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5分钟家庭滋补方
34410800000006

第6章 补肺养肺方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呼吸,而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故常吃一些补肺养肺的滋补方很有必要,如下列滋补方必须常食:

1.人参黄芪粥

原料:人参5克,黄芪20克,粳米80克,白糖5克,白术10克。

制作:将人参、黄芪、白术去净灰渣,加工成片,清水浸泡40分钟后,放入沙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火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再加水,重新煎开后再取汁。早晚分别煮粳米粥,加白糖趁热食用,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肺健魄。适用于肺虚所致懒言、全身乏力,久病体虚诸症。

2.精神药酒

原料:东北人参、干地黄、枸杞子各25克,淫羊藿、沙苑子、母丁香各15克,沉香、远志肉各5克,荔枝核7枚,60度白酒1000毫升。

制作:上药去杂质,浸入酒中45天,每日1次,每次10毫升徐徐服下。

功效:补益虚损,焕发精神,协调阴阳。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神经衰弱,易于疲劳。

3.补肺宣肺利水方

原料:麻黄33克,石膏66克,甘草5克,车前子33克,白茅根66克,生大黄1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为近代名中医李健颐方,功能清热理肺,通腑利尿,适用于阳水。所谓阳水,是指外邪犯肺,致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以水溢肌肤而为恶风水肿的风。

4.养肺宣肺逗肿方

原料:麻黄12克,生石膏50克,生姜12克,红枣6个,炙甘草8克,苍术1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宣肺利水,适用于一般以眼睑、头面水肿及全身水肿者。

5.黄芪猪脬汤

原料:新鲜猪脬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

制作:先将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猪脬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1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一疗程,80%的患儿可获痊愈。

功效:本方适用于因脾肺气虚所致的遗尿。

6.炒鸡茸银耳(《当代养生文萃》)

原料:鸡脯肉100克,银耳75克,蛋清100克,牛奶50克,黄瓜50克,胡萝卜50克,淀粉25克,味精5克,香油25克,花生油50克,白糖10克,料酒10克,姜5克,葱5克。

制作:将鸡脯肉剁成茸入碗,加入蛋清、牛奶、淀粉搅匀。银耳用温水泡发,去蒂洗净,用鸡汤煨烂入味后捞出。黄瓜、胡萝卜切片,将花生油烧至6成热时,加入调好的鸡茸液,待浮起后捞出,用开水焯洗去浮油并倒出余油;将香油烧热,加入葱、姜末煸炒,再加入鸡茸、银耳、黄瓜片、胡萝卜片、鸡汤、调料,煮沸后稍煨片刻,放汁芡,淋入明油,盛盘。

功效:补益五脏,适用于胃虚弱,肺阴不足之症,尤宜老年人。

具有健身益寿,抗衰老之功。近年来科学家研究指出,银耳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所含多糖,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二仙煎

原料:红萝卜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1碗。

用法:每日1剂,随意饮用。

功效:理肺脾之气而止咳。

8.补肺止咳膏

原料:胡桃仁、杏仁泥、牛骨髓各120克,山药末250克,蜂蜜500克。

制作:上方同熬为膏剂,置瓶中备用,每次1汤匙,空腹服食,连食2~3剂。

功效:可补益肺肾,纳气平喘,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的咳嗽、气短、乏力等。

9.蜜饯双仁

原料:核桃仁、甜杏仁各250克,蜂蜜500克。

制作:先将杏仁炒黄勿焦,放入锅中加水煮1小时,再下核桃仁,收汁将干锅时,加入蜂蜜拌匀,煮沸即成,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功效:可润肺补肾,适用于肺肾两虚之久咳、久喘、自汗、盗汗等。

10.雪羹汤

原料:海蜇50克,荸荠4枚,食盐适量。

制作:海蜇用温水洗发,切块备用。荸荠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海蜇,荸荠放入锅中,加清水、食盐,旺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约15分钟即成。

功效:本品有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功效。适用于痰热咳嗽,大便燥结。

本品出自《古方选注》,原方有于“阴虚痰热,大便燥结”,为清肺润肠方。痰热郁肠方,壅阻肺气,肺失清肃,则见咳嗽;津亏肠燥,肠腑失濡,则见大便燥结,法宜清肺化痰,润肠通便。方中以海蜇为主,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以荸荠为辅佐,清热化痰以助海蜇之力。两者合用而为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之方。本品清肺化痰而不伤正气,兼可滋润。故对痰热咳嗽而素体阴虚不耐攻伐者尤为适宜。

