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书和电子产品——最亲密的“朋友”
本节精彩提示:
对于孩子来说,书籍一定是要让她多去阅读的。而那些电子产品,不能杜绝,但是一定要做出控制。因为那些电子产品,比书籍更容易让人沉迷,更会浪费时间。一切都是习惯,要从小养成,要注意适度。
正文
在大一下学期的英语外教课上,外教再一次让我们用一个很古老很经典的题目展开讨论,题目就是“电子书籍是否能取代纸质书籍?”。高三下学期去参加香港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小组讨论的题目是“网络带给我们的是好处更多还是坏处更多?”。以及回想起自己看过的各种各样的辩论还有面试题,在这个科技发展加快的时代,关于书还有网络等电子产品的争论便不断存在,人们貌似总是要分出个高低一样。而这些东西也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孩子的周围。
这次小姨夫带着表妹到北京来玩,表妹对北京的景点的兴致倒不是很大,快10岁的孩子,这样其实也很正常。但是明显她对手机,对ipad,对聊qq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虽然我自己现在也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但是也是在高考后接触到之后的事情了。由此可见,这些东西对现在的孩子影响力之大。很多孩子也许就和我表妹一样,对这些电子产品感到十分的有兴趣,而对传统的书籍反倒没有多少时间去阅读。而受到电子产品发展的影响,现在的宅男宅女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书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电子产品,也以众所周知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点而被人们所推崇。二者孰重孰轻,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但在我看来,对于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有些应该被提倡,有些应该被杜绝。有些应该被鼓励,有些应该被限制。具体的会在下面每一个部分来谈。
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尽管我小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这样优越的条件,但是电视电脑还是一直在我身边的。父母一直都在克制我使用这些东西,而是将我引导上“多读书,读好书”的道路。曾经我非常郁闷,我常常拿别的同学在家里又是看电视,又是玩游戏来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合理。等到大了之后才真的发现,这些东西很耽误时间。如果没有父母当时的管制,我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各种各样的书,也不会有机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后来的网络、电视、手机生活,只是让我更快的知道世界上的信息,去看一些娱乐体育方面的东西罢了,也无法像书籍那样带给我很多感悟,丰富我的思想生活。如果我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我觉得我也不会是幸福的。正是严格的管理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书,让我能和那些作家们沟通交流,看到古今中外各种风貌。而对于那些电子产品,每次在使用的时候,心情自然是不错的,也觉得很充实,但是当用完之后,时间用过之后,自己静心想想,也没有什么再多的收获了。
对于孩子来说,书籍一定是要让她多去阅读的。而那些电子产品,不能杜绝,但是一定要做出控制。因为那些电子产品,比书籍更容易让人沉迷,更会浪费时间。一切都是习惯,要从小养成,要注意适度。
(1)书,人类永远的好朋友
记得从我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在书的环绕中长大。晚上睡觉前要听故事,要看书。去医院输液打针要看书。家长带着出去逛商场要去书店看书。那个时候,书仿佛就是我的一切。无论是哪家家长对我的印象都是“特别喜欢书”、“嗜书如命”这一类的。从小到大,看书给我带来很多乐趣,书中的情节,书中的字句都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看完书之后和父母家人还有其他叔叔阿姨讲书里的事情时,我也总觉得自己特别厉害,觉得看书给自己带来了太多东西。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奇葩类型的人物。身边像我这样的同龄人并不多。周围的同学更喜欢的还是电视上电脑上看到的那些动画、音乐、综艺等等。我在同龄人里显得更加早熟的感觉。这次通过表妹和我的对比,我也更加确信了现在的孩子肯定比我们当时的同龄人还要依赖电子产品。这是好是坏呢,很难说清楚,但我总觉得,父母还是应该让孩子多留出点时间给书籍。
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对书提起重视,这毕竟是孩子接触世界的重要来源。多读书,读好书。这应该是家长和孩子的读书宗旨。
在读书这一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家庭氛围熏陶
试想,不喜欢读书的父母,怎么可能教育出喜欢读书的女儿呢?女孩比男孩要更加感性一些,在一些事情上面也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从女儿小时候做起,给女儿做一个榜样,并且为女儿营造出读书的氛围来。
