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
34388900000052

第52章 五代(2)

李克用看到王彦章,对他说:“你经常把我比做小孩子,今天服不服?”又问:“我早听说你是一员良将,为什么不守住兖州,而守这本来就没有城墙的中都呢?”王彦章答道:“大势已去,这不是我的智慧和能力所办得到的。”李克用听罢,面露同情之色,赐药敷伤,并派宦官安抚,以试探其想法。王彦章对宦官说:“你这个宫中服役的微贱之人!我们朝廷提升我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同你们皇帝抗衡15年,今天兵败力穷,死也是理所当然。纵使宽恕了我,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哪里有做大臣当大将的,早晨为梁做事,晚上就为唐效劳的呢?我能以死报国是很幸运的事。”李克用又对李嗣源说:“你应该亲自去告诉他,还有保全性命的可能。”当时,王彦章伤重不能起床,李嗣源遂来到其卧室。王彦章因一贯轻视李嗣源,所以故意用小名来称呼,以此来激怒他。不久,李克用下令用肩舆抬着王彦章跟随军队到任城去,王彦章以伤势疼痛难忍为由,坚持要留下,于是被杀害。时年61岁。

王晏球

王晏球(871~932),五代后梁、后唐将领。字莹之。河南洛阳人。王晏球年少时,在战乱中被盗贼所掠,后汴州(今河南开封)富人杜氏将其收为养子,改姓杜氏。

唐中和三年(883)三月,朱温任宣武节度使,选富家子弟中有才勇者置于帐下,号“厅子都”;王晏球沉勇有谋略,倜傥有大节,因而入选。继而跟从朱温四处征伐,屡立战功,升任厅子都指挥使。后梁开平三年(909),自开封府押衙充直左耀武指挥使,授为右千中卫将军,军职不变。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硅篡位。六月,怀州(今河南沁阳)龙骧军3000人作乱,想要攻入京师。朱友硅命王晏球率军迎战,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败敌,俘获军使刘重遇,因功授左龙骧第一指挥使。次年二月,朱友贞即位,迁为龙骧四军指挥使。

贞明二年(916)四月十九日,汴州都指挥使李霸等作乱,率所部千人来攻杨刘(今山东东阿),末帝朱友贞登楼拒战。王晏球听说后,不等命令,先自带五百骑兵屯于鞠场,然后从门缝处窥探,见乱兵都无甲胄,于是出骑反击,奋力血战,群贼溃逃。随后王晏球尽戮乱军,全营诛族。因功授单州刺史,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兼诸军排阵使。

龙德三年(923)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进攻大梁,王晏球率骑兵前去救援,到封丘(今河南境内)时,得知朱友贞已自杀身亡,随即解甲降归李存勖。次年,与霍彦威攻契丹以扞卫北疆,与授齐州防御使,任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后唐天成元年(926)二月,效节指挥使赵在礼叛乱,攻人邺(今河北临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李嗣源率兵征讨,被叛军拥为主。四月,洛阳兵变,李存勖被杀。当时王晏球正在瓦桥(今河南境内),李嗣源派人去召他,王晏球率骑兵跟从李嗣源到洛阳。李嗣源即位后,拜他为归德节度使。次年,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兵驻满城(今河北中部)。

天成三年(928)四月,义武节度使王都反于定州(今河北定县),派人劝说王晏球一同反叛。王晏球不从,并将王都反叛之事上奏,昭宗李嗣源命其为北面招讨使,发兵征讨。五月,王晏球与王都及其援军战于嘉山(今河北曲阳西),大败敌军,并追袭至驻军城下。这时,契丹首领惕隐率五千骑兵赶到唐河(今河南唐河),王晏球出兵迎战,连续败敌,十天之内惕隐以下的七百多位酋长全部被抓获,契丹从此一蹶不振。