本品除清热化痰,润肠通便外,并可消积化痰,故《本草纲目拾遗》还以本品用于“小儿一切积滞”。以及痞积胀满,又为消痞积常用方。

本方可用于高血压病和慢性气管炎。

海蜇入汤,久煮则溶化。

本品对虚寒者不宜食用。

11.炒肺片

原料:猪肺1具、麻油、白酱油、黄酒、生姜各适量。

制作:猪肺反复灌洗干净,切片备用。麻油倒入沙锅。烧热,放入肺片,加白酱油、黄酒、生姜炒熟,佐粥进食。

功效:本品有补肺止咳功效,适用于肺虚久咳、咯血。

本品出自《证治要诀》,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肺虚咳嗽”,为治疗肺虚咳嗽常用方。肺脏虚损,气失所主,则见咳嗽。法宜补肺止咳,方中以猪肺为主,补肺止咳;以麻油为辅,取其补虚润肺以止咳。佐粥进食,意在增强补益之力,诸料相合,共成补肺止咳之方。

12.秋梨窭青(《本草求原》)

原料:鸭梨1500克,鲜生姜250克,蜂蜜适量。

制作:鸭梨洗净,去核,切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汁;再以鲜生姜洗净,切丝,以洁净纱布绞汁备用。以梨汁放在锅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入1倍的蜂蜜、姜汁,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代茶饮用,每日数次。

功效:适用于肺热型咳嗽,痰黄,喉痛等症。

本方出自《本草求原》。品名为后加。原方用于清痰止嗽。梨性寒,味甘微酸,能够清毒热,生阴液,滋五脏,降火生津,清热滋肺,滋润止咳。生姜也具止咳作用。加蜂蜜制成膏是肺热燥咳的食疗佳品。

本品不宜用于痰湿咳嗽。

13.猪肺粥

原料:猪肺500克,薏苡仁50克。

制作:猪肺反复灌洗干净,放入加水的锅中,煮至七成熟时捞出,切成丁块备用。薏苡仁淘洗干净,放入煮肺汤中,煮至半熟时,再加猪肺,续煮至粥成。

功效:本品有补肺止咳止血功效。适用于肺虚咳嗽、咯血。

本品出自《证治要诀》、《随息居饮食谱》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嗽血肺损”、“肺痿、咳血、上消诸证”。为补肺止咳止血常用方。肺损失于肃降,则见咳嗽,法宜补肺止咳,方中以猪肺为主,补肺止咳止血,以肺治肺;以薏苡仁为辅佐。补肺并能清肺止血,两者合用,可增强补肺止咳止血功效。本品偏于寒凉,对于虚热咳嗽和咯血亦可选用。

14.虫草炖鸡肉

原料:虫草3克,鸡肉250克,葱、姜、胡椒粉、食盐、味精适量。

制作:将鸡肉洗净、切块,锅中放清水、葱、姜、胡椒粉,武火烧沸后,将鸡肉下锅中氽去血水,待肉变色后捞出,沥水放入蒸锅中,将虫草摆在鸡肉上面,加葱、姜盖上汽锅盖,上笼蒸1.5小时后取出鸡肉,原汁加食盐、胡椒粉、味精等,烧沸后倒入鸡身上即成。

功效:可补益肺肾、益气养血,适用于脾胃亏虚、食欲不振,胃院隐痛、咳嗽气促、心悸乏力等。

15.百合猪肺汤

原料:百合50克,紫菀10克,猪肺300克,料酒、盐、葱、姜、味精等调料适量。

制作:先将猪肺洗净切块,百合、紫菀切碎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锅中,放入各种调料及适量清水,用文火煮至烂熟,去掉紫菀、百合后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具有补肺润燥、祛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弱、咳嗽有痰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16.金橘饼(《随息居饮食谱》)

