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但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也可以造就比自己想像中更伟大的事情。
积极的信念会激发一个人创造惊人的奇迹。“告诉自己,我会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积极性的信念。这种积极的信念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
有位哲人说:“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或许好多人觉得这是做白日梦,这是异想天开。如果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时,事实上是你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你受到了人性弱点的左右。因为,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对某件事情作出想象时,才会更好地付诸行动,即只有告诉自己,“我会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你才更易获得成功。
史迈利·布蓝敦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很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必要的。”对于这一点,从影响力的角度讲,用告诉自己“我会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的做法,可以更好地向他人施加影响。
原一平在25岁的时候报考了明治公司,虽然被录用,但主考官却对她说:“原一平,你不是干得了这种困难工作的人。”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原一平,他瞪着眼睛注视着主考官,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我必须证明给你看看。”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努力工作了三年,最终在该公司站稳了脚。
就在他取得了一些业绩的时候,他心中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推销想法:找明治公司董事长串田万藏,要一份介绍日本大企业高层次人员的“推荐信”,这会更利于他推销保险业务。但向董事长提出这样的请求怎么可能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这个想法,他坐立不安,并发誓要实现自己的推销计划。
一天,他终于咬紧牙关,鼓足勇气,信心十足地推开了董事长的门。当他支支吾吾地向董事长说出他此次来的目的时,串田董事长立刻反问道:“什么?你以为我会介绍保险这玩意儿吗?”
原一平曾设想过串田拒绝他的很多种方式,但就是没有想过串田会用轻蔑的语言“这玩意儿”来形容保险这个行业。他被激怒了,毫不犹豫地向前跨了一步,对串田说:“你这个家伙。你刚才将保险这个行业说成了这个玩意儿对吗?公司不是一直对我们说‘保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正常行业’吗?怎么今天变成了这个玩意儿了呢?你还是公司的董事长吗?我回去立刻告诉大家你今天所说的话。”他说完便出去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他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同时又觉得自己说得没错。就在他回到公司准备辞职时,他的上司对他说:“刚才串田董事长打来了电话,尽管你对他的恶语相加令他很生气,但你走后他经过仔细地考虑,同意了你的请求。”
告诉自己,“我会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你的人生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你不停地为之奋斗。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人的信念对个人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无论生活中人们认为做某件事情的方法是正确的,还是荒谬的,个人的信念都会支配着他义无反顾地执行,这既是人的优点,也是人的天性弱点。
马丽是一名大专毕业生,由于学历低,刚到公司的时候受到同一部门中的其他同事的排挤。她们曾嘲笑她是一个文盲,甚至对她的能力有所怀疑。对此。马丽从不理会,她只是装作不知道,对其他同事还像以往一样热情,但心里却暗暗地告诉自己,一定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比他们都优秀。半年过去后,马丽因为出色的工作业绩,被评为公司中季考核的十佳员工,这令周围的同事对她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人说她是文盲了。两年后,她被提拔为该公司的部门主任。
作家乔治·巴纳说:“远见是在心中浮现的将来实物的可能性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马丽正是具备了“我会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这种远见,才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同时,也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偏见。适当的积极的自我期待,也能够增加影响他人的砝码。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我们没有必要过度的谦虚客套,真实地表达、勇敢地表达已经成为成功者必需的能力。如果你总是对人说“随便”,你就不能让别人了解你,即使你的梦想具有铺天盖地的绚烂,也只能委屈在腹中,你的远大前程也只能埋在思想的沙漠里。
生活中要时刻告诉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这更能完善自己,激发自己体内的潜能,这是你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
阻止自己的既不是他人,也不是自己外在的缺憾,而是内心的病弱和残疾,比如懒惰、贪图安逸和不良的思维定势等。
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朱迪·福斯特称不上漂亮,外表如羔羊般羸弱,但她头脑聪明,又具备特立独行的现代精神,所以没有什么挡得住她的耀眼星光,最终她将自己的声音和烙印留在了好莱坞的电影版面上。
只要你不阻止自己,便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你,你便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在奔赴远大前程的道路上,你没有借口,只管再勇敢一些,再自信一些。
只有你才能为自己加速度,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绝不惧怕,永不放弃。有了积极的信念,你便可以跨越一座座“不可能”的桥,逐步靠近成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