己掌握一些打破常规的想象方法。

常规的想象方法一般是指静态地、单一地去看待事物,而进行想象的过程。如图“○ ”,它像什么?常规地想象,得到的是它像“一只气球”、“带线头的毛线团”、“一只苹果”、“一种女式帽子”等答案。

如果打破常规的想象:

(1)从动态的方面进行想象,我们就可以得到它像“盆中正跳出一条鳗鱼”,“正在燃烧的手雷”,“一条虫子正在吃苹果”等多种答案;(2)改变观点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