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343000000006

第6章 让你人气暴涨的法宝(6)

自信、自重、自爱、自尊等,都属于人的内部尊重的需要,通常称之为自尊心。人与人在财富、地位、学识、能力、肤色、性别等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维护自尊是人类心中最强烈的愿望。

有时,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人,他最高层次的需要,不是吃山珍海味、披金戴银,不是住豪华别墅、乘香车宝马,而是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对他人格的看重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上校狄龙对他指挥的第80步兵团士兵悬赏:谁第一个冒着弹雨把一个柴捆放到敌军的城墙下,并点燃它,将得到1000法朗。然而,没有一个士兵行动。狄龙上校大为恼火,开始指责士兵的怯懦。有一个军士长大声地说:“长官,要是您不提出悬赏,您的士兵就全体行动了!”

狄龙呆住了。片刻,他若有所悟,便大声发布命令。果然,士兵们全部前进了,最后整个步兵团1194人中只有90人生还。

这个小故事令人感慨不已。金钱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但如果以为唯有金钱才能驱动士兵们勇敢前进,那就错了。对于一个士兵来讲,还有什么比军人的尊严更值得珍视?在1000法郎面前,士兵们可以无动于衷,毕竟生命比金钱重要;而为了维护军人的尊严,士兵们却可以一往无前,视死如归。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受到其他人尊重的强烈需要。比如,一次评职称过后,一位未评上高级职称的同志说:“这次我虽然未被评上,但我相信我并不比评上的人差。跟我一起毕业的,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当了教授,但我觉得我并不比他们差,只是我的机遇不如他们罢了。”《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财大气粗,对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扬的简·爱说;“我有权蔑视你!”简·爱后来却对他说:“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象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赏识等。社会上人们追求流行,讲究时髦,用高档商品,买名牌服装,都是一种求得别人尊重的需要。某大款花几千元买一张帕瓦罗蒂的演唱会的票,入场后就睡大觉,别人问他为什么花冤枉钱,他说:“听不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买。”

在社会交往中有这样的规律,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便要尊重别人。在交往中,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言行,都回引来别人的反感,更不会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不论对方的地位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样,都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使人感到他在你的心目中是受欢迎的,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产生愉悦。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人感到我们对他(她)的尊重呢?

首先,在交往中,要热情、真诚。热情的态度会使人产生受重视、受尊重的感觉。相反,对人冷若冰霜,会伤害别人。如果过分热情,会使人感到虚伪、缺乏诚意。

其次,要给人留面子。所谓面子,就是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失去自尊心对一个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严重的失礼行为。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此外,要允许他人表达思想,表现自己。当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当你和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时,也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由。

霍桑效应对管理者的启示是:在工作中,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可以更大程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妙计

在社交中,不要自觉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地与人交往,那样会伤害别人的自尊而使对方疏远你。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15.邻近效应:你该接触什么人

什么是邻近效应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一个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具体来说,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

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这个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近效应”,即邻近的人之间更容易建立密切的关系,或者彼此间容易有更大的影响。

人际交往中的邻近效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而且,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所谓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比如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上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就证实了这一点。

理解邻近效应的原因似乎并不太难。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这就为“邻近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一般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更小。这首先因为了解对方会比较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也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而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可以在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而人们更愿意和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空间距离的相近的确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即使是亲戚关系,如果相距遥远,很少来往,感情也会逐渐疏远。而邻居由于经常见面、打交道,彼此了解的机会比较多,也就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关心、帮助,并且对对方行为、思想的可预知性也增大,从而每次见到对方时都会感到亲切、安全、愉快,很自然地,友谊和爱情就更容易得到发展。

由于邻近效应,我们也常常可以更方便地从邻近者身上得到某种好处。“近水楼台”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因为接近,而更容易接触和“借光”。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任杭州知州时,身边任职的很多官员大多得到他的推荐或者提拔,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只有一个叫苏鳞的人,因为他在杭州所属的外县做巡察,所以没有被范仲淹推荐。一次,苏鳞因事到杭州见范仲淹,趁机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杂物树枝的遮挡,总是先从水面见到月亮的倒影,而面向阳光的花木也因为先受到春光的滋润而欣欣向荣。这是在暗示范仲淹只提拔身边的人。范仲淹看到诗,立即写了封推荐信,使苏鳞的愿望得以实现。后人就用这句话来比喻:因为人事接近或环境与职务上的便利,而先得到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或利益。

由于邻近效应,我们还更容易从邻近的人身上受到或好或坏的影响。

表面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这独立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人群中,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比如我们评价说某人有“教师气质”、“军人作风”,这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周围人际环境影响和塑造的结果。还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个你认识或熟悉的人突然之间言谈举止变化很大,可能是他刚换了一份新工作。

