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34506800000027

第27章 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因子分析

通过对各区域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比较以及聚类结果的分析,我们已经对我国纺织产业的区域分布模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涉及的因素之多、体系之庞大、关系之复杂等,常常不便于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和具有针对性地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无论是主成分分析还是聚类分析,都不能充分挖掘指标背后隐含的有用信息。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目的就是要从有关变量交互相关的数据结构中,找出其中潜藏着的起决定作用的若干基本因子,从而得到对事物更深刻的认识。因子分析的计算主要是利用因子载荷反映原始指标与因子之间的联系,利用因子将原始指标加以分类,然后判断这些因子的实际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因子分析中由于可以使用因子旋转,因此,因子分析更易于与客观社会经济现象挂钩,使得因子的性质比较明确和易于理解,从而更有利于综合评价分析。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就是把m个原始变量表示成p<m个公共因子和一个独特因子的线性加权和。

其中:fi为公因子,εi为独特因子,且cov(fi,εi)=0,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取ε“sub”i“/sub”=0,aij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因子上的系数,即因子负荷或因子载荷。因子载荷是公因子与原始指标的相关系数,反映了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因子载荷反映了第j个公因子在第i个变量信息的概括表示中所作贡献的大小,因此,因子载荷是判断公因子的性质和作用大小的关键,也是对因子进行合理解释与分析的重要依据。

确定了因子模型就可以根据因子载荷系数的大小来确定公因子的性质,为了使公因子的含义更加明显,突出某个公因子集中代表了哪些变量的变差信息,本书采用了方差最大化旋转技术(Varimax),目的就是使因子载荷尽可能地向0、±1方向极化,在SPSS13.0软件上运行后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看出,第一个公因子在出口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企业规模、就业规模和化纤产量这七个指标上的载荷系数值都较大,多数集中在0.8~0.9,说明了第一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纺织产业总体规模方面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称第一个公因子为产业规模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主要与进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装产量这六个指标的联系非常紧密,与这六个指标的载荷系数值都集中在0.6~0.7,说明了第二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纺织产业赖以生存的种种外部环境条件,如经济环境、工业基础、市场潜能等,因此,我们称第二个公因子为外部环境因子。第三个公因子在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值利税率上的载荷系数值集中在0.8~0.9,说明了第三个公因子主要反映了纺织产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节约和社会效应等纺织产业的管理能力,因此,我们称第三个公因子为产业管理因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服装作为纺织产业的一个子行业为何与第二个公因子的相关性最大?这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诠释。一方面是服装生产所固有的特性决定的。从单纯的生产角度考察,服装是纺织产业的终端产品,服装生产与上游子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服装面料就是从最初的纺织原材料(棉、麻、毛、丝或化纤原料等)经过一道道上游工序生产出来,涉及到纺、织、染等多个子行业,因此,服装不同于其他纺织子行业。另一方面,从社会生产的更高层次来看,它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也非常紧密,服装行业的兴衰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交通、信息、物流、贸易、市场等各类辅助性或服务性行业,因此,服装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纺织产业所具有的工业基础实力,折射了相关支持产业或辅助产业的发育程度,透视出市场条件的完善度和健全度,是社会环境及基础条件的缩影,因此,服装产量与第二公因子的相关性最好。

综上所述,我国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规模、外部环境和产业管理三大方面。具体来说,首先,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最主要的差距就是区域纺织产业规模的悬殊,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实际工业产值都占有全国纺织产业约三分之二左右的份额,显示出强大的纺织产业规模优势;其次,由于纺织产业是一个高关联产业,因此,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还会强烈地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工业基础的好坏、经济实力的强弱、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消费市场的潜力等,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最后,我国区域纺织产业在产业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管理差距相比产业规模和产业外部环境差距要小得多,这与我国纺织产业整体管理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都相对不高有关。下面将详细阐述我国纺织产业在这三个方面的区域差距。

一、产业规模因子

优先培育规模优势发展纺织产业既符合纺织产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国情。这主要是因为纺织产业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对特殊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给正处于蓬勃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创造了大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当前世界纺织产业生产中心正在向低成本生产区转移,我国东部地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兴建纺织产业,真可谓是借时代之东风助我中华之威,尤其是浙江、江苏、山东和广东,其纺织产业竞争力在全国遥遥领先,它们在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就业规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东部地区汇集了我国纺织产业近83%的企业数量,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实际工业产值,东部地区都占有全国纺织产业约三分之二左右的份额,显示出强大的纺织产业规模优势。

