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34506800000023

第23章 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和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充分考虑到国内区域间纺织产业竞争力评价不同于国际间纺织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诸多方面,如各区域同在一个国度,拥有同一个国家政府、处于同样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国内环境,面对同样的国际环境和统一的国际市场等国际环境。因此,本书对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度调整,构建了一套包括三个层次共15个指标的我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整个指标筛选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客观、全面、典型的原则,不仅要保证评价指标的含义明确、意义突出,而且还要保证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以确保整个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具体来说,一级指标体现了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资源、市场、管理、相关产业和环境这五个要素,省去了科技、政府和不确定因素这三个要素。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纺织产业主要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都比较少,各区域的纺织企业也没有把纺织科技列入一项常规的统计指标进行日常监管,因此,很难收集到完整的全国31个省份的纺织产业科技数据,因此,只能在一些纺织科技强省做具体剖析;第二,有关政府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的评价必须借助于一些软指标,如政府工作效率、政府决策能力、政府产业政策的功效等,这些软指标的权重和得分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依赖于专家对政府系统的熟悉程度和参照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书对政府要素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定性分析;第三,由于不确定因素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或突发性、偶然性,这就决定了对不确定因素无法做到定量、准确和及时的评价,而只能是借鉴历史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预测未来纺织产业发展可能遇到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因此,不可能对它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至于二级、三级指标,本章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和筛选,譬如,对环境要素的评价就略去了国际环境而只考虑各区域的经济环境。

下面对三级指标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做一详细说明。

(1)~(7)分别指全部就业人数、化纤产量、资产合计、企业数量、服装产量、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这七个指标分别用来反映纺织产业的就业规模、原材料丰度、资产规模、组织规模、生产能力、综合工业基础实力和盈利规模,这些指标数据均来自常规统计数据库;

(8)资金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纺织产业已实现的利润总额与同期的资产之比,反映产业占用资金的利用效果,该指标需要年率化,计算公式为:

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净值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100%

(9)产值利税率是指每单位产值所实现的利税总额,用来反映产业的产出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产值利税率=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其中:利税总额=利润总额+税金总额;

(10)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纺织产业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值,用来反映产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即从支出方面评价产业的收益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产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的越好,获利能力越强。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产业内的全部销售(营业)成本、销售(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11)~(15)分别指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这五个指标分别用来反映纺织产业的进口能力、出口能力、市场潜力、社会经济环境和相关产业实力,这些指标数据均来自常规统计数据库。本书用第三产业产值作为相关产业的实力代表是因为,纺织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要求更多、更好、更便捷的配套性服务行业,而第三产业是一个行业涵盖范围大、技术层面广的产业,能为纺织产业提供大量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