研究发现,个人态度的常常因为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带着幼年的孟子,起初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孟子又学着玩,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又立刻搬家,搬到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开始学习礼节和要求上学了,孟母说:“这里才是适宜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那里居住下来。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居住的人际环境,连续搬家三次,体现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以及对邻近效应的了解。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会感到,接触的人真的可能影响我们的心理和成长轨迹。在印第安人的学堂里刊登着许多印第安青年的毕业照片,他们的神情与刚刚离开家乡时迥然不同,显得器宇轩昂、才华横溢,看起来能做一番大事业。但是回到部落中后,大部分人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能够激励自己的环境,他们的潜能被埋没了。和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就是缺乏雄心壮志和足够的激励。处在那种环境里,无法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能力,人们与世无争地生活着,周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激这些乐天知命的人们。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要想改变一个人,使他具有某些特定的能力和品质,可以把他安置在某个特定的人际环境中。而对我们自己来说,如果我们想要成功,最好多接触那些成功人士,进入那些成功人士的圈子。这样,耳濡目染,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积极的做事态度,学习更有效的成功方法,从而使自己也能更快地接近成功。

心理妙计

由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慎重选择我们周围的人际环境。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周围环境中如果有有利于我们的因素,我们也要善加利用。

16.超限效应:不要让人不耐烦

什么是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人的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出现自然的逃避反应。这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基于这种心理,如果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叫做“超限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准备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的这种行为,是因为牧师的讲道令他感到过度和不耐烦,从而引起他心理上的“超限效应”,产生了与开始时相反的心理反应。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我们说话做事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承受度,不要因为过度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妈妈三番五次地对孩子说“你要将你的屋子收拾干净”,可孩子将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屋子杂乱依旧;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可丈夫“恶习”不改,照样“吞云吐雾”;公共汽车上,售票员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乘客“请看好自己的物品”,然而乘客依然漫不经心,被盗事件屡屡发生……

我们都知道那个成语“过犹不及”,就是凡事适度最好,一旦超过一定限度,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超限效应提醒我们,我们说话做事如果超过了对方的心理限度,让对方感到过度,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现象。因此,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讲话还是在人际交往中讲话,都要注意简练,不要啰嗦。

譬如,你在做一场报告,或是一场演讲,要避免让听众感到不耐烦。你应该在3分钟内进入你的主题,并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整个演讲的过程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还要设计语调和意境的变化。演讲的重点内容要在30分钟内讲到,主讲内容要控制在40~50分钟。时间一长,听众的精神就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有一种人叫“麦霸”,就是很恋麦克风,喜欢拖场,却不知他后面的信息已经很难被听众接受了。学校里的一堂课之所以设计为40~50分钟,正是基于超限效应的原理。

在与其他人的私人交际中,同样要注意节奏,控制时间,重要的内容要在前面的30分钟充分交流,切忌铺垫太长。如果你发现对方已经开始看表,或者注意力开始分散,东张西望,你的谈话就要准备收场了。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发生,是需要家长们格外注意的。比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变成不耐烦,最后产生反感,被“逼急”了,就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某学生学习不好,每天母亲总是抓住他的缺点不放,放大了,重复地批评。一天,孩子忍受不了母亲的唠叨,竟向母亲挥起了拳头。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从心理角度上讲,批评一次,孩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惩罚的效用最大,但是在第二次,还是同样的内容,厌烦程度在孩子心里开始倍增,惩罚的效果开始递减。如果再来个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积极作用就消失殆尽,即使没有达到案例中不可收拾的地步,惩罚也打了好几个折扣了。

看了这个故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那些“吵皮了”的学生发出一声叹息的同时,是否应反思一下自己,对学生的批评是否太猛烈了呢?理解了这些道理,就不难理为什么有的老师惜言如金,却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了。

在工作中,上下级或者同级之间的相处也存在同样道理。指导你的下属或者帮助你的同事,也要讲究艺术。就一个问题,可能是他的一个毛病,也可能是你给他的一个建议,要抓住一次机会深深地说透,然后给他时间让他领会和接受。过一段时间他还没有改变的话,可以再找一个非正式场合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做出想耐心倾听他意见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反驳,就可以说明他是会接受的,以后你要做的就是在时间上给他一些压力,促使他尽快改变,在类似的事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提前给一个提醒,帮助他克服。

作为管理者,切忌就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地跟别人讲,反复地强调。这样,你很容易得到“婆婆妈妈”的雅号,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厌烦和逆反的心理,不利于你们日后的沟通与共事。

超限效应对广告宣传也有启示意义。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则可能令人产生厌恶之感。所以,广告宣传虽然需要有一定的密度,需要从多维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但也要适可而止。

心理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