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如果孩子的行为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家长就十分失望,认为孩子“脑子笨”,并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和贬低孩子,“笨蛋”“智商低”“没出息”等几乎成了孩子的代名词,无形中就给孩子贴上了负面形象的标签。这令孩子产生了“我不行”的自我感受,对自己缺乏信心,消极惰怠,害怕应对挑战,不愿付出进一步的努力。最终,标签的预言便成为了现实。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标签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良好的标签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相反,好的标签则能使人有好的表现,做出好的行为。
唐宣宗时,宰相举荐李远做杭州刺史。宣宗一听就摇头说:“难道你没见他写的诗吗——‘青山不厌千杯洒,白日惟消一局棋。’这样不务正业的棋迷,怎能治理好州郡呢?”
宰相忙解释:“那只不过是一句诗啊!”宣宗大怒道:“诗可以言志,他能这样写,也会这样做!”
宰相回答:“皇上所见极是。不过,李远确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他只是因为闲居无事,才借下棋消磨时光。但是假如您能将他选拔上来,派他去治理杭州,他有正经事可做,就不会整天下棋了。”
宣宗觉得也有理,就任用了李远。后来,李远果然把杭州治理得很好。
这个故事说明,由于贴标签效应的影响,李远最初没有官职,就给自己贴了个“无业游民”的标签,整天混日子。可是当他得到官职,他给自己贴的标签就变成了“好官”,从此就恪尽职守,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贴标签效应提醒我们,既然贴标签对人的自我认知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无论给自己还是别人贴标签,都需要慎重。
我们不要轻易地给自己贴标签。在信息时什代的今夭,心理学以及各种学科的学术名词满天飞,我们随便就可以捞一个给自己扣上。有一些人,只因为出现轻微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失调,就给自己加上一顶或“抑郁症”或“焦虑症”或“同性恋”等大帽子。这种消极的标签是一种自设障碍,给自己带来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痛苦。
我们给其他人贴标签时,也要尽量贴好的标签。父母对于孩子,教师对于学生,领导对于下属,医生对于病人,心理咨询师对于求助者,总之,对于有缺点、坏习惯、坏行为的人,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给他们贴上一个坏标签。相反,要看到人是发展的,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所以,要从各方面去观察,找到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用一个好的标签去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样,强化了好行为,淡化了坏行为,那么“坏孩子”、“落后分子”就有可能悄悄地变成“好孩子”、“进步者”了。
心理妙计
给别人或自己贴标签、下结论都要慎重,因为标签常常会让人以为自己就是那种人。对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也要有判别能力。
34.竞争优势效应:何时该竞争,何时该合作?
什么是竞争优势效应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120,那么,他们就要给心理学家60元。
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为什么参与实验的学生都会做出“损人也不利己”的抉择呢?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使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竞争优势效应
我们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知道依次上车会更快,可是当一看到车进站后众人仍会情不自禁地蜂拥而上,结果上车速度反而都下降。理性上,大家都明白“蜂拥而上”会使所有人上车速度变慢,但是为什么行动起来,却仍然要做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举动呢?
这是因为,人们心里最关注的是:凭什么他先上,而不是我先上?这样竞争的心理占了上风,就争先恐后,结果导致大家都上的慢了。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一对美国夫妻离异,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因此,丈夫开始出售自己的车、房。为了不让妻子平白无故地得到一大笔财产,丈夫将自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子和房子以十美元的“天价”贱价出售。妻子固然没有得利,但丈夫也损失了一大笔。
丈夫为了让妻子无法得到财产,而宁可自己损失财产。这是由于仇恨,使竞争的需要超过了合作的需要,从而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来。
不可否认,竞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没有它,虽然没有了嫉妒、仇恨,但是人类的进取心就会小的多,也就没有了效率、成绩。从心理学上说,竞争意味着自尊、自信,迫使你的追求变成一种社会存在,逼着你去实现它。竞争是以内驱力为前提,激发内驱力做功,把一个人最微弱的潜力焕发出来。
在竞争的状态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争取成功、胜利,于是形成一种生气勃勃、人人争先的局面,从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体育比容的新纪录之所以总是在激烈的国际大型比赛中产生,正是因为在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竞争激烈,人们往往把全身的体力、心力调动起来去夺取胜利,而使奇迹得以出现。
可见,竞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和竞争相反的“合作”,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合作的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社会是共生的,像一架大钢琴,每个人都是琴上的键。上面既需要高音琴键,又需要中音和低音琴键,各键只有依据曲本的要求,对准属于自己的音,才能奏出美妙的曲子。这就需要合作。诚如俗话所说,“一木难支大厦”,“一个人玩不成棒球”。
就拿棒球为例吧。棒球队由9人组成,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都不同,9个人必须依靠“合作”来与其它队“竞争”,合作作为当然的原则而被强制执行,不合作就不可能胜利。
同样是人类,既懂得竞争,也懂得合作。那么人们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竞争,什么情况下选择合作呢?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选择竞争还是合作,是由以下这些因素决定的:刺激、对方的力量、交流信息和个性特征等。
刺激,包括对个体有益或有害的刺激,如奖励或惩罚,利益的得到或失去。如果对于合作增加有益的刺激,选择竞争的趋势就会下降。
其次是力量的对比。在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根据力量对比的大小,来决定自己应该选择竞争行为还是合作行为。如果对方的力量实在太大,那么,自己多半会选择与之联合共同完成任务,不愿拿鸡蛋去碰石头。但如果人们自己有更大的力量时,多半会采取竞争。看来,有权力的一方一般更容易得到合作。
