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
蜿蜒的尼罗河,雄伟的金字塔,迎面而来的淡淡的沙漠的味道,这就是开罗,“尼罗河畔的明珠”。然而,这并不是开罗的全部。
埃及,这个拥有着7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同黄河流域的中国一样,带有神秘而微妙的东方气息。沙漠、骆驼、木乃伊、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还有大量宏伟的神庙。一切的一切,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让人们感到历史的遥远与悠久了。
开罗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坐落在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尼罗河畔。城区大部分位于尼罗河东岸,因而,向来有“尼罗河畔的明珠”之称。开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雄伟的建筑中,孕育着绝不相同的文明、绝不相同的宗教,以及绝不相同的文字。
进入开罗城,那耸入云天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大型商店、超级市场、光怪陆离的广告牌与招贴画,让人时刻感觉到强烈的现代国际大都市气息。开罗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东西兼具,西部以现代化建筑为主,具有当代欧美建筑风格,东部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清真寺为主。因而,行走于开罗城内,无论是在闹市区,还是在居民院,到处可见冒出尖顶的清真寺,这也是开罗具有“千塔之城”美誉的原因。
在众多的塔寺中,最高的是当代开罗最明显的标志——高约187米的开罗塔。站在塔上,满眼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纵横交错、气势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
开罗处处给人惊喜。有时走在街头,会与一头骆驼邂逅。当你看到体形高大,颈项曲线优美的骆驼,在奔驰的车流里从容不迫地走着,你会感觉它不是骆驼,而是风度翩翩的绅士。如果你想看到成群的骆驼,则要去开罗市郊区,一个叫布尔喀什的小镇。在布尔喀什,有一个骆驼市场,成千上万头骆驼在此云集。因而置身于布尔喀什,如置身于骆驼的海洋,难免有些眼花缭乱。
置身于这骆驼的世界,需要小心翼翼,因为稍不留神,就会有驼群直冲而来。而驼群之外,骆驼贩子的吆喝声、挥舞的皮鞭声、骆驼的嘶鸣声和汽车喇叭声混杂在一起,嘈杂混乱如同一段理不清头绪的历史。驼群虽然混乱不堪,但定睛细瞧,你就会发现,这里的骆驼也是色彩缤纷,白色、浅黄、土黄、深褐,各种色彩一应俱全。此外,也有的骆驼身上烙上了主人的名字,有的被烫上彩色的标记,这样,骆驼的主人就好区分,哪些是自己的骆驼。
当然,如果你不想体会白天那炎热的天气,也可以选择欣赏夜晚的开罗。沐浴着清凉的晚风,听着静谧花园中的虫鸣,呼吸着空气中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如果可以,再给自己泡一杯薄荷味的阿拉伯甜茶,你会发现,这座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相交融、东西方色彩相辉映的城市,它的悠长意韵,如同浓郁芬芳的阿拉伯甜茶一样,需要你慢慢品味。
卡纳克神庙
4000多年前,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到达卢克索的时候,法老和他的臣民已等待在卡纳克神庙前,用最虔诚的心迎接他们心中最崇敬的神灵。那是卡纳克神庙曾经的辉煌。
如果说开罗是一座“千塔之城”,那么卢克索就是一座“宫殿之城”。古老的尼罗河穿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古埃及人对太阳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崇拜,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就如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于是,便形成了尼罗河东岸是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河西岸是帝王、贵族陵墓的卢克索城的特别格局。“生者”与“死者”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永恒循环的圆圈。
早在4000多年前,当卢克索还叫“底比斯”的时候,这里曾是埃及的“珍珠之地”,不仅人烟稠密、广厦万千,光城门就有100座。如今,时光转换了4000多年,不仅历代法老在这里兴建的神庙、宫殿和陵墓,都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废墟,百门之都名存实亡,而且卢克索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但它却成了那一段辉煌历史的见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现今卢克索的古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就是卡纳克神庙。卡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000米处,是法老(古埃及国王)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有大小神殿20余座,全部用巨石修建。整个建筑群规模十分宏大,仅殿堂占地就达5000平方米。
卡纳克神庙中最高的建筑是一座方尖碑,它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建立的。碑身高29米,重323吨,是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早晨,当红红的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金色的阳光穿过卡纳克神庙中的方尖碑,穿过高大的塔门,不消一会儿,就染红了多柱厅“盛开”的纸草花大圆柱,投射到拉美西斯三世的神殿上。
踏进卡纳克神庙的甬道,迎面而来的是巨大的崇拜与庄严。不说巨大而厚重的塔门,就连多柱厅中的圆柱也有100多根。走在卡纳克神庙中,最让人着迷的不仅是方尖碑、盛开的纸草花柱,还有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的那些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
世上有许多地方是用来观赏的,然而,卡纳克神庙却是要用心来阅读的。
尼罗河
尼罗河是有颜色的。带着卡盖拉河的浩淼、白尼罗河的莹白、青尼罗河的湛蓝,穿越非洲大地,孕育了千百年来尼罗河两岸的古老文明。它像两条色彩绚丽的锦带,在辽阔的大地上,一路穿行。
尼罗河源于东非高原的布隆迪高地和埃塞俄比亚,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与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相汇,形成了具有独特气势的尼罗河。尼罗河是丰沛的,在它的冲刷下,干涸的非洲大地孕育出了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埃及。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每到8月份,它便一改往日温柔的表象,肆意拱起浑浊的河水,两岸大片的田野都淹没在它的魔爪之下,人们也不得不纷纷迁往高处暂住。然而,智慧的古埃及人并不责难这肆虐的河水,他们知道,这是上帝的安排。两个月过后,尼罗河如期消退,并且给两岸带来丰沛的土壤。
这就是尼罗河,它有时温柔、安静,给两岸的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乐,有时它又是那么疯狂,怒吼的河水咆哮着冲向人们的家园,丝毫找不到平日温柔的影子。
尼罗河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青白两河的汇集处——苏丹首都喀土穆。这里,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图曼三镇构成了现代的喀土穆,各镇间有桥相连。如果想看两河相汇的景观,喀土穆跨河大桥是首选之地。滔滔河水滚滚而来之时,只要站在喀土穆跨河大桥远眺,就可将一切一览无余。站在喀土穆跨河大桥向下望,最让人感到奇异的是,汇流处的尼罗河水,一半是蓝色,一半是白色,这种一河双色,蓝白分明,美得像梦,又像童话。
尼罗河之所以有如此奇观,是因为汇集的两条河流中,蕴含了大量的矿物质。白尼罗河发源于乌干达的维多利亚湖,多流经沼泽地带,水中含有的杂质大部分已经沉淀,所以,它水色是一片纯净的白色。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纳湖,它流经的地区有大量的岩屑,溶解了许多含硫物质,因而一片碧蓝。而到了喀土穆,又由于两条大河密度、流速均不同,融合的过程比较缓慢,需要经过一段距离的流动,才会慢慢融合为一体。于是,便出现了一条蓝白分明的,就像两条色彩截然不同的锦带一样的河流。
当然,喀土穆因有这样奇特的尼罗河的孕育,也有了不同的韵味。每到大雨来临,没有下水道的喀土穆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也正是尼罗河丰富的河水,才让喀土穆的土壤如此肥沃,聪明的喀土穆人在大街小巷中,栽种了成片的榕树,从远处看,这些枝繁叶茂的榕树,就像一把把天然的“遮阳伞”,将喀土穆紧紧地庇护起来。
尼罗河,这条世界上最长的大河之一,在非洲狂野的大地上,如一条美丽的飘带,一路蜿蜒。这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怒号的河水,造就了两岸绮丽的自然风光,也造就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