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孔子遇上企业
34276000000011

第11章 爱财没错,但也一定要取之有道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追求利润是人的经济特性,但必须要建立在诚实和信用的基础上,否则就要被社会抛弃。同时,市场行为必须服从价值规律的准则,通过诚信、公平、合理的途径实现生财致富,而不是通过欺诈等手段获得不义之财。

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宁愿不要;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不想要的东西,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消除,宁愿不消除。君子一旦丢掉了仁还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仁,哪怕是在吃顿饭的时候、匆忙的时候、甚至在颠沛流离的时候。”

这一段文字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孔子的富贵观,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不是指怎样赚钱的方法,而是赚钱的方法必须符合社会正义原则。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不能只考虑怎样为企业赚钱,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今天的国际市场上,要求企业承担其社会责任,已经不是一种号召,而是在逐渐成为一种强制性的市场规范,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不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将被排挤出国际市场。

战国时秦惠文王欲攻打蜀国,苦于不知到蜀国的路怎么走,于是他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刻五头石牛,在石牛后面挂着黄金。蜀国人见了,以为牛能拉出黄金。蜀王贪财,派出五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这一来,便开辟出一条由秦到蜀的通道,秦国军队随后而至,蜀国随即灭亡。

汉代大司农田延年征用民间牛车3万辆,用来租赁生利。每辆车租金原先为1000钱,他靠欺诈手法增至2000钱,共得6000万,并私自吞没3000万。此时,其冤家正秘密搜集其违法乱纪的材料。于是,田延年贪污之事很快被揭发。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怕受惩处,便羞愧说道:“我何面目入牢狱!”遂自刎而死。

从以上两个故事不难看出,靠手中权力发不义之财的人,多数都以身败名裂的下场而告终。这刚好应了那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像蜀王和田延年等人,历史上数不胜数,这让我们不能不以此做出警戒。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总是将自己的眼光定位于那些不当之财,那么总有一天会走上前人的老路,最终难得丰厚的盈利不说,还有可能落得身败名裂,赔上自己身家性命的下场。

时下关于金钱的大讨论,观点不一,但是从命理的角度来说,追求钱财是非常正确的。财是养命之源,为了生活及生存,我们谁也离不开它,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是每个求财人的正确理念。道即路也,世上的路千千万万,但中国人都知道有两条路可走,即正道与邪道。当然,有时你选择了正道,努力拼搏,遵纪守法,却事倍功半。于是有很多人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产生了质疑,从而选择邪道走下去,一步步迈向黑暗的深渊地。

为了生存,怎样才能获取应有的养命之源呢?那便是顺命而行,在不与命运相反的方向上努力奋斗,这才是明智之举。

这一点温州商人就给我们树立起了榜样。温州商人群体的崛起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他们的经商秘诀也越发引起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人们公认,温州商人非常能吃苦,意志十分坚韧。温州商人概括自己的特点是,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即使生意已经铺得比较大了,温州商人仍会像初创时期一样拼命工作。那些看起来没什么钱赚的小生意,温州商人也不会嫌弃。几分钱的螺丝、螺帽,几角钱的小元件,他们都会认真对待,把小生意当作事业来筹划。

温州商人几乎都不炒股。在几次股市热潮中,温州商人集体缺席,作壁上观。一向头脑灵活的温州商人竟然放过了暴富的机会,一时成为上海报纸的新闻。温州人敢闯,但不乱闯。温州商人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非常有耐心,不妄想一夜暴富。一旦看准某项业务,就会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稳稳当当地从小钱赚起,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在股市中借鉴吗?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连一顿饭的工夫都不能违背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行为规范,因为那才是企业真正的精神支柱。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忠告,更值得大多企业深思。就是在企业经营的困难时期,更应该把握住企业的方向、坚持企业的行为准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可以理解为,一条正确的适合自己走的路,一条指导自己人生宏观运行轨迹的路。

那么这条“道”的路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总结起来应该有以下三点:

首先,这个“道”一定要基于人性,也就是孔子常说的“以人为本”。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现象可以说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也是我们应该小心避免的。在如今这个时代,任何财富的聚集都要以“人性”理念为中心,这里面的“人性”说的就是不干损人利己的事情,它是个人和企业所应遵守的一条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谋取财富的过程中,对他人尊重就是对自己尊重。如果以损害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来为自己谋取财富,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个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任何产品如不能做到以人为本,那么肯定是没有市场和出路的。

其次,这个“道”一定要和社会道德相统一。

当代社会都有个人和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个人和企业在追求利益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都应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商业道德。如果一个人或企业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游走于法律的边缘,铤而走险地游离在那片不可踏进的“灰色地带”,其谋财手法虽说算不上违法,但在道德上已是逊人一筹了。且不说谋取不义之财难保永不出事,从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看,不应得之财的取得是不可能久长的,对一个企业来说更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有50多年历史的三鹿集团的破产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再次,这个“道”不能违背国家法律。

这一点也是个人和企业取得财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才是正确的。但在当今社会总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谋取不法之财,他们虽能得手于一时,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就可以万事大吉,但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一个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如今社会纷繁复杂,面对花花世界中的种种诱惑,企业的管理者更要以“取以有道”的方式去获取财富。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以“得应得之财”为财富积累之唯一途径,从人性、道德和法律层面对财富的取得与拥有把上三道关,做到损人之财不要,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财不谋,则个人可无忧,社会可安和,国家可昌盛。古人倘能以“取之有道”的方法得自己应得的财富,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难道还不如他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