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游戏、电视剧等里,在孩子面前应该表现出喜欢读书的样子,让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融入读书的气氛中去。
当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多给孩子讲讲故事,多给孩子讲讲自己看的书里面有意思的东西。也许孩子小还不能明白太多,但这些文字的灌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让孩子以后有欲望去读更多的书,培养孩子的兴趣。
在孩子的房间里,在书房里,要营造初书香的气氛。孩子的屋子里不能只有玩具这样的东西,书架书柜和孩子的书籍也是必须的。天天在屋子里面生活,看到书肯定会有好奇心想去看看。久而久之,看过的就会多了。
2. 认字要趁早,勤用工具书
读书的前提就是认字,这是最基本的东西。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在幼儿园认认字,平时顺其自然地认认字就好了,反正上学也会学,没必要提前认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该在趁着孩子记忆力强,悟性好,可塑性强的时候让孩子抓紧时间认字。
认字的同时必然是练字。字如人。字的好坏在日后会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所以家长不能任由孩子写字写得七扭八歪,在认字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顺便练字。每天不用多,固定练个20分钟,日复一日,字体自然会变得秀气好看。
而在看书途中,孩子肯定会遇到一些不会的生字词。这个时候,就是工具书的出场时间了。建议在家里准备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等等常用的工具书。当孩子遇到不会的自字词时,鼓励她不怕麻烦,去翻翻那些工具书寻找答案。也许孩子刚开始会觉得厚重的词典有点累,但是当发现一个个自己不会的字词变成自己已知的字词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也是很高的。
工具书使用成为习惯对于日后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无论是汉语学习还是英语学习,无论是白话文中的字词还是文言文中的字词,无论是字词还是诗词鉴赏、旅游名胜等等,都离不开工具书的查询。从小养成习惯,会减少很多以后的麻烦,也会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主性。
3. 多带去书店、图书馆
直到现在,我一直把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书,归结在父母小时候喜欢带我去书店这个原因上。记得那个时候父母会去看自己喜欢的书,而我就晃来晃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看到书店里一个个大人小孩都是那么沉醉地看书,不得不说,我也被感染了,很快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像他们一样看起来。
环境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也是提倡开书店的一个原因吧。在书店里,无论年龄,无论男女,大家或是为了求知,或是为了解闷,或是为了任务而来,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们不由自主会忘记一些社会中的喧嚣,沉下来看看书。让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熏陶一下,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方法。
而图书馆也应该带孩子去看看。很遗憾我没有养成去图书馆借书的习惯。有的书可以买,有的书看看就可以还回去的,这样的时候图书馆是最有用的。要告诉孩子不能什么书都买,能从图书馆借到的要去借。而且图书馆里才是真正适合读书学习的安静氛围,屏蔽掉其他诱惑,可以让孩子专心致志看看书。家长应该摈弃那种嫌图书馆麻烦,嫌图书馆人杂的想法,让孩子去体验一下。
4. 制定计划,不中途而废
读书要有计划。每天要有固定的时间用来阅读。这样有利于读书习惯的养成。像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读书也是要有规划性的。和学习一样,看书也是要在每天安排出固定的时间的。也许有的时候觉得无聊,但是也要坚持读完。也许有的时候太喜欢了,读到要占用做别的事情的时间,这种时候,都要学会用计划来控制自己的时间。慢慢地,每天就会习惯去读读东西,不读读书也就会感觉到很不舒服。
而且读书不能半途而废。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毛病,一本书还没有看完,或者是懒得看了,或者是注意力被另外一本书吸引了,于是这本就果断放弃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当你选择开始读一本书的时候,也就像你选择开始完成一个任务一样,无论哭或者笑都要完成,无论你喜欢或者厌倦都要坚持读完。绝对不能纵容孩子一本没看完又换另外一本的坏习惯。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日后在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不懈的习惯。要知道喜新厌旧,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5. 不吝惜买书的钱,但也不能纵容乱买滥买