王晏球知道定州防守坚固,不能急攻。但偏将朱弘昭、张虔钊却到处宣扬,说是王晏球不敢攻城。李嗣源听说后,诏令王晏球加紧攻城。王晏球只好从命,但无功而返,还损失了三千将士。王晏球上奏说:“敌营坚固,一时难以攻克。只要给我附近三州的租税,一方面充作军用,另一方面抚恤黎民,敌军当不攻自破。”李嗣源答应了他的要求。次年(929)正月,定州城中粮尽草乏,王都几次突围都未成功,其部下马让能开门出降,王都及亲族自焚。王晏球因功授天平军节度使,不久又移镇青州,并加兼中书令。

后唐长兴三年(932),王晏球死于驻地,时年62岁。

李嗣昭

李嗣昭(?~923),五代后唐将领。字益光。李克用弟弟李克柔养子,从小跟随李克柔生活在代州(今山西代县)。

李嗣昭身材瘦小,却精悍而有胆略,沉静刚毅,与众不同。李嗣昭先前酷爱饮酒作乐,一次李克用随口说了一下,他便从此戒酒,终身不饮。年少时,李嗣昭便常从军出征,积累了不少指挥作战的经验。

唐乾宁四年(897),梁将李罕之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李嗣昭奉命率兵征讨,在含口一带大败梁军,俘虏敌兵三千,生擒敌将蔡延恭。获胜之后,李嗣昭迅速包围了潞州,敌兵坚守不出。李嗣昭断绝城内粮草供应,围城多日,敌兵见反攻无望,又没有援兵,于是弃城逃走,李嗣昭得以收复潞州。

唐光化三年(900),梁军攻取沧州,李嗣昭率兵出征。朱温亲率精兵三万前来迎战,李嗣昭受敌军伏击损失两员大将,转而出兵河阳(今河南孟县南)。河阳的梁军守将出乎意料,匆忙中驱赶市民登城守卫。李嗣昭从北门发起进攻,攻破了城墙的外垣,因敌军援兵赶到,只好引兵退回。

唐天复元年(901)四月,梁军大举围攻太原,李克用正在城内,一时无计可施。李嗣昭选精兵数千人,早晚时分四门出兵袭击敌军大营,或杀或烧,或擒或伤,使梁军疲于奔命。当时正逢连阴雨,敌兵大多身患疾病,加上粮草供应不济,不久即撤军。李嗣昭乘势率精兵追击,获大量军用物资。

天复二年正月,李嗣昭进兵蒲县(今山西西南部)。朱温亲率大军前来迎击,一时聚众达十多万。李嗣昭与周德威的军队被梁军重重包围,不得不突围撤退,梁军乘胜占领慈、汾等州,继而屯兵晋祠(今属山西),进逼太原城。李嗣昭与周德威收拾余部,登城守卫。当时,太原附近各州都被梁军占领,太原孤城一座,而十多万梁军日夜围攻,危在旦夕。李克用忧心忡忡,手下将领劝其弃城退守云州(今山西大同)。李嗣昭力主坚守,李克用听从其议,召集失散兵士,加固城池。李嗣昭带兵昼夜出击,斩将夺旗,梁军疲于应战。十天后,梁军见久攻不下,又损失惨重,便烧毁大营,引兵退走。李嗣昭带兵追击,接连收复了汾、慈等州。

唐天佑三年(906),李嗣昭任昭义节度使,率兵收复潞州。次年六月,梁将李思安统兵十万围攻潞州,李嗣昭深挖沟壑高筑城墙,坚守潞州。朱温下诏劝降,李嗣昭烧诏书、斩来使,坚决不从。潞州城被围日久,粮食短缺,李嗣昭下令减轻百姓租税,鼓励人们种田务农。为鼓舞气势,李嗣昭他在城墙上设宴犒劳将士,饮酒问被城外冷箭射中腿部,李嗣昭不露声色,悄悄地将箭拔下,继续饮酒作乐,谈笑自如,身边将士竟无一人知晓。后来,李存勖带兵前来,里应外合打退了梁军。

