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认为不管孩子,让其听之任之,孩子怎能成人?家长应该明确: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是民主型家庭的重要标志。孩子对事物的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判断的过程,至于选择的结果,往往也不是只用是与非二元方式来界定的。例如孩子放寒假,按自己的计划,整个寒假要完成一部名著的阅读任务,还要预习下学期的数学及物理课程,而家长某一天却提出全家一起去走亲戚,孩子却不愿去。这时应尊重孩子的意见,保证他按计划完成任务,至于什么时候去走这趟亲戚,实在无关紧要,也不必上纲上线,说些孩子不爱听的话,搞得全家都不愉快。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眼光和自己的思想,想去买什么,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怎样选择自己所需的物品,通常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只要不出格,家长都不必干预。要相信孩子有他判断选择的道理,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孩子,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不要伤害孩子的信心。
每一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健康成长,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科学的方法源于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正确认识和成长规律的尊重,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关爱无微不至,学习上严格要求,对行动时间和空间严格限制,致使孩子在过度保护的环境中成长,剥夺了其成长过程中对自然情境的体验和选择的权力,让孩子按家长设计的班车时刻表去生活。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种美洲画眉,当小画眉被人类捕捉关进笼子里时,第二天就会有老画眉用有毒的梅子给小画眉吃,直到把它毒死,它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这小小的生物对自由的理解竟如此深刻,我们对待孩子也要一样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以尊重孩子基本权利为前提,家长对孩子的规定,只要是有理有利且可行的,通过与孩子的协商讨论等人性化处理,完全可以内化为孩子自身的要求。而简单的这也不许,那也不准,不仅容易束缚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增加与父母的对立。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不够端正,往往导致了错爱,使爱的教育变成了非爱的行为。即以爱的名义进行非爱性的剥夺,使爱的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孩子按家长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使孩子的身心不仅没有如期发展,反而受到了伤害,家长也陷入了无奈和痛苦之中。
相信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态度;
相信孩子,就是要永远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坚信他们一定能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信孩子就是要坚信孩子是有充分可发展的潜力的,哪怕是孩子身心有欠缺,也是有充分发展的潜力的,是可以形成一些相应的能力的;
相信孩子就是要坚信孩子总是有积极向上的愿望的内在需要的,总是要进步和不甘落后的,总是有改正自己错误的要求的;
相信孩子,就是要坚信孩子是愿意接受教育的,是可以进行教育的;坚信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是缺少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只是教育不到位;
相信孩子,就是要坚信即使孩子犯了错误,走了一段弯路也是可以重新回到正路上的,是可以被拯救过来的;
相信孩子,就是要坚信孩子无论什么时候开始上进都不晚,家长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态度,就能对孩子产生尊重、理解、指导、鼓励的态度并形成一个系统,使其在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
如果我们相信孩子并被他们认可,就会给孩子们带来安全感,从父母的期盼中建立自信心,培养起责任感,使孩子在快乐幸福中学习和生活。
而相信孩子的秘诀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相信孩子而毫不动摇。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和推理是逻辑性思维,孩子由于年龄太小而不易把握并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时,爸爸、妈妈就应该在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去发展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培养孩子正确判断独立思考能力。而日常生活和实际活动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源泉。下面几点可作为家长的参考:
(1)让孩子在玩耍中探索求知。
知识不全靠机械的记忆,知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发现获得,孩子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越多,就越能促进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发展。
(2)教孩子学用“是……”“不是……”“因为……所以……”等句式,发展孩子的语言,以养成判断推理的习惯。
(3)让孩子体验自己选择的后果。
只有当家长允许孩子犯错误、体验自己决定的不良后果时,家长才能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判断能力。
(4)鼓励孩子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判断需要两个过程:分析过程和决定过程,分析是决定的基础,对问题的正确分析是成功的一半。在分析一个情景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构成了分析的基本框架。在孩子进行判断时,他们缺乏分析的能力,他们不清楚应该从那些方向考虑,在这时,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
(5)经常向孩子提问。
家长会发现,如果经常向孩子提问,孩子不但能积极思考问题,还会经常向家长反馈问题,从而引发孩子对于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但是家长也应该注意问问题的技巧。不要只问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而应该多问孩子:“你觉得怎样做最好?”“他错在哪里了?”等等之类的能让孩子多加思考的问题并从孩子的回答中判断孩子是否真正了解问题的意思并达到帮助他思考的目的。
(6)计划一项特殊的家庭项目。
逢节假日开个简单的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计划一个大家互动的活动:让孩子当家,野外寻宝等活动。全家一起动员,一起发挥创造力。
相信孩子,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