此外,信息交流可以大大增强合作行为。如果双方不进行信息交流,那么一般会认为对方将采取竞争。如果对方选择竞争,自己即使不喜欢竞争也只好被迫参与。但是如果双方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坦诚相待,彼此信任,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从上面的心理实验就可以看出,如果实验中的学生们互相沟通、商量,就可以做出对彼此都更有利的选择。
另外,人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一个人采取合作行为还是竞争行为。一般的,成就动机高、一心想做出优异成绩的人更容易竞争;而交往动机强、需要朋友、比较谦虚的人,多半选择合作。
为了消除“竞争优势效应”的副面作用,就要推崇“双赢”理论。合作,应该成为集体的主旋律,合作为我们每一个人营造了一个发展的空间。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有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绝对的我是不存在的,只有融入我们的“我”,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精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心理妙计
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更倾向于与别人竞争,而不是合作。我们要懂得,什么时候该竞争,什么时候该合作。
35.登门槛效应:先提小要求,再提大要求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别人提出一个大要求时,可能不容易被人接受;但是如果先提一个小要求被接受了,然后再提出大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把一个小招牌挂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又要求她们把一个更大而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也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同时,他们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那些将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
人际交往中的登门槛效应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个饥寒交迫的穷人到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让我进去吧,我在你们的火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可怜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倒是想看你怎样把石头做成汤。”于是她答应了。穷人在路上检了块石头,洗净后放进锅里煮,这时他又对厨娘说:“可是,我总得放点盐吧?”厨娘又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些碎菜叶,甚至是一些拾到的碎肉末。后来,这个可怜的穷人把石头捞出来,扔到路上,然后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这是《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为什么仆人和厨娘都没有能拒绝穷人的一再要求呢?这可以用“登门槛效应”来解释。
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并且人们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愿望,都希望给别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了别人的第一个小要求之后,再面对第二个要求时,就比较难以拒绝了。就是说,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于是“登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一只脚都进去了,又何必在乎整个身子都要进去呢?
在生活中,登门槛效应是很常见的。
一天,为了打发等人的无聊时光,A小姐在商场的时装区里闲逛。
“小姐,今年的最新款,您喜欢可以试试。”一位热情的导购小姐向A小姐介绍。
“哦,我只是随便看看。”
“没有关系,不过,我觉得这款特别适合您,您可以试试?”
“呵呵。”A小姐摇摇头。
“我卖衣服好几年了,我根据您的气质就知道您穿什么样的衣服好看。不信您可以试试效果怎么样。”
“没事儿,您试完了不买也没事儿,您就当尝试一下全新的风格,如果真的适合,还可以指导您以后买衣服的方向,是不是?”导购小姐一边说一边将衣服从衣架上摘下来放在A小姐手上,“试衣间在那边。”
“您看,我说得对吧,多好看,简直就像给你量身订做的一样!”……
就这样,在本来并没有购衣计划的情况下,A小姐买了那件衣服。
商场的销售员对A小姐,就使用了登门槛效应。本来不要求她买,只要求她穿上试试,但是穿上了,再进行进一步的说服,就更容易达到卖衣服的目的了。
生活中的推销员对这种登门槛效应使用的最频繁。“推销,当被拒绝时才开始。”这是有名的推销专家,被称为世界第一的E.C.雷德曼所说的一句名言。确实如此,一名推销员若因客户的一句微不足道的反驳就退缩的话,则根本谈不上业绩了。所谓推销手段的高明与否,就是在于即使被拒也要努力突破。推销高手们使用的方法就是,即使被拒于门外也绝不退缩,而是鼓足勇气对客户说:“你只要听我说几句话就可以了”或“借给我五分钟就够了”等等,提出一些让对方接受的限定条件。
客户可能想,只是听你几句话或者只需5分钟就够了又何尝不可。一旦这关被你突破,则你已成功了一半。别说是5分钟,就是10分钟、20分钟对他来说也无关紧要,只要可能打动他的心,让他与你成交就并不是困难的事了。
前面所说的“限定条件”,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是为了让对方能够接受你的要求所采用的一种办法。人的心理警戒线一旦被突破后,就会显得格外的脆弱。原来只是让一步,到最后会变成让了一百步。
同样道理,我们在生活中求人办事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这个心理效应,来成功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因此,生活中懂得借钱之道的人,当要向别人借一万元时,先不开口说一万,而是先说五百、一千,消除对方的警戒心,而当对方答应之后,他再巧妙地引出所需的款项,就更容易达到目的。
还比如,有的孩子向妈妈要求,可不可以吃颗糖果?当妈妈答应她的时候,她可能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那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妈妈经常是会答应的。反过来,父母也可以对子女使用“登门槛效应”。在家庭教育中,做父母的望子成龙,但人才的培养只能循序渐进而不可能拔苗助长。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她)按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渐实现他的人生目标。
在爱情中人们也常常不自觉地应用这个心理效应。一位男士遇到一位令自己心仪的女孩子,如果他马上直截了当地要与对方结为夫妻、共度一生,恐怕女孩子会在惊讶之余,对其避之唯恐不及。大多数男士不会这么莽撞冒失,他会邀请她一起吃饭,看电影,逛公园等等。这些小要求实现之后,才顺理成章提出建立恋爱关系,乃致结婚的要求。
心理妙计
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时,如果觉得对方拒绝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如果被答应,再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才更容易达到目的。
36.留面子效应:利用对方拒绝的愧疚
什么是留面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