对于书籍的花费,大致是分为两种的,就是不屑于给孩子买书的,和无条件支持孩子买书的。经常看到室友因为买书花掉了父母给自己的生活费用,因此过着“贫苦”的生活。那么在买书的花费上,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对于孩子在买书上花掉的钱不要表现出心疼、吝惜的态度。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其实根本就不赞同自己买书来看,做父母没有认可的事情,确实需要很大勇气的,而大多数孩子也许就因为这样而慢慢丧失了对书的热情。我的父母在读书上的花费向来不是小气的。每次去书店只要我想买的书一般都会给我买,也让我对书一直保持着浓郁的兴趣。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跟我说明白,买了的书就一定要看完,不能浪费。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和孩子都会发现,有些书就算买回家了也没时间看,或者孩子就三分钟热乎劲,买回家了就不看了。在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摆明态度,绝对不允许乱买书,滥买书的情况出现。要让孩子养成买了就一定要看,不看就不要买的习惯。也要让孩子知道书并不便宜,一定要让书发挥出最大的用处。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室友父母和我父母两边的中和。既不放纵孩子乱买,又要在该买的时候无条件支持孩子买。当发现家里的书出现不读堆积的情况时,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来解决出现的这一问题。
6. 记录自己的感受
既然是读书,就不可能是书籍文字单方面的输入,必然也会有读者的感受存在。而这种感受,很多时候都在孩子脑中存在一阵子之后就会消失。让自己读的东西留下一些印记,最好的办法就是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可以专门准备一个本子给孩子当作阅读感受记录本。在读书过程中,总会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让我们产生或多或少的感触。当碰到这些的时候,最好能记录下来,不要放任自流,任其消失不见。
孩子也可以在书上做批注。小的时候,边看书手里也会拿一支笔,看到自己觉得有感受的地方要写写画画来标注一下。写写自己对这个事情的想法,写写自己对作者写作手法的感觉,写写自己对这些话语的感觉等等。
读后感,观后感也许是让很多学生所反感的东西,因为看东西还要带着任务,特别累。其实这也是最佳的留下印记的方法。现在每次看着以前看书写下的读后感,真的觉得是非常美好的回忆,也总能想起那些书带给我的东西。
7. 读以致用
听说读写,总是分不开的。所以,读书不仅仅培养的是阅读能力,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其他三个方面的能力。
听,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听取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在孩子读书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多听听广播,多听听新闻、故事、时事点评一类的东西,养成耳听八方的习惯。只有听的够多,看得够多,以后才能说的更多,写的更多。这都是拓宽孩子知识面的途径。
说,表达自己。读书读到的那些东西,最终不是留给自己一个人默默享用的,而是要说出来告诉广大群众的。很多孩子的问题就在于,看书看得很多,但是害怕在别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平时在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阅读的经验和感受,让孩子把自己看到的都表达出来。在有外人的场合下,也要鼓励孩子多发表观点,不要惧怕什么。只有这样,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化作自己的用出来。
写,写作。这里的写作是广义的,包括小学中学的作文,包括大学的论文,包括生活中的感想感受等等。读书读到的,还是应该学会用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读学术书籍,可以自己试着写写学术性的论文。读杂文散文,也可以自己试着写写随笔抒发一下看法。读小说,也可以自己试着放飞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世上一切事物,都切忌犯懒。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写作其实也是一个很美妙的东西,看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会很有成就感的。
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也切忌变成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一直很佩服徐霞客这样的人,游遍大江南北,写下传世的《徐霞客游记》。也很羡慕司马迁、杜甫这样少年出去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为日后写作奠定重要基础的名人。在家长注重孩子读书的同时,不要忘了,抽时间陪孩子到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