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知识大课堂——创造新思维
34274900000007

第7章 创造性人才培养(2)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有人擅长打球,有人擅长游泳,有人擅长绘画,有人擅长音乐,有人擅长舞蹈,有人擅长写作,有人擅长工科,有人擅长理科,有人擅长表演,有人擅长雕塑,有人擅长管理,有人擅长演说……因为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有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内在的多种因素,完成这项工作,就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相应的能力。

人的能力是多层次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力的基础,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体力逐渐增强,智力逐渐发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知识与经验越来越丰富,因而,人的能力也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对同龄人作一番横向观察,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他们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显出层次。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人之间和同龄人之间,都会显示出能力的不同层次。

(2)创造力创造力,即创造能力,也可以称之为创造才能。它是人所具有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的能力。

创造力是极复杂的综合能力,由认知和个性两方面因素构成。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成分,但是任何创造性活动都不单纯是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而是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结合。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复杂或新颖程度,决定再现性和创造性思维在其中所起作用的比重。比较简单的问题主要依靠再现性思维就能解决,复杂问题主要靠创造性思维对原有信息进行改造,重新组合,获得新的解决方案或产生新的、独特的产品。

一般讲,科学家和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原则性差别。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规律。

但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条件不同,导致思维活动水平有差异。科学家的创造结果表现为产品,而学生未必如此。为表明这种差别,有的研究者主张把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称为“始创性思维”。

创造性想象是按照自己的创见来形成新的形象,它在创造性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文学家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发明家对产品或工具形象的想象,学生的创造性游戏、绘画,都离不开创造性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多表现为创造性想象。

观察力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富于创造性的人,往往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察觉常人易忽视的问题或现象,从而捕捉住各种机遇。记忆力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地位,一直没有定论。

另外,在创造过程中,心理活动使得人的知识和经验、观察和思考、智慧和技能、直觉和灵感、动机和意志、情感和气质、道德和理想等等多种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纵横交错地交织在一起,时而波动,时而和谐,时而冲突,时而缓解。一个医生出奇地暴躁,一位教师出奇地沉默,都可能是新的医学和教育奇迹出现的前兆。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都曾有过这种情形。

当然,这里所说的,“交织”,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在犹如乱麻一般的现象背后,正是规律。不论是具有高超创造力的天才,还是从事各种具体工作的平凡者,以及青少年学生,他们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创造活动时,都有着相当稳定的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

(3)两种创造力前所未有的首创是创造力的本质特征,因而也是创造力分类的根本依据。创造力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杰出人物与青少年学生相比较的创造力来分,可以分为人类首创性和个体首创性两种。

①人类首创性对于全人类来说前所未有的首创性,即为人类首创性。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维特提出的控制论等等。发明家的新发明,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都属于这种首创性。

②个体首创性对于某一人类个体来说,具有前所未有的首创性,我们称之为个体首创性。

③人类首创性与个体首创性的关系首先,个体首创性是人类首创性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首创性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任何时代的人类都是由人迷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体也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人类的创造才能与个体的创造才能,其内涵是很不相同的,但就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看,杰出人物的创造力都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所以,没有个体首创性的台阶,就没有人类首创性的殿堂。同时,人类首创造性又有个体首创性的必然结果。另外,任何时代的杰出人物的伟大创造,其赖以成功的知识和智慧,既是人类历史上精神财富的延续的结果,也是人类个体从小到大不断吸收与积累的结果。

从历史进程看,人类总是不断地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这个任务又总是不断地落到年轻一代身上,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实际上,中小学生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头脑再加工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创造性。

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大多属于个体首创性类型。但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今天,学生能够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东西,将来才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杰出人物与青少年的创造力,区别固然有,但其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看来,未来需要的富于创造性的人才,必须依赖今天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健康发展。

人人都有创造力的禀赋,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深厚的,关键在于开掘这种潜能的条件如何。这样看来,使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等诸多训练适合于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了。

此外,有的学者把创造力分成不同层次,即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独特性和价值大小的不同分成五个等级,它们是:表达式的创造力、生产式的创造力、发明式的创造力、革新式的创造力和高深的创造力。还有的学者分析创造力的动态结构,提出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即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和证实阶段。

这些理论可以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创造力。

(4)创新与创新能力《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即是说,“创新”是指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和行为。在这种词义学概念基础上,人们广泛使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创新人才等术语。从广义上讲,这里所指的“创新”、“创新能力”与上面提及的“创造”、“创造能力”的基本含义是相似的。至于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了解、掌握。

三、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

显然,要通过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成长为创新人才,首先就要明白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这里介绍国外一些对高创造性儿童、青少年特征的看法。有关儿童、青少年创造性高低的测试,国际上常用的是“多兰斯法”和“托拉斯法”。

多兰斯法

多兰斯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创造性测试有17条:

(1)常常专心致志地倾听别人的讲话;(2)说话或作文时常常使用类比或推断;(3)能较好地掌握阅读、书写和描绘事物的技能;(4)喜欢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疑问;(5)爱好寻根究底,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6)爱好仔细地观察东西;(7)非常希望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别人;(8)即使在干扰严重的嘈杂环境里,仍埋头于自己的研究,不大注意时间;(9)常常能从乍看起来互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相互间的联系;(10)即使走在街上或回到家里,仍然喜欢反复思索课堂上学的东西;(11)有较强的好奇心;(12)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实验手段进行研究;(13)喜欢对事物的结果进行预测;(14)很少有心不在焉的时候;(15)常常将已知的事物和学到的理论重新进行概括总结;(16)喜欢自己决定学习和研究问题;(17)喜欢寻找所有的可能性,常常提出:“还有别的办法吗?”

托拉斯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托拉斯经过长期潜心研究,认为以下21条是高创造性儿童、青少年的特征,也是创造力测试的有效尺度。

(1)听人讲话,观察事物,行动专心一致;(2)口头或文字表达时能用类比方法;(3)全神贯注地读书或书写;(4)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5)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6)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7)精细地观察事物;(8)能从他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9)从事创造性工作时废寝忘食;(10)能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11)除了日常基本生活,平时都在探究学问;(12)持有好奇心;(13)持有自己独特的实验方法和发现方法;(14)有所发现时精神异常兴奋;(15)能预测结果,并正确地验证这一结果;(16)从不气馁;(17)经常思考事物的新答案、新结果;(18)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19)在学习上有自己关心的研究课题;(20)除了一种方法外,能从多方面来探索它的可能性;(21)能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在娱乐闲暇时也能产生新的设想。

创造性学生的主要特征

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不能照搬照套。根据我国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征:

(1)有崇高志向和远大目标志向与目标是创造的动力因素,是创造性学生的根本特征。正是对远大的理想、目标的执著追求,才会产生献身于事业的积极创造的决心。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明代学者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树立崇高的志向与远大的目标对造就一代创造性新人的重要意义。目前在培养创造性学生问题上,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智力因素,而忽视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这样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倾向。实际上,创造总是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晶,创造必定经过一番持久而艰苦的拼搏。即使是学生在解决创造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往往不是仅凭某些智力条件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钻研。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就很难达到胜利的彼岸。理想、目标、事业心与社会责任感则是产生顽强的意志力与毅力的源泉。当然,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确立,需要一个由低到高的逐步成熟的过程。

(2)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和爱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标志着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是可以培养的,它往往从好奇好问并经教师引导教育有所得而开始。兴趣爱好是青少年个性中一个实在而有深远意义的组成部分。具有创造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学生时代产生的兴趣爱好,往往能最终成为倾注毕生精力的专业,并创造出成果来。

(3)“善疑”、“好问”,爱独立思考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爱独立思考,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总要问个为什么。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取怀疑态度。”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不仅善于提出问题,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去解决问题。所以,思考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又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即通过自己学习而获得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不仅应当予以鼓励,耐心解释,而且应当引导学生有目的地独立思考,独立解疑,以便使疑问与创造结下良缘。

(4)有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孕育着创造,是创造之母。求知、创新,开辟未来的新天地,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对新事物敏感,富于想象力,善于提出新设想与新方法,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能从生活中寻找不满意、不方便、不顺眼的东西,大胆进行想象创新,这也是创造性学生身上较为突出的特征。

(5)有勤奋踏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勤奋踏实是创造性学生最普遍的特征,也是获得成功最基的因素。它的表现是: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地攻读撷取,不断地攻关夺隘,有坚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锐意进取则是一种随时准备以自己的才智迎接并克服困难的一种姿态。

它表现为对现有知识和流行观念的不满足,表现为不安于接受书本上现成的答案,急于尝试的迫切心情,表现为对未知领域的探求精神。

(6)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学生要有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光用脑子不用手显然不行,需要手脑并用,动脑又动手,才能搞创造。在学校的创造发明教育活动中,应当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装配、修理、实验、种植、饲养等多种活动。在实验中,要训练学生提出设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特别是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记录的能力。

(7)有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学生一般都十分重视信息传递,从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及专题讲座中获得信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力作用甚大。一些学校对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发现:他们有的已养成每天按时收听知识性强的电视节目的习惯,如,“星球世界”、“智力竞赛。等,从中获得许多课堂上没有讲到的知识;有的喜欢阅读历史与科普读物,如《科学启蒙》、《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爱科学》、《智力》、《少年知识文库》、《世界地理》等等;有的非常关心报刊杂志上有关科技、体育方面的材料,专门准备小本子,随时认真摘录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上述这些特征大致上又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属于智能(智力和能力)方面的,二是属于非智能(品格、个性)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