李嗣昭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而且善于整治地方事务,深得人心。后梁贞明六年(920),李嗣昭掌管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军府事务,几个月后离任时,百姓哭着拉住他的坐骑,不让离开。最后,李嗣昭只好在深夜悄悄地出了城。

龙德二年(922),庄宗李存勖亲自率兵攻打驻守镇州(今河北石家庄)的梁将张文礼。到了冬天,契丹军30万前来围攻庄宗的部队,李嗣昭引300名精骑杀人重围,往来数十回合,杀敌无数,契丹军大乱,李嗣昭护着庄宗回到了自己的大营。

第二年七月,李嗣昭又奉命攻打真定(今河北正定)的王处球。李嗣昭设伏诱敌出战,射杀敌兵大半。敌剩下三四百人躲在城墙的废墟间,李嗣昭骑马射杀,冷不防被敌兵一箭射中头部。当时李嗣昭所带的箭已经用完,便拔下头上敌箭,弯弓射去,一箭射中了对方的咽喉。李嗣昭直到晚上才回到大营,深夜里因伤口流血不止去世。

郭崇韬

郭崇韬(?~926),五代后唐名将。字安时。代州雁门人。初人李克用军,后辅佐庄宗李存勖,历尽艰难,殚精竭虑,出将人相,筹划周到。功高权重却不善吸取前人教训,不能洁身自爱,最终未能远祸全身。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郭崇韬参军后一直是李克用的部属,曾与好友孟知祥一同任中门副使,参与管理机要。后梁龙德二年(922),郭崇韬跟随李存勖出征镇州(今河北石家庄附近)时,契丹忽然兵临新乐(今河北西部),众将领担心腹背受敌,都请求撤退,李存勖犹豫不决。这时郭崇韬提议说:“契丹王阿保机是为掠夺财物而来的,目前进驻新乐的先头部队,人数并不多,而我军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应该乘胜进军,契丹见我阵容强大必然逃走。如果我们不战而退,契丹大军也会随之而来。”李存勖觉有道理,于是带兵出击契丹。契丹军果然接战不久就扔下死伤的兵将逃走了。

第二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称帝,郭崇韬被任为检校太保、守兵部尚书,充枢密使。这时后梁的军队攻占了卫州(今河南淇县境),并且不断蚕食后唐的辖地,而后唐的主力部队正在南面郓州一带(今山东荷泽东北部)。梁军切断了水路,所以消息不通,难以调动,而魏州城中因建国不久,军民悲观。郭崇韬为此而寝不安席。不久,梁军又急攻杨刘城(今河南偃师南),直接威胁唐的存亡。庄宗李存勖登城四望,一筹莫展。郭崇韬建议打通水路,并且立栅予以保护,一来与主力部队取得联系,二来保证粮运畅通。庄宗同意后,郭崇韬率领一万兵将连夜出征,在敌军控制的地段住下来,派出敢死队向敌军挑战,将控制水路的敌军引到别的地方去交战,让敢死队坚持三天。郭崇韬则带领将士占据渡口,并且抓紧时机立栅筑坝。不久,庄宗带领亲军赶来援助,梁军败退,杨刘之围遂解。此后唐军连连获胜,日益发展。

不久,梁将康延孝投降唐军,郭崇韬把他请到自己的卧室里促膝相谈,详细询问梁军的情况。得知梁军部署四路出击唐军,庄宗立即召集武将文臣商议对策。宣徽使李绍宏建议割地求和。散朝后,庄宗在自己的寝室内单独召见郭崇韬,征求意见。郭崇韬慷慨陈词,决不放弃一寸土地,最后说:“我听说傍大路三年盖不起房,就因为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如今之事,就在于您的决心了。”庄宗挺身而起说:“你的话正合我的心意。大丈夫做事,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咱们就这样决定了!”当天便给全军下令,将所有家属遣送地处后方的魏州,然后率领大军出征,结果生擒敌将王彦章,攻克汴梁,杀了梁帝,收降了大将段凝,取得了全面胜利。

