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搞定家中小大人
34511400000026

第26章 别带孩子参加过多应酬活动

很多父母都喜欢带孩子参加成人的应酬活动,带着他们在酒桌上拼酒,去KTV唱歌……他们的理由是:这些都是孩子早晚要接触的,什么事都赶早不赶晚,现在带着他们见识见识,将来进入社会才不会感到陌生。再说,父母在这种环境里指导孩子,让孩子现学现用,这样的课堂再好不过了。

表面上看来父母这样做是在给孩子未雨绸缪,可实质是为了自己,孩子被迫成了父母争面子的工具,成人聚会中一些不雅的、虚假的东西也会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孩子面前。甚至有时候家长在聚会中表现的各种丑态,会让平时尊重父母的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错位,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这样的结果与父母的初衷是不是截然相反呢?况且,世界上最难控制的就是人,我们又有谁敢保证孩子过早地接触这样的社交场合就一定会按照我们的计划去发展呢?

我原单位的一位老校长有个儿子叫小峰,这孩子从小就聪明调皮,长得也帅气,他一来学校我们就逗他玩。这孩子也不怕逗,敢说敢做,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后来我们去老校长家中聚会,小峰已经上初中,变得更帅了,在酒桌上和我们夸夸其谈,讲他在学校的趣事,我们玩麻将时,他也能凑上手,一手码牌,一手在桌旁打着节奏,一看便知他在麻将桌上是个老手,让我这个还不会打麻将的人惊叹不已。据说,这孩子小学时就能替爸爸打牌了。当时,我们都觉得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关键是人家孩子聪明啊!

可谁知,小峰到了初三竟然开始不用功读书了,抽烟喝酒,打麻将。我有次竟然在麻将厅里遇到他,我问他为什么不上学?

他咧着嘴说:“这样多舒服啊!学习还得点灯熬油的,太累。”后来,小峰去读技术院校,书没读完就辍了学,现在不知在哪儿混荡。听说,至今还总给老校长惹出祸事来,老校长还要为其操心。

知道小峰情况的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都说小孩子三岁看到老,可是小峰小时候多聪明机灵啊!长大却变成了这个样子,还真应验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古话。

谁又能够准确地说清楚小峰的人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人生中总有几处十字路口,拐向哪边,人生就朝哪个方向发展。而一旦拐错了方向,想回也回不来了。从小到大,小峰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体现在麻将桌上、交际手段上,他的这些“光芒”掩盖了他的知识文化和做人的修养,父母也被孩子所谓的聪明蒙蔽了双眼。其实,每个孩子都很聪明,关键是看他的聪明劲用在了哪里。有的用在成人成才上,而有的却用在不学无术上。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人生的某个年龄段,我们就应该做我们在这个时期该做的事。就像孩子的儿童时期,他们的任务就是扎实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基础,至于成人间的应酬和交际并不是他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东西,等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去了解、去感受也为时不晚。

当然有些父母并不是主动带孩子参加聚会,有时是孩子非要跟来。这样的孩子一般都在十岁以下,他们对饭店的热闹劲儿很感兴趣,也是他们对父母依赖的表现。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会慢慢不再参加这种聚会。因为在聚会时,孩子们的穿着、长相、成绩是大人们谈论的重点,作为孩子只能任由他们点评,没有反驳的余地,而父母往往都比较谦虚,总是夸别人的孩子好,挑剔自己孩子的不是。大人的谦虚却让孩子误认为这就是父母心中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变得不自信,孩子就更加不喜欢在公共场所出现了。

换一种情形,倘若在聚会过程中,大人们都在聊些孩子听不懂的话题,待在这里的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成人言谈中所带来的信息。我们都知道酒劲上来是什么话都敢说的,都会借机抱怨社会,咒骂朋友……这些都被孩子们尽收心里,他们的思想就会从对成人行为的好奇而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孩子行为和性格上的变化,无形中就给孩子打上社会的印记。

那么,孩子参加聚会就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吗?当然不是,其实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聚会,这种聚会并非纯粹的成人聚会,而是以孩子为主的家庭聚会,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孩子交际能力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类家庭聚会,我们做父母的要做足功课:要有计划,具体安排大人、孩子或者是双方的互动活动;事先要了解清楚都有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参加。另外,还要和孩子沟通在聚会中应该注意的礼节和规则,鼓励孩子大胆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