东部地区纺织产业不仅在资产总量方面遥遥领先中西部地区,而且东部地区纺织产业的投资性质则更多体现为引进先进的纺机设备和生产工艺,用于技术改造,以实现企业升级。以2004年浙江省为例,用于引进设备的费用高达10.43亿美元,是轻工行业第二位的3倍。事实上,连续高强度的技术改造,使浙江省纺织工业的装备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升级,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浙江省拥有率已从几年前的3%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萧山、绍兴等地全社会拥有无梭织机比例高达83%和72%,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无梭化率达90%以上。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普遍应用,信息技术、数码织造等高科技与传统纺织产业实现嫁接,使浙江纺织产业青春常在,浙江纺织已经成为全国纺织的先进代表和学习的典范,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中西部地区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纺织产业的投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特别是青海和宁夏,2004年纺织产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增速分别达到了75.48%、46.59%,远高于全国15.56%的平均增速,甘肃和内蒙古的增速也分别达到了11.26%和11.3%,较前几年明显提升,但由于原有的纺织产业基础薄弱,因此,整体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在纺织产业就业方面,东部地区仍然比中西部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在全国纺织产业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福建、山东和浙江三省的纺织产业就业人数同比增长了17.62%、11.9%和10.82%,居全国前三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西部地区的西藏、贵州和山西,就业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28.13%、16.22%、9.44%,居全国增长倒数前三名。尽管2004年宁夏纺织产业就业规模同比增长了49.86%,但是,目前宁夏纺织产业平均就业人数仍不足5000人,仅占江苏省纺织产业就业人数的0.5%;2004年新疆纺织产业职工人数同比增长了5.46%,与浙江省相比,仅相当于浙江纺织产业就业规模的7.4%,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的就业规模根本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比。

天然纺织原材料的地域依赖性特别强烈,主要是与各地的地形、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有关,这也就使得几乎各区域都有发展特色纺织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新疆自治区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棉纺织原材料优势就特别明显,那里的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具有单产高、成本低的生产优势,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单新疆的棉花产量就占到全国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这里的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低,棉纤维长度在29毫米以上,主体马克隆值达A级,新疆还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长绒棉)产区。此外,中西部地区的麻类原材料优势也非常明显,如湖南、湖北、四川和江西等地的苎麻,黑龙江的亚麻,河南、安徽等淮河流域的红麻和大麻,上述地区的年平均麻类产量占全国麻产量的85%以上。与棉、麻原材料相比,蚕茧类纺织原料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广西,其中江苏的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左右。由此看出,天然类纺织原料由于受地域限制,东中西三个地区各有自己的特色原料优势。但是,从纺织产业最重要的化工原料――化纤来看,东部地区化纤生产具有强大优势,尤其是很多化纤骨干企业都集中在这里,如江苏的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五大聚酯生产和供应商之一,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维是其两大主要产品;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最强的锦纶基地;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如粘胶短丝、粘胶长丝和浆粕等,产品产量及市场占有率都非常高。

总之,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产业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条件的种种限制等,与东部地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量”上的不足与发展差距,值得欣慰的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及行业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纺织产业无论是就业人数还是企业数量及投资方面都逐渐呈现出比较喜人的增长趋势。

二、外部环境因子

纺织产业的敏感度系数一直都大于1,属于敏感度较高的产业,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社会基础以及其他产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地的经济状况会给纺织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和需求动力,推动着纺织产业的向前发展,而且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社会文化也会渗透到纺织企业的组织、管理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方式等方方面面;第二,尽管纺织产业可以选择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却不得不依靠本地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服务系统来进行生产、流通、销售等各项产业活动;第三,纺织产业还可能会受到相关产业升级的影响而改变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纺织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信息流通和技术交流还会增加纺织产业获得新技术或开辟新市场的可能性,甚至会加速纺织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为此,本书重点从经济实力、第三产业和社会基础这三个外部环境力量来分析影响纺织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差异。

地区生产总值反映该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经济规模越大,纺织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潜力就越大,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弹性指数也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增大,特别是高档纺织品或新型纺织品应用领域的开发潜力也会越大。根据2004年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实力差距悬殊,前四个纺织强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仅有的超过万亿元的四个地区,而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仅有几百亿元。地区经济的长期差距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纺织产业的投资建设和市场活力。