二、忠心事主西取巴蜀

庄宗李存勖进入汴州(今河南开封)后,举行了郊拜典礼,赏赐功臣。郭崇韬以侍中、枢密使兼领镇、冀二州(今河北中南部)节度使,晋封赵国公,食邑2000户,并赐铁券,恕十死。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权力达于朝廷内外。他以一贯的忠诚为皇帝谋划,依据规矩办事,所以受到士族及皇族的好评。

进入汴州之初,梁朝的一些大官上将曾予贿赂,郭崇韬都收下了。亲友见他一反常态,便劝他拒绝收礼。他说:“我的职务将相兼备,奉禄上万,根本不缺少什么。只是梁国原先就贿赂成风,送礼的这些人原先都是敌对的死硬分子,现在要他们改换门庭,转变立场,也不容易,如果拒绝,他们必然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敌视我。现在把这些东西放在我家里不动用,也如收回国库一样。”后来朝廷又举行郊拜典礼时,他把所收的礼品全部交给皇帝,皇帝用作奖品,奖赏了众人。

天下已定,庄宗逐渐转向奢华,为所欲为。后唐同光三年(925)夏天,庄宗想盖一座专门避暑的大殿,郭崇韬谏止,但皇帝身边的大臣不待有令,便动工兴建大殿。郭崇韬奏请停工,庄宗却不采纳他的意见。

郭崇韬清楚自己位高权重,担心受到他人的倾轧、谋害,就对儿子们说想辞官隐退,儿子们却认为他一旦失去职位,便是神龙离水,必为蝼蚁所制。他的好友及昔日的部下听到他有辞官之意,劝他提出辞职请求以堵奸人之口,而皇帝则肯定不会答应;同时奏请皇帝册立其宠爱的魏国夫人刘氏为后,既得皇帝高兴,日后又可获皇后帮助。郭崇韬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三次上表请求辞退枢密的职位,皇帝果然不答应;又密奏请立魏国夫人为皇后,刘氏便成册封正位。此后他又针对当时的国家形势,写出兴利除弊的25条政令,上奏庄宗批准后执行,颇得人心。但宦官仍然对他有所诽谤,他终于辞掉了兼领地方节度使的职务。

同光三年(925),西蜀王衍自立为王。庄宗与郭崇韬商议讨伐之事。郭崇韬因受到宦官的倾轧,正想找机会再立大功,于是主动请求协助庄宗的长子李继岌出征。当时李继岌年纪还小,郭崇韬建议他担起元帅之名,以树立威望。于是便任李继岌为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出军西征。临行时庄宗设宴为众将领饯行,举杯嘱咐郭崇韬:“继岌从未学习军政,你跟着我征战了多年,征西之事就全托靠你了。”

郭崇韬率军进入蜀境后,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给各州府传去书札,随后带兵到州府,结果许多州府不战而降。大军既得兵力,又得军需粮草,从未感到匮乏,而声威更大。蜀主王衍派出三万人抵抗大军,郭崇韬派康延孝、李严率三千精锐骑兵出击,蜀军大败。此后,又有许多州府主动送来符印表示投降,最后王衍也派人请降,打开成都城门欢迎李继岌和郭崇韬及其将领。这次西征从出发到人据成都,共75天。对如此神速获胜的出征,当时就有评论说“如板走泥丸,前所未闻”。

三、建盖世功死奸臣手

然而,就在郭崇韬胜利进军的时候,就有人对他由嫉妒而怀恨在心了。人蜀之后,投降的人争先恐后地送贿赂给招讨使幕府,而李继岌的都统府却十分冷落,只有大将才去参见一下。这时,都统府的属官李从袭等人背后对李继岌说:“郭崇韬收买蜀地人情,居心叵测,你应该有所防备。”于是李继岌对郭崇韬产生猜忌,留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