原料:金橘500克,白糖500克。

制作:金橘洗净,去核、压扁,用白糖腌渍一日。然后放入锅内,煨熬至汁液耗干,装盘待冷,再拌入白糖,风干数1,收贮备用,饭前饭后食数枚。

功效:开胃消食,润肺化痰。

金橘为芸香科植物金橘的果实。其状如小橘,色黄似金而得名。主要产于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以浙江黄岩金橘品质为佳,个大而圆,皮肉皆甜而少核。

金橘皮开胃顺气,消食化痰,内含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能促使胃液分泌,有助消化;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液增多,痰液稀释,利于排出。果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连肉带皮一起食用,餐前可以开胃,增加食欲,餐后能顺气消食,促进消化。

17.黄芪鸡

原料:黄芪30克,老母鸡1只,生姜3片,盐少许。

制作:将老母鸡洗净,切块,放锅中。加入水、黄芪、生姜、盐,文火焖煮至熟,即可食鸡喝汤。

功效:黄芪可补益脾肺之气。老母鸡补气养血。生姜行气散寒,可解油腻。本药膳可大补肺气,用于治疗肺虚引起的汗出、咳嗽、哮喘等。

18.板栗炖猪肉

原料:猪瘦肉500克,栗子250克,食盐少许,姜少许,白糖、豆豉、酱油适量。

制作:将猪肉切成小方块,栗子剥皮。锅中放油与白糖炸成黄红色,加入酱油,放入猪肉、栗子、豆豉、姜、盐同煮,至肉软时即可。

功效:本菜有润肺化痰、补肾健脾的作用。

19.酒酞缀耳

原料:干银耳15克,甜糯米酒(醪糟汁)60克?白糖250克。

制作:

(1)银耳用温水泡透,去掉黑根,洗净泥沙,再用开水泡发,使之慢慢泡涨,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放入钵里,加开水,蒸烂后加白糖。

(2)取出蒸好的银耳倒人锅内,加入甜糯米酒(醪糟汁)烧开,撇尽泡沫,盛入碗内即成。

特点:汤浓香甜,富于营养。

功效:滋阴益气,润肺。

适宜于心烦口渴、大便燥结等患者食用。健康人食用更能补充营养,保健强身。

20.百部炖团鱼

原料:团鱼600克,百部18克,地骨皮12克,生地黄20克,知母9克,姜块8克,葱结25克,绍酒20克,精盐10克,味精1克,猪骨400克。

制作:将团鱼头切下,放尽血,投入80热水中,当甲壳分离时捞出。刮去粗皮,破除内脏,用清水洗净,切成块。中药去净灰渣,加工成薄片,放入双层纱布袋中封住口,姜、葱洗净。

锅置旺火上,放人清水,鸡骨、药包、团鱼肉烧开后,撇净血沫,加姜、葱、绍酒,移至小火上炖软,拣去姜、葱、鸡骨,加精盐、味精调好味即成。

特点:此菜鲜味醇厚,肉质细嫩,阴虚火旺者最宜食用。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结核、肺虚咯血,阴虚内热等病症。

外感实热,脾胃阳虚及素体寒湿较盛者不宜食用。团鱼肉不能与薄荷叶同煮。团鱼又叫甲鱼、脚鱼、鳖肉,其不能与苋菜、鸡、鸭、兔同食。

21.葵菜粥(《食医心鉴》)

原料:葵菜150克,葱白50克,粳米150克,盐适量。

制作:

制法一:将葵菜、葱白洗净煮汁约20分钟,去渣取汁,以汁与淘洗净的粳米煮粥。

制法二:将葵菜洗净去筋,择嫩叶、茎,切寸长的段,葱洗净切成葱花,以淘洗净的粳米煮粥,熟时加入葵菜,继续煮至粥汁稠黏为度,放入葱花、盐,拌匀即可服食。孕妇慎食,脾虚泄泻者忌服。

功效:清热,行水,益心,滑肠,通乳,明目。

主治:肺热咳嗽,老年久病便秘,黄疸,各种淋病,小便涩少,尿路感染,小儿热毒下痢,妇女带下,痈疮丹毒等。

22.红塞胡萝卜(经验方)

原料:红枣12枚,胡萝卜120克。

制作:

(1)将红枣、胡萝卜煎水,取汁液。

(2)汁液可加入白糖,代茶频频饮之,连服10余剂。

功效:健脾养阴润肺。

主治:百日咳恢复期,以及痉咳期。

23.萝卜猪肺汤(《中华验方》)

原料:猪肺1具,青萝卜2个。

制作:

(1)将猪肺切去气管,与青萝卜同煮,煮熟即成。

(2)吃萝卜、肺,喝汤,1日吃完。连服数日,若胃口不佳,可放少许调料。

功效:清热排脓。

主治:肺脓疡。

24.面缸柿半肉。

原料:西红柿150克,牛肉150克,酱油20克,白糖10克,料酒3克,生姜3克,精盐4克。

制作:把西红柿洗净、去皮,切成块;牛肉洗净,切成片;先把牛肉下锅炒至七成熟烂,再放进料酒,略炒一会,煮开后再放人西红柿,用文火把牛肉烧烂即成。

功效:补肺气。

内含蛋白质31.1克,脂肪15.7克,糖19.4克,热能1441焦,钙26毫克,磷342毫克,铁7.59毫克,胡萝卜素0.51毫克,维生素B。0.11毫克,核黄素0.34毫克,烟酸10.7毫克,维生素C 9毫克。

25.萝卜惹自饮(民间验方)

原料: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制作:用水3碗水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生姜,煮剩1碗汤,连渣1次服。

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主治:风寒咳嗽。

26.玉竹沙参焖老捣(民间验方)

原料:玉竹、沙参各30~50克,老鸭半只或1只。

制作:玉竹、沙参与老鸭(将鸭去内脏)放入瓦罐内焖煮1小时以上。调味以后饮汤吃鸭肉。

功效:有清润肺燥、止咳消炎的功效。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之肺燥、干咳等症。

27.虫草全鸭

原料:虫草10克,老雄鸭1只,料酒、生姜、葱白、胡椒面、食盐各适量。

制作:

(1)将鸭宰杀,去净毛桩和内脏,清洗干净,剁去脚爪,在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晾凉;虫草用温水洗净;生姜、葱切好待用。

(2)将鸭头顺颈劈开,取虫草8~10枚,装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然后放入盆内,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面、料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去棉纸,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补肺肾,益精髓。

应用:适用于虚劳咳喘,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软弱,久虚不复等症。

28.参蛤蒸鸭

原料:白鸭1只(1200克),人参10克,精盐3克,蛤蚧4克,姜片10克,绍酒20克,鲜汤约1300克,味精1克,葱适量。

制作:将白鸭杀后放尽血,去毛,舌、掌另作它用。在鸭的背尾部横切一刀,取出内脏,用清水洗净,入开水中氽一下捞起,除尽残毛桩,宰去鸭嘴,将鸭翅翻向背后盘起。将人参、蛤蚧烘干研成末,放于鸭腹内。鸭子入蒸盆中,加姜片、葱节、鲜汤、绍酒,用纸封住盆口,上笼用旺火蒸3小时,骨松、翅裂为度。加味精、精盐调好味即成。

特点:烹制成菜,药力与血肉之品相结合,质地酥软,气香味鲜。

功效:补肺肾,定喘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喘咳不止,短气乏力等症。

外感初期,腹泻者不宜食用。实热证也不宜服用。

29.怀山鸡

原料:怀山药120克,老母鸡1只,重1000克以上,生姜3片、黄酒1匙,食盐半匙。

制作:

(1)怀山药快速洗净、滤干。

(2)母鸡活杀、去毛、剖腹、洗净、滤干,切成块。鸡内脏、鸡血均要。

(3)用大瓷盆1只,放入一半鸡块,然后放怀山药,上面再放剩下的一半鸡块,淋上黄酒,撒上生姜片及食盐半匙(宜淡),用旺火隔水蒸3小时,至鸡肉酥烂,离火。

每E12次,每次1小碗。饭前空腹食,喝汤吃鸡。山药味甘,也可食,嚼后弃渣。鸡肉蘸酱油,也可佐膳食。

功效:此方功能补肺虚,益五脏,强筋骨,润肌肤,是营养性很强的食疗方。对老年肺气虚,体弱乏力,久咳畏冷者甚宜。对不胜风寒,经常受寒感冒致咳者,有治本作用。但宜在秋末至隆冬期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