纺织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以第三产业为例,其中的零售、运输、金融、咨询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机关、社会团体等都是纺织产业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支持性要素,而且纺织产业对服务性行业的这种依赖性还会随着纺织产业的高级化进程而不断增强。为此,本书以第三产业产值作为第三产业实力的代表对各区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东西差距十分明显。2004年广东省的第三产业产值居全国之首,为5903.8亿元,其次是江苏省5371.7亿元,山东和浙江的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4987.9和4382亿元,而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的第三产业产值依次为:305.1、180.9、155.8和110.6亿元,如此低的产值反映出当地的基础条件和社会服务系统都相对不发达,难以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辅助支持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应加快社会服务系统的建设,排除纺织产业发展所遇到的社会障碍,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全面、精湛的服务,做好提升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助推器。

当然,外部环境远不止上述这些方面,各地经济的开放程度、当地政府,甚至地理条件等都会影响到纺织产业的发展,在此不做一一列举。总之,当外部环境能以最快的速度累积纺织产业发展所需的资产和专业技能,并能持续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社会服务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当环境的变化能促使纺织企业不断进行积极投资和永不懈怠地追求创新时,纺织企业就会获得竞争优势,并能持续提升这种竞争优势。外部环境对纺织产业产生的影响是综合的、全面的和长远的,因此,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同样需要长期而不懈的努力。

三、产业管理因子

对全国不同经济类型的纺织企业的亏损面、人均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发现,整体而言,私营纺织企业在各方面的管理效果最好,集体和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次之,国有纺织企业最差。这里重点对私营和国有纺织企业做一对比研究。全国私营纺织企业平均亏损面为26%,而全国国有纺织企业的亏损面则高达51%,几乎是私营企业亏损面的二倍;全国私营纺织企业的人均销售率高达120万元/年,而国有纺织企业的人均销售率仅为69万元/年,还不到私营企业的60%,这与国有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员冗余、人浮于事、工作散漫的工作作风有很大关系;在成本费用利润率方面,国有纺织企业由于亏损额和亏损范围都比较大,因此,国有纺织企业的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9.48%,相反,私营企业不仅利润较大而且亏损企业较少,结果私营纺织企业的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1.67%,由此可见,私营纺织企业的盈利能力远远好于国有纺织企业,或者说在获得相同收益的情况下,国有纺织企业要比私营纺织企业花费更多的成本费用;在资本保全性和成长性方面,全国私营纺织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461.68%,而国有纺织企业为1020.26%,差距同样很大。总之,私营纺织企业自负盈亏的经营性质一方面使企业享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能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行为,提高了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私营纺织企业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也大大激发了企业追求利润的经营动机,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自主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浓厚,企业会更加关注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绩效。

上述研究表明,全国私营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好于国有和其他经济类型的纺织企业,为此,我们对各地纺织产业的企业经济类型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85%的私营企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仅占全国纺织企业总数17%的中西部地区却拥有全国近一半的国有纺织企业,两组数据对比得出:东西部地区纺织产业的市场绩效的巨大差异与其企业的经济类型有很大关系,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要想扭转这种大面积严重亏损的不利局面必须从改革国有纺织企业入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活企业活力。

此外,东部地区纺织产业在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方面也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最早的试验地,投资政策的市场化运作相对比较成熟,利用外资的途径和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及外商前来投资,他们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对当地国内纺织企业起到很好的外部效应,激励着国内纺织企业的变革和进步,国有纺织企业的改制步伐远早于中西部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政策滞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企业的投资主体多是以国家或集体为主,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尤其在甘肃和西藏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社会基础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外商或港澳台纺织企业几乎不愿涉足这些地区。这一点还可以从各地的三资企业数量得到进一步证实,如三资企业数最多的前三个省份分别是:广东省10619家,江苏省4799家,上海市4290多家,而三资企业数最少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宁夏、青海和西藏,它们的三资企业数分别是26、13和7家。东部地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一方面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另一方面也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激烈的竞争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和高级劳动力要素按照效率最大化的市场规则进行配置,从而提高了各种要素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就业能力和市场扩张能力。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企业也将更加注重成本的节约,并积极开展研发试验,最终提高竞争水平。因此,东部地区纺织产业不仅具有规模优势,而且由“量”的优势已经带来了一系列“质”的变化,使东部地区纺织产业持续保持着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