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4323200000086

第86章 潘季训

潘季训(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吴兴县)人。他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进士,从推官、御史累迁工部尚书、右都御史;参与过不少政治变革,执行过一些开明政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而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动,则是治理黄河。在1565年到1592年的28年间,曾4次担任总理河道的职务,其中有12年的时间专门治理黄河。由于他勤政廉政又精通业务,建树极大,被清朝名家胡渭誉为“百余年来治河之善,卒未有如潘公者”。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黄河决口,并淤塞了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运河,不但使百姓深受其苦,而且危及明朝皇帝在安徽凤阳的祖坟。嘉靖帝朱厚熄闻讯大惊,连忙召集百官商议对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采取了“分其流,杀其势”的方案,也就是多给黄河开些支流,减少水量。结果,虽然暂解燃眉之急,却留下了严重的后患:运河更加淤塞,河床普遍增高。时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黄河又一次大决口,竞使方圆数百里变成了一片汪洋。百姓哭天号地,朝廷束手无策。在此危难关头,潘季训被任命为治河总督。

潘季训受命之后,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重灾区。一面会同有关方面赈济灾民,一面研究治黄方案。他认为:要训服黄河,首先要了解黄河。为此,他常常风尘仆仆地跋涉在泥泞的黄泛区,走访有经验的老农和老河工,向他们了解水势沙情,请他们提出治河的方式和方法。有时候,他又乘船而下或溯流而上,实地勘察水势和堤防。

有一次,连日大雨,河水暴涨。潘季训在河堤上安排好防险事宜后,决定再去了解此时此刻的水情。在场者无不苦苦相劝:现在大雨倾盆,风急浪涌,所有船只都停泊靠岸,假如下河,恐怕会有危险!而他却表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水势大,正是实地勘察的好机会。”说罢,立即带着几个人跳上了一叶扁舟。随后,小船在浪尘上颠簸起伏,潘季训在船头上认真地查看水流和堤防,并一一作了记录,从而掌握了汛期水势的宝贵资料。突然,一个巨浪袭来,小船失去控制,陷入了一个大漩涡之中,犹如一片树叶在滴溜溜打转。在全船即将覆没的危急关头,幸亏一棵被水淹没的大树稳住了船。待大家上岸后,潘季训见众人仍在惊骇后怕,便幽默地说:“今日算是亲身体验了黄汛的厉害!”

隆庆五年(1571年),潘季训第二次主持治河工程。由于他日夜操劳,快完工时,脊背上生了一个疮,疼痛难忍,不得不卧床休息。

一日深夜,潘季训由于背痛而无法入睡。他听着窗外一阵紧似一阵的风雨声,又担心起河堤会不会出问题。突然,有人大喊“决堤了!”潘季训顿时忘记了疼痛,猛地跳下床,冲向屋外。由于用力过度,背上的疮脓血进流,使他几乎昏倒在地。随从们赶忙扶住他,劝他找个安全的地方避一避。他大怒道:“这是什么时候?快快扶我上河堤!”

守卫在堤上的人们见决口越来越大,忙乱中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人甚至被猖獗的洪水吓破了胆,产生了逃命的念头。不料,潘总督竞在这时出现在他们中间。众人又惊讶又振奋,不仅有了主心骨,还都增加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于是,大家在潘季训的指挥下又开始齐心协力地顽强奋战。经过一番生死拼搏,终于保住了堤防,保住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可是,正当大家欣喜若狂地庆祝胜利时,潘季训却昏倒在大堤上!

潘季训经过22年的治河实践,终于摸到了黄河泛滥的规律,并总结出了一整套治河方案。

他认为:黄河之所以泛滥,主要原因是水中泥沙含量太多,在下游水势平缓时沉淀下来,造成了河道的淤塞。所以,汛期一来,河床容纳不下洪水,才造成决口。以往所采取的“分流杀势”,对清水还适用,却不适用于黄河水。治黄的最好办法,应是“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也就是修筑坚固的堤坝,不让河水分流,使之保持高流速。这么一来,水流湍急,泥沙就不会沉积,反而会将河床越冲越深,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水患。

基于此,潘季训在第三次治黄时,提出了“逼淮注黄,以清刷浊”的方针。在他的指挥下,许多地方都修筑了高坝,提高淮河水位,逼淮水流人黄河,以便增大黄河的流量,提高挟沙能力。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堤防建设和养护制度,诸如河堤要用“真土胶泥”用力夯实;不许在河堤附近挖土;对河堤采取昼防、夜防、风防、雨防的四防措施;以及号召在堤旁栽柳、植苇等等。

值得强调的是,当时人们往往把各种自然灾害归因于“天意”、“神力”。潘季训坚决反对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神非他,水之性也”。还说:把水患“归天归神,误事最大”。正由于这种思想占了上风,才保证了他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万历九年(1581年),潘季训因为被扯进一起政治事件,遭罢官。时过6年,由于黄河水患卷土重来,朝廷才又起用他,让他第四次担任了治河总督。这时,他已年过古稀。但他仍不顾体衰,依旧日夜坚守在治河工地上。3年过后,治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他却累死在为民造福的岗位上。

潘季训生前,曾将自己丰富的治黄经验写成了两本书,一本是《河防一览》,另一本是《两河经略》。时至今日,这两本著作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